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STS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诞生於20世纪60~70年代初,形成於20世纪70~90年代初。由於STS的诞生和形成有着极其复杂的背景,不同国家的学者甚至是同一国家的不同学者对STS的理解都是不尽相同。因此,对STS难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的定义。如美国学者S.H.卡特克利夫认为STS具有多学科和交叉学科两种形式。多学科STS定义可以表述为:STS是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史、技术史、科学社会学、科学技术经济学、科学技术政策研究等学科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的总称;交叉学科的STS定义则可以表述为:STS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交叉学科。在美国,学者们更认同交叉学科STS的定义。在日本,学者对STS的定义也有不同的观点,但主流亦倾向於交叉学科的STS的定义。如日本STS网络组织发起人、东京理工大学的中岛秀人认为,“STS是围绕科学技术的社会侧面而进行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这实质上是交叉学科STS的定义。
在我国,学者们从马克思主义的学术传统出发,吸收西方学者的STS研究成果,并结合国情,提出了STS的定义。中国学者也认同交叉学科的STS定义。如於光远先生认为,“STS是一个新兴的、综合性的交叉学科领域”。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殷登祥教授则进一步指出:“STS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规律及其应用,并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在我国台湾地区,学者也是偏向於STS交叉定义,如台湾《科技、医疗与社会》(STM)期刊主编陈瑞麟认为,STS研究是一种跨领域的研究,即借助哲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科学、经济学、公共政策学、法律学等学科从不同的观点来探讨科技发展与人们生活的相互关系和结果。一般说来,我国STS的研究内容包括STS教育与STS研究两部分。STS教育主要包括综合素质教育和关於科技与社会关系的教育。前者主要是为培育新的复合型人才奠定知识基础,后者主要为培养新的复合型人才奠定思想基础。STS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研究科技与社会的关系史(通史与断代史)、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科技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二是研究STS的对象、概念、方法、意义等理论问题,分析科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及其互动机制;三是研究科技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对策;研究环境、生态、能源、人口等全球性问题,研究知识经济与法制建设、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科技与社会法制的管理体制改革等问题,为贯彻“科教兴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可借鉴的咨询性意见和建议。
2 福建省STS学科发展现状
2.1STS学科的建制化状况
建制化程度是衡量一门学科发展状况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尽管和许多兄弟省份一样,福建的STS研究也起步於20世纪70年代末,但至今福建省STS研究的建制与一些先进的兄弟省份相比,尚有较大的距离。目前,全省以“科技与社会(STS)”冠名的研究机构和团体,仅有福州大学STS研究所。从事STS研究的人员大都依托於其他形式的建制体系来开展工作。这些建制体系主要有:一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专职研究部门,如政策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等;二是各省属软科学研究机构,如福建社科院下属的经济研究所、台湾研究所、决策科学研究中心;省科技厅下属的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科技信息研究所;省委农办下属的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省农科院下属的台湾农业研究中心、农业经济和科技信息研究所等。三是高校下属的相关学院或研究机构,如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侨大学等高校下属管理学院、台湾研究院、公共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学院、软科学研究所等。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福建省科学技术厅授权福州大学和福建农林大学分别成立福建省的软科学研究基地,并在软科学研究项目的安排上给予一定的倾斜,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推动了福建的STS研究。可以说,这些高校的研究机构集聚了福建省STS研究的主力军。四是一些社团组织。如成立於1979年的福建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拥有近千人会员的研究会每年围绕党和政府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分析和研究经济、社会、科技、教育等重要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又如成立於1983年的省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是从事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科学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学术性群众团体。这些团体的许多研究工作都涉及到STS领域。
自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STS学者在上述机构和团体的支持下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学术研究方面,发表了几千篇有关STS方面的学术论文,出版了一批数量相当可观的著作,如近年来出版的《海峡两岸科技创新探析》、《闽台科技交流与合作》、《台湾科学技术的体制与机制》、《闽台协同发展高科技产业》、《集智·谋划·决策——福建软科学发展20年》、《中国科技思想研究文库》都较有影响。在与社会结合方面,积极为政府、企业和事业部门开展决策与咨询服务,同时也积极开展STS学科培训和人才培养活动,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福建省的STS研究对推动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深入贯彻“科技兴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跨越式发展”以及“科学发展观”战略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开展活动方面,福建省承办了许多与STS研究有关的大型会议,其中以STS挂名的全国性会议有两次。一次是全国第六届STS(科学、技术与社会)学术研讨会。该会议於1999年6月22日~26日在福州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并交流了43篇学术论文。这次会议由全国STS(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会(筹)、中国科协科普研究所、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福州大学软科学研究所承办。出席和参加会议的有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於光远、著名社会学家朱厚泽、著名科技哲学工作者李宝恒、全国STS研究会(筹)常务副主任委员袁正光等专家和学者。於光远、朱厚泽、李宝恒、袁正光分别向大会作了题为“最充分地适应我们的时代”、“球的知识化和经济的一体化”、“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与技术创新,等专题发言。代表们对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国家和地方创新体系及STS理论与学科建设等问题结合福建省情进行了广泛的研讨。另外一次是2011年11月25日~27日,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与社会(STS)专业委员会、福建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福州大学、东北大学联合主办,由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州大学软科学研究所、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东北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发展转型中的STS研究: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11)”,在福州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近百名的专家和学者参加了会议。围绕会议主题,与会者提交会议论文60余篇。分别就“中国特色的STS理论的创建与实践研究”、“不同范式的STS研究”、“STS研究的发展规律与趋势”、“技术的相关问题研究”、“闽台STS研究”、“STS的理论框架、基本理论和结构”、“STS在‘十二五的新生长点”、“STS的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不同国家、不同地区STS比较研究”、“STS与区域发展”等问题展开了专题探讨。
2.2STS学科的研究旨趣和领域
由於我国自身的国情使得我国STS在研究旨趣上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存在较大差异。目前来看,我国学者对STS的研究主旨仍然围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远景上。福建省学者亦遵循这样的研究旨趣,其STS研究主要围绕着“科技兴国”、“科教兴闽”战略而展开,其目的主要在於:一是为福建发展中的战略性问题提供科学的依据;二是引导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三是为推动各部门、各行业发展出谋献策;四是推动福建科技“兴市”、“兴县”、“兴企”、“兴农”活动。STS研究领域涉及战略和规划研究、区域STS研究、闽台STS研究、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重大科技与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等。在STS的研究中,福建学者更偏重於科技对社会正面和积极的影响研究,而少有对科技发展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和消极的影响研究。由於我国在工业化和现代化所处的阶段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有着明显的不同,面临着不同的STS问题,其研究的侧重点势必不同。鉴於此,福建学者把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加速实现现代化作为STS研究的主要旨趣是无可厚非的。因此,这种研究旨趣在福建省STS学者的研究领域的侧重点分布也体现得十分明显。总体来讲,福建省STS学者的研究涉及科技创新与创新方法论研究、高新技术产业预见和管理研究、STS的基础理论研究、科技文化与传播研究、STS教育研究、闽台STS研究等领域。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期刊网上进行相关的文献搜索,可以发现,在福建学者的STS研究中,其中涉及科技与经济、管理关系方面的论文居多。福州大学和福建农林大学的软科学基地对这一方面研究的影响功不可没。其次发文量较多的是有关STS的基础理论研究。一般认为,对STS的理论研究,可以从哲学、史学和社会学三种角度来进行,以此形成了STS内的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社会学、技术社会学、技术史和科学史的研究。对於这方面的研究,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有关学者的探讨居多。再者是科技与文化及其传播关系的研究以及闽台STS研究。尤其是闽台STS研究已逐渐成为福建省STS研究的一个亮点。闽台两地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对於两地的STS研究,尤其是相关领域的比较研究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3STS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福建的STS研究主要是在围绕“科教兴国”、“科教兴闽”的主题而展开,强调科技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和作用,其理论渊源主要有两个:一是马克思辩证主义的社会历史观以及这种社会历史观对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之作用的重视a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其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他分析了自然科学怎样成为现代大工业的技术基础、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并提出科学就是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应该把科学称为生产的另一个可变要素”、“科学的力量也是不费资本家分文的另一种生产力。”这种观点一直被社会主义国家奉为主皋。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更是提出‘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作为研究理论与方法,它们对当代中国学术界的影响是普遍和深刻的,中国的STS研究也遵循这样传统。二是贝尔纳的科学社会学的传统。贝尔纳以《科学的社会功能》为基础,开创并发展了“科学学”的研究进路,对科学的社会性质、作用和发展规律,以及科学的体系结构、规划、管理和科学政策展开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一个具有马克思主义倾向的科学家,贝尔纳虽然也关注科学技术的社会起源,但他更关注科学技术的社会后果,关注如何使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贝尔纳学派的研究纲领后来一度演变成了对技术的社会应用和社会影响的探讨,并且越来越明显地受到技术决定论的左右。这个意义上的STS研究,后来部分为以科技管理和科技政策研究为主要内容的“软科学”所替代。贝尔纳的研究传统对我国科技与社会互动关系研究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福建省的STS研究更多的也是寄身於“软科学”中。从研究方法上看,福建学者在STS研究中亦大都采用与软科学研究、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哲学类似的方法,如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规划方法与优化方法,预测评价方法、模型与仿真技术方法、计量经济与数理统计方法、社会调查方法、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方法、案例分析方法等。当然这些方法有些本身就是STS研究方法,如社会调查方法、科学计量方法、系统方法、科技预见以及多学科交叉方法等。但总的来看,福建学者的STS研究方法还不够多元、丰富,其综合运用各种STS研究方法的能力也有待提升。
2.4STS教育与研究联度
教研关联度在这里是指STS研究与教育的关系程度。STS教育是以对科学、技术、社会关系的理解为出发点,在STS研究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科技和人文学科知识以及科技与社会关系的教育。其目的是为培养新型人才奠定完善的知识结构,并使受教育者形成新的STS意识和STS价值观,成为能够分析处理现实社会种种问题的新型综合人才。STS研究是STS教育的基础,STS教育是STS研究的应用,二者关系密切。福建虽然鲜有STS的学科建制,但不乏有STS的研究,学者们可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如课题和项目获取研究的资助。尽管高校在STS研究的建制方面较为薄弱,但还是有一些机构涉及到STS研究,如前文所提的高校下属的管理学院、台湾研究院、公共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学院、软科学研究所等。尽管个别高校也注意到STS教育与研究的重要性,如开辟有关STS方面的课程、编写相关的教材,出版相关的论著等。但从整体来看,这些机构中的不少教师更愿意搞研究,希望在科学研究上做出成绩,而不愿承担基础性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因此在高校开设STS教育的课程甚少,缺乏专业研究的教师来讲授,所以,STS的教育面自然不广,教育质量自然不高。
3 国内外STS发展现状分析及趋势预测
当前STS学科一方面正显示越来越强的活力,吸引了越来越多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以及不同专业的人士,包括科学家、工程师、哲学家、医生、社会活动家等等投入STS的研究,充分体现STS在相关领域巨大的凝聚力,越来越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另一方面,STS的研究也正在实现其实践转向,其研究进路已由原来重视理解科学技术知识的建构生产过程,转向更多地着眼於科学、技术与政策、法律等社会因素的交织互动。STS研究不再同於传统的学院式的哲学反思,而是转向对政治和实践的探索。
在国外,近年来,从一些大型STS研究学术团体,如4s学会(society for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科学的社会研究学会),IASTS(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国际科学技术与社会协会),EASST(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Science andTechnology,欧洲科学技术论协会)等学术团体举办的国际性会议(如4S年会、IASTS年会)来看,当代STS研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STS研究越来越关注现实问题。实践转向的STS是近年来STS研究中的主要发展趋势,实践转向一方面要STS关注行动主义——即政策参与。STS最为感必趣的话题是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即使是一些看似与现实无关的STS论题,其解决的落脚点却是一些诸如科技政策、公众参与、科学传播之类的现实问题。二是STS理论研究的进路多元化。从与STS有关的大型的学术会议每届都能收到数量十分可观的有关探讨STS研究理论与方法的论文,就能表明这一方面的研究依然受到学者们的青睐。但随着后现象学、实用主义、新自由主义、行动者网络(ANT)、口述史、人类学、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等多研究视角广泛介入STS研究领域,使得STS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三是科技创新研究成为热点。从最近召开的国际性会议提交的论文看,有相当数量的研究把焦点聚集在科技创新问题上,内容涉及创新、管理与政策、创新与强权政治、STS中的创新、创新机构和技术的共同演化等方面。四是STS教育仍是当前STS研究的重要议题。STS教育是国际STS会议历来的重要主题,涉及内容主要包括STS教育的历史、STS教育的特征、STS教育与传统科学教育的区别、STS教育课程开发、STS教育评估等方面。STS教育还没有在国家科学教育中受到充分重视。五是亚洲议题有可能成为国际STS研究的另一热点。随着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经济与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西方科技问题的亚洲版本也逐渐显现。在亚洲特有的文化语境中出现了很多值得关注的STS研究课题。如2010年4s年会就开设了诸如“亚洲通讯技术标准”、“现代亚洲性别概念重构”、“现代东亚媒体中的生物医学”、“亚洲核科学研究”、“中国的胚胎实验伦理与监管”、“日本、韩国对生物技术的STS整合”、“反思互联网上的日本形象”、“今日日本科技的社会形象”等分会议题,足以说明亚洲地区的STS问题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21世纪以来,中国STS研究也在引介、消化与探索、创新中实现自我发展并走向成熟。这一时期,受欧洲建构主义和SSK的影响。STS侧重关於科学技术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表现为理论的多元化走向与研究领域的扩展。一方面,科学技术学的研究是STS研究的理论部分,主要探讨社会中的科学技术的生成,其基本观点是科学知识与技术等都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大量的STS研究理论在这一时期被引介到国内,建构主义方法体现於STS理论研究。另一方面,STS的实践研究的领域进一步扩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关注重点从一般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问题转向微观的、具体的技术的社会评价,尤其是对新兴科学技术的伦理反思、风险评估、治理模式、政策选择等研究。虽然此时对於中国STS研究来说,国外STS研究的理论述评仍然是当前的主流,但如何在中国具体实践情境下建构我国STS研究的理论框架,已经引起学者们的关注。从相关学者统计研究表明,如图1所示,进入21世纪,我国STS研究活力有增强之趋势,STS研究的发文量增幅较大。这与这一时期科学知识社会学等研究在中国的传人以及中国STS向实践领域的进一步深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当前中国STS研究呈现出以下几种特征:一是技术与生态伦理关系研究成为新兴的研究热点。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生态问题的凸显以及STS研究论题域的深入,从国家层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到学者系统反思技术的生态伦理问题,技术与生态伦理作为STS研究中的重点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二是STS基本理论研究仍是STS研究的重要领域。目前关於STS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讨论上。建构主义是SSK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并且随着SSK的技术转向,建构主义方法拓展到技术研究中来,并在争议中不断发展与演进。
三是注重STS的宏观研究。从目前国内STS研究的状况看,大多还限於对一般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的探讨,采取对科技与社会关系的宏大叙事的研究方法,而针对具体科学技术的文化、经济、政治、政策的研究较少。
当前中国STS研究有可能朝如下三个方向继续发展:一是从“学派述评”转向“问题导向”的STS研究。因为以问题为导向的STS研究,既符合国外STS研究的实践特色,也符合中国STS研究的学派传统。二是由宏观的STS研究走向微观的STS研究。受科学知识社会学的技术转向和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双重影响,国际STS研究逐渐摆脱了对科技与社会关系的宏大叙事的研究方法,摒弃了对科学技术的外部审视,致力於打开科学技术的“黑箱”,注重考察具体的科学技术的社会过程以及产生的社会影响。这种国际潮流和趋势必将在中国的STS研究中得到体现。三是开创有中国特色的STS研究。我国STS研究要注重跟踪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拓宽研究视野;要注重吸收国外STS研究理论与方法的有益成分,使之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从而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的STS研究之路。
4 福建省STS学科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4.1福建省STS学科发展面临的挑战
4.1.1 STS学科地位不高
从现状看,当前我国主要的学科分类法《学科分类与代码》(GB/13745-92)、《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和《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STS都不属於学科系列,至多只是一个研究方向。此外,我国STS机构科研活动很不规范,全国性的学会尚未成立,没有专业学术刊物,高校没有STS系(科),与独立的学科设置相距甚远;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国内STS自身的研究范式尚未确立,基本还在其他学科范式下研究,缺乏自己独立的对象域和问题域。总体看来,我国STS至多只能算一门准学科,离真正的学科独立尚有较大的距离。应该说,STS学科地位不高,是福建省乃至整个中国STS事业发展所要面临的一大难题。
4.1.2学科建制程度较低
从福建省的自身状况来看,STS学科建制程度较低,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科学技术与社会”、“科技与社会”、“科学与社会”、“STS”命名的研究机构寥寥无几,如前文提及全省高校以“STS”,命名的科研机构仅有一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二是尚未建立起STS研究的学术规范。没有相应的学术规范,学术群体就会缺乏一种整体的学术认同感,同行之间没有同行的感觉;没有学术规范,就不会有严格意义上的学术积累和进步。三是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共同体。在福建从事STS研究的学者分属於各个学科,没有属於自身的组织,如STS学会、STS协会等类似的社会团体。显然,这种状况不利於STS学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利於他们之间凝聚力的形成,也就不利於整个STS事业的发展。
4.1.3研究领域不够平衡
在当代中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普遍相信科学技术能够极大增加人类福祉。福建学者STS研究主要围绕着“科技兴国”、“科教兴闽”战略而展开,关注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问题,较多研究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问题,而较少从生态学角度关注对科学技术的批判反思。然而在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福音,还有数不尽的问题和挑战,而且中国现代化也绝不能走西方掠夺自然和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因此,在STS研究中,既要保持对发挥科技积极作用的侧重,又要重视克服科技消极作用的警醒,这既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亦是STS研究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的应有之义。这应是福建省STS研究所要的反思之处,亦是今后努力的方向之一。在STS基本理论研究领域,基本上沿袭传统的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哲学的研究范式,对於国内外STS最新动态关注不够,以至於能反映这些动态的研究成果相对缺乏。此外,学者们的研究过於注重宏观视角(个别领域除外),而对微观的STS研究,如针对具体科学技术的文化、政治、政策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4.1.4研究水平亟待提升
从前文可知,福建省STS研究的理论来源较为简单,这不利於拓展学者们的研究视野。在当代,STS研究的进路已经趋向多元化,后现象学、行动者网络(ANT)、口述史、人类学、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等研究视角已被广泛导入到STS研究领域。研究视角的单调势必制约研究水平的提升,这也是福建省STS发展的一个瓶颈。在具体研究方法上,福建学者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从总体上看还是不够丰富、多元,仍需汲取先进的研究方法,尤其是在微观研究领域更是如此。其运用STS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能力,如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揭示和表达STS系统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协调关系,确定协调关系的类型、性质、特点和作用方式、程度的协调分析法;依据STS的自身发展规律,设计出最佳的社会发展模式,制定公共政策,确立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以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组合法的能力都有待提高。
最后,福建省STS教育与研究关联度不够,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福建学者的STS研究成果和研究能力不能很好地再运用於教育、教学之中,造成STS教育质量的低下。而STS教育质量的低下势必影响人们对STS教育的看法——低估了STS教育的战略意义,这亦势必波及到人们对STS研究的认同感,而最终不利於福建省的STS学科建设进程。从社会层面看,对“科教兴国”、“科教兴闽”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宣传和教育已经屡见不鲜,但这样的宣传和教育似乎跟STS研究没有多大关系。这也是福建省STS事业发展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4.2福建省STS学科发展面临的机遇
4.2.1 STS学科发展具有良好的外部条件
自20世纪60年代,STS成为专门的学术研究领域以来,国际STS研究已经走过了近半个世纪。在当代,STS作为一种新的价值观、新的发展观、新的科学观、新的教育观已经为世人所熟知。在实践层面,STS在解决当代全球重大问题,如和平问题、发展问题、环境问题、科技创新问题以及两种文化问题起到重要作用。我国於20世纪80年代引进STS,经过20多年的发展,STS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已颇有“显学”的架势。对中国而言,STS研究对解决自主创新、跨越式发展问题,科技与经济结合问题,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问题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尤其是,在前不久结束的党的十八大上,高度评价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为STS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社会氛围和非常良好的环境条件。因为,在理论层面,STS作为一种新的价值观、新的发展观、新的科学观与科学发展观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在实践层面,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也亟需STS学者的介入。再者,无论从STS学科建制还是从STS的具体研究上,国内外都具有可资借鉴的先进经验,这也为福建省STS研究提供了一个十分有利的外部的条件。
4.2.2 STS学科发展具有一定的内在基础
尽管福建省STS学科建制化程度还比较低,但福建省STS事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也取得一些成就和打下一些基础,如在STS研究方面,福建学者对於科技与经济、管理决策方面的研究具有鲜明的特色,在国内享有突出的学术地位,这一方面的研究也为福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很大贡献。而这一传统与当今STS研究越来越关注现实的趋势不谋而合,值得肯定,这个优势一定要得到发扬光大,这也是今后福建省STS学科一个重要的基础与特色。同时,福建省从事STS研究的人数较多,并且形成若干研究基地,如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的软科学研究基地,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台湾研究院等,这为今后STS学术阵营的整合提供了便利。
4.2.3 STS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推进平台
当前,福建省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会,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福建省跨越式发展以及平潭国家综合实验区的建设都需要科技予以强力的支持,而科技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在这个历史机遇期将变得更为密切。而这也为以研究科技与社会关系为己任的STS学科提供了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平台。同时。它也向STS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又必将进一步推动福建省STS学科快速发展。因此可以说,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福建省跨越式发展以及平潭国家综合实验区的建设为福建省STS学科发展搭建了一个绝佳的推动平台。
5 福建省STS学科发展的对策思考
5.1福建省STS学科发展思路与目标
在这种重要的历史机遇期,鉴於福建省STS学科在提高民众的科技素养和能力、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福建省跨越式发展以及闽台科技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福建省STS学科必须正视问题与挑战,发挥优势,抓住机遇发展自身。在发展思路上,要充分调动社会上各种积极因素,加速推进福建省STS学科的建制化;同时,培养若干具有福建特色与优势的STS研究方向,如科技与经济研究、闽台STS研究等,以点带面,促进福建省STS研究的繁荣局面,并依托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等平台,打造STS研究的南方重镇。现阶段的主要工作:一是提升STS的学科地位,配合国内有关部门和团体,促进STS学科从一个准学科地位向独立学科转变;二是推进福建省STS学科建制化程度。鼓励成立更多的科技与社会(STS)的研究机构,整合STS研究人力资源,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成立学会性质的STS团体组织。三是培植STS研究的特色方向。除了继续保持科技与经济、管理方向的优势之外,要发挥近台优势,开辟和拓展闽台STS研究方向。福建省STS学科发展的最终目标是经过若干年的发展,树立一个STS研究南方重镇的形象,缓解国内STS研究北强南弱的基本格局。
5.2福建省STS学科发展的对策思考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标,我们必须怀着一种务实的态度来深入思考福建省STS学科发展的对策问题。以目前的状况来看,以下几方面的努力势在必行:
5.2.1加大扶挣力度,推动STS学科的建制进程
诚然,STS学科的发展需要依靠学者们的努力与推动;但仅靠STS学者们自身的努力还是远远不够的。鉴於福建省STS学科发展还处於相当薄弱的一种状态,学科建制极不完备的状况,不妨借鉴台湾地区的做法,动用行政的力量在社会认同、课题资助、团体孵化方面加大对STS学科的扶持力度,加速其建制化的进程。如从政府层面,可划拨相应的基金来资助高校的STS教学与教育研究。又如针对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鼓励成立更多独立的STS研究机构,一方面可推动STS建制,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服务於社会的发展。
5.2.2整合人力资源,壮大STS研究的学术阵营
毋庸置疑,一个学科如果没有其相对独立的学术阵营定然是不利於其发展的。虽然中国大陆现在已有STS专业全国性的组织——全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STS专业委员会,它对团结全国STS学者、推动STS学科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功不可没;但从总体来看,全国许多省份STS研究人员大都跻身在“软科学”和“自然辩证法”的“大口袋”之中,并非都拥有自己的STS学术组织。福建省也不例外。因此,整合我省STS研究的人力资源—不仅是要整合“软科学”和“咱然辩证法”领域中的学者,而且要整合自然科学领域、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对STS有研究的学者,甚至於科技工作者、政府人员也应当被列入整合的对象,建立起一种类似於“台湾STS学会,性质的独立的学术阵营。当然,STS学术阵营的打造并非是一蹴而就的易事,除了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介入和支持之外,还亟需一批富有影响力的STS学者的倡导和推动。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厘清STS学科与其他学科在研究范式上的区别,拟定出STS学者赖以遵循的学术规范,最终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STS学术阵营。
5.2.3推动教研合作,形成STS学科发展合力
从国际经验来看,尽管STS教育存在着不同的进路,但无论哪种取向的STS教育,它们都很重视研究与教学的紧密配合。我国引进STS已有多年,在一些高校也已经有STS教研机构的成立。但由於这些机构中的不少教师只愿意搞研究,希望在科学研究上做出成绩,而不愿承担基础的教学工作。因此在STS方面缺乏专门研究的教师来讲授,造成STS教育质量的低下。对此,相关的高校应该出台相应的规定。要求机构中教师必须从事STS教学,把自己研究的成果融入课堂中,在教学实践上形成合力以提高STS教育的实际效果。对於尚无STS教研机构的高校,应鼓励本校那些对STS有研究的教师开设有关STS的素质拓展课程,这对於提高STS教育的认同感和学生综合素质都是有益处的。一方面,各所高校乃至高校所属的各个院系都要针对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依托特色资源,开发设计出具有校本特色的STS课程体系。这样方能有的放矢,提高STS教育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必须转变原有单调的课堂讲授的教学模式。在STS教学上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模式,如可采取讨论、座谈等形式的教学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亦可借鉴台湾学者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田野考察”有式,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亦可定期或不定期邀请校外人员,如科研机构或企业中的科研人员或专家,国家或省、市有关科技政策、战略管理的制定者和实施者来校开设讲座或是作报告。以他们独特的视角,来解读科技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使学生们得到另外一种生动的STS教育。总之,要协调好STS研究与STS教育的关系,不能重研究而轻教育。要把STS研究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研究带动教育的效率,以教育深化研究的成效。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股合力推动STS学科的发展。
5.2.4立足福建特色,提升STS研究的学术水平
一般说来,学术研究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相适应。作为一个具有几千年文明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STS在研究旨趣上注定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我国STS研究旨趣可集中体现为以下几点:一是以实现现代化为重点,为实施“科教兴国”、“科教兴省”、“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战略服务;二是坚持共同富裕的价值导向,以STS的新视角推动科技促进共同富裕的理论与政策研究;三是利用STS观念,批判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以推动科技与经济的发展。这些研究旨趣正是中国STS研究的特色所在,必须坚持。再者,福建与台湾一衣带水,具有“五缘”关系,这是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况且,闽台两地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都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闽台STS研究也可以成为福建省STS学科发展的一个亮点,而且台湾在STS学科发展方面具有较多有益的经验可以借鉴。同时,我省STS研究水平亟需提升。为此,我省STS研究要注重跟踪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拓宽研究视野;要注重吸收国外STS研究理论与方法的有益成分,使之与中国具体国情以及福建省省情相结合,从而开辟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乃至福建特色的STS研究之路。
5.2.5把握历史机遇,打造STS研究的南方重镇
当今这个历史阶段,是福建省发展的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跨越式发展、平潭国际综合实验区建设必将推动福建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改造自然、发展社会和自身的重要利器,必将在这个历史机遇期大放异彩,在福建的新一轮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方方面面之间的互动关系将变得更为频繁和密切。这种互动关系必须、也必然引起学者们高度的关注和研究。这就为福建省STS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以大施拳脚的历史舞台,对福建省STS学科发展将大有裨益。而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也必将为福建发展在沟通、协调、集智、谋划和决策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一旦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被社会所认同,这对於提升福建省STS学科的社会地位将大有帮助,将有效地消除福建省STS学科发展的阻力。因此,福建省STS学者必须要把握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推进STS学科事业的大发展。在这个历史机遇期内,福建省STS事业必须大有作为:一是推动福建省STS学科建制走向较为成熟的局面,如有较多的STS研究机构、STS学术团体,积极承办有影响力的STS会议。不仅如此,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筹办一些具有深远意义的学术会议,如“闽台两地STS交流与合作研讨会”,力争把它打造成一个全国知名的学术平台。二是STS研究将形成繁荣局面。要鼓励STS学者利用现实有利的平台开展研究,不断涌现出STS研究成果,出版发表大批有关论著。形成富有福建特色的STS研究领域和方向,STS研究水平有较大的提升。STS研究方向更加丰富、多元,研究领域更加平衡,并出现一批在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STS学者。三是STS的社会地位得到空前的提高。加强STS应用研究的力度,并加速其研究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的力量。以便提高STS学科的社会地位。同时,STS教育在社会和学校得到普遍的开展,STS教育水平有较大的提升,因此,STS愈来愈深入人心。在上述的基础上,福建省才能树立起一个在国内享有声望的STS研究南方重镇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