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者的国家理想

2013-05-30 22:42安石榴
新民周刊 2013年40期
关键词:王莽商鞅政客

安石榴

在中国历史上,文人和政客往往只有一步之遥,而维系着他们精神气脉的,则是时局纷纭中的国家理想。因为心怀国家,使文人成为叱咤风云的政客,又因为书生意气,使政客成为知行难定的文人。所谓“小人谋身,君子谋国,大丈夫谋天下”,历代文人中从来不乏立志“谋国”的“君子”,卻又由于时世不逮以及自身脆弱等诸多缺陷,最终未能成为可“谋天下”的“大丈夫”,留下悲情而遗憾的政治诗篇。

翻开历史长卷,集政治风云与文采风流于一身的人物比比皆是,他们中有不少也几近达到了权力和文艺的巅峰,相信谁都可以数出一二人,但要从浩瀚的史料中专门搜集如此这般类同的人物,并为之赋以兼具文学与美学的书写,却委实不多见,林东林新著《谋国者》,当属这样一本有心且有志于历史一面,并树立了独特视角的读史笔记。

林东林是一位喜欢且读且写且评的年轻才俊,在他的身上,有着另辟蹊径的锐气和底气。《谋国者》首先在选取的人物上进行了归类,也即集文人与政客于一身,且在历史时期中或长或短进行过影响后世的政治改革,还有看似隐晦但却相当重要的一点——他们从当时到现在,一直挟带着某些误解或辩论不清的争议。这几位人物,有战国时期秦国的“变法者”商鞅,有西汉末年的“篡位者”王莽,有北宋后期的“改革者”王安石,有明万历年间的“治国者”张居正,有晚清时期的“救国者”李鸿章,有清末的“维新派”康有为,六位人物,横跨秦、汉、宋、明、清,时间跨度虽长,却宛如历史星空中六颗各自发亮的星辰,任何时候抬眼均可看见,只是似乎从未有人将他们归到同一版图来凝视。

历史在这六位人物的身上,冠上了一个相同的名号——变革者。他们在所处的历史时期均曾影响一时,又无一例外地留下了至今仍然说不清道不明的功过是非。无论是商鞅、王安石的倾体制之力为国为民的“变法”,还是张居正、李鸿章、康有为的挽国家于危难之际的“图治”,抑或是王莽耽于政治梦想中另行立国的“改制”,均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变革,他们都没能使中国历史从此改弦易辙,但又都留下了深深的轨迹,具有某种程度的启示或跨越意义。

然而,从这六位人物的身上,我们又都看到了或轻或重的历史骂名,如商鞅的“苛法”,王莽的“篡位”,王安石的“执拗”,张居正的“奢侈”,李鸿章的“卖国”,康有为的“投机”,这些由人性、识见的缺陷或者历史的误解而导致的指责,固然有他们自身的原因,但更多的是根深蒂固的道德捆绑,皆因他们不合传统或者源流的正宗,与中国自古以来的儒学礼教、君臣思想是有着违背的。有一个很显著的例子,李鸿章至今仍被斥为“卖国”,但在那个内忧外患的时期,他几乎以一己之力与列强周旋,纵使换上别人又将如何?而他未能实现的“倡兴洋务”的政治理想,他对修建铁路的极大热衷,在当时却被斥为异端!国之不兴,是李鸿章最大的伤痛与面临的不幸,我们不能忽略了,正是这个“卖国贼”李鸿章,以他的远见和毅力艰难地启动了中国工业革命的大幕。

历史与个人的另一面,需要在经过一个时期之后才能看清,或者即使时间再长,也只有一部分人能够看清。在《谋国者》中,对六位历史人物均有着另一角度的打量,基本上与我们惯常看到的指认拉开了距离,作者的判断和观点不能说完全正确,但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史实而作出的有理有据的分析,更有着倾向于人性化的客观阐述。可以说,作者是以一种美学的眼光去打量历史和这些历史人物的,他并不耽于历史的证据,而是满怀情感以笔墨进入那些他所注视的历史时空,挖掘那些时代与这些人物之间的理想之光,追寻历史上泯灭的国家理想。

猜你喜欢
王莽商鞅政客
王莽:皇帝家“可怕”的亲戚
商鞅方升:一升量天下!
Micronodular thymic tumor with lymphoid stroma: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树敌太多商鞅
王莽岭抒怀
商鞅变法的是与非
商鞅取信秦孝公(下)
辜鸿铭戏弄民国政客
也谈王莽改地名
↑政客的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