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对乳腺癌术后乳房形态恢复的作用研究

2013-06-05 15:32:24崔江河李少华贾婷婷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3期
关键词:原位癌预见性乳房

王 敏 崔江河 郑 宇 李少华 祁 艳 贾婷婷

预见性护理对乳腺癌术后乳房形态恢复的作用研究

王 敏 崔江河 郑 宇 李少华 祁 艳 贾婷婷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中年乳腺癌患者术后乳房形态恢复的作用,并与常规护理的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方法设立对照分析,预见性护理组(实验组)与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各40例,观察术后一个月两组患者乳房形态恢复状况。结果实验组乳房形态恢复评估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评估优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预见性护理有助于中年乳腺癌患者术后的乳房形态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预见性护理;乳腺癌;乳房形态恢复

在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中,乳腺癌发病率高达7%~10%,其中妇女发病率最高的年龄范围是绝经期前后的40~60岁[1]。乳腺癌的治疗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探索,随着临床医生对乳腺癌治疗方法的不断探索,乳腺癌的手术治疗经历了由随意至规范,又由大范围根治术向缩小化、保留乳腺完整性方向发展的历程[2]。乳腺癌的外科手术治疗存在缺陷,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身体不舒适,降低或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尤其是肿瘤切除后乳房变形、放射线照射后乳房萎缩等,常常使患者生理和心理都承受极大负担,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导致患者在乳腺癌手术后的康复期面临的诸多问题[3];临床上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功能锻炼和康复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也十分有必要[4]。本项研究设立预见性护理与常规护理的两种对照方法,对比观察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心理变化及预后,探讨预见性护理有助于乳腺癌患者术后乳房形态恢复的积极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科2009年12月~2012年9月收治的经临床及病理确诊为乳腺癌原位癌、无转移、无并发症患者80例,均为女性(27~51岁),按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的奇偶数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中导管原位癌17例,小叶原位癌23例;>1.0cm肿瘤直径≤2cm;年龄27~51岁,平均(39.5±1.8)岁;已婚37例,未婚3例。对照组中导管原位癌19例,小叶原位癌21例;>1.0cm肿瘤直径≤2cm;年龄27~50岁,平均(38.9 ±2.0)岁;已婚38例,未婚2例。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乳腺癌分期、合并症及治疗情况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仅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术后护理基础上再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均由接受过专业心理咨询培训的护理人员实施,内容包括健康教育、认知疗法、社会及家庭的支持治疗。

1.2.1 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乳腺癌相关知识宣教,讲解拟采取的护理方法,并列出成功的治疗例子,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1.2.2 认知疗法患者对乳腺癌的认知往往是错误或偏执的,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让患者逐步克服恐惧心理是当务之急。首先,要耐心倾听、了解患者的真实内心感受,逐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之后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制订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使患者对自身及乳腺癌疾病树立正确的认识,看到成功的希望。对于放化疗期间出现的各种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脱发等,告知患者不必过分担心,这是临床放化疗的常见并发症,是短期一过性的,创造良好的就餐环境并耐心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鼓励患者按营养配餐完成进食。

1.2.3 社会及家庭支持治疗建立社会及家庭的支持治疗系统对患者的心理恢复及预后极其重要,选择合适的患者直系亲戚及朋友、同事,教导其掌握有关社会支持治疗的知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并实施支持-表达式心理治疗手段,以期增加患者的适应性,促进患者使用积极的应对策略,提高免疫能力,减轻心身症状,延长生存时间。重点告知患者丈夫多关心、多体贴,使患者逐渐接受自我形象,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并逐步接触社会,转移患者对自身疾病的关注度。

1.3 形态恢复评估方式评估优:术后乳房的大小与健侧相等,位置对称,随访中患者对形态恢复状况表示满意;评估良:术后乳房大小与健侧基本相等,位置基本对称,着装后双乳无明显差别,患者比较满意;评估差:术后乳房大小与健侧明显不等,位置明显不对称,着装后双乳有明显差别,患者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乳房形态恢复效果采用Mann Whitney U检验。以上分析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乳房形态恢复效果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乳房形态恢复效果比较[n(%)]

3 讨论

乳房是女性重要的第二性征,体现着女性体态的优美,乳房的损伤和缺损都会对女性的身心健康有很大影响[5]。预见性护理是指护士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与判断,提前预知存在的护理风险,从而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避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肿瘤患者的护理向来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难点之一,尤其是乳腺癌患者,由于疾病性质及病变部位的特殊性,患者心理负担远比普通疾病患者要沉重很多,如果不能尽快释放积极正性情绪来消除负性情绪,则会对治疗结果产生不利影响[6]。乳腺癌手术后造成乳房形态的畸变给患者造成的心理负担较其它肿瘤更为突出[7]。

本研究通过针对乳腺癌患者制订个性化的预见性护理,结果发现实验组乳房形态恢复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预见性护理同时承担了美容治疗和心理治疗的双项功能,对于乳腺癌术后的乳房形态恢复非常有利。

[1] Parkin DM,Bray F,Feday J,et al.Estimating the world cancer burden:Globocan 2000[J].Int J Cancer,2001,94(2):153-156.

[2] 王兵,彭先导.乳腺癌手术演变史[J].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2004,17(4):88-91.

[3] Kant Y Lin,Francis R Johns,Jennifer Gibson,et a1.An Outcome study of breast reconstruction: presurgical identific at ion of risk factors for complications[J].Surgical Oncology,2001,8(7):586-591.

[4] 郭仁宣.乳腺癌外科学[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68-269.

[5] 吴在德.外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57.

[6] 孙立宏,杨丽敏,赵丽敏.乳腺癌化疗病人的心理特征及护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02):179.

[7] 陈宗基,修志夫.乳腺癌根治术后乳房再造的时机与方法[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0,11(4):169.

R473.73

A

1673-5846(2013)03-0375-02

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肿瘤科,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王敏,学士学位,主管护师,从事临床护理研究及教学工作;邮箱:727359923@qq.com。

猜你喜欢
原位癌预见性乳房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母乳喂养需要清洁乳房吗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今日农业(2020年24期)2020-12-15 16:16:00
同侧乳腺嗜酸细胞癌伴导管原位癌1例并文献复习
术前粗针活检低估的乳腺导管内原位癌的超声、钼靶及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原位癌是“不动的癌”吗
原位癌是癌吗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