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红灯记录永久保存”过于严苛

2013-06-07 03:53:22
现代阅读 2013年6期
关键词:记录在案个人信用闯红灯

继多个城市对“中国式过马路”开罚后,厦门也动真格了:首先采用信息化手段,先对闯红灯的行人予以警告,不听劝阻且情节恶劣的,民警将对其开具10元罚款。此外,民警还要通过手中的移动警务系统,记录下闯红灯人的违法行为,并且永久保存。一旦被记录在案,今后考驾照、找工作、贷款都将受到影响。

闯了红灯,与罚款10元相比,永久保存、进入信用档案显然更具“杀伤力”。一旦因闯了红灯就拿不到驾照、找工作遇阻、不能贷款,无疑使人大呼受不了。有网友认为,这是株连,太狠、太损了。

其实,揆诸发达国家,将闯红灯与个人信用挂钩并不罕见。比如有报道称,在德国和美国,闯红灯者不仅要面临罚款,更会影响个人信用档案。德国的闯红灯者因为个人信用受损,在贷款等方面设置障碍,别人的贷款利率是5%,闯红灯者就得10%。

既然发达国家可以将闯红灯与个人信用挂钩,我们为何不行?但是,在挂钩之余亦应注意三点现实。

一是,行人闯红灯如此,机动车闯红灯呢?根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机动车闯红灯一次记6分,看起来,与行人闯红灯罚款10元相比严厉得多,但如果没有与个人信用挂钩,实际上并不算严厉。

二是,交警如何避免选择性执法?记不记录在案,决定权在交警手里,面对那么多闯红灯者,是不是全都记录在案?如果有的记录有的不记录,如何保证执法公平?

三是,闯红灯永久保存,是不是过于严苛?国务院法制办公布的《征信管理条例(第二次征求意见稿)》规定:征信机构对采集的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为5年,超过5年的,征信机构应予删除。信用污点5年可除,是理性也是充分考虑国际惯例,如果因为闯了一次红灯就是一辈子的罪,显然有失公允。

处罚闯红灯,名正言顺,但这一行为本身不能“闯红灯”,如果违反了相关条例,只怕行之不远,哪怕再师出有名。因此,闯红灯与公民信用挂钩,可行,但不应该永久保存。

(摘自《羊城晚报》 本文作者:王石川)

猜你喜欢
记录在案个人信用闯红灯
打 车
音频类媒介走红原因、困境及发展路径研究
艺术科技(2021年8期)2021-08-09 13:50:48
避免跟车闯红灯的地面车道线
科学大众(2021年9期)2021-07-16 07:02:50
基于HPSO-BP神经网络的个人信用评估
个人信用信息何以应由宪法保护?——一个制度论证的进路
法大研究生(2020年2期)2020-01-19 01:43:22
“我不再闯红灯”
廉政瞭望(2017年8期)2017-09-13 07:23:34
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将直接与个人信用挂钩
汽车与安全(2016年5期)2016-12-01 05:22:05
曝光闯红灯行人值得借鉴
汽车与安全(2016年5期)2016-12-01 05:21:58
县志
方圆(2015年15期)2015-09-10 07:22:44
爱情
时代报告(2014年6期)2014-06-12 19:5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