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剑峰
今年9月22日在洛杉矶颁授的第65届美国电视艾美奖,成了一届名副其实的“政治艾美”。
众多政治美剧在诺基亚剧院接受加冕:《新闻编辑室》和《国土安全》分获剧情类最佳男女主角,《副总统》获喜剧类最佳女主角,《纸牌屋》破天荒地为网络发行的美剧夺得史上首个艾美奖,《傲骨贤妻》、《丑闻》、《政治动物》等也在一些小的奖项上有所斩获。
从民权运动风起云涌时的《被告》(The Defenders)到美军陷入越战泥沼后的《陆军野战医院》(M.A.S.H.),涉及政治的高质量美剧从来都深得人心。在当前这个美国电视史上“第三个黄金时代”(娱评家布莱特·马丁语),政治美剧同样非常耀眼。
涉及政治题材的美剧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正剧”,情节人物均离现实不远,甚至干脆以历史人物为主角。如《约翰·亚当斯》改编自获奖的历史著作,为美国第二任总统立传正名;《副总统》调侃副总统职务在美国政治制度中的尴尬地位,更表现女性在美国政坛发展的诸多艰辛;《傲骨贤妻》缘起纽约州长斯皮策性丑闻,今年斯皮策试图东山再起、参加纽约市政选举时,被《傲骨贤妻》主创当作推广新一季的大好机会;《政治动物》以希拉里为原型,甚至可以作为希拉里在2016年参加总统大选的一个“预告片”。
“正剧”中知名度最高、也最为国内观众熟悉的当属《白宫群英》。这部NBC从1999年开始推出的以一位虚构的美国总统和他身边幕僚为主角的剧集,共获得过3个金球奖、26个艾美奖,还创造过艾美奖最佳剧集4连贯的辉煌,是名副其实的政治剧经典。
剧中巴特莱总统面临的一系列内政外交问题,从经济政策、反恐立场到北爱和谈等等,几乎是对克林顿政府施政8年的一次回顾与总结。剧中“总统刻意误导公众”、“智斗国会解决预算危机”等更是会令观众马上联想到克林顿执政时的一些重要政治事件,可谓“如有雷同,绝非巧合”。
但编剧艾伦·索金(Aaron Sorkin)在创作时并未停留在对克林顿政府进行克隆上,作为一个典型的自由派民主党人,索金还在“复盘”时对克林顿的政策做了“修正”。例如,《白宫群英》中巴特莱总统面对非洲发生的种族大屠杀下令进行军事干预,而不是像克林顿那样袖手旁观卢旺达悲剧;剧中还特意安排在巴特莱发表国情咨文前,白宫幕僚删除讲稿中“大政府时代已经终结”一句(克林顿1996年国情咨文中的原话)的情节,很直白地表现了索金比克林顿更为左倾的政治立场。
索金的立场在为HBO创作的《新闻编辑室》中表达得更为淋漓尽致。该剧涵盖了过去两年美国时政的所有重要事件,剧中的主播威尔称茶党是政治上的“塔利班”,讽刺共和党冥顽不化、挑动党争,为奥巴马医改法案辩解……由于此剧的播出正值2012大选关键期,《新闻编辑室》某种程度上是在为奥巴马助选,也使剧作本身成为美国社会“按意识形态站队”的一个缩影。
当索金向观众展现白宫内风云变幻时,辞职的报社记者大卫·西蒙(David Simon)将摄像镜头对准了生活在美国社会最底层的边缘人的贫困与挣扎,以及美国地方政治中试图帮助这些人走出困境的努力。
HBO自2002年起推出的《火线》(The Wire,又译作《火线重案组》)虽然披着警匪剧的外衣,却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政治剧。此剧共有5季,每季围绕一个主题,毒品、工会、选举、教育和媒体,客观呈现美国底层生活的真相。很多观众是通过观看《火线》第一次如此接近城市中心的贫民窟生活,有些观众在刚开始观看时甚至质疑这是不是一部纪录片。从警察到瘾君子,剧中很多人物都有现实生活中的原型,剧中巴尔的摩市长的从政经历和施政理念,有着现任马里兰州州长马丁·奥曼里的影子。
揭示残酷现实的同时,《火线》也让观众看到地方政客在这些社会问题中的角色。有政客为了解决问题做出真诚努力,但更多的是大小官僚们为了野心而做出的政治交易。林登·约翰逊总统倡导的“消除贫困的战役”,克林顿总统发起的“对毒品的战争”,难以为继的公共教育系统……《火线》记录了由华盛顿主导的社会变革的失败,不仅让其它热衷于“宫廷戏”的政治美剧显得“不接地气”,也完成了对华盛顿夜以继日的意识形态斗争的无言批判。
《火线》是一部慢热剧,播出时收视率平平,甚至没捧得一座艾美奖,反而在停播之后,愈发受到好评。《时代》和《娱乐周刊》在评选“史上百大美剧”时,不约而同地将《火线》评为排名第一的“史上最佳”。奥巴马在初次竞选总统时,也称《火线》是他最喜欢的一部美剧。
“正剧”之外,还有一类美剧只将政治元素作为点缀,剧情往往充斥阴谋论,涉及政治的部分也极尽夸张。此类“戏说”型政治剧并不等于纯娱乐,有时候反倒能“预见性”地折射现实。
奥巴马心仪的《国土安全》就是这样一部“戏说”类的美剧。剧中的CIA女探员怀疑从中东战场上被解救出的海军陆战队军官布洛迪已经变节为恐怖分子,为了證实自己的推测擅自在布洛迪家中安装了监视设备,为了免责,还搞到了一个FISA(美国“国外情报监控法庭”)授权书。《火线》中巴尔的摩警方监听一部公用电话都很难获得法院授权,相较之下《国土安全》中的探员侵犯公民隐私的行为如儿戏一般。
随着剧情展开,布洛迪部分接受恐怖大亨纳齐尔的复仇主张,甚至自主录制控诉反恐战争视频、差点当了人肉炸弹的缘由得以揭示—美国副总统曾下令无人机在中东狂轰滥炸,令近百名无辜儿童遇难,其中就包括在布洛迪面前死去的纳齐尔的儿子,当时布洛迪正担任后者的英语家教。布洛迪在内心极度挣扎中,被副总统遴选为竞选总统的搭档,又在被胁迫下帮助纳齐尔用网络攻击心脏起搏器暗杀了副总统,最后在试图成为好人时却被“栽赃”炸飞了整个CIA总部。这些匪夷所思的情节,也让观众深度反思现实中的美国反恐是否不择手段,殃及无辜。
就在Showtime有线台首播《国土安全》一年后,前CIA雇员爱德华·斯诺登叛逃香港,揭露出美国情报机构利用FISA的掩护大量搜集公众通讯记录的“棱镜计划”。而在“棱镜”被曝光前,《纽约时报》也披露了美军方在奥巴马授意下秘密制定了一个名为“处置矩阵”(disposition matrix)的杀戮名单,利用无人机清除恐怖分子。纽约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美国政府的无人机在巴基斯坦的经年轰炸,可能造成多达160名儿童遇难。颇为诡异的是,今年7月,知名黑客巴纳比·杰克在旧金山猝死,而他曾计划在8月黑帽子大会上演示如何近距离入侵心脏除颤器和心脏起搏器。杰克承认是《国土安全》给了他这个灵感,而有关专家称,理论上美国前副总统切尼可以被控制了其除颤器的电脑黑客谋杀。
除了非法刺探、无人机滥杀等情节上的巧合,《国土安全》的剧情设置也颇契合美国当下的反恐形势,尤其是该剧第三季将关注今年4月波士顿爆炸案的余波。严峻的反恐现实面前,曾在2008年竞选中指责小布什滥用反恐权力的奥巴马,不得不承袭前任的反恐策略,艰难地在“安全”与“合法”之间寻求平衡。这让人想起《国土安全》中CIA探员为了阻止恐怖袭击而打破“繁文缛节”甚至违反法律。考虑到这一点,奥巴马观看此剧时格外有共鸣,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今年4月驻白宫记者协会的年度晚宴上,演员凯文·史派西大受欢迎,被各路人士争相拉去合影,因为他刚刚主演了一部红遍美国的“戏说”类政治剧《纸牌屋》。
奥斯卡影帝凯文·史派西在剧中饰演的众议院多数党“党鞭”安德伍德诡计多端,在国会上翻云覆雨,不仅串通媒体使总统放弃了自己心仪的国务卿人选,甚至还为了“谋权篡位”,亲手谋杀了一位议员同僚。现任众议院多数党党鞭凯文·麦卡锡在取笑《纸牌屋》的情节荒诞无稽时说:“如果我能谋杀同僚,那就不用每天为推动议案发愁了。”
虽说改编自早年的英剧,但《纸牌屋》刻画的国会山上诸公为党争私利尔虞我诈、互相倾轧,倒是华盛顿每日党争权斗的真实写照。剧中安德伍德曾说,“我只向自己祈祷,只为自己祈祷”,不禁让人想起杜鲁门总统的名言:“要想在华盛顿找到真正的朋友,只能去养一条狗。”
今年年初国务卿希拉里卸任后,本来奥巴马属意苏珊·赖斯接任,结果媒体曝光赖斯在利比亚恐袭事件中误导公众,奥巴马只好臨时点将约翰·克里出掌国务院。这同《纸牌屋》中国务卿任命的桥段颇为相似。巧的是,克里到国务院上任当天,刚好也是《纸牌屋》上线发行的日子。
剧中还有若干桥段有历史或新闻的影子。如总统让安德伍德去说服一位富豪当副总统,实际上是让富豪朋友观察安德伍德能否胜任副总统一职,而当年小布什让切尼去物色副总统人选,最后也是任命了切尼本人。剧中工会领袖策动反对《教育法案》的大罢工,而2012年9月芝加哥市教师工会刚好发动了25年来首次罢工。
目前国会正在进行的预算谈判中,共和党几名新晋的茶党参议员为了扩大知名度,鼓吹在预算草案中加入可能导致联邦政府停摆的条款,完全不顾此举可能危及共和党整体形象。相较而言,剧中安德伍德为了起草教育改革议案只是迫退一位同僚,有些小巫见大巫了。
在“戏说”程度上,还有很多美剧的情节比《国土安全》和《纸牌屋》更加离谱。《24小时》中总统与恐怖分子合谋策划恐怖袭击,最后沦为阶下囚;《越狱》中女副总统被“公司”操控,并且让情人冒充被自己不慎刺死的弟弟;《尼基塔》中女总统替身在白宫当众自杀,真身则被跨国犯罪势力绑架;《终极审判》中华盛顿的政客甚至策划了一场核大战,以制造总统独裁的机会。这些充满各式“惊天阴谋”的情节设计,虽然大多是出于娱乐目的,为了吸引观众眼球,但也反映了美国大众文化中对政府和权威的极度不信任。
美国开国元勋托马斯·杰斐逊一直强调,对人民自由的最大威胁来自政府,“只有当政府对人民感到害怕时自由才会有保障”。杰斐逊对政府的警惕,被认为是美国现代政制的思想基石之一,从水门事件到“棱镜门”,现实一次又一次证明了杰斐逊的先见之明。而美剧中阴险的议员、野心勃勃的总统,也不断地提醒美国观众要对华盛顿的政客提高警惕。
无论“正剧”还是“戏说”,政治美剧总能紧扣当下热点,甚至透过作品对敏感的政治问题表态;有些情况下,还能通过改变观众的认知,对现行政策进行纠偏。今年8月,美国司法部宣布修改对毒品犯罪的起诉标准,对首犯、轻犯不予起诉,而引入社区教育等纠正机制。这让人想起《火线》中建立“毒品特区”的情节,而刚刚全剧终的“吉尼斯史上最佳剧集”《绝命毒师》中一个落魄、患癌的化学老师成为毒枭的故事,想必也为该政策的出台营造了足够的民众同情基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