李冬梅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4(a)-0107-01
新课程改革给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过去相比,课堂更开放了,气氛更活跃了,资源更丰富了,手段更先进了。而目前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学,我们可以这样形容:“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最终的结果是:“高耗低效”。其原因在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缺失,教学效率极其低下,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筋疲力尽,而学生在下面却听得头昏脑胀,昏昏欲睡,这样的教学表面上看,课堂充实,教师也尽力了,但从学生学习效果来看却不尽人意,恰恰是低效教学的表现。
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组织实施的活动。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的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广大教师在实践中努力探索的课题。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收获语文教学的独特喜悦呢?
1 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要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个人知识储备。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可见,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
要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学校要定期组织开展教研活动,营造和谐、积极上进的教研氛围。
2 做好预设,把握生成
要深入解读文本,设计有效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为了上好一节课,你是一辈子都在备课。所以,我认为认真研读文本,进行有效教学设计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基础。要让学生“动”,教师就得先“动”。
首先,要准确地把握文本,深入地理解文本,对文本的思想内容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并且形成自己的观点。其次,还要有所创建,要看到文本背后隐藏的信息,开发别人看不到的有效资源。同时,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还要考虑学生情况,了解学生需要什么,学生会怎样学,对于一篇课文,想一想学生可能会读懂些什么,会获得什么,哪些会触动他们的心灵,哪些地方的学习需要帮助等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拟定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即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例如,在教学《石壕吏》这篇课文时,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意之后抛出了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①“室中更无人”和“惟有乳下孙”是否矛盾?你怎么理解?②老妇人的话是一口气说完的吗?还有谁在听她诉说?这一个环节的设计就是教师挖掘出了隐藏在文本背后的信息,两个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文本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的积极性,而且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3 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构建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方式
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要求。包括如下两个方面含义:(1)学生是与我们教师平等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权利、尊严、思想感情和需要。(2)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包括对学生独特个性行为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同时又有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和幸福感。基于此,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有力地挑战了教师的“一言堂”,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了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争辩中发现,让学生在互相协作中提高。当然,我们反对那种只有轰轰烈烈的形式,没有实实在在效果的所谓“合作学习”。
4 以学为主,师生互动
多给学生看书、读书的时间。让学生真正读懂文本,语文课要贯穿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不能只有问题、习题,要重视朗读教学。不能让政治与活动唱主角,要重视对文本的悟读、分析。语文课要有语文味,散文就要以情动人,说明文就要弄清写作顺序、说明方法。
要让学生动,首先必须让学生静下心来学;要让学生动,必须让学生在静下心来思;在充分“学”和“思”的基础上,学生才可能大胆地“动”起来。《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教学中我们不能用教师的分析和理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以教材为载体,让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自主参与阅读实践活动,从中获得发现和认识。教师要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个性化理解,让学生敢于表达,形成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水平。例如,教学九年级下册《关雎》这首诗时,可提出以下问题:诗中为什么要写荇菜?学生们通过思考讨论,得出了不同的个性化的结论:有的说是因为小伙子也想去采荇菜,为自己靠近姑娘找点理由;有的说是为了对姑娘的美丽姣好进行渲染,有的说是为了表达小伙子心里的情感,巴不得自己也是一棵荇菜被姑娘采来采去……学生们积极的发言中注入了自己的情感体验,说出了自己独特的个人感受。那么教学到此时,《关雎》这首诗表现出的中心意思教师就不用对学生过多强调了,因为学生已经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体验中理解了诗歌,受到了情感的熏陶,获得了思想的启迪。所以,我认为教学中设计问题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个性化阅读也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关键。
5 确保学生的成就感
学生渴望被人重视,渴望成功。因此,教学中应多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使其自信起来,这样有助于学生心理的成熟。在教学中,提倡平等参与课堂双边活动。讨论中,有师生之分,无尊卑之别,给学生创设一种合作完成某项任务的感受。合作者的身份激励他们独立思考问题,深入理解体会,然后形成个人意见,与大家交换,树立一种主体意识下的责任感。语文教学中,尤其教文学作品,不同的接受者极易产生见仁见智的现象。教师要在有限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在每组教学刺激后,要安排适当的练习或问题讨论,使大多数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精心编选测试题,分层推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好的评价。
世界上没有救世主,学习的好坏要靠学生自己努力,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学生才能得到发展。学习的本质属性是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是教师的职责。有效学习必然是自主学习,有效教学策略也就是培养学生自主性的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的有效教学应坚持课改方向。教师要积极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模式,然后根据学情、校情、自己的教学长处,结合传统,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构建有效课堂,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