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忱
【摘 要】在书法教学中,蕴含着思想素养、道德素养、专业素养、美感素养、劳动素养、创新素养等丰富的教育内容,加强书法教学中的素养教育对继承和发扬祖国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提高国人的民族文化素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书法教学;素养;教育
素养教育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社会竞争十分激烈、社会价值观出现变化的今天,无论是对于个人的成才还是对于社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素养教育的内容涉及到受教育者的可影响与开发的方方面面,如思想素养、道德素养、专业素养、劳动素养、创新素养、心理素养等等。素养教育贯穿与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之中,其中学校教育中的学科教学将起到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学工作者在学科教学中不断挖掘素养教育内容,融素养教育与专业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训练之中。书法教学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门学科教学,蕴含了丰富的素养教育内容。
一、书法教学中蕴含着思想素养教育
思想素养教育不是空洞的、教条的,在学校教育中需要结合具体的实践活动和学科教学而体现出来。书法教学不能从横竖撇捺中讲出什么政治思想来,但是可以通过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国庆书法展览、纪念革命领袖人物书法展览、纪念重大历史事件书法活动等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热爱我们伟大祖国,有努力为我们伟大祖国增添光彩的热情和决心。组织指导学生参加书法展览、比赛的选材和构思创作过程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方法。
书法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把字写好,就必然要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书法艺术的历史发展过程,了解历史上书法大家创作的伟大作品。通过介绍人称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楷书四大家、行书四大家等书史以及中国书法在世界的广泛传播等等,让学生去感受我国书法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二、书法教学中蕴含着道德素养教育
在书法教学中道德素养教育是在教师切实而科学地讲授书法基础知识与训练基本技能的同时渗透出来的。如讲解楷书主笔的端庄正派特点时可引用唐朝书法家柳公权的笔谏,“穆宗时,帝问公权笔法,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乃可为法。”公权一语双关,既道出用笔之法,又说出用人之道。
在书法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书家的书品与人品,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如经历复杂、正直儒雅、史称书圣的王羲之,身经世乱、忠肝义胆、其楷书称谓颜体的颜真卿等书法家皆人品、书品俱佳,不但流芳千古,而且赢得一代又一代追随者。既学习他们的书法又学习他们的为人,借以成就自己。而秦桧与蔡京二人,虽字写得都很好,但皆因奸诈作恶被世人唾弃,谁都不愿意学习他们的书法,怕他们的人品影响了自己的人生。历史的警示会使学生感到学习书法既要学习用笔之法,形式之美,又要学习做人之道。
另外,书法教师的以身作则也是很重要的。人们常说身教胜于言教,的确如此,一个道德修养高的书法教师,在对学生传授书法知识、技能的同时,渗透着人文关怀,教师在社会活动中关心他人、奉献爱心,会通过间接信息影响并感染学生。反之,若书法教师只重视知识技能,追名逐利,为了利益,玩弄手段,其后果是危害无穷。
三、书法教学中蕴含着专业素养教育
在书法教学中,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虽不是唯一培养目标,但它是重中之重。系统的专业知识传授和严格的专业技能训练是不容忽视的。离开了书法学科专业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训练就不是书法教学了。书法教学中其它众多素养的培养也都围绕书法专业知识传授与专业技能训练而进行的。
通过书法教学系统的知识传授,使学生了解到汉字的书写工具、书法的历史与现状、书法的笔法、字法、章法与墨法、书法美学、以及书法创作等丰富的书法专业知识,使中国书法这一传统文化得以很好的继承和传播。
通过书法教学对学生严格科学的专业技能训练,让学生把字写得正确、规范、美观,并且有可能把字写得高雅、有韵味、有个性特色,由掌握较强的书写技能上升到对书法艺术的执着追求。
四、书法教学中蕴含着美感素养教育
美感素养教育指的是对受教育者的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与训练,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与追求。我国书法艺术同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一样,是对生活中的美、对客观事物中的美的高度艺术概括与抽象,同时也是书家内在感情的抒发和借象表达。但是书法美并不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模拟,而具有更大的抽象性与概括性,书法中的美实际上是笔画的动势与动感、线条的造型以及线条对平面的分割与综合、文字表象中的情趣与神韵,以及文字与对联、文字与词章、文字与绘画、书法与景观相结合的统一体。这种美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特有的美,是其它艺术无法替代的独特美。
书法教学的全过程可以说是引导学生学习、领悟、欣赏、创造美的全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书法教学中教师示范,学生对碑帖范本的临写,对书法名作的欣赏,以及学生自己进行书法作品创作,无不使学生感受美的熏陶,美的感染,美的教育,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学生对传统文化接触面的扩大,书法艺术的美感教育内涵也越来越大。
五、书法教学中蕴含着劳动素养教育
书法教学中的劳动素养教育体现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书道酬勤,谁付出的努力多,谁收获就大。在书法教学中,要强调书法学习不可以速成,如做东坡肉,须少放水,小火慢炖,这样味道才能最好。随着书写习惯的养成,书法水平会自然提高。看似形成了兴趣爱好,实为形成了劳动素养。
学习书法天分重要,后天的勤思苦练更为重要。勤能补拙,我们也看到有的少年、青年,凭借天分,一时努力,参赛可以获奖,不能说没有天资,可几年后不见踪影,原因是后天努力不够,只能昙花一现。而天分一般的人,开始入门较慢,通过执着努力,每天练习成为日课,逐渐显露才华,知其苦中得来,又再接再厉,才经久不衰。这是后天的努力补充了先天的不足,劳动观念决定了劳动结果。
六、书法教学中蕴含着创新素养教育
创新素养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书法教学中的创新素养教育指在学习古代优秀书法作品的同时,紧随时代,具有创新意识,写出具有时代精神风貌书法作品。
书法教学中的创新素养教育必须以继承传统为根基。只有引导学生系统学习古代书家精品及书法理论知识,才能掌握中国书法的精髓。掌握古代书法家的笔法、字法、章法、墨法是每个学书者必备的基本功,孙过庭所说的“察之贵精,拟之贵似”是最好的继承传统的方法。
书法教学中的创新素养教育一定要体现时代风貌。历史上每个时代著名书法家都是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形成自己的风格。魏钟繇是在继承东汉刘德升、蔡邕笔法的基础上开启楷书新风,到东晋王羲之是在学习钟繇、张芝书法的同时,把楷、行、草推向历史的高峰。古质今妍是书法发展的必然,今天学习书法必须在继承前人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包括书写材料的选择,都要体现学书者的书法个性特征以及当今社会的文化特点和精神风貌。
综上所述,书法教学中蕴含着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专业素质、美感素质等丰富教育内容,加强书法教学对继承和发扬祖国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提高国人的民族文化素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敦 金丹 朱爱娣 朱天曙 《中国书法史》,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1年版
[2]欧阳中石 《书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