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篮桥:监狱成为回忆?

2013-05-30 10:48王若翰
新民周刊 2013年47期
关键词:刑场中国籍虹口区

王若翰

夜幕下,青灰色的提篮桥监狱更显肃杀,斑驳的墙体在隆冬时节的冷月中显出几分落寞,在上海市虹口区鳞次栉比的石库门房屋群落中,这样的一幕恍如转瞬即逝的海市蜃楼。而事实上,它确是穿越了长达110年的时空,裹挟着历史的厚重与数不清的传奇,屹然而立。

说到监狱,我们自然想到地狱、血腥、幽暗、幽冥、阴森、牢固、森严等,这正是刑法的震慑作用使然。提篮桥监狱,始建于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并于1903年正式投入使用。1930年代初又拆除部分初建时的建筑,开展重建,到1935年基本定型。现存建筑物均为1917年至1935年间建造。占地面积60.4亩,有10幢4到6层的监楼,将近4000间囚室,以及工场、医院、炊场、办公楼等建筑,总计建筑面积7万余平方米。监狱周围设有5米多高的围墙,监狱内除了普通监室外,还设有“橡皮监”(防暴监房)、“风波亭”(禁闭室)、“室内刑场”(绞刑房)、室外刑场等等特种设施。监狱关押的主要对象最初是上海公共租界内被判处徒刑的中国籍男犯人,1904年起兼收中国籍女犯,1906年停止收押女犯,1943年8月起恢复收押女犯。1935年9月起开始关押外国籍犯人。该监狱规模宏大、建筑优良,且收押犯人数量多,最多时达到8000多人,高于印度的孟买监狱及日本的巢鸭监狱,故号称“远东第一监狱”。

1949年以来,提篮桥监狱收押、改造、教育了大批罪犯,其中包括大汉奸汪精卫的妻子陈璧君,汪伪政府的政要高官汪曼云、罗君强、陈春圃、吴颂皋等。通过改造教育,大多数罪犯能够认罪服法,改正恶习。许多人刑满释放后成为守法的自食其力的公民。

随着上海市中心城区人口的增长,渐渐有人认为,处于闹市区的提篮桥监狱或已成为虹口区城市规划中的一大障碍。2013年,距提篮桥监狱投入使用110年后,关闭提篮桥监狱的声音时有所闻。针对该监狱的去留问题,今年7月,虹口区区长吴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提篮桥监狱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特色建筑群,里面有非常多的故事。“这也是一个宝贵的资源,怎么把这个资源变成更有效用的资源,也是牵动了全市上下的关心。将来的提篮桥监狱目标可能是做成文化综合体,适应周边的大环境。这个大的环境一个是新的商务区,一个是历史风貌保护区,那里还有其他的故事,包括犹太人的故事等等。”

吴清认为,提篮桥监狱建筑群需要给予充分的保护,让这些故事延续下去,同时让这些建筑里发生新的故事。

猜你喜欢
刑场中国籍虹口区
送快递
虹口区发改委到黄浦区调研建筑节能工作
向阳 向上 向善——上海市虹口区凉城第三小学培育新时代好队员
聪明的战俘
聪明的战俘
从杀戏与戏杀看刑场与戏场的异质同构性
上海虹口区孕前妇女TORCH三种病原体感染情况及与妊娠结局的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