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积极心理学》教学实验效果分析

2013-05-30 06:06杨亚云李卫国黄为俊
职教论坛 2013年11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总分心理学

余 琳 杨亚云 李卫国 黄为俊

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类的优点和价值,关注普通人的心理,重视人性中的积极方面。它消除了传统心理学过于偏重心理疾病的片面性,真正恢复了心理学本来的使命。积极心理学从创立至今才仅仅10余年,却已经让我们看到了美好的发展前景。

本实验通过 “积极心理学”选修课程教学,探讨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相关资料整理分析如下:

一、研究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实验组生源为学生自愿报名,经过测验筛选出40人,男生19名,女生21名;年龄19-23岁,平均20.21±0.99岁;其中大一学生24人,大二学生14人,大三学生2人。

(二)研究工具

本实验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ymptom Check List-90,以下简称SCL-90)和康奈尔医学指数(Cornell Medical Index,以下简称 CMI)进行研究。

SCL-90含有90个项目,共10个因子。该量表采用5级评分,从0到4依次为没有、很轻、中度、相当重、严重,90个单项分相加之和即为总分,可反映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因子分=组成某因子的各项目总分/组成某因子的项目数,可据此分析各症状的主次轻重;分值越高,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具体内容见附录1。

CMI分成18个部分,每部分按英文字母(AR)排序,共有195个问题。该量表只取总分及M-R部分得分进行统计处理,每一项目均为两级回答,回答“是”记1分,回答“否”记0分。全部项目分数相加得CMI总分,将M至R部分每一项目的得分相加,得出M-R分值。美国筛查的界值为总分30分,M-R为10分;国内筛查标准参考值为:男:总分≥35分,M~R总分≥15分;女:总分≥40分,M~R总分≥20分。

(三)课程内容

十二周积极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积极心理学简介、幸福与快乐、爱、自信、潜能、乐观与幽默、创新思维、希望、宽容及感恩、积极地自我暗示、积极地面对挫折。授课主要内容分三块:1、对过去——感恩、快乐;对现在——幸福、知足、仁爱、自信;对将来——志气、乐观、勇敢。围绕着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直面人生和笑面人生进行教学设计。注重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趣味,增强可操作性,避免纯理论和说教模式。

(四)研究方法

本实验研究方法主要是课程教学前后对比。通过教学前后的对比,取得大学生对不同的幸福感水平与常规和非常规的事件的反应资料,以验证有关学者提出的生活幸福者具有的积极心理:1、具有更乐观的性格和坚韧;2、预期未来恰当的生活环境;3、倾向于用积极的方式营造生活情境;3、感觉能够操纵自己的收入;4、预期未来恰当的生活环境;5、对自己的能力与技能拥有自信,另外,能够化消极为积极,并用正确方式思考自我以及与自我相关的问题。

二、研究过程

(一)前测

在第一次积极心理学课程初始,对自愿选择本课程的学生采用SCL-90和CMI进行心理健康水平的评估,问卷当场收回,并及时进行问卷统计。

(二)课程设计

教学目的:为适应新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重点在于通过积极心理学的课堂教学、案例分析讨论、对现实生活中真实生活经验的交流、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及课外的实践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使他们学会去积极的面对人生,从而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并对教学前后的学生心理状态进行测试,通过对教学结果的分析、总结,为以后更好的进行积极心理学教育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方法:(1)教师就课程与主题内容解说,引导同学做讨论。(2)分组对案例进行讨论总结,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相互交流经验。(3)分享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对积极心理学的感悟及体会。(4)通过问卷调查、测试等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措施:本课程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学会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采取了几点措施提高教学质量:(1)狠抓教学常规,保证学生有一定的考勤率,从而使课程的连贯性得到保障。(2)注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通过学生谈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及运用它们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单靠课业的完成情况来确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让学生学得好,学得轻松愉快。(4)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然后通过交流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课时安排

(三)后测

在最后一次课程快结束时,要求所有学生再次填写SCL-90及CMI两份问卷,问卷当场收回,同时要求学生课程结束后写一份心得体会。

三、数据处理及结果

(一)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用成组t检验进行处理。

(二)数据统计结果

本组共40人,去除缺课两次以上学生4人及无效问卷3人,有效的研究对象为33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8人,大一学生19人,大二学生12人,大三学生2人。

1.SCL-90量表前后测数据,见表1:

表1 SCL-90前后测试结果分析(±s)

由上表可知:①心理健康状况后测总分明显低于前测(p<0.001),说明上完本课程后,33名大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得到提高;②在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及偏执6个因子上后测得分均低于前测(p值均小于0.05),说明上完本课程后,33名大学生在上述6方面得到了改善;③在敌对、恐怖及精神病性3个因子上后测得分与前测得分未见统计学差异(p值均大于0.05)。

2.CMI量表前后测数据,见表2:

表2 CMI前后测试结果分析(±s)

四、结语

近年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正在逐年上升。有关部门对12.6万名大学生的调查研究表明:20%的大学生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学校和家庭关注的一大焦点。目前,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是以心理健康教育课为主,心理辅导与咨询和心理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为辅的教育模式,在对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上往往处于消极被动的局面,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本实验通过积极心理学课程,改变大学生的消极认知,其创新之处在于首次通过操作性、趣味性强的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体现在:1、学生表现出积极幻想;2、能从消极事件吸取积极的意义;3、应用幽默、信念、意志应付困难;4、不钻牛角尖;5、用适合的方式进行社会比较和取舍。综合以上因素,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相比较,积极心理教育不但能够更早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且能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这无疑是很有意义很有效果的教学。

[1]曲连坤.中华文化与积极心理学[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08):21-22.

[2]邵迎生.对积极心理学学科定义的梳理和理解[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3):54-59.

[3]Seligman ME,Tayyab Rashid,Acacia C Parks.Positive psychotherapy[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6,61(8):772-788.

[4]严标宾,郑雪,邱林.自我决定论对积极心理学研究的贡献[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8(03):94-99.

[5]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大学报,2003(02):81-87.

[6]任俊,叶浩生.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106-111.

[7]周嵌,石国兴.积极心理学介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02):129-132.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学总分心理学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