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茜
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50例的疗效观察
刘晓茜
目的研究缬沙坦氨氯地平对单一降压药物不能达标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降压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自身对照,观察50例单一降压药物不能达标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服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剂量1片/d,如2周后血压未降至150/90mmHg,则剂量增加,最大剂量2片/d,疗程共4周,观察血压、心率、血钾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服用缬沙坦氨氯地平2周时,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服用缬沙坦氨氯地平4周,收缩压、舒张压下降更为显著,患者不良反应轻微,无患者因不良反应终止治疗。结论缬沙坦氨氯地平能安全有效控制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缬沙坦氨氯地平片;疗效
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老年人的主要杀手之一,其高死亡率、高致残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高血压病则是心脑血管疾病首当其冲的危险因素。目前我国大约有超过2亿的高血压患者,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高血压病患病率高达50%左右,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常见于老年人,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低知晓率、低控制率、低依从性等特点。本研究拟通过本院近年来收治的50例患者,观察缬沙坦氨氯地平对单一降压药物不能达标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患者降压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1 一般资料选择近年来在北京市第六医院老年干部科收治的单一降压药物不能达标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病患者50例,其中男33例,女17例,平均年龄(71.3±5.7)岁,病程3~19年,正在接受单一降压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如ACEI、ARB、CCD、β受体阻滞剂),140mmHg(1mmHg=0.133kPa)≤收缩压(SBP)<180mmHg,舒张压(DBP)<90mmHg;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严重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冠心病、严重肝肾疾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对实验药物过敏等。
1.2 方法受试前测量患者血压、心率及静脉血钾(K+),采用瑞士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商品名:倍博特,每片含缬沙坦Valsartan 80mg,氨氯地平Amlodipine 5mg),1片/d,每日晨起早餐前服用,服药2周后观察,4周为一个疗程。患者入组后,在研究期间禁止自行服用实验药物以外的其它降压药及中草药;如服用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2周血压未降至150/90mmHg以下的患者,由医生判断选择增加缬沙坦氨氯地平剂量为2片/d治疗,直到研究结束。
1.3 观察指标患者测血压前休息15min,由固定医生晨测坐位肱动脉血压,连续测量3次,每次间隔2min,取其中相近的2次均值。同时监测心率,询问伴随症状及不良反应,第4周时复查血压、心率外,复查静脉血钾(K+)。服药前1d测量血压为治疗前血压;服药2周和4周测量血压为治疗后血压。
1.4 统计学处理由SPSS 16.0软件进行处理,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降压效果服用缬沙坦氨氯地平2周时,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服用缬沙坦氨氯地平4周,收缩压、舒张压下降更为显著(见表1)。
2.2 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及血压的达标率和治疗有效率血压达标是指老年患者血压<150/90mmHg;血压治疗有效是指收缩压<150mmHg或收缩压较基线下降>20mmHg,舒张压<90mmHg或较基线下降>10mmHg。应用缬沙坦氨氯地平2周时,患者血压达标率为78%,有效率为82%;服用缬沙坦氨氯地平4周时,患者血压达标率为90%,有效率为96%。
表1 患者用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变化(±s)
表1 患者用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变化(±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
时间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心率/次・min-1治疗前 169.1±13.8 85.9±10.5 73.3±12.0治疗2周 145.6±14.0*80.3±9.1*67.8±9.7治疗4周 141.9±10.2**74.5±8.2*65.3±8.6
2.3 血钾的影响治疗前患者的血钾为(4.23± 0.19)mmol/L,治疗4周后患者的血钾为(3.93± 0.17)mmol/L。缬沙坦氨氯地平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患者血钾无明显影响。
2.4 不良反应治疗期间发生头晕5例,下肢轻度水肿1例,上腹不适1例,症状轻微,继续服用或对症处理后好转,无因不良反应终止治疗的病例。
在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占47.4%~74.8%,这是老年高血压的一个显著特征,并且随着年龄增长,ISH逐渐增多,而混合型高血压减少。老年人ISH主要是大动脉粥样硬化使其顺应性降低所致。研究表明,大动脉顺应性降低35%,可使收缩压升高25mmHg,舒张压降低12mmHg[1]。由于收缩压比舒张压更准确地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ISH的降压治疗可使脑卒中事件下降33%,冠心病事件下降23%,故临床更应重视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治疗。
缬沙坦氨氯地平为复方制剂,二者在降压方面具有协同作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已知作用最强的血管收缩物质,目前认为AngⅡ已知的生理作用均是由其靶器官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AT1介导完成的。缬沙坦属高效能的AT1选择性拮抗剂,它能通过与AT1受体跨膜区间内的氨基酸相互作用,并占据其螺旋状空间而阻止AngⅡ与AT1受体的结合,在受体水平阻断了AngⅡ的心血管效应[2]。近年来,注意到阻滞AT1负反馈引起的AngⅡ增加,可激活另一种受体亚型AT2并进一步拮抗AT1的生物学效应,降压作用持久平衡[3]。消除了JS细胞合成释放肾素的反馈抑制作用,使AngⅡ和肾素合成增加,与AT2受体结合增多,AT2受体介导的生理效应增加,同时避免了如ACE抑制剂抑制缓激肽和P物质的降解导致的非剂量相关性干咳和血管神经性水肿[4]。氨氯地平作为长效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可抑制血管平滑肌的钙离子内流,显著舒张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使血压降低。其具有较高的血管选择性主要影响小动脉和前毛细血管括约肌,而对静脉平滑肌的影响很小,一般不会增加静脉容量,所以主要产生降低血压、减轻心脏后负荷的作用,而对前负荷影响不明显。在多中心的CAMELOT研究中显示,通过血管内超声检查发现氨氯地平可以使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减缓[5]。氨氯地平可代偿性的激活交感神经系统,进而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活化,联合应用缬沙坦则能通过阻断RAS系统而抵消这种作用。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可发挥各自药物优势,增加降压效果,增强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改善代谢异常,改善大动脉弹性[6],使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下降和对糖脂代谢的影响均具有优势。以往的多药联合降压治疗,多数患者不能坚持服药,依从性较差。复方制剂不仅可以减少药物数量、简化治疗,还可以提高服药的方便性,降低治疗方案的复杂性,有助于改善用药依从性和持续性,克服妨碍有效控制血压的主要障碍。
本组单一降压药物不能达标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口服缬沙坦氨氯地平,1片/d,2周后血压显著下降,4周后血压下降更为显著,且对心率、血钾无影响,能有效、平稳地降低血压,且乏力、皮疹、心率增快、心动过缓、血管性水肿等不良反应较少。综上,缬沙坦氨氯地平是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安全有效药物。
[1] 孙宁玲,刘力生,诸骏仁.高血压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59.
[2] 胡大一.高血压急症——新认识与临床实践[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3,15(9):516-518.
[3] 霍震,杜月君,罗怡.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分析[J].上海医学,2007,30(S1):48-50.
[4] Endoh H, Honda T, Ohashi S, et al. The influence of nicardipine, nitroglycerin’and prostaglandin E(1)-induced hypotension on cerebral pressure autoregulation in adult patients during propofol-fentanyl anesthesia[J]. Anesth Analg, 2002,94:169-173.
[5] Nissen SE, Tuzcu EM, Libby P, et al. Effect of antihypertensive agents on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disease and normal blood pressure. The CAMELOT study: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JAMA, 2004,292(18):2217-2226.
[6] Ichihars A, kaneshiro Y, Takemitsu T. Sakoda M: Effects of amlodipine and valsartan on vascular damage and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in unteated hypertensive patiens[J]. J Hum Hypertens, 2006,20(10):787-794.
R544.1
A
1673-5846(2013)04-0081-02
北京市第六医院,北京 10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