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血清中胆碱酯酶和白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2013-05-30 02:59杨丰
当代医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胆碱酯酶白蛋白肝硬化

杨丰

肝硬化可出现蛋白质代谢和脂肪代谢等一系列的改变[1],通过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清学的相关物质可分析肝硬化病情。然而,肝活检有潜在的危险性,多次穿刺诊断病情、评估疗效在实际工作中不易实行[2]。血清中胆碱酯酶(CHE)和白蛋白(ALB)水平和肝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而且CHE/ALB比值分析对了解肝脏受损程度、估计肝脏的储备功能,以及对病情变化、预后和治疗效果的判断都具有很好临床价值。本研究通过检测肝硬化患者CHE和ALB指标来代替病理学指标判断肝脏损害程度和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 2008年7月~2012年8月收治的 200 例肝硬化患者.其中男 125 例,女 75 例;年龄 22~75 岁,均经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确诊。肝硬化患者诊断标准均符合人民卫生出版社第 9 版《实用内科学》[3],且按肝硬化通用分类标准(Child-Pugh)分析上述标本:A级 97 例,B级 70 例,C级 33 例。同期选择 90 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男 57 例,女 33 例;年龄 21~73 岁。统计分析证实 2 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方面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临床检测 所有受试者清晨空腹抽静脉血,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CHE和ALB水平。CHE、ALB检测试剂购自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立公司生产的 7020 全自动生化仪,CHE检测用丁酰硫代胆碱法,ALB检测用溴甲酚绿法。所有操作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和标准SOP文件进行。正常参考值CHE 4500~14000 U/L,ALB 35~55 g/L。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1.0 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分析表较采用配对t检验,相关性采用直线相关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中CHE和ALB水平比较 见表1。肝硬化组的CHE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而ALB水平方面,肝硬化组低于正常对照组,统计学分析发现两组在CHE水平和ALB水平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血清胆碱酯酶和白蛋白比较(±s)

表1 两组血清胆碱酯酶和白蛋白比较(±s)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P<0.05,bP<0.01

组别 例数 CHE/(U/L) ALB(g/L)肝硬化组 200 2850±1250 a 30±8 b正常对照组 90 6500±4000 46±8

2.2 不同Child-Pugh血清CHE和ALB A级血清CHE和ALB水平分别为(3500±570)U/L、(35±5)g/L;B级(2950±750)U/L、(33±6)g/L;C级(2100±450)U/L、(29±9)g/L。A、B及C级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当肝细胞受损时CHE合成会明显降低,造成血清CHE水平降低,CHE是肝细胞病变后惟一下降的酶[4]。此外,CHE可作为肝实质细胞损害的敏感指标,有助于评估其肝组织纤维化程度、肝功能、肝组织损害程度和预后。ALB主要在肝脏合成,肝硬化时合成白蛋白的功能下降,导致低蛋白血症。ALB水平对肝硬化患者的预后判断有临床意义,患者ALB低于 25.2 g/L时提示预后不理想,当肝脏发生实质性损伤时,ALB合成也减少,所以临床上常用ALB的含量来评价肝硬化严重程度的指标[5]。本研究结果表明,200 例肝硬化患者ALB>35 g/L,90%的患者CHE小于 4500 U/L,CHE和ALB随肝硬化的程度呈现动态变化。所以,动态观察肝硬化的发展和恢复情况,CHE较ALB好,但CHE和ALB都是肝脏合成蛋白功能的指标,并与白蛋白的合成代谢相平行,临床检测二者变化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数据。

综上所述,血清CHE和ALB的变化与肝硬化患者肝实质性损伤有关,且随肝硬化的程度呈现动态变化,联合检测血清CHE和ALB对准确评估肝功能损害程度,判断病情和估计预后均有较高的意义。

[1]Schneider PD.Preoperative assessment of liver function[J].Surg Clin North Am,2004,84(2):355-373.

[2]Bychkova VI,Smirnov BM,Lesnichuk LV.Biochemical parameters of connective tissue in diagnosis of the initial stage of liver cirrhosis[J].Klin Lab Diagn,2003(1):10-14.

[3]倪伟.实用内科学[M].9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10-511.

[4]于庆潭.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及其与肝功能分级的关系[J].实用医药杂志,2009,26(9):14-15.

[5]周永兴.现代肝硬化诊断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340-344.

[6]彭吉芳.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和腺苷脱氨酶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6):1932-1933.

猜你喜欢
胆碱酯酶白蛋白肝硬化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肝硬化病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华南胡椒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胆碱酯酶活性研究
老年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检测胆碱酯酶的临床意义分析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
血清胆碱酯酶在危重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白蛋白不可滥用
Cu2+、Zn2+和 Pb2+对绿原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