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查韦斯还是一名年轻军官时,曾切身体会新自由主义给自己的国家带来的冲击。委内瑞拉在20世纪80年代经历过一场痛苦的经济转型。20世纪70年代,国际市场的石油价格节节攀升,促使石油进口国竭力削减石油消费,寻找替代能源。1983年,委内瑞拉货币玻利瓦尔出现大幅贬值,整个国家陷入一场经济灾难之中。
想要使这个曾被誉为“南美洲的沙特阿拉伯”的国家面对现实绝非易事。委内瑞拉需要偿还那些在石油繁荣时期举借的国际债务。然而,石油收入一直在下降,它已经很难偿清自己拖欠的380亿美元高额债务。
随着形势的恶化,选民越来越失去对选举的兴趣。许多人认为传统两党体制之下的民主行动党和基督教社会党“腐败,缺乏代表性,无力管理国家经济”。当1988年大选来临时,委内瑞拉人把希望寄托在当年把石油工业国有化的传奇政治家卡洛斯?安德烈斯?佩雷斯身上,盼望他能够使这个国家重现繁荣昌盛。
佩雷斯最终赢得大选。很快,佩雷斯政府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的指导原则,制订了一份新自由主义色彩浓厚的经济改革计划,其措施包括削减社会福利和补贴、放开物价和放松对工资的控制,委内瑞拉穷人的利益无疑会因此受到极大的损害。之后,总统宣布燃料价格将上涨100%,公共交通的价格将上涨30%。这一消息彻底激怒了公众!
1989年2月27日,抗议者聚集在加拉加斯的各个公交枢纽。学生们占领一处重要的公交总站,抗议票价上涨。学生抗议活动很快发展为一场有市民广泛参与的骚乱。在公交总站聚集的抗议者愈来愈多。他们开始阻断市区交通和修建路障。抗议群众呼喊着政治口号“老百姓在挨饿”、“人民无比愤怒”、“人民受够了谎言”。
示威活动愈来愈变成一场骚乱,佩雷斯总统于2月28日宣布在首都实行戒严,派军队维持社会秩序。年轻的军官查韦斯随部队驻扎在总统府内。他忧心忡忡地关注着国内局势。在至关重要的那一天,他因为出麻疹而发起高烧,医生让他回家静养。
首都连续数天处于混乱之中,犯罪团伙在大街上横行霸道。军队采取强硬的镇压措施,其间夹杂着大量侵犯人权的现象。3月1日,军人在佩塔雷贫民窟向人群开枪,20多人丧命。骚乱在3月4日终于平息下来,396人被夺去生命,数百家店铺遭到洗劫。佩雷斯总统总算捱过了这场危机,但委内瑞拉民众再一次显示了他们对“华盛顿共识”和商界精英的强烈敌视态度。
更严重的问题是,军队内部出现了不稳定的种种迹象。民众只是在抗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迫使委内瑞拉政府推行的严厉措施,因此,一部分军人对政府下令要他们开枪而心怀不满。查韦斯一直对委内瑞拉的两党体制持批评态度,因而与3名同伴在1982年组建了“玻利瓦尔革命运动200”(1994年,他在该组织的基础上组建了“第五共和国运动”)。
查韦斯意识到:“我们已经走上一条誓不回头之路。我们决意拿起武器进行抗争,绝不效忠于一个屠杀人民的政府!”由下级军官和一些左派人士组成的“玻利瓦尔革命运动200”开始为政变进行筹划。
佩雷斯总统也修改了一些备受争议的措施。他的改革计划降低了国家的通货膨胀和政府财政赤字,却使失业率激增,贫困问题也变得更为严重。1989年,委内瑞拉的贫困率由46%升至62%;极端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4%升至30%。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委内瑞拉扩大了石油生产,由此带来的收入使佩雷斯可以暂时松一口气。然而,他的支持率正在不断下滑,社会冲突并未出现缓和的迹象。恰恰相反,委内瑞拉社会宛如一口再也撑不下去的压力锅。现在,使它爆炸的最后一个因素就是一名敢于站出来为民请命的英雄人物!
1992年2月4日,查韦斯中校开始行动了!这一天的午夜,他指挥6000名士兵袭击加拉加斯等4座城市。大量坦克和装甲运兵车驶过城市街头,伞兵和装甲部队控制了城市的要害地点。
得知发生军人政变,佩雷斯迅速赶到位于加拉加斯中心的总统府。此时,查韦斯在位于拉布拉尼谢历史博物馆的总部指挥战斗,下令向总统府发起攻击。佩雷斯决定向全国人民求助,他在贝内维希翁电视台发表电视演讲。佩雷斯非常幸运,因为政变军人未能使平民百姓像1989年那样走上街头。查韦斯未能夺取总统府,因而意识到政变已经失败。12个小时之后,他答应投降,条件是允许他向全国人民发表讲话。查韦斯头戴那顶标志性的伞兵贝雷帽,宣布自己为这场政变承担一切责任,呼吁自己的同伴们缴械投降。查韦斯后来被投入亚雷监狱,并将在那里服刑两年之久。
佩雷斯再次显示了他的政治生存能力。民意测验表明,绝大多数委内瑞拉下层居民坚决反对他的经济改革,但大多数中上阶层人士支持他的政策。
在强大的社会压力之下,查韦斯得到委内瑞拉的特赦。很快,他有了自己的政党“第五共和国运动”。他前往墨西哥城进行访问,并在那里宣布将参加1998年的委内瑞拉大选,表示在当选总统之后会反对新自由主义。这无疑是一件令克林顿政府感到担忧的事情。因为一旦查韦斯在委内瑞拉大选中获胜,就意味着一个重要的南美国家、一个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可能会坚决反对“华盛顿共识”。
1992年之前,查韦斯不过是一个寂寂无名之辈。然而,政变失败时的一段电视讲话却使他声名大噪。在那些不满于佩雷斯政府经济改革的穷人和边缘群体看来,查韦斯完全就是一个英雄!人们对他的欢迎变得越来越强烈。1992年3月,加拉加斯的戒严尚未解除,一些人就自发地上街发起一场敲锅抗议,要求佩雷斯立即辞职。
1992年11月,委内瑞拉爆发另一场试图推翻佩雷斯政府的军事政变(与“玻利瓦尔革命运动200”无甚关联)。这场政变同样以失败告终,但佩雷斯因此承受着更为严重的辞职压力。没过多久,街头抗议者如愿以偿地看到这位政坛宿将走到仕途尽头。一个委内瑞拉法庭认为佩雷斯滥用公共资金,因而判他入狱服刑2年又4个月。民主行动党把这位在委内瑞拉政坛沉浮半个世纪之久的政客开除出党。1993年12月,他因为滥用和盗用公共资金而被正式罢免总统职务,软禁在家中。佩雷斯的下台意味着传统两党体制在委内瑞拉的终结。
基督教社会党的元老拉斐尔·卡尔德拉联合一批党内持异见者与“争取社会主义运动”合作组建汇合党。在1993年的大选中,汇合党靠着对新自由主义的批评赢得胜利。不过,卡尔德拉在当选总统时的得票率仅为30%。曾在1969年至1974年担任总统的卡尔德拉在执政之后停止实施民主行动党推行的私有化政策。
如同当年的佩雷斯,卡尔德拉最终也未能坚守自己的立场。当委内瑞拉发生银行危机、资本纷纷外逃时,他背弃竞选诺言,在1995年开始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谈判,谋求获得经济结构调整所需的14亿美元贷款。他根据该组织的建议制订了经济计划“委内瑞拉议程”,其内容是放松政府管制、实施私有化和削减公共开支,目的是恢复宏观经济的稳定和遏制通货膨胀。
卡尔德拉的经济政策遭到公众的强烈反对,委内瑞拉各地不断出现罢工和街头抗议,民众与警察的冲突连连发生。1997年,国际市场的石油价格高涨,卡尔德拉赢得一些转圜空间,于是提高公共开支,推迟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实行的经济结构调整。等到石油价格在1998年出现大跌,卡尔德拉政府不得不削减60亿美元的政府开支。
在此期间,查韦斯提出一套反腐败、反贫困的竞选纲领,利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和出众的口才大力争取穷人和工人阶级的支持。
委内瑞拉的中上阶层担心查韦斯获胜,于是开始一致支持在耶鲁大学受过教育的企业家恩里克·萨拉斯·罗梅尔竞选总统。萨拉斯曾在卡拉沃沃州担任州长,并在任内实施一套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为了打败查韦斯,民主行动党与基督教社会党携手支持萨拉斯。距离大选日期不到两个月时,民意测验显示查韦斯的支持率为39%。
最终,在这次大选中,查韦斯以得票率赢得委内瑞拉大选。这是该国历史上最高的总统候选人得票率。这位来自巴里纳斯州、出身卑微的前伞兵军官走过了一条曲折的人生之路。接下来,他将会如何应对“华盛顿共识”和扭转国家的危局呢?新宪法的颁布和新的一院制国会的成立意味着查韦斯在执政第一年获得巨大成功,他的地位得到巩固。不过,我仍然怀疑这位言辞激烈的委内瑞拉总统是不是真的能够阻止美国推动的自由贸易进程。
(摘自国际文化出版公司《乌戈·查韦斯:石油、政治以及对美国的挑战》 作者:[英]尼古拉斯·科兹洛夫 译者:李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