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江
【摘 要】随着计算机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计算机教育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抓好计算机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实习课在计算机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探索计算机实习课教学模式关系到计算机教育的成败。
【关键词】实习课教学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合作指导”教学模式
计算机教育的主渠道是计算机课堂教学,包括理论课和实习课两大部分。其中实习课在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只有通过实习教学才能真正将学生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基本技能。实习教学效果的好坏关系到计算机教育的成败。但目前,实习教学不规范,多是采用以学生按理论课所教授的内容自己练习为主的“放羊式”或是采用以学生严格按照老师所讲授的每个操作步骤来练习为主的“注入式”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技能的形成和能力的培养。前者过分强调以学生以中心,忽视了教师在学习中的主导作用,不利于学生系统,准确及时地掌握课程内容。后者过分强调以教师以中心,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主体的作用,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且实习课人数多,不便于统一指导等诸多因素都为学生学习设置了障碍。要真正做到通过实习教学快速,高效地培养出服务于社会的高素质的计算机专业技能型人才,需要每一位计算机教育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出更新、更好、更适于实习教学的教学模式。根据本学科的专业特点以及多年的实习教学经验和探索,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构建了自主操作——合作指导的计算机实习课教学模式,运用于教学中,教学效果显著。如图1所示:
1定向设题
定是确定、明确,向是方向、目的,它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课的灵魂。定向就是要制定本节实习课的教学目的,使教师明确,还必须使学生明确。以便师生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始终沿着预定的方向共同配合,来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可见,定向非常重要,必须加以重视。
这一环节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确定知识、技能目标。通过这一节课的实习操作使学生巩固哪些基本知识,掌握哪些基本技术,达到什么程度,必须明确具体。二是确定能力目标。这节课通过什么方式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必须明确具体。三是确定思想教育目标。根据实习内容的潜在思想性、实习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哪些方面的思想品德、意志品质教育必须明确具体。
设题是根据确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实习题。学生知识的巩固加深、技能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是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实习题的设计必须充分体现其这种效能,因而要注意以下几点:1、目标性。实习题服务于教学目标,它的内容不能偏离教学目标,要充分体现教学目标。2、全面性。实习题要包括实习内容,不能遗漏知识点。3、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4、实效性。实习题的难度要适中。难度过大,使学生无从下手,会挫伤主动思考、操作的积极性;难度过小又起不到训练思维、发展能力的作用。5、典型性。实习题要能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点带面,沟通新旧知识和不同的知识点。6、针对性。除面对全体学生的实习题外,还要有一部分适于不同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的学生的差别题。7、趣味性。实习题要有一定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性和操作愿望。
定向设题是教师授课前必须认真做好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是保证实习课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
2交互式教学模式
教育学范畴所谓的交互式往往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媒体与教师、同学或其他人之间互相交流。主要通过教师、学生、实习环境等信息交流、活动交往、位置交换更大范围的交流来进行教学。根据计算机实习教学的特点,将交流分为以下几种:1)操作示范交流。操作示范要把握要领,动作准确,操作规范,技术娴熟。2)例题示范交流。将范题做成课件。通过范题的演示,为学生提供解决同类问题的一般方法。这种示范缓解了教师无法同时对多名学生的不同问题给予指导的情况,又培养了学生观察力、理解力、分析力、想象力、思维能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范题要具有典型性,这种示范在讲授程序设计上效果更佳。3)答案示范交流。将各实习题的标准答案做电子教案发给学生,使学生及时得到解题结果是否正确以及其解题方案是科学、优化的反馈信息而迅速调整自己的活动,改进练习方法,提高练习效果。
3自主操作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自主作用实际动手操作练习,是实习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培养学生技能、技巧、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阶段,无论教师的定向设题多么合理、精良,讲解示范多么具体透彻,教学目标的完成、学生技能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自主操作来实现的。如果学生被束缚着手脚来学,或是没有兴趣不主动去学,那么就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要十分强调自主作用。它包括两个方面:
(1)创造充分发展学生智力因素的自主学习空间。
教师讲一步操作方法,学生随后模仿操作一遍的讲解实习法,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和左右了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处于接受知识、训练技能的被动地位,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智力、个性无法得到充分发展。而自主操作模式采用问题教学法,通过实习问题来组织教学,推进教学的进程。利用新奇的有启发性的问题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操作兴趣,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充分发展其观察力、理解力、分析力、记忆和想象力的自主学习的良好空间。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创造思维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独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
(2)运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觉主动地去探索知识、训练技能。
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非智力因素对认知过程起着始动、维持和调节的功能,它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受阻或中断,抑制或减弱,就会导致认知活动无法向纵深发展而缓慢进行,认知活动能力水平不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效果。例如一个智力因素良好但缺乏学习兴趣、意志薄弱的学生是不可能取得优良的学习成果的。可见,教师教学的备环节中要始终注意调动和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其保持学习的动机。具体做法:1、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3、激发学习情感,创造教学情境。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性格。
4合作指导
教师的指导对学生技能的形成和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实习过程中要采取个别纠正、集体指导、典型表演等多种灵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指导。要做到腿勤、眼勤、脑勤、嘴勤、手勤,及时地帮助学生排除操作练习中遇到的障碍,在学生的“练”中要渗透“教”。教师的指导应该建立在融洽的、民主的师生合作的新型关系上。教师在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是一个合作者,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伙伴关系。教师不要以教者身份自居,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信任学生,尊重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造精神,要鼓励他们敢于置疑,发表自己独立见解。
科学进行实习课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应以“做中学,做中教”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建立科学的实习课教学标准并加以实施,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子海,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中学课程资源,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