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强
应当承认,现今人才流动频繁,各类企业都须讲求经济效益,因此,真正意义上的高级技工,收入、地位多半说得过去,因此,孤立地谈论中职毕业生待遇低,并没有太大的实质意义。
无须讳言,要改变自身处境,中职生们必须付出格外的努力。试想,倘若众多中职毕业生皆能迅速适应职场大环境,具备强劲的职业后劲、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单位也为国家创造显著业绩,整体地位必将大大改善,中职的吸引力必定会随之大幅提升。
中职生们应充分利用就读职校的2~4年全日制学习时间,下力气弥补文化素养短板,有意识地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文字技巧,初步了解本专业(工种)对应的专科、本科课程设置,着力练好基本功。还应克服自卑心理,主动和老师、师傅、同学沟通。在实习实践过程中,更应潜心学艺,留心学校和单位之间存在的差异。如若学生本人拥有某方面的爱好和特长,也该适度修炼、提升。
中职毕业生应争取进入技术实力雄厚的大中型企业或特色的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尽快适应生活和工作环境,跟对师傅(导师),迅速掌握技术,尽早独当一面,培养出核心竞争力,快速踏上关键岗位,不宜频繁跳槽、改行。应养成低调、踏实、肯干的优良习性,特别要虚心谋求师傅的指点,多和本单位本系统本地域的大学生、研究生以及工程技术人员交往,抓住大中型检修、新上生产线、改扩建工程和单位的其他重大情形,熟悉设备、工艺、运行、操作和生产(服务)管理,关注单位(行业、地域)未来急需的专业人士和职业技能。
此外,中职生还需利用下班和休闲时间,或者自学相关专业的大学课程,或者研读本行业(工种)的专业报刊和著作,或者操练(解剖)废旧设备、工具,熟谙操作技艺,或者接受远程专业教育,或者参加单位组织的培训、比武、竞赛,或者去外单位观摩学习等,宗旨是夯实基础,开阔眼界,立足岗位成才,以便早日升格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不要单纯为文凭、学历、证书而努力。
出色的职校生其实并不逊色于大学生,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创业人才一样,都是受人尊敬的劳动者。随着大环境的逐步改善,由技能人才而转换成其他类型人才的事例日益增多,前提自然是职校生须具有相当的业务能力、职业操行、文化基础,对中职生而言,就应率先起步,从入学之际到跨进职场之始,便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和职业规划,并认真实施,适时适度改进,切不可盲目随大流,浑浑噩噩混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