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钙常见误区

2013-06-07 03:53:22
现代阅读 2013年6期
关键词:骨钙高钙血症缺钙

误区一:日常合理的富钙饮食就可以补充足够的钙,不必专门特意去补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虽然海水中的鱼类在富含钙的海水中生活,从来不缺钙,而在陆地生存的动物,包括我们人类,由于远离了海洋,所以时常会出现钙缺失。为了应对缺钙,还专门进化出一个腺体,即甲状旁腺。在身体缺钙的时候,甲状旁腺分泌激素,从骨骼“银行”中取钙应急。但这却可导致骨质疏松。阳光的照射和钙的吸收关系密切,可是我们并不能保证总能得到充足的阳光。如果这样,即使我们摄入了含钙的食物,也会因为没有足够的“日光浴”而吸收不好。我国东北地区由于气候严寒,在漫长的冬季经常足不出户,晒不到太阳,就会因缺钙而产生腰腿疼。另外,年轻时的体育锻炼,特别是帮助长骨的运动对增强骨质十分有益。年轻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或体力劳动充足的人,很少患骨质疏松症。在35岁左右骨峰值形成后,特别是进入中、老年期,锻炼起着维持骨质、防止骨质丢失的作用。如果我们保证不了经常性、饱和度较高的体能锻炼,缺钙也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误区二:补钙容易造成体内钙太多,形成高钙血症

如果认为高钙血症是因为身体内的钙太多了才会得的一种病,那就大错特错了。你犯了一个望文生义的错误。成年人体内钙含量约为1200克。其中约99%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之中,约1%的钙存在于软组织细胞外液及血液中。当人体钙摄入不足时,血钙浓度就会下降。甲状旁腺就会从骨骼“银行”中取钙。由于骨骼中的钙含量及浓度远远高于血液,所以往往会提出过多。这些多提的钙在血管及组织中骤增,这时就患了高钙血症。所以说,高钙血症恰恰就是因为缺钙才会得的病。

误区三:补钙太多会使孩子的骨骼提早结束发育,个子长不高,最好采取宁少勿多的原则

这种担心其实是多余的。当人体钙源充足时,不但不会发生甲状旁腺从骨库中提钙的现象,还会通过甲状腺分泌的降钙素不断向骨骼“银行”“存”钙,从而保持体内钙的良性循环。由于钙对人体是一个外源性物质,在体内不能合成,因此需要源源不断从体外补充。缺钙时肠壁会竭尽全力吸收钙,当吸收至体内足够所需量时,多余的部分就会排出,所以不必担心补钙太多会使孩子的骨骼提早结束发育。

误区四:不缺钙时不用补,等缺了钙再补也不迟

人的一生从胎儿时期开始就有许多补钙的机会。如果错过了就会带来遗憾。婴幼儿补充足够的钙,能够增强神经组织的传导能力,预防小儿佝偻病。8~18岁是达到高峰骨质的关键时期,在早期发育期将钙补足是使高峰骨质达到最佳状态的必要条件,也是最有效预防老年骨质疏松的方法。人过中年骨质逐年丢失,每年大约失去0.7%~1%。女性到了更年期后,骨质丢失加速,65岁后可能丢失骨钙的35%~50%,男性可能丢失30%~36%。这个漫长的人体钙丢失的过程,就好比一个无声无息的杀手给人类带来两大疾患:一方面由于骨钙丢失引起骨质疏松、骨质增生及各类骨折;另一方面由于血液及细胞内钙浓度增高,导致钙在血管壁和心肌、肾脏等软组织中沉积,甚至沉积于脑、脊髓及眼球的水晶体内,引起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结石、老年痴呆及恶性肿瘤等病症。为了避免这些严重的后果,人体在儿童期、青春期、成熟期均应保持“正钙平衡状态”,即摄取与吸收的钙大于消耗、丢失的钙。不要等到缺钙时再补,那时已经太迟了。

误区五:轻信广告中某些夸大其词的说法

某些厂商为了增加产品销量、扩大知名度,在广告中加入不切实际、夸大其词的言语和数据。专家称:正常情况下,钙剂对于人体的吸收率大致在30%左右。这显然与某些商业广告中所宣传的吸收率高达90%有很大出入。还有一些厂家把在动物身上获得的实验结果写在产品说明书中。对待这些,需要消费者有正确、客观的判断力,对待产品不能跟风、盲从,平时有意识地多积累一些医学常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摘自人民卫生出版社《生命双要素: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的合理选用与误区》 主编:石杰 等)

猜你喜欢
骨钙高钙血症缺钙
恶性肿瘤高钙血症首个临床指南发布
骨钙粉型生物有机肥在甜瓜生产中的应用
肥料与健康(2022年2期)2022-06-30 10:00:58
高压静电场对小鼠骨组织钙沉积的影响
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并发高钙血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癌症进展(2020年13期)2020-08-12 13:01:58
一个信号告诉准妈妈是否缺钙
肾移植术后的高钙血症
儿童缺钙
缺啥补啥
200例缺钙患儿检验结果的临床分析
西南军医(2015年6期)2015-01-23 01:25:59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高钙血症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