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伴随夕阳红

2013-06-04 10:34杨英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3年7期
关键词:健康长寿人体老年人

杨英

健康长寿的四个证据

世界已经进入“长寿时代”

目前,全世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5.5亿,到2025年将突破12亿。在人类基因图谱成功出炉后,科学家已加快了生命研究的步伐。据有关专家估计,彻底破译人类长寿基因奥秘并进行修补、移植,只需要15年时间;在本世纪内,人类平均寿命将至少增长20岁。原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明确地将当今时代称为长寿时代”,认为绝大多数在20世纪末出生的人都有望活过21世纪。美国的百岁1人瑞目前为10万人,比10年前多了1倍,预计到2050年可达83万人。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卸任前曾向国民许诺,要让21世纪出生的美国人幸福地沐浴22世纪的阳光。世界卫生组织强调指出,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新世纪最大挑战之一,人类要为实现“健康老龄化”而不懈努力。

中国卽将出现“老龄社会”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1953年时,百岁老人只有3384人,1990年达到6434人,而目前则接近10000人;80岁以上人口超过16007Y,预计到2050年将突破1.3亿;60岁以上人口已占总人口十分之一以上。在我国,实现“健康老龄化”已经具备一定的条件。从社会方面来看,医学进步、经济发展、舆论导向、法制建设都有较大飞跃;从个体方面来看,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科学养生深入人心,长寿欲望日趋强烈,健康意识逐步提高。《中共中央关于干部退休制度决定》中明确指出:“离退休以后,党交给广大老同志的主要任务是健康长寿。”

国外健康长寿的实例

英国长寿之星弗姆·卡恩一生经历了12个王朝,活了207岁。英国邮政官罗伯特·秦略134岁生日时,收到了女王的贺礼。英国的杰蒙诺夫人活到145岁。土耳其的扎洛河迦活了156岁。伊朗的阿尤布活了180岁。阿尔及利亚的本·梅乌沙德活了160岁。阿塞拜疆的希拉里·穆斯里莫夫活了168岁。美国1976年代发现一位184岁的曾经当过奴隶的黑人查理·斯密特。哥伦比亚的米克尔·素里斯活了180岁。南美洲的玛卡兰珠享年203岁。巴西的弗兰西斯卡·莫活了132岁。日本的长寿农民满贝应天皇邀请进京时已经242岁,同样高寿的妻子、儿子则分别为221岁和201岁。

国内健康长寿的实例

唐朝慧昭和尚290岁隐遁,不知所终。《世悟》记载,并州有一鲜卑族妇女,年已350岁。福建《永泰县志》第十二卷记载,汤泉村有一位稀世老人陈俊,字克明,生于唐僖宗中和辛丑(公元881年),死于元朝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寿命高达443岁,当地人尊称他为小彭祖,将其生平事迹刻在一块木牌上,从元朝一直保持到清朝。目前,我国最高龄的寿星已达160岁。107岁的寿星还每天上山割草,制成“百岁刷”,沿街叫卖。105岁的罗有明大夫被聘为3个医院的院长,每天还坚持看门诊。

健康长寿的四个机理

修复“DNA”

衰老的根源在于人体免疫系统发生紊乱。因此,要想延缓衰老进程,就必须控制人体免疫系统。DNA(脱氧核糖核酸)是构成人类染色体的基本物质,含有遗传密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人体的健康长寿。实验证明,DNA这种物质并不稳定,很容易在外界的各种作用下遭到损坏。虽然人体本身具有修复DNA的功能,但这种天然的修复功能同样容易衰退或者丧失。当人体衰老加剧时,DNA的修复速度明显慢于损坏速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体寿命与DNA的修复效率密切相关,而养生或者科技的主要价值正是最大限度地激发、维持、增强人体的这种修复功能。

修复“端粒酶”

人体生命过程,实质上就是人体生物钟对生命密码进行阅读的过程。人体细胞的生理特点是能够进行自我分裂、自我复制。由于受到人体生物钟的制约,细胞的这种分裂、复制活动并不是永无止境的。因此,人体的寿命往往决定于细胞的分裂次数与分裂周期。在一般情况下,细胞的分裂次数为50次,分裂周期则为2。4年。由此可以推算出120岁将是人体的寿命上限,这与中国“下寿60岁、中寿80岁、上寿120岁”的传统观点十分吻合。根据生命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发现,要想促使细胞无限期地分裂、复制下去,关键在于修复“端粒酶”。在染色体的顶端,科学家发现了“端粒”这种特殊物质。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缩短一次。当端粒不能缩短时,细胞就不再分裂了,生命也就随之结束。而人体“端粒酶”的客观存在却使“通过维持端粒长度促使细胞长久分裂与复制”这一幻想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接下来的科研难题,就是调控直接影响“端粒酶”的基因物质,以便最终生产出延缓甚至抑制衰老的药物。因此,单纯就理论意义而言,人类只要真正掌握修复“端粒酶”的技术,就能促使人体细胞的自我分裂、自我复制永远持续下去,就能彻底实现人类健康长寿的千年美梦。

清除“无序氧”

和铁器生锈一样,人体的新陈代谢也是一种氧化作用。人体的老化现象就是人体的氧化现象,只不过这种氧化速度十分缓慢而已。一般说来,提供人体生理基本需要的“有序氧”往往带有成双成对的电子,结构相对稳定。但是,随着科技工业的迅猛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巨大变迁,环境污染、药物中毒、运动过度、情绪失控、肢体损伤、饮食不良等,却使自然界及人体内产生了大量的“无序氧”。“无序氧”带有一个或多个不成对的电子,容易同化“有序氧”,从而导致一系列混乱的连锁反应。在这个过程中,调控人体生长发育的基因便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人体的氧化速度也大大加快,促使人体未老先衰。毫无疑问,采取各种手段清除人体“无序氧”,将是人类永葆青春的基本前提。而众多百岁老人的养生实践也反复证明了一个浅显而关键的道理:思维方式的有序化与行为方式的有序化,确实有助于人体的健康长寿。

清除“死亡素”

一些科学家坚持认为,人体衰老与脑垂体分泌的一种“死亡素”不无关系。这种“死亡素”不仅扰乱了甲状腺的正常代谢,而且加速了人体的衰老进程。为探究其中的奥秘,这些科学家将成年大鼠含有“死亡素”的脑垂体完全切除,结果发现其寿命竟然增长了一倍。但问题在于,人类的脑垂体不可能一切了之,只能选择更加保险、更加巧妙的方式。目前,科学家还不太清楚“死亡素”究竟产生于人类脑垂体的什么细胞,通过何种渠道发挥作用,有何因素可以促使其减少或停止分泌。显而易见,一旦彻底解决了这些问题,人类对生命,尤其是健康长寿的认识,又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健康长寿的四个话题

心理上的调整“老年”不是“衰老”的同义词。“天增岁月人增寿”,虽然人的日历年龄只增不减,但人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却是可以调整的。就生理而言,是“人老腿先老”;就心理而言,是“人老心先老”。有些老年人坐待人生结束,这种悲观心态会对身体产生消极影响。应当反其道而行之,从心理上忘却岁月。正如已逾90岁高龄的中国老年人体协主席刘建章经常说的:“人生七十不稀奇,八十堪称小弟弟,九十依然身心健,一百开外才是好样的。”青春不是生命的一段时光,而是一种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岁月可以在额头留下深深的皱纹,热情却能使你我永远年轻。

老年人不要在乎社会地位、家庭地位的“变”,也不要在乎形式上的“退”。关键还是要在心理上退而不休,在“五有”(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教)中继续发挥余热。因此,如果掌握一点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就既能有效地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又能适时地帮助别人解决成长中的人生困惑。应当说,这是老年人对社会无可替代的特殊贡献。“万事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要自觉调整心理状态,自觉保持心态平衡。苏轼有言:“人之难知,江海不足以喻其深,山谷不足以配其险,浮云不足以比其变。”应当更新观念,重新认识自我、他人、社会、人生。医学实践证明,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大大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迅速提高人体的康复速度。这就是精神免疫的功效。凡事有轻重缓急之分,与人相处也有远近亲疏之别。如果自己与自己过不去,什么事都不顺心、不满意,那就既影响了别人的情绪,又损害了自身的健康,实在是得不偿失。只有想得开,才有真正的清福可享,才能在人生的晚景中划上圆满的句号。想得开是治疗烦恼人生的一剂大补药,是开启欢乐大门的一把金钥匙。有一句话说得很地道:“世上没有不合理的现象,只有不合理的眼光。”

对于老年人来说,“难得清醒”与“难得糊涂”各有其价值:大事情需要清醒,而小事情则需要糊涂。要有一种超脱精神,不能拘泥过甚。常常处于“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的境界,就是最好的心理保健。人生在世无坦途,任何时候都要有一颗平常心。面临深渊而不乱,身处逆境而不馁。人既是感情的动物,也是理智的动物。痛苦悲伤无补于事,只会损耗身心。惟有酸、甜、苦、辣、麻五味俱全,才是完整的七彩人生。

身体上的保健

身体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晚年的生活质量。现代医学认为,健康长寿离不开科学的生活方式,保持正确的生活习惯是真正的健康之道、长寿之路。世界卫生组织告诫人们,到2015年,“生活方式疾病”将成为威胁人类健康长寿的头号杀手。人类能否实现健康长寿,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制约:40%取决于客观条件(遗传占15%,社会占10%,医疗占8%,气候占7%),而其余60%则完全取决于人们的自身努力。

要实现健康老龄化,必须选择合理的生活方式,必须掌握科学的养生之道,必须坚持必要的身体锻炼。众多健康老人、长寿老人的实践证明,健康长寿来自平凡的积累。饮食、睡眠、学习、锻炼、休息、娱乐都应当有规律,这一点十分关键。老年人应当经常参加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练书法、看小品、听相声、唱京戏、下棋、垂钓、养花、喂鱼、逗鸟、散步、游山玩水、嬉笑闲聊。这样既能保持生命活力,又能丰富闲暇生活。

亲情上的维护

小家庭和代际分离的发展趋势,迫使今后的老年人必须考虑两个现实问题:一是住在哪里;二是靠谁照料。从总体发展规律来看,养老的责任将逐渐从家庭转向社会,出现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并存的特殊局面。但是,国家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还很难大量兴办条件好、收费低的福利性养老院。即使是发达国家,在养老院养老的老年人也不足5%。而从精神慰藉方面来看,亲情仍然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精神寄托之一。与老伴儿和子女间的亲密感,始终是老年人慰藉心灵的良方。这就需要处理好家庭关系,包括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老伴儿是一生一世同舟共济的伴侣,老了自然应该相依相惜。对于子女,父母既要灌输传统的敬老观念,也要为他们做出切实的榜样。

事实上,许多老年人迫切需要得到帮助,而许多老年人又有能力帮助别人。因此,国际社会提倡老年人之间的互助活动,认为这是解决老年人问题的现实而有效的途径之一。有的国家规定,身强力壮时护理老弱病残,定量地存在“社会银行”里;等你需要别人帮助时,社会再组织年轻人回报你。这种做法很有新意,极具推广价值。美国老年人中,有32%的人常年从事义务工作。这些老年人退休后有足够的家庭收入,但他们愿意帮助别人。其中,三分之二由社会组织发起,另外三分之一则是自发的。

经济上的积累

西方学者将老年人的需要概括为3个M:MONY(“钱”);MEDICAL(“医疗”):MENTAL(“心理卫生”)。其中,经济上的积累是晚年生活保障的一大关键。养老是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国家、社会、家庭、个人的共同努力。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将逐步采取国家、企业、个人共同分担的方式。老年人要趁自己年富力强时,尽早为后半生做好经济安排。除自觉参加养老、医疗等强制性保险之外,还应注意节省开支,进行必要的储蓄。国家要有长远规划,老年人同样需要晚景规划。只有这样,银发一族才能真正过上一个建立在自给自足基础上的幸福、安乐的晚年。

编辑:木子

猜你喜欢
健康长寿人体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爱情使我的父母健康长寿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人体“修补匠”
人体冷知识(一)
排便顺畅,人体无毒一身轻
奇妙的人体止咳点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人民健康长寿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