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该文回顾福建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科发展历程,重点介绍脑血管病、多发性硬化、锥体外系疾病、痴呆、神经症等领域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的工作成绩,展望福建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科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科 发展历程 现状 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西医结合研究取得可喜的成果。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综合运用中西医药学理论与方法,以及中西医药学互相交叉综合运用产生的新理论、新方法,研究人体脑及神经系统生理、病理和疾病防治的医学科学。我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科起步较迟,它的发展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采用辨病与辩证相结合,局部与整体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多学科参与,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开展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我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科的发展历程、现状进行回顾,并对我省今后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科发展提出研究方向。
1 福建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科发展历程回顾
中医学奠基著作《黄帝内经》及历代的众多中医著作均含有“脑”和“脑主神明”的论述记载。《灵枢·经水》记载,“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说明《黄帝内经》时代的中医学就开展了“尸检”,之后中医药学(家)从未间断观察脑、认识脑、论述脑,随着对“脑主神明”认识的不断加深,标志着中医药学对脑的逐步深入日趋逼近真理。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在我国发展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不断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结合,在结合中创新,在创新中突破,取得可喜的成果。我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发展起步缓慢,上世纪60年代,我省选送一批医生如王耀华等前往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进修“西学中班”,从而拉开我省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研究的序幕。十年浩劫期间,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科停滞不前,但仍有大批中西医结合者在那“一根针一把草”的浪潮中不断进行临床实践,如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陆曦教授,他出生于中医世家,1964年毕业于福建医学院,后师从福建中医学院陈国清教授,1969年就读福建医科大学“西学中班”,之后从事针灸工作,1972年又师承我省著名神经病学专家慕容慎行教授,从而开始了长达40余年的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的研究。诸如此类,不胜其数,使我省神经病学科逐步趋于萌芽状态。
1978年,福建省各地开展各种中西医结合学术活动,特别是脑血管疾病,涌现出如林求诚教授、王耀华教授等一批开展基础和临床研究并取得一定成就的“西学中”学者;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涌现出如陆曦教授、郑安教授等一批从事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工作的学者,他们对福建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起到领头羊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前进,1988年,福建中医学院在杜建院长领导下,开设中西医结合专业3年制教育,培养了一批中西医结合专科人才。早在199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中西医并重”,“发展中医药”;“中西医要加强团结,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促进中西医结合”,在中央精神指导下,全省各地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科的研究,如厦门中医院黄耀东开展的中西医结合睡眠专科,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陆曦开展多发性硬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福建医科大学协和医院的郑安与福建中医药研究院的朱亨熠等联合研究脑血管疾病等,均取得一定的成绩,逐步形成了我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科,并趋向系统化、规范化。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福建省卫生厅中医处和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2002年初着手筹备福建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分会的活动,通过认真严格的筛选,第一届委员会2002年11月在福安市成立,委员人数41人(包括2位顾问委员),陆曦教授当选第一届主任委员,从而拉开我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科的发展序幕。
2 福建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科发展现状
2.1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2.1.1学科建设
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病学分会是我省开展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术活动的中心,是培养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科技人才的场所。分会成立的宗旨是“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分会以中西医结合的人员为主体,同时欢迎中医药、西医药及其他学科人员参加。
国家药理基地的建立和重点专科的建设,是培养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科技人才的重要场所。本专业共有国家重点专科建设单位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中管局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药理基地3个,福建省中西医结合脑血管重点专科3个,中医脑血管重点专科3个,神经康复重点专科2个,这为福建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培养高层次人才,推进中医专科专病建设,进一步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带动整个福建省神经病学科中西医结合服务水平的提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在学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2005年度、2007年度、2010年度、2011年度先后4次被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授予“先进专科分会称号,陆曦教授先后2005年、2007年分别被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授予“优秀分会干部”、“优秀先进个人”等称号,这是对分会成绩的肯定,也是对福建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科的肯定。
2.1.2人才培养
分会已换三届,委员计有107人,其中90%以上为高级职称。2007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专业委员会进行换届改选,9人先后被选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其中1人为副主委,1人为常委,2人为青年委员)。陆曦教授当选为副主任委员,吴成翰教授当选常委,李智文教授、郑安教授等5位当选为委员,之后,我省陈金雄、叶钦勇又当选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青年委员,逐步形成了一支较为完整的科技队伍。
同时也选送骨干人才进修学习,汲取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为福建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科输入新鲜的血液。如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金雄在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进修学习,师承孙怡教授学习多发性硬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福建医科大学协和医院叶钦勇先后师从我国著名神经病学家刘焯霖教授、黄如训教授;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陈健先后于新疆石河子医学院附院神经科、上海华山医院等国内多家医院进修学习等,通过不断学习和交流,提高我省本专业水平。
2.2学术进展与科技成果
2.2.1学术进展
2.2.1.1脑血管病
(1)动脉粥样硬化
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实,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中风的主要病因,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失寐等症。祖国医学认为,动脉粥样硬化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主要指肝肾阴虚,兼有气虚;标实主要指气滞血瘀,兼有痰浊,故治疗应以扶正固本为主,以滋养肝肾、益气活血为治法。《类证治裁》说“因病善忘者,或精血亏损,务培肝肾”。
由福建省中医药研究所林求诚研究员牵头,并与建阳医科所合作,对脑动脉硬化症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虚证以肾虚、肝虚、阴虚为多见,实证以血瘀为多见,由此确定了滋养肝肾、益气活血的治则,研制由人参、熟地、枸杞子、牛膝、首乌、川芎、丹参、当归等16味中药组成的“软脉灵”,并成功转化为产品应用于临床。经大量的脑动脉硬化症中医属肾虚、肝虚、心虚、阴虚、血瘀诸证的患者临床观察证实,软脉灵口服液有较好的疗效,既能消除或减轻异常的感觉,能改善运动的能力,还能增进大脑的智能。通过脑阻抗血流图、甲皱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心电图等指标观察,说明该药对脑动脉硬化症患者的脑和心组织供血不足、微血管功能障碍、血液流变性质等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还观察到“软脉灵”对血压、心率、血白细胞计数、血浆比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等均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陈美华教授等通过动脉实验证实,软脉灵口服液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脂质过氧化、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转移、抑制血小板活化、改善血管弹性等作用,能够多靶向、多途径对抗动脉粥样硬化。雷惠新教授等应用软脉灵口服液治疗合并有高脂血症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并对患者的血脂水平和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进行了随访观察,发现软脉灵能有效改善血脂水平,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联合他汀类药物使用疗效更佳,且安全性好。同时,林求诚研究员还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研制成以绞股蓝、白术、海藻、丹参、补骨脂等药物组成的血脉脂康胶康,具有活血化痰、软坚散结、补脾益肾的综合功效。经动物实验和大量临床观察证实,血脂脉康有降低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林求诚研究员对真菌降脂素治疗高脂血症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证实真菌降脂素是安全有效的调脂药物。
椎基动脉供血不足(后循环缺血)的最主要表现是眩晕。近10余年来,陆曦、陈金雄等应用脑MRA(脑磁共振血管造影)对5000例眩晕患者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椎基动脉系统先天变异和脑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的常见原因。葛根素含有异黄酮类化合物,它能抑制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性的作用,具有改善脑部微循环的作用。陈金雄等使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不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而且经TCD监测,椎基底动脉的最大血流速度(Vm)和阻力指数(PI值)都有明显的改善。
(2)脑梗死
周文强、林惠琴等采用临床定量评定为衡量指标,利用量化后的临床分型研究各证型与中风病人伴发疾病的关系,用以研究各中医证型的差异,进一步了解各证型之间的运动变化规律。中风病痰证患者一般多有半身不遂,口舌歪斜,不语等表现,甚则神识迷昏,不省人事,神经功能损害范围较广,程度较重,预后较差甚至死亡;而非痰证者病情多较轻,多无神识改变,预后较佳。苏文理等对中风病痰证和非痰证患者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进行检测,发现中风患者MMP-9水平高正常组,而中风痰证患者MMP-9水平又高于非痰证患者。而林信富等研究发现,中风病痰证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中风病非痰证患者。戚婉等使用磁共振渡谱观察不同证型缺血性中风间的差异,发现指标NAA/cr在风阳上扰和气虚血瘀的比较中有显著差异:缺血部位与中医证型有一定的联系,风痰瘀阻证以基底节区和脑叶多见;NAA可考虑作为预测缺血中风预后的指标,Lao是早期缺血的敏感指标,crN作为区别急性期、亚急性期与慢性期的指标,cho可作为区别急性期与亚急性期的指标。这为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了客观的评价指标。
李智文教授等对脑梗死超早期的神经保护措施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科研工作,证实在脑梗死超早期,亚低温、依达拉奉、米诺环素等均有一定保护作用,并且多重保护作用可以扩大大鼠脑梗死后尿激酶的溶栓时间窗。李智文教授等还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红细胞的免疫功能、还原型谷胱甘肽及细胞膜上NA-K-ATP酶的活性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并采用光量子照射自体血回输进行治疗急性期中风,发现光量子照射可以改善红细胞膜上NA-K-ATP酶功能和透明质酸浓度,改善中风预后。
由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联合研制的中风Ⅱ号口服液,不仅有桃仁、红花、川芎等活血化瘀药物改善血瘀及微循环,而且还配伍葛根、钩藤温和降压,地龙降纤溶栓,丹参干预缺血再灌注损伤,更有黄芪利尿防脑水肿,珍珠母预防应激性溃疡,赤芍防止静脉血栓,用于治疗急性脑梗塞风痰阻络及气虚血瘀证者,经临床观察疗效显著。动脉实验也证实,中风Ⅱ号口服液可以抑制脑缺血后炎症级联反应和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抑制神经元迟发性死亡。
李智文教授应用银杏叶制剂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并且发现银杏叶制剂可以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红细胞变形能力。张旭等在急性脑梗死基础常规抗血小板及降纤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发现可能降低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血清IL-6、MMP9水平,并可改善神经功能。江秀龙等使用谷红注射液(乙酰谷酰胺+红花提取液),郑安教授等使用华佗再造丸治疗急性脑梗死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福建省中医药大学第二人民医院康复中心对脑梗死的康复治疗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工作和系统性的总结,发表了多篇具有影响力的科研文章,陈立典教授主编出版了《康复医学概论》、《康复护理学》、《康复医学基础》、《传统康复方法学》、《卒中单元实施手册》等多部著作,奠定了我国脑梗死康复治疗的理论基础,并且提出了具体的实践指导。对我国康复医学和针灸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影响深远。
(3)脑出血
中医学理论认为急性脑出血的病机多为肝阳暴涨、邪热亢盛、络破血瘀,因此在脑出血急性期治疗必须凉血化瘀、通泄瘀热。朱亨炤教授等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血清髓鞘碱性蛋白进行检测,并与患者的中医证型进行匹配研究,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中医辨证提供了客观、定量的实验室依据。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联合研制的中风Ⅰ、Ⅱ号口服注液,应用于脑出血急性期和恢复期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郑安教授等结合多年临床实践,选药组方形成具有泻热解毒、利水消肿、活血祛瘀、通经活络作用的中药复方制剂——脑血灵颗粒。方中主药大黄主要成分为蒽醌衍生物,其主要作用是通腑泄热,荡涤肠胃,泄火止血,活血化瘀;三七为止血要药,且有散淤之功。现代药理学证明大黄、三七具有改善微循环障碍,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加速纤维蛋白原溶解,改善脑细胞缺血缺氧状态的多种功效;方中另一主药水蛭含水蛭索,为凝血酶的抑制剂,其有拮抗凝血酶对组织的损害作用,可以促进脑血肿吸收,减轻周围脑组织炎症反应及水肿、缓解颅内压升高、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保护脑组织,且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以上诸药相辅相成,配合应用可加速颅内血肿吸收、消除脑水肿,减轻急性期神经细胞的损伤,促进运动缺陷的恢复。陈健等在脑出血急性期应用活血化瘀丹参类制剂,在促进血肿吸收及缩短病程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应用“卒中单元”理念早期康复的介入,在降低脑出血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成效显著。朱亨熠主任使用《金匮要略》中的泻心汤加味治疗脑出血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2.1.2脱髓鞘疾病
主要针对多发性硬化(MS),初步证实中医药在MS治疗中改善神经症状、调节免疫、减缓疾病进程的优势,避免激素使用中的毒副作用及易复发的不足,对提高MS治疗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意义。
MS是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脱髓鞘疾病,中医虽无MS的病名,但MS的临床症状却可归属于中医“肌痹、喑痱、眩晕、青盲、骨繇”等范畴。中医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骨生髓,肾中阴阳为机体正气之本,对机体的免疫机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多发性硬化作为一种脱髓鞘病变,其反复复发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有关。由此,从中医理论而言,多发性硬化的发病机制与肾的功能密切相关。多发性硬化的中医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证候表现出虚实夹杂。肾虚为本,且以阴虚为主。陆曦教授认为,本病病位虽在脑髓,却与肾、肝、脾关系密切,其以肾虚为本,湿热、血瘀为标。陆曦教授将多发性硬化分为肝肾阴虚型、脾胃虚弱型、血瘀型和湿热型,而肝肾阴虚和脾胃虚弱为基本证型,血瘀证和湿热证多见于长期应用皮质激索患者。
陆曦教授对MS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进行了系统性总结。他认为肝肾阴虚型主要表现是:眩晕耳鸣,视物昏花,眼球震颤,语言不利,步态不稳,肢体疼痛挛急,健忘少寐,情志失常,舌红苔少,脉细数或细弦。治宜滋补肝肾,方选左归丸加减;脾胃虚弱型主要表现:食少纳呆,脘腹胀满,大便溏薄,少气懒肓,四肢倦怠,肌肉萎缩,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细缓。治宜益气健脾,方用六君子汤加减;血瘀型主要表现:头晕眼花,心悸胸闷,胸腹疼痛,呕血黑便,肢体肿痛,唇青舌紫或有瘀斑,脉细迟涩。治宜益气养血活血,方用补阳还五汤合小柴胡汤化裁;湿热型主要表现:脘腹痞闷,呕恶厌食,身热起伏,大便溏泻或秘结,口苦咽干,小便短赤不利,舌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有力。治宜清热利湿,方用大柴胡汤合甘露消毒丹化裁。MS目前西医主要以β-干扰素预防复发,但疗效短暂,而皮质激素不能改变长期复发而致病情恶化的病程,且长期大剂量应用皮质激素,可产生诸多副作用。陆曦教授自拟平复汤予恢复期和间歇期多发性硬化患者长期服用,患者复发率明显降低,同时发现平复汤可以拮抗皮质激素反馈性抑制ACTH的分泌,从而有保护长期大剂量应用皮质激素者肾上腺皮质的功能。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平复汤既可使患者病情缓解,又有平定复发的作用。
吴钢教授等使用完全福氏佐剂.豚鼠全脊髓匀浆进行大鼠足掌皮下注射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模型,成功建立人类MS的动物模型,并使用雷公藤内酯醇进行干预研究。结果显示:雷公藤内酯醇可以抑制EAE大鼠中枢神经系统中炎症细胞浸润,诱导炎症细胞凋亡,从而减轻EAE的病情,提示雷公藤及其提取物在MS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2.2.1.3锥体外系疾病(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的病因探索不是中医的强项,而延缓变性,减慢病情的发展是中医治疗的潜在优势。中药补肾平肝、健脾益气等一些方剂可能具有保护神经的作用,对减少左旋多巴制剂用量,延缓“开—关”现象。
现代医学的帕金森病(PD)和帕金森综合征(VPS)相当于中医“颤证”范畴。中医注重辨证施治,对部分病人改善症状可起到较大的作用。颤证总属本虚标实,虚指肾气血虚,实指风、火、痰、瘀,以虚为本、实为标。发病之初病变较浅,以内风、痰瘀、火热标实为主,若病变迁延,则可导致虚实夹杂,终则损及于肾,以致肝肾不足,津血亏虚。本虚在发病中占主要地位,肝肾不足型是临床常见证型,而血瘀证见于各证型,故宜用以滋补肝肾、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法治疗。吴成翰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自拟制首乌、熟地、枸杞、山茱萸、龟板胶、鹿角胶、淮山药、牛膝、菟丝子、丹参、红花、黄芪、石膏、玄参、芦根等组成的镇颤汤,具有补肝肾、益精血、通经脉、止眩晕、除烦、降逆、生津止渴之功效,用于治疗肝肾不足型颤证(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征),尤其是帕金森综合征取得较好的疗效。朱亨炤教授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定风珠汤(白芍、生地黄、麦门冬、阿胶、生龟板、生牡蜘、炙草、生鳌甲、生鸡子黄、地龙干、全蝎、天麻、双钩藤、丹参等组成),取得较好的疗效。
陈晓春教授及其同事研究发现:人参皂苷Rgl可以升高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帕金森病小鼠模型黑质神经元BCL-2表达,减少Ba)(表达,抑制Caspase-3的活化,同时还能提高黑质区域谷胱甘肽(GSH)的浓度及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减少MPTP诱导的小鼠黑质神经元凋亡。
2.2.1.4痴呆
(1)老年性痴呆
老年性痴呆也称为阿尔茨海默病(AD),是以进行性智能减退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中医称之为“呆病”、“痴呆”等。陆曦教授认为,痴呆病因虽多,病机也复杂,但不外乎分虚实两类。属实者,多因水湿内蕴,聚湿成痰,上蒙清窍所致。属虚者,多缘于阴虚、髓虚。“脑为髓之海”,“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脑”。凡外感时邪,脏腑内伤,或先天不足,年高体衰,均可导致气血亏虚,髓海不足,神失所养而痴呆。随着医学的发展,Aβ作为AD最重要的病理标志,被认为是导致AD的原因。Aβ随着人类衰老过程产生的,能够导致神经突触损伤及神经元凋亡,具有败坏形体、损伤脑髓的特点,属于人体产生的“内生浊毒”范畴。故年老肾气不足,使包括Aβ在内的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产生增多或不能及时清除,在体内化毒为害,损伤脑髓导致神机失用也是AD发生的重要机制。
陆曦教授根据痴呆的分期临床表现不同,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痴呆初期表现记忆力减退、欲望淡漠、活动力减低、抑郁情绪等阴性症状,中医多属肾阳不足,在投以脑代谢激活剂如脑复新、胞二磷胆碱等治疗基础上,治宜温补肾阳,方选右归丸加减。痴呆中期表现智能低下、易激动、易兴奋、烦躁失眠、四肢抽搐等阳性症状,此期应停用脑代谢激活剂,改用精神安定剂,或两者并用,中医多属肾阴不足,治宜滋补肾阴,养血熄风,方选左归丸加减。痴呆后期表现智能严重低下、无自主运动、嗜睡状态,卧床不起,二便失禁等衰竭症状,除了投以脑代谢激活剂外,同时还要加强,防治并发症和支持疗法。此期中医多属肾阴阳两虚证,治宜阴阳双补,方选地黄饮子加减。根据老年性痴呆患者不同病期不同证型选择不同的中药进行调理,配合西药治疗,特别是改善血液循环剂的应用,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以陈晓春教授为核心的科研团队在痴呆发病机制和中医药治疗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工作,并获得了重要成果。研究发现:人参皂苷Rg1是人参的主要有效成分,其具有“益智”和抗衰老等多方面生物学活性,可提高脑乙酰胆碱含量,使胆碱能M受体数增加,还能促进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这些被认为是人参皂苷抗衰老和防治AD的最基本生理机制。早期的研究表明,人参皂苷Rg1和Rb1可通过抑制高浓度谷氨酸介导的细胞内钙超载作用,从而对神经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李天威等研究发现,人参皂能能有效减轻O2-和H2O2对神经细胞的损伤作用。初彦辉研究表明,人参皂苷对PCI2细胞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从而减轻了神经细胞凋亡和损伤带来的不良后果。曾爱雪等通过动脉实验研究发现:复发参归汤可以明显改善阿尔海默病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并能抑制外周血中乙酰胆碱酯酶活性。
“毒损脑络”理论的提出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内生浊毒在AD发病中的作用。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药物在改善认知功能方面的应用已受到重视,如黄连、泽泻、栀子、白花蛇舌草、金银花、蔓荆子、夏枯草等药物已经越来越多地用于痴呆的治疗。近来的研究发现,长期饮用雷公藤茶可能降低高铝暴露老年人群老年性痴呆的发生率。陈晓春、陈龙飞等进一步的体内外动物研究实验发现,雷公藤中的有效成份雷公藤多甙、雷公藤甲索以及进一步的衍生物雷公藤氯内酯醇,可以激活Wnt/β-catenin通路减轻寡聚态Ap1-42诱导的神经元凋亡,减轻ABl-428导的脑内炎症反应,改善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2)血管性痴呆
中医学认为,血管性痴呆的发病与肾精不足、五脏亏虚、气血不足有密切关系。同时,由于脏气衰弱,气血运行无力,气滞则血瘀,气滞则水湿不化,停滞为痰。因此也与气滞、血瘀、痰阻有关。黄俊山教授等通过动脉实验发现,软脉灵口服液可以改善拟血管性痴呆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并能减少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氧自南基的堆积,抑制CA1区APE/Ref-1表达下降和神经元凋亡。通过临床观察,黄俊山教授还发现软脉灵口服液能显著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浆SOD和VEGF水平,提高女性血管性痴呆患者雌二醇(E2)水平和男性血管性痴呆患者睾酮(T)水平,降低男性血管性痴呆患者E2水平和E2/T值,提高MMSE评分,降低ADL评分,改善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症状。黄俊山教授还通过动物实验证实以人参、黄芪、红花、石菖蒲、郁金等药组成的元通胶囊有防治血管性痴呆的作用。蔡晶等使用康欣胶囊(由女贞子、菟丝子、枸杞子、何首乌、黄精、黄苠、淫羊藿、当归、丹参、牡丹皮、菊花、山楂、酸枣仁组成)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康欣胶囊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浆HCY、B-Ap水平,提高MMSE评分,降低ADL评分,改善中医证候,并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2.2.1.5其他
(1)纤维肌痛症
纤维肌痛症是一种神经科常见病症,以全身广泛性肌痛和触痛、睡眠障碍、晨间肌僵硬以及疲倦等为特征。纤维肌痛症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多数学者认为本病的发病与5.羟色胺(5-HT)和儿茶酚胺中的肾上腺素(Ad)和去甲肾上腺素(NA)有关。过重的体力劳动,精神紧张,睡眠不足,外伤,潮湿,寒冷等均能引起本病或使其加重,是骨科常见病,神经科常有此类患者就诊。陆曦教授在应用西药阿米替林或马普替林、阿普唑仑或氯硝西泮、消炎痛或布洛芬、桂利嗪、VitE等镇静止痛、抗抑郁焦虑、改善血液循环剂等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应用益气养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中药人参养营汤合四逆散加减或/和中成药通塞脉片、通心络、七叶神安、三七舒通等治疗,亦获得良好效果,有效率93.33%,显效率76.66%。在肌痛、肌僵硬、失眠、乏力等得到改善的同时,血压随之回升,脉象增强。由此说明,本病肌痛、肌僵硬、失眠、疲倦及血压偏低、脉细无力等气血两虚的表现,均可能与5-HT降低、Ad及NA排出量的增高有关。
(2)偏头痛
陈金雄主任等通过对偏头痛风证与风证的经颅多普勒超声对照研究发现,风证组大脑中动脉和大脑血动脉血流速度增快,可作为偏头痛风证的一项辨证参考指标。陆曦教授等临床研究了偏头痛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发现偏头痛患者存在着血清IgG、IgA等免疫指征的异常,并采用中药抗偏头痛汤(五味子、白芍、穿山甲、熟地、黄芩、当归、川芎、柴胡、蚕沙、蝉蜕、炙甘草、细辛等组成)治疗,取得良好疗效,并且患者血清的免疫指征得到改善。
(3)面神经炎
面瘫是神经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称面瘫为“口眼喁斜”、“口僻”等。中医学认为,面瘫乃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之邪乘虚人中面部经络,致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出现喁僻。阙庆辉主任在临床中使用头针加艾灸治疗风寒型急性周围性面瘫,达到驱风散寒、温经通络的作用,疗效较单纯体针疗好,见较更快。Hunt综合征是面神经炎的一种特殊类型,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引起。侵犯膝状神经节,除面瘫外,病侧乳突部疼痛,以耳廓和外耳道感觉迟钝,外耳或鼓膜出现疱疹为特征,常见一侧。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气郁化火,肝胆火盛,外感毒邪,上攻于耳所致。毒邪与肝火相搏,阻滞经络,致气血不通,则见耳痛、面瘫;毒邪壅于血分则发红斑;湿热凝聚肌肤不得宣泄而起水疱。故治宜清肝泻火,凉血解毒。陈金雄等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针灸,结合西医外用α-2β干扰素治疗Hun踪合征取得较好疗效。陆曦教授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Hunt综合征及其他神经系统并发病,亦取得良好的疗效。此外,陆曦、陈金雄等研究发现,规范的电针疗法对面神经炎的康复有益,但在疾病早期过早的(一周内)开始电针,电疗机输出量过大,疗程过长(每次治疗时间超过30分钟;总疗程超过30天)者,对预后反而不利。
(4)眩晕
眩晕一病,中医古籍中已多有描述,仲景以痰饮立论。河间以风火立论,丹溪提出“无痰不作眩”,虞抟首提血瘀致眩理论,张景岳则言明“无虚不作眩”。
朱亨熠教授认为,从古至今无数眩晕的临证实践已证实,风、火、痰、虚、瘀无不可致眩,但同时朱师对《内经》中“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一句有其独特的理解。他认为,《内经》此句蕴意在于强调“肝”,而非只言“肝”,则其治疗自当重视治肝,但不必独责肝,却又必及肝。他提出了辨治眩晕在重视“肝”的大前提下,应以两种思路为主线,一为治肝为主,兼调他脏;一为调治五因,必兼治肝,同时提出了总体辨治眩晕的四种治法,取得较好的疗效。陆曦教授采用二根汤治疗内耳性眩晕也取得较好疗效。
(5)Wernicke脑病
Wemicke脑病是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维生素Bl缺乏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营养障碍性疾病,可导致严重神经功能缺失甚至危及生命。Wemicke脑病常见于长期大量饮酒及其他原因造成重度维生素Bl吸收障碍者,主要表现为精神意识障碍、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和多发性神经炎四联征。陆曦教授认为酒能致湿,多饮则湿聚中满,影响中焦气机升降,且湿聚不去,久而酿痰,痰浊为患,诸证蜂起。伤于脾者,则脱腹痞满,或吐或泻,四肢倦怠,故投以健脾渗湿之参苓白术散;痰热化火而生风,则出现头晕耳鸣,震颤少寐之症,当以镇肝熄风汤出入为治;痰浊扰心,可见健忘舌强,意识朦胧,故须涤痰宣窍,方用涤痰汤加减;倘有痰湿阻滞经络者,可见肢体酸麻,痪软无力之症,宜以益气和血,通络化痰之神效黄芪汤合指迷茯苓丸治之。使用中药与维生素B1结合治疗慢性酒精中毒性Wemicke脑病,取得良好疗效。(6)神经遗传疾病
以王柠教授为核心的科研团队在神经遗传病和肌肉疾病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硕果累累,先后获得国家自然基金7项,省自然基金8项,近3年来发表SCI收录论著15篇。其中,与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合作,成功克隆了“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的致病基因,论文发表于国际顶级杂志《Nature Genetics》(影响因子36.77),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
总之,福建省在脑血管疾病、脱髓鞘疾病、痴呆、锥体外系疾病、神经遗传疾病等诊疗中取得一定的成绩,特别如多发性硬化等优势病种中走在国内的前列,但与国内的一些大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我省应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重视临床经验的总结,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巩固和提高神经内科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的行列。
2.2.2科技成果
中国《实用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第二版)于2011年6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陆曦教授为该书的副主编,陆曦、李智文、吴成翰等我省8位专家参加编写,提高了福建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在全国的影响力。近年来,获省卫生厅中医药课题10余项,获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0余项,在SCI发表文章6篇,获全国、省、地市科技奖计10余项。主要有:
(1)陆曦,李智文,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硬化复发的研究》,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2年);
(2)陆曦,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结膜炎合并视神经脊髓炎的研究》,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3年);
(3)吴成翰,等,《脑膜脑炎的诊断与综合治疗的系列研究》,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5年);
(4)李智文,等,《脑脊液细胞学光镜与电镜检查临床应用研究》,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年);
(5)叶钦勇,郑安,等,《脑血管疾病与免疫关系的系列研究》,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年);
(6)李智文,陆曦,等,《光量子血液疗法治疗脑梗塞机理研究》,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年);
(7)郑安,叶钦勇,等,《定量脑电图频谱分析系列研究》,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年);
(8)陈晓春,等,《人参皂甙rgl对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
(9)吴强,等,《针刺结合现代促进技术治疗中风后经瘫的应用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7年);
(10)杜建,林求诚,等,《康欣胶囊改善血管性痴呆智能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
(11)王柠,慕容慎行,等,《几种神经变性病及运动障碍病的临床和分子机制研究》,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
2.3学术交流与知识普及
2.3.1发挥学会作用,促进学科发展
分会成立后,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进入全面发展阶段。通过年会学术交流会,举办培训班、会诊、讲学等活动,提高了分会的知名度,激起了我省医务工作者对神经科中西也结合工作的热心并提高了积极性,涌现出许多积极分子。2002年分会成立以来,学会共举行6次年会(2年1次),共绞辑4本论文集(其中全国会议论文集1本),计239篇论文,50余人次出席,并多次以学会名义在莆础、晋江、龙岩、宁德福州等全省各地举办各种形式培训班、学术研讨会等数十场不断邀请省外专家到我省进行讲学,从而展开全面的中西结合神经病学科的学习和交流工作。积极组织全省各地相关人员参加全国性学术交流,如2004年在四川成都、2007年在福建福州、2009年在广东广州,2011年在广西南宁等举办自中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年会,共有191篇论文参加交流,近2c人次出席,无论是参加人数还是论文篇数均在全国数一数二同时还有不少委员参加类似全国专业学术会议,大大提高我省在全国的影响力。2007年还在福州组织举办第六次中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年会,参加人数历年最多,进一步体现我行中西医结合神经科人才的实力。
2.3.2组织科普宣传,普及健康教育
学会积极组织撰写科普文章,共发表科普百余篇,如图曦的《痴呆的中医治疗》、陈金雄的《中医药在治疗失眠的优势》、《脑卒中的中医治疗现状》等文章发表在《中国医药报》等报纸上。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工作,编写《认识缺血性中风》科普手册,共发放2000余册,在交通频道等电台、福州电视台、福州市老年大学等举行科普讲座100余次,挖掘中医药文化,普及神经系统疾病健康教育,加强民众对健康的意识。开展义诊活动,特别是以社区为单位,服务于老百姓,解决大医院看病难的问题。积极参加“中医药中国行”大型义诊活动,参加了科协组织的南平市“三下乡”义诊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普及中西医结合神经学科在老百姓中的认识,从而对脑血管病等疾病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3 福建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科发展趋势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3.1机遇与挑战
众所周知,现代化和技术创新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大趋势。只有顺应这一发展方向,才能激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事实雄辩地证明,中西医结合医学是当代我国新医学观念的体现之一,它既蕴含和保存着自远古至近代传统医学的精华,又融汇了现代科学的内涵,在世界医学之林中,具有代表中华民族医学独创的优势和特色,正在不断产生和形成新的多元动态的医学体系。因此,我们不仅要继承它,更重要的是去发扬和创新它,使之随着时代的潮流走向新的里程,这就是中西医结合的目标和历史任务。创新是学术发展的灵魂,一门科学的发展,归根结底有赖于创新能力和思维观念的不断提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的发展方向应该在继承中要有所创新,在创新中有所发展,成为一个开放性的、多态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体系。
“2012年是医药卫生改革承前启后的一年,希望你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参与和推动医改,弘扬优秀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疾病防治能力和临床疗效,更好地满足群众多样化的中医药服务需求,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出新的贡献。”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2012年中医药工作会议上的重要批示。在卫生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下,如何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如何提高中西医结合在神经病学方面的诊疗水平,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是我们面临的极好机遇和挑战。
目前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向生物—社会—心理—生态环境模式转化,中医的人文精神和理念与新医学模式是比较吻合的。当今世界范围内,回归自然、重视植物药和自然疗法已成为发展趋势,中医药学具有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显著的临床疗效,特别是在重大疾病如脑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中西医结合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
分子生物学全面地改变了生物学,包括现代医学的面貌,并涉及生命和疾病的最本质的内涵。因此,我们要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在深层Kt:进行中西医结合研究,就要把中医药学和生命科学中最先进和现代化的分子生物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随着影像学的发展,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PET)是现代影像医学的一种高新核技术,以其功能与代谢显像为特点,在神经病学上的应用日趋广泛。正由于PET可从体外无创伤、定量、动态地从分子水平观察代谢物质或药物等在人体内的活动及在疾病中的变化,显示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的生理、生化变化。因此,PET成为研究中医药疗效,寻找新药的优异手段之一。
2011年,世界银行对我国的慢性病流行情况调查显示.今后20年内40岁以上人群慢性病人数将可能增长2~3倍,且快速增长主要会出现在今后lO年中,其中卒中是生命和健康危害最大的疾病。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对消费观念、健康观念、医疗保健观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社会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必然会越来越大,应充分发挥中医“脑”特色理论在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重大疾病方面的预防、医疗、康复、保健中的作用。在“治未病”的战略思想和布局下,中医逐渐显示出强大的人文魅力和产业前景,正在逐渐成为健康相关产业的新亮点和增长点。但是在现代医学十分发达的今天。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其技术方法和服务手段还需完善,使之成为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内容,还需做出不懈的努力。
3.2发展趋势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3.2.1扬长避短,寻找突破口
目前,我省在中西医结合防治重大疾病及难治病等方面未有新的突破,中药服用不方便的劣势仍未能得到很好解决。现有经济发展水平与我省本学科的科研设备及条件在全国相对不配套、相对落后,平均课题的科研经费较少,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本学科的发展,也影响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21世纪,中西医结合事业备受世界的关注和政府的重视,正朝着纵深的方向发展。“十二五”国家战略规划对中医药的倾斜政策,对于推动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进程起到积极作用。我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科工作者应认清本专业的发展状况,扬长避短,选择适合我省有潜力的病种作为攻关突破口。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做出自己的特色,努力培养和创造具有品牌的竞争力。中医、西医都各有自己的优势,如何发挥各自优势,与本专业有效结合,寻求突破点,依托具有科研、教学和临床职能为一体的中西医结合神经科机构,加大创新性、研究力度,建立和健全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治疗中心,组织全面攻关,把防治神经系统疾病的工作提高到新水平,这样才能使我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科走在全国发展潮流的前沿。在中医杂病中,神经系统范围的疾病约占50%,如头痛、眩晕、耳鸣、不寐、痉证、郁证、痿证等,因此我们在神经病学领域进行中西医结合工作,是有用武之地。首先,在疑难病和重大疾病中要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争取有重大的突破。脱髓鞘疾病是我省具有传统优势的病种,采用“凉法”原则治疗多发性硬化,大大减少多发性硬化的复发率。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总结一套特色的诊疗方案,在临床、科研和后备人才梯队亦初具规模,有望在多发性硬化等疾病的中西医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取得标志性进展。随着老龄化社会的不断加快,脑血管疾病也不断增加,我们不仅在要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残疾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要加强预防的研究。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经外瘀血(脑出血),不仅可减轻脑水肿,“淡化”半暗带区,而且可明显提高血刖,的吸收率,减少病人的死亡率。脑出血的中医活血化瘀药的应用具有希望突破的领域,但要进一步加强临床循证医学研究。同时脑血管疾病的康复治疗,包括针灸、推拿、中药熏洗等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应该是我省本专业今后发展的重点。脑血管介入治疗的开展和应用,如何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防治介入术后合并症,提高介入远期和近期疗效成为我省中西医结合在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薄弱点,也是重点之一。肌肉疾病如肌萎缩侧柬硬化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一定成绩,目前无特殊治疗方法,中医治疗包括中药、针灸等希望有所突破。
其次,要在理论创新上有所突破,注重中西医结合理论研究,善于科学思维、抽象,创造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科新理论、新概念,才能促进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理论研究,一方面要致力于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的现代科学研究,不断阐述其现代科学内涵,以促进中医药理论的现代化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中西医结合研究,创造出一些新理论、新概念,从而在新理论、新概念的指导下产生具有更高疗效的新疗法,提高防治疾病的能力。其主要表现在:①在理论研究中有众多闪光的新结合点,能融合中西医理论于一炉,有新的论点、新的发现;②在临床诊断中,辨病和辨证相结合,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定因、定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建立一个中西医结合的诊断模式;而从临床人手开展‘证,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是我们要重视的中医药理论研究的切热入点和突破口;③在临床疗效研究上大力推广循证医学,使新理论、新概念得以验证,使疗效能取得更大突破;④在高疗效基础上,对理、法、方、药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而综合的研究,阐明其疗效机制,开发出治疗神经科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症的系列方药。
3.2.2人才培养
由于近20年来由西医学习中医的人员逐渐减少,再加上医疗体制的改革,医疗环境的变化,造成高水平中西医结合人才明显匮乏,致使我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领域研究的成果较少。因此,人才的培养是势在必行。
学科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学科带头人的学术和管理水平决定了学科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观念。后备人才梯队建设决定学科发展的可持续性。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是一门创新学科,更需要对中西医结合有明确认识,衷心热爱中西医结合事业,愿为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奋斗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神经科专业人才。我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科事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完善自身人才培养体系。首先,中医药大学相关博士点的设立,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硕士点的设立,更重要的是有适合的教材和合理学制,如编制合适的《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教材,设立本学科相关的博士点、硕士点等。无论是“西学中”、“中学西”或高等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医学专业毕业生(包括医学硕士、博士),都要培养中西医结合思维能力,在具体实践中,不断提出中西医结合的新认识、新观点、新思维、新观点等,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从而推动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科的建设发展。同时建议省自然科学基金委、科委等部门增加中西医结合科研基金的投入,最大程度调动中西医结合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才能为我省培养中西医结合专业的高层次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培养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科学术带头人是关键。选送一些骨干分子到国内外进修学习。学习先进的技术,同时加强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综合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人才,具备多学科综合能力,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第三,充分发挥学会的作用,加强中西医结合继续教育,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如定期(每年)开展学术年会,不定期对年轻医生进行专科培训及举办本学科进展学习班等。
3.2.3加强基础研究
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基础理论研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既影响了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理论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也影响了临床疗效。
基础研究是学科发展的动力,简单的重复性、跟踪性和散在性研究是我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科基础研究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不但要加强中医学有关脑和神经科学的文献研究,开展中西医神经科学理论、概念、范畴等比较研究,还要重视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基础(理论)的研究。随着分子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等方面的应用,以及符合中医药学理论的实验动物模型研究的发展,为神经学科开展整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亚细—分子等不同层次的中西医结合实验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研究方法、手段。但实验研究主要指的是辨证论治的实验研究,即根据患者的症候、舌象、脉象,按照中医理论归纳、分析,用中药进行辨证论治。根据中医理法方药的特色,更新和创造新的、敏感的实验指标,引用国际先进实验技术,更好发挥神经系统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中药已有的研究包括单味中药有效成分及其衍生物的研究与按中医传统用药的研究两方面。从单味中药有效成分及其衍生物如丹参酮,已不是中医传统所使用的中药,按中医理论指导下开展中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如醒脑静注射液、丹参类制剂等,通过不断筛选,积极应用现代科学、中医药学、西医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尤其应用现代医学高科技手段,如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子免疫学技术、分子药理学、CT、MRI等,临床试验与实验研究相结合,从分子水平揭示其发病机制,探索有效的单方、复方中药制剂治疗机制,寻找有效的中药治疗靶点,从单一领域学科纵深和跨学科横向发展,不断提高中西医结合神经学科的基础研究水平,带动整个学科的发展。
3.2.4重视临床研究
由于中医学教学模式和中医院办院模式的西化,十多年来医疗卫生改革的一些缺陷,致使传统中医药学未能得到很好的继承,由此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将变成无源之水。
疗效是硬道理,在中西医结合的方针下,采用多学科、多途径、多种方法,优选最佳治疗方案,以提高临床疗效。临床经验的总结在学科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特别在没有条件做基础研究的基层单位,临床经验的总结尤为重要。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IJ缶床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如辨病与辨证结合相结合,中西医结合对症与对证的相结合,针药相结合等等。要不断继承各名老中医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的研究,如病证同源,异病同治、针刺疗法、针药结合等,针对神经系统疾病特点,采用宏观与微观等诊断方法,在治疗神经科疾病的规律性研究方面,探索最佳治疗方案和疗效评价方法,研究制定常见病、多发病中西医结合诊疗规范、指南、临床路径及临床疗效判断标准等;应用流行病学及循证医学方法开展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的“辨证”和证型变化规律的研究,促进“病证结合”诊断与治疗由经验层次向科学层次的转化、发展;积极探索和研究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的建设,一些有条件的中西医结合医院或中医院的神经科、康复科等,可引进卒中单元模式。但是卒中单元治疗系统的基础是循证医学,仅仅在西医卒中单元模式基础上加入缺乏循证医学为依据的中医辨证论治、针灸疗法、推拿按摩、中药熏洗等治疗方法,难以建立真正的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取中西医结合之长,科学研究中医的辨证论治,寻找疗效确切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中草药、单方验方及高疗效的方药,并加以循证医学的证实,希望创造出有临床疗效、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4 展望
回顾过去,虽然我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科事业近几年取得一些成绩,但与国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全省各地市发展不平衡,科研成果较少,学科建设滞后等。纵观福建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科发展的历程,医疗、教学、科研是壮大事业发展的三大平台,提高医疗质量是科研的最终目标,同时,医疗水平的提高也为科研发展提供临床的支柱。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只有培养中西医结合专业的高层次人才,才使我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科发展具可持续性。因此,今后应继续巩固提高沿海地区及各大城市的工作成果,推动发展闽西北地区及县级医院的神经病学中西医结合事业,集中有限人力和物力,进一步开展本省具有研究优势的病种的研究和总结,积极开展科研协作,提高学术交流水平,加强国际交流,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促进成果转化,加强各地的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建设,同时在“治末病”的战略思想指导下,注重科普知识的宣传,参与疾病防控,开展重大疾病的一、二级预防,防患于未然。我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科人要面向“十二五”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面向海西及东南亚地区,争取多出成果,为福建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科做出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