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钰程
罗哌卡因与左布比卡因在硬膜外镇痛的应用
王钰程
目的对罗哌卡因和左布比卡因的硬膜外麻醉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本院ASA分级I、II级患者96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A组)与左布比卡因组(B组),进行硬膜外麻醉镇痛,比较两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以及血液动力学改变情况。结果两组之间比较左布比卡因感觉阻滞时间与运动阻滞时间明显快于罗哌卡因组,并且阻滞程度好于罗哌卡因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觉与运动恢复时间慢于罗哌卡因组,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不良反应例数较少,并且较轻,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液动力学变化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与左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镇痛均没有不良反应,血液动力学趋于平稳,左布比卡因起效更快,阻滞程度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罗哌卡因;左布比卡因;硬外膜;麻醉镇痛
临床上常使用长效类局部麻醉药物是罗哌卡因与左布比卡因[1],罗哌卡因是新型的长效局麻药,其低浓度可以发生明显的效果,能够阻滞运动神经的分离。左布比卡因是从布比卡因转化而来,布比卡因具有对中枢神经与心脏较强的毒性作用[2]。而左布比卡因具有起效快,并且毒性小,散布快的特点,两者均对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系统毒性较低,在近年来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笔者使用同等浓度的罗哌卡因与左布比卡因进行麻醉,比较两者麻醉效果、不良反应以及术中血液动力学的改变情况,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2012年ASA分级I、II级行下腹或下肢手术患者96例,年龄22~74岁,体重48~74kg,随机分为两组,罗哌卡因组(A组)与左布比卡因组(B组),其中A组48例,男32例,女16例,平均年龄(43.8±10.9)岁,平均体重(65.8 ±5.6)kg,ASA分级I级患者36例,II级患者12例;B组患者48例,男29例,女19例,平均年龄(45.7±10.4)岁,平均体重(65.9±5.8)kg,ASA分级I级患者33例,II级患者15例。所有患者均无肝、肾、心、肺功能障碍,以及凝血功能障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以及手术级别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麻醉方法将所有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进行静脉开放,并且进行心电监护。监测SpO2、HR、BP,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选取侧卧位,进行硬膜外穿刺,平卧后使用利多卡因5ml硬膜外注射,在穿刺确定成功后,A组患者进行0.5%罗哌卡因,硬脊膜外给药,连续给药两次,B组患者给予0.5%左布比卡因,硬膜外给药,连续给药两次,记录两组患者感觉阻滞时间、运动阻滞时间、感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术中HR、SpO2、BP的平均值,两组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处理本实验使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两组之间差异比较使用方差分析χ2检验,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1 麻醉效果两组之间比较左布比卡因起效更快,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罗哌卡因恢复时间更快,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罗哌卡因阻滞程度低于左布比卡因,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麻醉镇痛效果比较(min)
2.2 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均出现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情况均较轻,对患者无明显影响。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不明显,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2.3 术中血液动力学情况两组患者术中血液动力学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均属于较安全,趋势平稳,详见表3。
表3 两组术中血液动力学情况
临床上麻醉镇痛非常重要的是麻醉效果高、不良反应少,且可以对患者呼吸、循环系统等影响小,是麻醉工作者研究的共同话题[3]。临床上常用的硬膜外麻醉药物是布比卡因,因其起效快,并且作用时间较长,能够有效对运动神经进行阻滞,妇产科使用也较安全,但是对于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心脏系统具有较强的毒性。罗哌卡因与左布比卡因是新型长效局麻药,它们的问世解决了布比卡因等局麻长效药物对心脏与神经系统的毒副作用,均具有很强的镇痛作用,并且作用时间较长,对神经系统和心脏系统的毒副作用较小,通过本实验两组患者均出现不良反应,但是不良反应发生较轻,对患者无明显影响,两组之间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罗哌卡因是纯左旋式异构,较右旋式异构毒性更低,作用时间更长,左布比卡因是酰胺类局麻药物,其主要原理是将神经电刺激阈值增加[4],阻断刺激的传播,使动作电位的升高率降低,进而对将神经刺激的产生和传导进行阻滞,通过本实验研究发现,同等浓度的左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比较,左布比卡因感觉阻滞与运动阻滞作用比罗哌卡因作用更快,但其恢复的时间较罗哌卡因慢,但罗哌卡因阻滞程度低于左布比卡因,而在术中对HR、SpO2、BP进行监测,两组患者均有明显的浮动,但其均在正常范围内,且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其差异均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但左布比卡因麻醉效果更好。综上,左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两者均安全可靠,但在同等浓度作用下,左布比卡因麻醉阻滞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谷秋寒,杨丽芳,罗明焰,等.罗哌卡因与左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在肾移植手术的效果比较[J].实用医药杂志,2012,29(09):785-786.
[2] 邵克剑.布比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在下腹部手术中硬膜外阻滞效果比较[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0,12(07):37-39.
[3] 吴雪梅,陈余南,林德珠.左布比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60例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9,31(01):43-44.
[4] 周军.左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9):107-109.
R614.4+2
A
1673-5846(2013)03-0095-02
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麻醉科,河北邯郸 05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