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杨东平
专家点评
简政放权,打破千校一面
文_杨东平
不久前,“一位地方教育局长的苦恼与困惑”的帖子在网上流传。他说:现在国家从上到下重视教育发展的信心前所未有。但本该举办的学生活动,大多数学校不敢举办;教育发展所需要进行的改革实验,学校不敢轻易启动;原本不该学校管、学校也根本无力管的事情,学校最后都得硬着头皮接管。这样的教育外部环境何时是尽头?
这位局长道出的,是一种制度性的弊病。在行政化的教育管理中,中小学在很大程度上是 “教育局办学”而非“教育家办学”,出现学校高度同质化、千校一面的局面。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小学办学体制曾经非常活跃。但那一轮改革是在教育资源不足的背景下,以学校转制、经营创收为主要特点的。2006年起按教育部要求加以整顿和规范之后,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逐渐沉寂。2010年颁布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重新提出了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任务。近年来,一些地方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实践多为建立家长委员会,这固然是必要的,但并非最核心的内容。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关键,还是通过政府简政放权,改变政校关系,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促进教育家办学。
这一改革的责任主要在地方政府。当务之急,首先是要简政,减少办文办会、评比检查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东西,减少对学校不必要的行政干预。进一步地,是要创新机制,按照《规划纲要》的要求,“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的改革,“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杨东平,著名学者,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
山东潍坊市坊子区在这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按照“政府投资、专家办学、行业监管、中介评价”的思路,推进管理、办学、评价分离,建立了权责明确的管理体制和现代学校制度。政府大量减少对学校不必要的评估,原拟开展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艺术示范学校”、“防治近视示范学校”等多种涉及学校达标、验收和评优项目一律暂停。潍坊市从2004年起实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已经取消了学校的行政级别。坊子区的学校建立了多方参与的理事会,握有任免校长的权力。校长具有较大的自主权,能够任命副校长和中层干部,公用经费的使用也可以自己做主,教育局只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各校的办学情况聘请第三方教育评价机构“潍坊创新教育管理评估中心”独立评估。实行改革后,改变了以往教育局“靠通知和检查控制学校”、校长师生疲于应付的局面。教育局变施令者为服务者,改革的结果,是校长们真正把时间和精力用来研究教育,“而不是去琢磨局长的脸色。”
美国近些年来在中小学实行“校本管理”、“特许学校”等改革,也值得我们借鉴。“校本管理”的根本点就是将教育决策权从州和县转移到学校,学校自主和共同决策,由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负责预算、人事和课程安排,通过教师、家长和其他社区成员的共同参与,为儿童创造更为有效的学习环境。“特许学校”是指地方教育部门与一些团体、企业或具有教育理想的个人签订合同,将独立的公立学校交由其管理,政府按照合同约定评估和检查其办学质量。特许学校由政府提供所有经费,但在教师聘用、经费使用、课程设置等方面享有很高的自治权。相信如果在我国有一部分学校实行这种改革,将有助于打破铁板一块的格局,焕发教育家办学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