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军
近年来,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发展要求和教师成长规律,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实践。学院制定了“‘双师型教师聘任管理办法”“教师学位、学历进修管理办法”“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管理办法”“教师暑期企业实践锻炼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实施了教师培训工程、教师成长工程和教学名师工程,逐步建设了一支“初、中、高”不同层次、结构合理的数控技术“双师型”教学团队,为人才培养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实施教师培训工程,促进初等层次“双师型”教师成长
按照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可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分别对应助教、讲师和副教授以上三个层面。初等层次的“双师型”教师,主要以讲授专业基础课为主,在实践应用方面,他们一般不够全面和深入,但对所授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有整体的了解。他们必须通过学校实验、实训和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丰富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技能。
为帮助年轻教师尽快成长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数控技术专业对年轻教师实施了教师培训工程,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定期对新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实训的培训指导,提高新教师的教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学院严格执行青年教师导师制,每年选派经验丰富的副教授以上的老教师指导1~2名新教师,从制度上保障了对新教师的培养。培训结束后,由学校教学考核小组评定新进教师的教学能力,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二是企业顶岗实习。按照学院规定,凡是新录用的高校毕业生一律安排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原济南第六机床厂)顶岗实习一年,经考核合格方能担任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近年来,学院数控技术专业有7名新进教师到校内实习工厂不同岗位顶岗实习,其中5名教师经考核转入教学岗位。
三是暑期实践锻炼。为兼顾教学与实践锻炼之间的矛盾,学院拨出专项经费,安排年轻教师利用暑假期间到校企合作企业(济南第二机床厂、山东齐鲁电机厂、济南法因数控有限公司等)进行实践锻炼,并安排企业指导教师进行考核,考核成绩与当年的评聘挂钩。
四是完善教师培训制度。近年来,学院先后安排教师参加教师岗前培训、高校教师资格培训、教育部的高职教育师资培养、青年教师在职学历学位的进修等多种培训项目,大大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
实施教师成长工程,培养中等层次“双师型”教师队伍
中等层次的“双师型”教师主要包括两类:一是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理论水平,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又有本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从事专业课教学;二是有从事本专业实践工作经历,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专业实践教师。中等层次“双师型”教师能参与专业建设,并对本专业课程建设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数控技术专业实施教师成长工程的主要措施有:
选拔生产一线技能骨干担任实践性课程教学。依托60多年的办学经验,学院依托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形成了工学结合、产训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技能训练。例如,依靠“校中厂”独特的办学优势,在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团队39人中,20名担任实践性课程教学的教师全部是从生产一线选拔的,他们具有多年的实际生产经历,有较高的技能水平,能够按照企业管理理念和生产要求指导学生,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鼓励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利用校内职业技能鉴定所具备的专项技能操作项目鉴定资格,我系数控技术专业具备初等层次的“双师型”教师,利用周六、周日时间,经过半年的专项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实践技能,考核合格后在数控车、数控铣及加工中心项目的技能鉴定中取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安排教师参加技能大赛。本着珍惜机会、重在培训的原则,近年来,学院每年都安排1~2名高学历年轻教师参加省级以上层次的数控技能大赛,通过集中时间强化训练,大幅度提高了年轻教师的技能水平。在2008年的全国数控大赛山东省选拔赛中,3名硕士学历的年轻教师在老教师的指导下,经过6个月集中培训,在数控车、数控铣及加工中心等三个项目的比赛中分别获得优秀奖,达到了高级技工的职业技能,成为“高学历+高技能”型的“双师”教师。
实施教学名师工程,促使高层次“双师型”教师脱颖而出
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应具备扎实、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拥有技师职业资格的技能水平,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设计能力;能掌握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带领教学团队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对专业的社会适用性、专业的变化方向提出建设性意见,为高职专业开发和建设作出较大的贡献。
拓展培训项目,提升职业教育理念。学院定期邀请知名职业教育专家举办讲座,每年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教学年会,学习并掌握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项目化课程建设等先进职教理念。例如,数控技术教学团队有多名教师赴德国参加了数控专业师资培训、国内访问学者培训和国内骨干教师的项目培训,提升了职业教育理念、理论水平和教学设计能力。
以赛促练,以赛促学。数控技术教学团队51%的教师是生产一线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具有多年的生产经验和较高的技能水平。通过参加全国及山东省数控技能大赛,系统地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深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企业学习先进加工技术和关键技术技能,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近年来,学院先后派出了14名专业教师参加了全国及山东省数控技能大赛,取得了优异成绩,有2名教师获得“山东省特殊贡献技师”称号,8名教师获得“山东省技术能手”称号。
校企合作,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实践中,学院工作室教学团队不断将行业最新技术引入专业教学,以保证学生及时了解、掌握行业的关键技术技能,帮助他们完成企业岗位实训。同时,企业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合作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参与全国数控大赛参赛师生的赛前辅导。例如,学院成立了由泰安航空航天特种车制造公司的数控车技师李强领衔的“数控技能大师”工作室,掌握了国际国内前沿数控加工技术,承担着企业技术加工疑难问题的解决、处理和攻关任务,为企业加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数控技能人才的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
项目化课程开发与实施。近年来,数控技术教学团队遵循先进职业教育理念,以校企合作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依托,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构建了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开发项目化课程。在项目化课程实施中,由开始的理论教师与实习教师共同组成“双导师”实施教学,到现在9名教师独自承担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成为高层次“双师型”教师。
经过几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逐步形成了一支高低搭配、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2011年,学院数控技术教学团队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学团队”;2012年,由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骨干教师共同合作开发的“车床加工技术”“铣床加工技术”“数控车床加工技术”“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加工技术”等项目化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