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病媒生物控制学科的发展与规划

2013-05-31 06:00福建省预防医学会消毒杀虫灭鼠专业委员会
海峡科学 2013年1期
关键词:发展规划发展现状

福建省预防医学会消毒杀虫灭鼠专业委员会

[摘要]该文较全面地回顾和总结了福建省病媒生物及其传染病防治研究历史、病媒生物控制学科的发展现状,从福建省自然与地理气候条件分析了开展病媒生物控制的重要性,剖析了当前学科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此基础上,对病媒生物控制科学发展趋势加以预测,提出了我省病媒生物控制学科发展的思路与战略任务,对引导我省病媒生物控制学科的发展方向、推动学科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病媒生物控制学科 发展现状 发展规划

0 引言

控制病媒生物是对病媒生物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在国家37种法定传染病中,由病媒生物传播的有10种,占27%。经由鼠、蚤、蚊、蝇、螨等病媒生物传播的鼠疫、疟疾、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痢疾、黄热病、恙虫病等是人类重要的虫媒传染病,疟疾至今仍是全球三大传染病(疟疾、肺结核、艾滋病)之一。福建省曾经是重要虫媒传染病鼠疫、疟疾、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恙虫病等的严重流行区,解放以后,积极开展病媒生物鼠、蚤、蚊、恙螨等的防制研究,鼠疫的传播媒介鼠和蚤得到有效控制,福建省的鼠疫已于1953年消灭。开展传疟媒介的防制研究,现福建省重要媒介嗜人按蚊(嗜人按蚊)已被清除,丝虫病已被消灭,疟疾已被基本消灭。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旅游和贸易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变,病媒生物种群、密度和分布等发生了新的变化,不仅一些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而且某些已知媒介生物性传染病的范围扩大、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如登革热、西尼罗热,由于病媒生物伊蚊的大量孳生繁殖,重新出现流行,许多动物性传染病或未知的野生动物性传染病亦可能经由病媒生物的传播,从而在人群中暴发流行。我国于1986年首次在黑龙江省海林县林区发现了莱姆病。1990年又在福建省林区发现,并从蜱中分离出疏螺旋体。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研究所对我国20个省调查发现,我国人群感染率平均为5.33%,13个省、市、区有莱姆病散在发生和流行。因此,莱姆病已成为我国一种新的重要虫媒传染病。近年来,在河南、山东、安徽等暴发流行的蜱传布尼亚病毒,在印度洋群岛和我国广东等暴发流行的基孔肯雅病等新发现的病媒生物传染病,均是当前严重威协人类身体健康的虫媒传染病。

控制病媒生物对预防和控制媒介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减少其对人群的骚扰和危害的重要性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相关的管理条例及国家标准相继制定、经常开展环境整洁卫生和除四害爱国卫生运动。然而,我省近几年病媒生物控制学科发展相对缓慢,与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背景、需求不相适应。因此,加紧对病媒生物防制人才的培养、培训,增强病媒生物防制研究投入力度,继续开展病媒生物防制研究,从而卓有成效地预防和控制病媒传染病的防治,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1 福建省自然和地理气候与病媒生物控制的重要性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由于西北有武夷山山脉阻挡寒流,东南又有海风调节,温暖湿润是福建省气候显著的特色,属典型的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由于多山,雨量充沛,植被良好,生物多样性是华东地区最为丰富的省份。根据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福建省卫生防疫站)王敦清、徐保海等多年的调查研究,发现福建省病媒生物种类数量仅次于云南,是全国最多的省份之一。

病媒生物(如鼠类、蚊、蝇、蟑螂、蜱、螨、蚤、虱、白蛉等),由其作为媒介传播的传染病占我国法定传染病的1/3以上。据调查,我国现有鼠类180种,蚊类约350种,蝇类1386种,室内蟑螂19种,蚤类520多种,螨类534种,蜱类110种,其中很多是媒介生物,这些媒介生物所致的鼠源性疾病和虫媒病对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福建是病媒生物传染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医学昆虫研究最早的地区。

20世纪末,鼠疫、疟疾、登革热、病毒性脑炎等病媒传染病流行死灰复燃,成为当今世界公共卫生重要问题,这些疾病除少数可应用有效疫苗控制外,大部分仍主要依靠控制病媒生物等综合措施。病媒生物控制是改善人民生活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法规管理是保证病媒生物控制与社会发展和环境协调发展的保证。

病媒生物控制还可能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城市的形象,是这个国家或城市的生活环境、文明程度和居民素质的重要标志,对于优化城市环境、改善城镇人民健康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病媒生物也是进行生物战和生物恐怖袭击的主要载体。因此,不论是从预防和控制媒介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民众健康,还是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病媒生物控制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 福建省病媒生物及其传染病防治研究历史和现状

1876年,P.Manson在厦门发现丝虫病是由致倦库蚊传播的虫媒病,从而奠基了全球病媒生物及其传染病的房子防治研究。1932年,冯兰洲于厦门传疟媒介的研究,首次报告微小按蚊是我国南方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解放以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为主体的病媒生物防制队伍,积极开展病媒生物的防治研究,取得显著成绩。

2.1鼠传痰病的历史与现状

2.1.1鼠疫的防治

鼠疫是南鼠疫杆菌所致的烈性传染病,鼠疫杆菌存在于啮齿类与跳蚤,并经跳蚤传染给各种动物及人类,因此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福建省是我国鼠疫流行重灾区,最著名的暴发流行源于1884年,一个已染病但尚未发病的香港客商乘商船停泊在厦门梧村引起鼠疫的暴发流行。福建省鼠疫暴发流行,根据年代流行划分,主要是:1884年~1899年暴发流行,发病20万例;1900—1919年暴发流行,发病33万例;1930一1949年暴发流行,发病19万例。福建省的鼠疫发病人数之多,流行年代之长,病死率之高在我国鼠疫流行史上是十分罕见的。由于鼠疫长期反复肆虐,我省有的乡村人口死绝成为废墟,重病户3天内死亡三代人,甚至出现今天抬尸掩埋人,明天自己病死被人埋的惨象。同时,台湾历次鼠疫暴发流行,也均由福建扩散至台湾引起暴发流行,主要流行有:1896年由厦门传人台南安平街暴发流行;1896年由厦门经淡水传至台北暴发流行;1897年由厦门传入鹿港引起台中鼠疫流行;1914年由厦门传人台北大稻埕引起暴发流行;1916年由福州传人淡水街引起暴发流行;1946年~1948年国民党经福建撤退到台湾引起暴发、散发流行。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福建省人民政府开始在原东南鼠疫防治所的基础上筹建卫生防疫大队,并提出各级卫生防疫部门的首要任务应以鼠防为中心,号召“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开展灭鼠灭蚤运动。省政府首先成立“福建省鼠疫防治研究所”,负责全省鼠防的技术培训与指导工作,并在严重疫区浦城、建阳、邵武、古田、福清、惠安、同安、永安、南靖、莆田、仙游、永春、政和、周宁、福安等县成立鼠疫防治站,主要担负所在地和邻近疫区的鼠防工作,组建基层鼠防机构400余个,培训乡村卫生员15万人次,常年开展灭鼠灭蚤运动。上世纪50年代,福建省卫生防疫站从鼠体、鼠疫病人和家兔中均分离到鼠疫病菌,从666份材料中分离到26株鼠疫菌,阳性率3.9%。1951年从福州分离到1份,1952年于莆田分离到2份,1953年于仙游分离到1份,1954年以后的监测未再查获鼠疫菌。福建省查获鼠类有7科15属28种,1950年一1954年先后从黄胸鼠、褐家鼠、小家鼠和臭鼩嗣鼱分离到鼠疫杆菌。黄胸鼠在鼠疫流行时是优势种,占种群50%以上,是福建省最为重要的鼠疫贮存宿主。跳蚤是鼠疫的传播媒介,全省的调查研究发现,福建省蚤类有7科34种,先后从印鼠客蚤、缓慢细蚤、不等单蚤中检测到鼠疫杆菌。根据地理分布、种群优势、季节消长、带菌率等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判定印鼠客蚤是福建省鼠疫主要传播媒介。

在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动广大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开展灭鼠灭蚤运动,我省鼠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据统计,1951年一1958年,全省灭鼠近1320万头(以群众上缴的鼠尾计),其中1953年灭鼠之最,计灭鼠418万头。与此同时,以二二三粉(油)剂喷洒或氰化钙熏蒸鼠洞灭鼠灭蚤,有效降低鼠、蚤的种群密度,迅速控制了福建省的鼠疫暴发流行,鼠疫发病率:1951年发病1401例,1951年发病300例,1952年发病286例,1953后未再发生暴发流行。病死率随着年代的进展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呈明显下降,1884年~1859年病死率95.03%、1940年~1949年病死率79.54%、19513年病死率43.51%、1951年病死率39.33%、1952年下降为12.58%、至1952年停息。福建省鼠疫流行长达69年,波及全省56个县(市),发病823485人,死亡711685人,病死率高达86.31%。自从1953年控制鼠疫暴发流行以来,福建省各级政府、卫生厅(局)、防疫站加强鼠疫的疫情、传播媒介鼠、蚤的监测和灭鼠灭蚤工作,随着灭鼠灭蚤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及广泛应用溴敌隆等灭鼠剂和杀虫剂如有机氯“六六六、DDT”、有机磷“敌敌畏”、第四代拟除虫菊酯类等灭蚤的防制措施,每年开展鼠、蚤和疫情监测均未发现阳性病例。目前福建省鼠密度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居家人房已难见跳蚤踪迹,有效巩固了福建省消灭鼠疫的成果。

2.1.2出血热的防治

流行性出血热,国际上统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属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Hantavirus)。流行性出血热分别为肾综合症出血热及汉坦病毒肺症侯群,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等。流行性出血热经蚤类叮咬于鼠间传递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通常经由老鼠传染给人类,是一种高致命性病毒传染病。本病在我国流行广泛,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是国家重点防治传染病之一,也是严重危害我省人民健康的一种鼠传病毒性传染病。福建省流行性出血热首例报告出现于1963年,在莆田县医院收治1例仙游县患者,1972年于闽东北又有病例报告。经调查研究,至今已知全省有50个县(市、区)出现暴发流行,高峰期:上世纪80年代金省发病1480例,死亡60例,病死率4.05%;上世纪90年代发病1134例,死亡32例,病死率为3.69%,严重流行区主要有顺昌、邵武、周宁等闽东北地区和沿海地区,闽两呈散在性流行。

为有效控制我省出血热的流行,在流行区开展调查研究,发现黑线姬鼠、黄毛鼠、社鼠、针毛鼠、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鼩鼱等携带出血热病毒抗原。开展蚤类调查,首次在我国于印鼠客蚤和缓慢细蚤分离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其主要传播途经是被带有病毒的啮齿类动物咬伤;进食被带有病毒的啮齿类动物的尿、粪、唾液污染的食物;接触带有病毒的啮齿类动物的尿、粪、唾液污染的物件,再触摸口、鼻。实验研究发现,带有病毒的病鼠之尿、粪、唾液亦可经正常皮肤感染致病。为迅速控制出血热的流行,我省在流行区举办防治培训班,普及出血热的防治知识,召开灭鼠动员大会,根据鼠类的生物学特性,于9月份开展以灭野外鼠兼灭室内鼠,于4月份以灭室内鼠为主,兼灭野外鼠的防治对策,使鼠的密度明显下降,有效控制了出血热的暴发流行。在加强灭鼠灭蚤的基础上,对疫区高危人群推广出血热疫苗接种,保护易感人群,迅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我省流行性出血热的暴发流行。加强疫情、鼠、蚤的种群监测,提高预测能力,为制定防治策略和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2.1.3恙虫病的防治

福建省是恙虫病严重流行区,也是我国较早开展恙虫病防治研究的省份之一,1951年在平潭驻军发现大批患者,病死率高达12%,经血清学检测首次作出恙虫病诊断,平潭岛恙虫病1953年~1955年发病率高达100/万左右,50年代中期年疫报约600例。为迅速控制恙虫病的暴发流行,福建省卫生防疫站在平潭岛开展病媒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1953年于恩庶等从患者、鼠类和恙虫中分离出恙虫病东方体。恙虫是恙虫病的唯一传播媒介,随着我国不断有新出现的恙虫病暴发流行,开展恙虫及病虫病的调查研究不断深入,至今我国已知恙虫500余种。王敦清、廖灏溶等对福建省恙虫区系分布开展大量的调查研究,共发现福建省恙虫2科82种。分别从地理纤恙螨、小板纤恙螨等分离出立克次体。地理纤恙螨是夏秋季恙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小板纤恙螨是冬季恙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福建省卫生防疫站先后对野栖啮齿动手开展恙虫病立克次体(Ot)的分离,我省已发现自然感染恙虫病东方立克次体的动物有17种,其中啃齿动物12种,食虫目1种,兔形目1种。鼠类尤其是野栖鼠类为我省主要动物宿主,分别从黄毛鼠、黑线牙鼠、东方出鼠等11种鼠类分离到Ot,其中黄毛鼠阳性率最高。此外,从家兔、猪、猫、鸡、麻雀等分离到Ot。

1954年,我省科技人员在平潭重点疫区开展恙虫病防治实验研究,次年在流行区推广,提出主要防治措施:野外活动者勿将皮肤暴露,须穿眷长袖衣裤、鞋子、手套,或擦涂防护油防止螨虫叮咬;清除营地周围之杂草或槿术,或喷洒杀虫剂(当时使用六六六、DDT)消灭恙虫。开展堵洞灭鼠运动,严防老鼠进入人房、卧室;野外劳动后洗、烫衣服保持卫生等综合性措施,发病率明显下降。自从平潭岛恙虫病防治后,福建省恙虫病相继在其他县(市)发生暴发流行报告,主要流行于沿海尤其是海岛地区,山区县(市)暴发流行较前者略轻,但全省从未间断暴发流行,上世纪60年代约300例,70年代约200~300例,80年代约100例,1990年后我国恙螨病不再列入疫情报告病种。但是,不完全的病例报告数据显示每年我省临床诊断的恙虫病病例仍达300余例。

2.2蚊传疾病的历史与现状

蚊虫是全球最重要的虫媒传染病传播媒介,蚊虫传播的重要传染病主要有疟疾、丝虫病、黄热病、登革热、西尼罗热等传染病。

全球已知蚊类有3600余种,1997年由陆宝麟院士主编的《中国蚊科志》记述我国蚊类361种。福建省的蚊类研究是我国开展最早且较全面的省份之一,1828年,Wiedemann报告的福州迷走库蚊Culex vagans新种,是我国最早的蚊虫研究报告,Giles(1890),Theobald(1901),Lamborm(1922)等在福建的调查均是我国早期的蚊类研究报告。1927年,我国早期热带传染病专家钟惠兰教授和林元荫氏在漳州的调查,查获蚊科5属10种,是我国学者蚊类调查的首次报道。胡梅基氏(1937)在福州发现蚊类5属20种,他们都是我国早期蚊类研究专家来闽的调查研究。省内的顾瑞岩(1940)在永安、周明蛘(1942)在沙县、唐仲璋(1944~1945)在郡武、南平、建阳等地,开展疟疾媒介按蚊的种类调查。至1949年,本省记载蚊类6属35种。上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虫媒传染病防治研究工作的开展,福建省蚊类调查有了很大进展。陈桂光、王乾章等在福州的调查,谢麟阁和廖定西在厦门,福建省卫生防疫站陈亢川、夏稚侠等(1954—1958)对全省15个疟疾、乙型脑炎重要流行县(市)开展媒介调查。此外,我国著名蚊类学家陆宝麟院士、陈汉彬、马素芳等多次来闽开展调查研究,至此福建省蚊类已知80余种。1980年后,徐保海等埘福建全省开展有史以来最为全面的蚊类调查,增加了许多福建省新记录种,至此,福建省已知蚊类12属100余种,是我国继云南、四川后发现蚊类种类最多的省份之一。

2.2.1疟疾及其传播媒介的防治

福建历史上是疟疾严重流行区,根据有文献记载,福建省疟疾曾发生3次暴发流行,1937年~1938年流行高峰,发病率为3933/万,疟原虫有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我国早期蚊虫及其蚊虫传染病专家冯兰洲教授于1932年在厦门何厝开展疟疾传播媒介调查研究,发现微小按蚊是人房优势蚊种,子孢子感染率5.8%(15/281),首次发现微小按蚊为我国南方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1949年以前,福建省医疗与卫生保健缺医少药,农村普遍无诊所,仅有少数祖传式中医在行医,疟疾防治多数以中药常山等治疗。疟疾传播媒介蚊虫的防控多以艾叶驱蚊,因此,疟疾的流行基本处于地方性暴发流行状态。

1952~1955年,福建省疟疾出现暴发流行高峰,全省各县(市)均有流行,发病率最高达213.09/万。60年代术至70年代初由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批人口流动引发疟疾暴发流行,1968—1974年发病率为61.93历~238.75历,据当时不完全疫情统计,1972年全省发病512550人,主要流行于闽西北和闽东地区,闽南沿海仅少数县、市暴发流行。

1949年以后,医疗卫生保健有所改善,沿海地区村一级建立诊所,普遍使用奎宁等抗疟药,50~60年代沿海地区已无疟疾流行。60年代末70年代初闽北、闽东地区出现的疟疾暴发流行,在普及乡村卫生保健即建立村一级卫生所运动中,在地区、县、乡举办各种疟疾防治培训班,向乡村赤脚医生培训有关疟疾防治知识。政府免费供应抗疟药盐酸喹宁和伯氨喹宁,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发动广大干部和群众,开展群防群治运动,实施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防治对策,提出“送药到手,看服入口。服下才走”的防治口号,取得很大的成绩,疟疾发病率从最高期的1972年238.25/万降至1978年的2.8/万。但由于对疟疾传播媒介防制认识不足,因此较少开展媒介的防制研究,主要传播媒介种类及其生态习性不甚了解,杀虫剂仅用少量的高毒性六六六用于熏杀灭蚊。因此,疟疾流行规律仍然无根本性改变,年年出现暴发流行,严重危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1980年,许龙善、徐保海等在闽北疟疾严重流行区崇安县(今武夷山市)五夫乡应用Garrett-Jones数学模型开展媒介传疟能力研究,嗜人按蚊传播疟疾的媒介能量是中华按蚊的19.2倍,子孢子自然感染率0.40%(11/2745),中华按蚊未发现子孢子感染,确定嗜人按蚊是福建省主要传疟媒介,中华按蚊为次要传播媒介。为有效防制传播媒介,迅速控制我省的疟疾流行,积极开展重要传播媒介嗜人按蚊的生物学调查研究,先后在武夷山、将乐县等嗜人按蚊主要分布区开展嗜人按蚊的生态习性调查研究,发现嗜人按蚊的幼虫喜欢孳生于污染较轻,水质清洁阴凉的山区梯田(71.06%);成蚊偏嗜人血,人血指数为0.947;成蚊家栖型,吸血后90%以上栖息于人房;成蚊于4月中旬开始吸血活动,6—9月为嗜人按蚊的种群密度高峰期,与疟疾暴发流行高峰期相吻合,于12月下旬消失,生物学调查为开展疟疾传播媒介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1976年在浦城县石陂、临江、毫村乡,1980年在崇安五夫乡开展疟疾重要传播媒介嗜人按蚊的防制研究实验,以2g/m2受药量实施DDT人房滞留喷洒灭蚊,试验结果显示,DDT人房滞留喷洒可有效杀灭嗜人按蚊,迅速控制当地疟疾流行。1980年~1983年在全省多次举办疟疾传播媒介防制培训班,在全省开展嗜人按蚊地理分布调查,发现福建省嗜人按蚊主要分布于三明市的梅列、三元、将乐、明溪、清流、沙县、永安,南平市的建阳、武夷山、浦城、邵武、顺昌、政和、建欧,福州的永泰等15个县(市、区),嗜人按蚊占人房按蚊种群的34.1%。

根据嗜人按蚊传疟作用、家栖性、对杀虫剂敏感和使用DDT人房滞留喷洒可有效杀灭嗜人按蚊,迅速控制疟疾流行的防治效果,重新制定以控制媒介为主结合传染源防治等综合性防治对策,在嗜人按蚊种群密度高峰期和疟疾流行高峰前期的6—7月份,对闽北疟疾严重流行区14个嗜人按蚊分布县(市)实施大面积DDT人房滞留喷洒,每年一次,连续喷洒2~3年。开展复查考核防制效果,灭蚊后第一次复查发现,80.94%的分布点已末再捕获嗜人按蚊,残存嗜人按蚊占人房按蚊种群从灭蚊前的34.1%降至4.02%。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开始进口部分低毒高效的溴氰菊酯,1988年在建阳黄坑开展溴氰菊酯浸泡蚊帐灭蚊取得良好的防制效果。为消灭疟疾,防止疟疾卷土重来,福建省实施“清除主要传疟媒介嗜人按蚊,阻断疟疾传播,巩固抗疟成果”的防治对策,对所有新出现的疟疾暴发点和顽固性病灶点开展媒介调查,复查灭蚊点搜索残存嗜人按蚊,对残存嗜人按蚊分布点以20mg/m2氰菊酯浸泡蚊帐灭蚊,有效杀灭嗜人按蚊。为彻底清除嗜人按蚊,有效巩固抗疟成果,在全省灭蚊区开展灭蚊效果考核,经反复查灭证实,现福建省嗜人按蚊已被清除。防制前福建省年年发生疟疾暴发流行,1980发病率44.90/万。实施灭蚊措施后,迅速控制了疟疾流行,1994年疟疾发病率降至0.4/万,1998年嗜人按蚊媒介区14个县、市、区均实现“基本消灭疟疾”达标考核。2004年以后,福建省未再出现本地疟疾感染病人。福建省通过实施以控制媒介为主结合控制传染源的综合性防治措施,迅速有效控制了疟疾暴发流行,为保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作出千秋功业,现福建省的疟疾已被基本消灭。

2.2.2乙型脑炎及其传播媒介的防治

乙型脑炎病原体于1934年在日本被发现,是黄病毒科的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福建省地处亚热带,气候炎热,媒介蚊虫密度高,是乙型脑炎严重流行区。1953年,吴皎如等首先从脑炎死亡病人脑组织中分离到乙脑病毒,以后又先后从病人血液中分离到多株病毒,首次证实福建省乙型脑炎的存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查清漳州和泉州地区是福建省乙型脑炎最为严重的流行区,漳州地区发现率高达45.16/10万,病死率为50.00%,7月、8月、9月为暴发流行高峰期。开展乙型脑炎宿主和传播媒介的调查研究,确定猪是主要宿主。在乙型脑炎暴发流行区开展媒介调查显示,三带喙库蚊是福建省沿海乙型脑炎流行区的优势蚊种,偏吸猪血兼吸人血,其种群密度高峰和季节消长与当地乙型脑炎流行相吻合。根据病毒分离和流行病学与媒介的调查结果,判定三带喙库蚊是主要传播媒介。上世纪60年代末,由于乙型脑炎疫苗的研制成功,1970年初普遍对儿童实施免疫接种,同时在乙型脑炎暴发流行区对人房和猪舍开展DDT滞留喷洒灭蚊,明显降低三带喙库蚊的种群密度,迅速控制了疫情,1970年发病率为1.99/万,1975年降至0.386/)7(965例)。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加强计划免疫工作。重要杀虫剂DDT也已在我省主要蚊虫传染病疟疾与乙型脑炎流行区普遍应用于灭蚊,乙型脑炎的暴发流行已得到有效控制,1980年,福建省乙型脑炎发病率下降至0.22/万(583例),2005年0.0099/万(35例)。为了防止乙型脑炎在局部地区重新暴发流行,福建省加强各级传染病疫情疫报,在不同地区建立日本脑炎监测点,开展传染原监测包括猪的带毒率和人群乙型脑炎免疫水平的监测,开展媒介种群密度和季节消长监测,有效预防和控制了乙型脑炎暴发流行,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近年来,福建省乙型脑炎每年仅出现少数病例。通常呈散发性发病,是全国发病率较低的省份之一。

2.2.3登革热与传播媒介的防制

登革热是由蚊虫传播的登革热病毒传染病。福建省登革热最早报道见于1873年厦门的暴发流行,全岛75%1)2上的人发病。1940年和1944年在厦门和福州发生局部流行,此后福建省50余年未见报道。改革开放后,福建登革热流行始于1999年福州仓山区城乡结合部的暴发流行,由于初次暴发流行,对登革热不了解,延误诊断和防治措施,导致疫情波及3乡镇18行政村,发病1549例,首发病例连板村村民1420人中,发病561人,发病率39.51%,免疫萤光法检测为登革Ⅱ型病毒。白纹伊蚊为本次暴发流行的传播媒介,布雷图指教高达175.5,刺叮率为42.3只/h.m(人工小时)。开展清除孳生地和氟氯氰菊酯滞留喷洒防制措施,迅速控制了流行。2004年,登革热笫二次在福州暴发流行,PCR检测系登革1型病毒,首发病例出现于台江区(73例),波及连江县(15例)和闽候县(7例),白纹伊蚊布雷图指数分别为33.7、76.0和128.0。由于是继1999年的第2次暴发流行,已有应对经验,实施紧急防控措施,迅速控制疫情,共发病95例。2007年莆田涵江暴发流行,8月19日出现首例病例,9月23日后进入发病高峰,10月1日后开始呈下降趋势,10月8日后无新发病例,期间共报告病例103例,本地病例102例,经检测证实为登革Ⅱ型病毒,白纹伊蚊为传播媒介。2008年全省报告25例登革热病例,其中,莆田涵江区发生1起登革热暴发流行,共报告本地感染11例登革热,应用PCR方法确定为登革Ⅱ型病毒,该起疫情的首发病例可能系一从马来西亚回国人员。台湾、福建登革热流行与全球一样,有越发严峻之势。

2.2.4丝虫病及其传播媒介的防治

福建省丝虫病自1872年Manson在厦门的研究至1948年陈国忠等零星报告福建省丝虫病疫情外,从未开展流行病学与防治研究。1953年~1957年,唐仲璋院士等在全省开展丝虫病调查研究,发现福建省的纯马来丝虫病与班氏丝虫病的流行区,班氏丝虫主要流行于宁德、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等沿海地区,马来丝虫则主要流行于三明、南平、龙岩等山区丘陵地区,两种丝虫病混合感染则流行于沿海与山区相交地带。继唐仲璋调查之后,1958年开始,福建省卫生厅组织省、地、县卫生防疫站在全省开展血丝虫病普查普治工作,调查遍及68县(市、区),血检113l余万人次,占当时全省人口的70%,检出微丝幼血症893410人,阳性率7.9%。根据1958年~1982年的调查结果统计,福建省有约208万丝虫病人,是全国丝虫病流行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开展丝虫病传播媒介调查,发现致倦库蚊是沿海班氏丝虫病的传播媒介。1978年和1980年分别在永泰县赤里和建阳县周墩开展马来丝虫病传播媒介的调查研究,发现嗜人按蚊是福建省马来丝虫病的传播媒介。

福建省在1958年开展的丝虫病全民普查普治运动中,采用乙胺嗪(海群生)大剂量短程治疗为主,取得良好成绩。在开展丝虫病普查普治运动中,根据福建省马来丝虫病与疟疾一样,主经传播媒介为嗜人按蚊,且该蚊对杀虫剂敏感的特点,结合疟疾媒介防制工作,在马来丝虫病流行区实施DDT人房滞留喷洒防制措施,有效降低嗜人按蚊的种群密度,迅速控制了马来丝虫病的流行。1988年卫生部考核组抽查复核,确认福建省基本消灭丝虫病达标。2007年经WHO考核,确认我国包括我省已消除淋巴丝虫病。

2.3蜱传疾病的历史与现状

蜱、螨属蛛形纲,是多种病毒性传染病的传播媒介,蜱有硬蜱和软蜱,经蜱传播的主要传染病有蜱传森林脑炎、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莱姆病、蜱传回归热、北亚斑点热和埃立克体病等。全世界已发现蜱类有1000余种,我国已记录的蜱类100余种。福建省蜱螨类的研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我国蜱、螨类研究著名专家王敦清、廖灏溶等在福建开展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蜱类有30余种。

莱姆病是一种新发现的、由蜱传的人兽共患疾病,1990年,潘亮等根据流行病学、血清学和临床首次报告福建省6例典型莱姆病和9例非典型莱姆病,主要分布于邵武、建瓯、浦城、沙县、漳平等山区林业工人。并从社鼠、针毛鼠、裼家鼠、黄胸鼠、小家鼠检测到特异抗体,从社鼠和裼家鼠分离到病原体。1995年,廖灏溶报告福建省蜱类有2科8属28种,潘亮等从粒形硬蜱分离出病原体,认为粒形硬蜱可能是福建省莱姆病主要传播媒介。我国莱姆病尚未列为国家疫报传染病,如同美国和台湾一样,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福建山区莱姆病的病例将越来越多。

2.4开展病媒生物及种群密度、抗性监测工作

2.4.1病媒生物种群与生物学调查

解放以前,福建省自行开展的病媒生物研究几乎是空白。解放以后,在全省开展病媒生物种类分布与生物学的调查研究发现,福建省鼠、蚤、蚊、蝇、蟑、吸血虻、蠓、蜱、螨等1800余种,新种约60余种,是我国发现病媒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黄耕诚等在国内首次对澳洲大蠊和褐斑大蠊的生物学及生态学作了较为科学、全面的实验室和现场调查。研究结果已录入《我国室内蜚蠊的种类分布及主要种类生活习性的调查研究》。并提出澳洲大蠊的分布界限在北纬27°30′以南的概念,其分布、种群比重与年均气温呈正相关;黑胸大蠊的分布、种群比重与年均气温呈负相关。在全国率先开展蜚蠊垂直分布的调查,据对武夷山(挂墩,海拔1200m)与戴云山(九仙山气象台,海拔1650m)的调查,发现蜚蠊种类受海拔影响,即随海拔的高度增加,其种类逐渐减少。在海拔1650m处仍有美洲大蠊与黑胸大蠊生存。并在国内首次开展澳洲大蠊、褐斑大蠊对卫生杀虫剂的敏感性调查。陈金秋等在国内首次报道从美洲大蠊检出迪氏奇尾线虫和E1-tor弧菌,并对其携带E1-tor弧菌的期限,通过人工感染的方法在实验室进行试验研究。

2.4.2蚊、蝇、蟑、鼠种群密度监测工作

近年来,为促进我省病媒生物及其传染病的防控和除四害创建卫生城市工作的开展。2010年,省卫生厅正式下文。在我省选择疟疾、登革热、乙脑、痢疾、伤寒、甲肝及鼠传疾病好发地区,分别开展蚊、蝇、蟑、鼠及抗性监测工作,先行选择27个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开展此项工作,以后逐步转入常态监测。经过持续监测,基本掌握了我省四害(蚊、蝇、蟑、鼠)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四害本底及变化动态,对今后制定、开展防控策略与评价防控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4.2.1蚊蚴监测

分别在台江区、仓山区、涵江区、晋江市、石狮市开展蚊蚴监测。共检查容器12406个,阳性容器376个,阳性率3.03%、其中福州市台江区、莆田市涵江区蚊蚴容器阳性指数较高(详见表1);全年蚊蚴季节消长见图1。

2.4.2.2成蚊监测

经统计,共布放诱蚊灯864个(次),诱蚊2896只,蚊类总平均密度达0.5586只/灯/小时,其中致倦库蚊占62%,三带喙库蚊占23%,白纹伊蚊占13%,中华按蚊仅占2%。2010年,自1月上旬至4月上旬均未监测到蚊类活动,4月开始监测出蚊类活动,以6月蚊类活动最为频繁,7~8月逐渐减少,9月略有回升,10月至12月逐月减少,12月下旬减少到极底(详见图2)。

2.4.3蝇类监测数据结果分析

蝇类监测在连江县、龙海市、宁德市、上杭县、思明区、仙游县等六个单位开展。经统计,共布放蝇笼471个,捕蝇7822只,总平均密度指数16.61只/个,其中宁德市较高,仙游县、上杭县较低。

蝇类构成比以大头金蝇为最高,占30.67%;丝光绿蝇和家蝇次之,占14.83%、14.36%;巨尾阿丽蝇最少,仅占0.36%;厩腐蝇略多,占0.77%。2010年,蝇类1月份极少活动,自3月份开始出现活动,4~6月份是活动高峰期,7~8月份下降,9月份活动回升,随后逐月减少(详见图3、图4)

2.4.4蟑螂监测数据结果分析

蟑螂监测点设置于龙岩市、莆田市、永安市和漳州市。合计布放诱蟑纸屋4694个,其中840个纸屋诱获蟑螂,纸屋阳性率17.9%。诱获蟑类7893只,密度指数1,68只/个。以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98.24%,美洲大蠊占1.634%,黑胸大蠊仅占0.127%。莆田市纸屋阳性率较高(30.98%),永安市较低(3.93%)。蟑螂全年均有活动,以1月份较低,6—8月份活动较为频繁(详见图5、图6)。

2.4.5鼠监测数据结果分析

鼠情监测在海沧区、南安市、沙县、邵武市及武平县开展。合计布放鼠笼(夹)14400个,捕鼠446只,平均鼠密度3.097%。以邵武市鼠密度较高(7.05%),武平县和海沧区较低(1.65%,1.66%)。全年以4月、5月份鼠密度略高,纵观鼠类季节消长曲线,可见鼠类活动呈明显的起伏(详见图7)。

3 成立消杀研究室及福建预防医学会消毒、杀虫、灭鼠专业委员会

为了贯彻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消杀灭工作的通知》精神,福建省卫生防疫站于1980年3月20日成立了消毒杀虫科,1983年更名为消毒杀虫研究室。消毒杀虫研究室的基本任务是消除病媒生物、病原微生物的危害,改善环境卫生,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消毒杀虫研究室成立后,在站、厅领导下即致力于病媒生物、病原微生物的调查研究,消毒杀虫药物的研究,消毒杀虫药械、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的监测、监督,培训基层消毒杀虫技术人员。指导各地开展消毒杀虫工作,协助省卫生厅相关处室开展有关消毒杀虫工作。

1980年前,全省卫生防疫系统从事消杀灭的专门机构只有福州市站1个科,随着卫生部和省卫生厅的重视,以及省卫生防疫站的宣传动员和对骨干力量的培养,全省卫生防疫站逐步有了兼职、专职人员或设立专业科室,负责开展各地的消杀灭工作。

在中华预防医学会福建分会的关怀、支持下,经福建省卫生防疫站消杀科室积极倡导、认真筹备,于1989年4月成立消毒学会。为适应消毒、杀虫、灭鼠工作的需要,在省卫生厅与省爱卫会支持下,按闽预会(1991)第05号文决定,于1991年6月13日扩大更名为福建预防医学会消毒、杀虫、灭鼠专业委员会。按学会管理原则,现已产生四届委员会委员,2012年产生第五届消毒、杀虫、灭鼠专业委员会。学会先后在泉州、长乐、屏南、泰宁、连城、清流、周宁、永春召开8次学术交流会,有300多篇论文参加交流,活跃了各地经验交流与学术气氛。学会成员在全省各地开展消毒、杀虫、灭鼠工作中充分发挥了技术性指导作用,为当地除害防病、创建卫生乡(镇)、城市做出了积极贡献。

4 病媒生物及其传染病防治获得科研成果

许多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传染病须经媒介生物的传播而扩散,由此媒介防制是有效控制进而消灭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某些虫媒传染病如疟疾、登革热至今仍未成功研制疫莆,甚至至今尚无有效治疗药物(登革热),由此媒介治理是有效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重要手段,或是唯一的手段。福建省开展大量的病媒生物防制研究,为控制和消灭传染病作出重要贡献,获得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项目如下:

(1)《福建省流行性乙型脑炎媒介昆虫的研究》,1978年,福建省科学大会奖(陈亢川等)。

(2)《首次从蚤体内分离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及流行性出血热传播途径的实验研究》,1988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李世清等)。

(3)《病媒恙虫病研究的新进展》,1988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廖灏溶等)。

(4)《凯素灵药笔的研制及触杀蜚蠊效果观察》,1988年,省卫生厅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二等奖(陈金秋、林立旺、王则铨、工碧桑)。

(5)《我国室内蜚蠊分布及主要种类生活习性的调查研究》,1988年,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卫生部评为部(委)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黄耕诚等)。

(6)《福建省嗜人按蚊的调查研究》,1991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许龙善等)。

(7)《班氏和马来丝虫病的系列研究》,1993年,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刘心机等)。

(8)《杀虫净研制》,1993年,省卫生厅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三等奖(陈金秋、林立旺、王碧桑等)。

(9)《福建省莱姆病病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1994年,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潘亮等)。

(10)《恙螨生物系统分类的研究》,1994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王敦清、王灵岚、孙玉梅)。

(11)《新灭蚊幼(5%孑孓灵颗粒剂)药剂的研究及应用》,1997年,被福州市人民政府评为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黄耕诚、陈金秋等)。

(12)《福建省主要传疟媒介嗜人按蚊生物学及其防制研究》,2009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徐保海等)。

(13)《福建省登革热传播媒介生物学与防制研究》,2010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徐保海等)。

5 病媒生物及其传染病防制的挑战

5.1病煤生物的扩散将导致新的或潜在的病媒传染病发生

由于全球都市化的迅速进展,全球商贸和旅游业的迅速增长,许多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如飞机、轮船等成为媒介扩散的最好工具,如原分布于东南亚和我国南方、日本等典型东洋区蚊种白纹伊蚊,如今已扩散致全美洲、欧洲、澳洲、非洲等地区。某些新的和旧的虫媒传染病(如登革热、西尼罗热等)在全球暴发流行越严重。蚊虫传播的重要传染病疟疾至今仍是全球三大传染病之一,至今人类尚未成功研制疟疾疫苗,因此,媒介的防制是预防和控制疟疾暴发流行的有效对策。登革热至今既无疫苗,亦无有效治疗药物,因此,蚊虫防制是预防和控制登革热暴发流行的唯一手段。由于蚊虫在病媒生物防制的重要性,因此,蚊虫防制研究仍然是人类同虫媒传染病防治最为重要的领域。

5.2急需加强病媒生物抗药性监测和筛选有效杀虫剂

20世纪中期,使用DDT等杀虫剂防制媒介按蚊,是国内外控制和消除疟疾的主要措施之一,曾取得显著的成效。但使用不到10年,蚊媒对DDT的抗药性便成为灭蚊的一大障碍a抗药性的产生与杀虫剂的使用密切相关,如:有监测资料表明,家蝇自然种群对6种杀虫剂存在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抗性有的地方高达40多倍,许多地方的抗性倍数在20—38倍之间;其次为氯氰菊酯、敌敌畏、氯菊酯。抗药性严重影响杀虫剂防治效果。可见,加强媒介按蚊对常用杀虫剂抗药性监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之高。1993年,美国中西部9个州洪水泛滥,为了预防虫媒传染病流行,准备使用杀虫剂灭虫,但9个州缺乏病媒害虫抗药性资料,后来发现害虫对准备使用的杀虫剂已经产生相当程度的抗药性。为此,美国CDC建立了病媒抗药性监测网。开发一个新杀虫剂,从开发到市场应用一般需10年时间,花费约1亿美元。应该说,近10年成功进入市场应用的新杀虫剂很少。由此也可看出,加强对抗药性监测与抗性产生机理研究具有十分重大意义。

我省对病媒生物抗性研究工作一直较弱,曾于上世纪80年代(蚊、蝇)、90年代(蚊、蟑)开展过一些这方面的工作,然后中断了,直至2011年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又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并于2012年7月在福州举办“福建省病媒生物(蚊、蝇、蟑)抗性监测技术培训班”,为我省9个设区市CDC与平潭实验区CDC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今后应加强抗药性的监测工作,通过定期监测,了解各种病媒生物对当时使用的杀虫剂的敏感性、各地病媒生物抗性水平及分布情况。为抗性治理对策的研究、合理选择有效的杀虫剂提供科学依据。

5.3探讨无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的生物灭虫方法是未来病媒生物防制的方向

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病媒生物防控领域在增多,对防控措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大型运动会、交易会及各种根据地方特色组织的旅游搭台、经贸唱戏的大型活动等,不能单纯依靠药物来控制医学害虫。实践证明,彻底的环境治理远比反复使用化学药物效果更好、更彻底。不搞环境治理,即使突击杀灭取得一定效果,也达不到巩固的目的。必须坚持环境治理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政府重视,部门监督,责任落实,常抓不懈,全民参与,科学防治。建立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责任制和长效机制既是国家法律规定的内容,也是实行病媒生物防控动态管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有效措施。病媒生物可持续控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从社会、经济和自然方面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5.4“除四害”创建卫生城市,是公众对改善卫生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新要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旅游和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病媒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了改变,为病媒生物繁衍提供了温床,1991年德国小蠊在我省只有部分地区分布,但由于通过汽车、火车、轮船的传播,目前我省各地区都有德国小蠊侵害。在新环境、新形势下如何评估病媒生物给人类健康带来的风险,以及依法防控和降低病媒生物危害是各级爱卫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面临的新课题。病媒生物控制不但是病媒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重要措施,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5.5病媒生物控制科学人才的培养

2010年之前,南于长期没有专项经费与行政指令性任务,我省各地消杀监测工作开展的较少,专业人员队伍也不稳定,各地CDC负责病媒生物防控工作的兼、专职人员经常变动。现在除泉州市CDC有消杀科、厦门有病媒生物控制科外,其他地市均无相应科室与专职人员。这几年,我省消杀培训工作尽管开展了不少,但由于人员不稳定,培训效果不佳。现我省病媒生物防制专家相继退休,专业人才培养面临危机,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几无病媒防制专业人员,由此严重影响我省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开展,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病媒防制投入是关键。

6 病媒生物控制科学发展趋势预测

6.1构建病媒生物控制标准体系

无论是世界卫生组织(WHO),还是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均围绕病媒生物防治的实际需要来制定标准,力求使病媒生物防治的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标准予以指导和规范,这些技术标准基本上涵盖了病媒生物防治过程所涉及的各个环节,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病媒生物控制技术标准体系。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对病媒生物控制工作一直缺乏相应的管理法规和配套的技术标准与规范,无法适应新时期卫生防病工作对病媒生物控制的要求。

为了健全我国卫生标准管理体系,进一步推动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标准化建设,卫生部于2006年11月23日在京召开了病媒生物控制、医疗服务等7个专业标准委员会的成立大会,卫生部马晓伟副部长及政法司、疾控局、医政司、规财司和人事司等有关司局长和各专业的全体委员200余人出席了成立大会。全国病媒生物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秘书处挂靠在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该委员会由来自公共卫生管理、疾病预防控制、农业与科研院所、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的15名专家委员和1个单位委员组成。科技部于2006年将《病媒生物危害风险评估及关键控制技术标准研究》课题列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关键技术标准推进工程”中“卫生安全重要技术标准研制”(2006BAK04A11)的研究项目。目前课题已经构建了病媒生物危害风险分析标准体系,结合国情,优先制定一批我国病媒生物控制工作中急需的标准,现已完成了30项推荐性国家标准的报批稿,相关成果已经成功运用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09年国庆六十周年公共卫生保障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今后这项工作势必会加快步伐,以病媒生物防治实际需求为导向,建立完善的符合自身国情的病媒生物控制技术标准体系。这些标准的制定,对我国病媒生物控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2理想杀虫药械的研发

在有害生物综合防治过程中,化学防制仍是当前最主要的控制手段。近年来,杂环类杀虫剂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最快,由于它具有超高效、杀虫谱广、作用机制独特、对环境相容性好等特点,正在逐步取代高毒高残留药物,成为防治害虫的重要手段。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一些杂环类杀虫剂的合成工艺较为复杂,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不利于大范围内推广应用。因此,进一步降低现有杂环类杀虫剂的生产成本将对这类杀虫剂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昆虫生长调节剂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安全.适应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然而,昆虫生长调节剂也有其局限性,如作用活性谱较窄、速效性较差、施用时间十分苛刻等,因而目前还不能完全取代常规杀虫剂。但已商品化的品种向我们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我们有理由相信昆虫生长调节剂作为新一代杀虫剂,经过结构的修饰一定会有药效更高、作用更迅速、使用更方便的新品种出现。

虽然化学防治的核心是卫生杀虫剂,然而,杀虫效果的好坏,则取决于化学药剂及器械与施药方法的合理配置和正确应用。施药器械是撒布药剂的重要工具。其操作使用得当与否,直接影响杀虫效果、工作效率等。杀虫效果的好坏取决于药剂、器械、应用技术三方面的因素,三者必须密切结合。不同剂型的药剂只有通过与之匹配的器械,才能充分显示其药效。好的药剂,如施药器械操作使用不当,既不能达到均匀撒布、杀灭害虫的目的,又造成器械的损坏和药物的浪费,尤其是在要求迅速扑灭烈性虫媒传染病的紧急关头,器械如果不能正常使用,将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药剂、器械及施药方法三者构成了一个药、械、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不可分割的系统。

6.3病媒生物控制将逐渐转化成商业化运转的服务性行业模式

PCO是中国的朝阳产业。近年来,PCO在广州、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迅速发展,并对当地的有害生物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各种大型活动中传染病的预防控制起到积极作用。鼓励单位签订有害生物防治(PCO)协议,使病媒生物孳生地处理、定期监测、化学防治、效果评估融为一体。

7 我省病媒生物控制学科发展思路与战略任务

7.1建立规范的病媒生物防治机构,加大投入力度

病媒生物控制是公共卫生问题,属政府行为,应列入政府财政开支预算,加大投入力度,建立规范的病媒生物防治机构。我省病媒生物预防控制与国内先进省市相比有很大差距,在专业队伍建设、研究设备、经费投入、以及PCO队伍数量、市场规模等方面都无法相比。2006年,为增强奥运病媒生物保障的技术储备能力,提升首都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水平,北京市政府为北京市CDC启动了3年实验室建设项目,包括病媒生物密度监测、病媒生物生态模拟试验、病媒生物种类鉴定及标本保存、病媒生物抗药性基因快速检测四大系统,总金额800万元。而我省CDC消杀科用于病媒生物控制研究的总装备不上10万元。如何加强我省病媒生物控制队伍建设、提高防控科研水平、打开新局面是我省病媒生物控制学科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实际问题。我们应当学习借鉴其他兄弟省病媒生物防治经验,结合实际,从经费投入、机构设置、人员构成、网络建设、长效监督管理机制等方面着手发展我省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7.2以法律为依据、以“国标”为指导,建立病煤生物控制学科创新平台

加强病媒生物控制专业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加强多学科协作攻关,研发成本低、污染小的病媒生物控制新方法、新技术。开展多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学术交流,以此推进病媒生物控制学科的发展。

7.3加强监测敏感性,防范病媒传染病发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口流动更趋频繁,输入性疟疾防制成果巩固构成很大威胁。因此,除了进一步加强对外出回归人员和外来人员管理与重点监测,及时发现和治理传染源外,还应继续开展对疟疾主要媒介生态习性的调查研究,及时掌握主要媒介生态习性、吸血行为动态变化,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继续巩固已经取得的疟疾防制成果。因此,在疟疾防治中仍应继续加强媒介的监测与控制,警惕因中华按蚊密度升高而导致疟疾疫情回升。

7.4加强监测、风险评估和控制规划制定,强化风险应对能力

当前,我们面临着传染病输入和新发传染病暴发的巨大压力。2010年9~10月,基孔肯雅热病(chikungunya,CHIK)首次在我国广东省东莞市暴发流行,患者近300例。2010年,在河南省商城县发现由蜱传播的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我省在病媒生物应急监测与控制工作方面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如病媒生物防制机构不健全,专业技术队伍人员不足、不稳定,技术人员储备不足,素质不高。应急监测的物资和经费储备不足,设备陈旧落后,造成病媒生物应急监测的滞后甚至缺失;缺乏信息整合机制,信息沟通不畅,信息的主导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常规性的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是做好应急工作的基础。各地区应根据兰地实际情况,建立和开展病媒生物监测,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不同风险区域病媒生物的种类、密度、分布、滑长趋势及杀虫剂抗性等数据和信息。病媒生物应急控制工作人员要事先制定好病媒生物应急监测与控制预案。做好各方面的储备工作,以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及时提供各种支持。物质储备包括交通工具、通讯器材、监测和控制器械、药物、个人防护用品等,根据物品的有效期或使用期限进行更新或维护。还需要适宜的监测与控制技术储备、病媒生物应急监测与控制网络系统及与数据库方面的信息储备。要加强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部门、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有害生物控制公司的相关人员进行病媒生物防治专业知识和技术培训,提高其风险应对能力。

猜你喜欢
发展规划发展现状
我省冰雪项目发展规划及运动队伍组建和管理的研究
办公室人员尚需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发展中心未来规划
葫芦岛市城市人口老年教育问题调查研究及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