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化技术 回归价值
——试谈实用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2013-06-05 14:53张大勇
成才 2013年3期
关键词:人文考试科学

■ 张大勇

淡化技术 回归价值
——试谈实用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 张大勇

实用文迎来其生命的第二春很大程度上缘于新课程,坦率地说,缘于高考。尽管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都将实用文单列,但若非实用文高考必考,实用文是否能保有现在的地位还实在难说。基于实用文与考试之间的密切关系,考试对实用文教学产生“虹吸效应”也就不可避免了。就笔者视线所及,当下实用文教学在应试背景下呈现出“课堂与考场齐舞,教学共试题一色”的状态。

实用文教学被考试绑架,内容严重异化,突出表现为三种形态:一是文本考题化,即将实用文文本当作试题选文,按高考模式设置若干试题,考完即上完;二是技术中心化,根据考试大纲,将考点与文本挂钩,教学目标确定为传授理解、分析、概括、筛选等各类应试技巧;三是知识本位化,将文本弃置一旁,大讲衍生出的文体知识、文学常识、写作知识,以备考试之需。此外,还有另外一种情形,即使课堂与考试保持一定的距离,但教学程序八股化,教学内容公式化,教师一言堂,充斥“正确的废话”。这样教学的结果是,实用文果真“实用”了,但课堂死了,教材瘪了,学生厌了,教师疲了。凡此种种,流弊重重,是该让实用文从应试的阴影下走出来的时候了。

实用文教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回答“实用文的依据什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只是备考的依据,绝不能反客为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才是指导实用文教学的最主要依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所以认识人、培养人、发展人应是实用文教学的必然选择。

对实用文而言,认识人、培养人、发展人的关键是要发掘文本的两种价值。

其一是人文价值。实用文其实并不唯“实用主义”。实用文蕴含着丰厚的人文资源,教学中应侧重文本中励志、怡情、勤学、修身等方面的内容实施教学,以丰富读者的人生经验,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

人物传记、回忆录、悼词、墓志铭等文体都留下了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印迹,有助于人的精神世界的完满。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应该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当然,文本组织材料、提炼意旨、构思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的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但这些内容应是在文本人文价值探究中自然达成的,没有必要刻意为之。如果说人文价值是上层建筑的话,那么,材料、结构、技法等就是技术基础了,二者不可颠倒。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国文教本中排列着一篇篇的文章,使学生去理解,理解不了的有教师给予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阅读的知识(即方法)。更使学生试去揣摩它们,意念要怎样的结构和表达,才正确而精密,揣摩不出的,由教师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写作的知识(即方法)。”

如人物传记《克罗齐的求索》(张敏文,2012年辽宁高考语文卷选文),全文以凝练深沉的笔触,全方位展示了克罗齐独特的人生轨迹和思想行为,凸显了他的人格魅力和学术影响力。从人文价值的视角出发,其教学内容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主题(话题)选择。

“成长”主题:苦难与成长,寂寞与成长,自省与成长,坚守与成长。

“建树”主题:兴趣与建树,合作与建树,方法与建树,执著与建树。

“个性”主题:个性与人生设计,个性与职业操守,个性与道义选择。

人物传记教学最重要的支点是从文本中发现人,然后以此熏陶人。沈从文曾经说过:“如果一种可怕的庸俗的实际主义正在这个社会各组织各阶层间普遍流行,腐蚀我们多数人做人的良心、做人的理想,且在同时还像是正在把许多人有形无形市侩化,社会中优秀分子一部分所梦想所希望,也只是糊口混日子了事,毫无一种较高尚的情感,更缺少用这样一种情感去追求一个美丽而伟大的道德原则的勇气时,我们这个民族该怎么办?……云物的美丽景象,也许会慢慢地陶冶我们、启发我们、改造我们,使我们习惯于向远景凝眸,不敢堕落,不甘心堕落……”在沈先生看来,人的性情和精神是可以由自然陶冶而来,所谓“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同样,在人心日益浮躁、精神家园荒芜的当下,优秀的传记作品对成长中的青年学生的精神影响是无可估量的。古人常以前贤为范。曾国藩念二十三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曾公饱读诗书自不必说,还能修身律己,如鱼得水,进退自如,也是中国历史上“睁眼看世界”并积极实践的第一人。实用文中如传记类或许不能谋食,但可以谋道;或许不会改变自己的命运,但一定会荡涤自己的灵魂。

故而教学实用文,应最大限度发掘其人文价值,以求得思想的共鸣,人格的唤醒;如果舍本逐末把玩技法,则损失巨大。

其二是科学价值。实用文的科学价值并不太被关注。有一种观点,认为语文课不能上成科学课,培养科学精神更多的是理科的任务。事实上,人文价值和科学价值本来就是一个有机统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它们存在于在数量众多的实用文体中,只不过表现形式显隐不同而已,偏废一方实不高明。如上文所提的人物传记《克罗齐的求索》,文中有这样一段:在他(克罗齐)看来,历史是人的创造,体现为人的活动,而人的活动要受心灵的支配,因此把握历史的关键在于把握心灵活动。哲学不过是历史学的方法论,追求美、真、益、善的心灵哲学,作为对心灵活动形式与规律的研究,其意义在于为创造历史和阐释历史提供方法论的依据。稍加梳理,不难发现这段文字包含有“方法决定成败”的科学道理。如此说来,在实用文教学中发掘科学价值实在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当然,发掘实用文文本的科学价值,方式、方法是有讲究的。毕竟,语文有别于数理。

譬如,《蟋蟀之话》(夏丏尊文,2012年福建高考语文卷选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章采用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科学、形象地说明了蟋蟀的发音原理和发音样式,清晰地展现了蟋蟀的生命历程。文中弥散着浓浓的科学气息。为了避免处处开花而造成的感知疲劳,不妨取“定点爆破”法以作阐释。原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蟋蟀产卵,或在土中,或在树干与草叶上。雌蟋蟀在产卵时,先用产卵管在土中试插,及找到了适当的场所,就篓深地插入,同时腹部大起振动。产卵管是由四片细长的薄片合成的,卵泻出极速,状如连珠,卵尽才把产卵管投出。

“投出”粗看似乎别扭,可否改成“抽出”?师生共同讨论,可达成共识:“投”有向前或向下抛、甩之意,因产卵管内壁附着有一些卵,为让卵脱离管壁,必须使用外力,这一“投”就使卵甩离了管壁,落在土中;而“抽”是“向上、向外提”,用“抽”的话,显然达不到以上效果。

小小一个字,可以窥出夏丏尊对事物的观察之切,用词分寸把握之精。夏先生身上所体现的求实、准确、严谨的科学精神立显。这种小切口的探讨也许比起长篇大论来更为高效实在,更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可。

实用文教学是一块正在被开垦的处女地,让她多生出些丰美的庄稼,少些杂草,有赖于耕耘,有赖于智慧。

(作者单位:武汉市汉南一中)

责任编辑王爱民

人文绿地

咏十年院庆

黄昌其

三家合爨入金瓯,侧舵欹帆搏激流。

厚德尚为图教改,精研求是督编修。

运筹帷幄兴五部,思树李桃誉千秋。

注:

猜你喜欢
人文考试科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人文绍兴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你考试焦虑吗?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科学拔牙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