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包括对新生入学资格管理、学籍异动情况管理,在校学习情况管理,毕业资格审查管理和学籍档案管理,它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及组成部分。本人在高职院校教务部从事学籍管理工作已有七年,对学籍管理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作为一名高职院校学籍管理从业人员,应该主动适应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提高高职院校学籍管理的实际效果。本文分析了学籍信息化的可行性系统模式.并就如何依数字化技术.提高学籍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出了几点思考意见。
【关键词】学籍管理;数字化技术;学籍管理信息化
一、引言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高校学籍管理中的应用,是促进高校各项管理手段的划时代变革重要因素。为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得学籍管理工作大大提速传统的高职院校学籍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高职院校扩大规模后的运转需求。因此,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提升现代高职院校学籍档案管理水平势在必行,校园网的广泛运用是学籍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前提。2001年起照教育部开始对毕业证书实行电子注册,2002年起又将高校学生毕业照与毕业证书基本信息一起同步上网, 2008年起要求在校生必须进行学年电子注册。教育部这样一系列举措都要求高职院校迅速实现学籍管理电子信息化。本文将对高职院校学籍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行探讨。
二、实现学籍管理信息化的条件
功能强大、兼容性强、标准而系统的学籍管理软件是学籍管理信息化的必要物质条件。好的学籍管理软件应具有操作简单、分类全面、系统稳定、具有强大的自我保护和保密功能以及统计分析功能等特点。标准软件的应用将会规范学籍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对计算机软件的掌握与熟练应用程度是决定学籍管理软件能否发挥最大效能的前提条件。只有学籍管理人员及时调整并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才能够充分利用学籍管理软件的强大记录、查询和分析功能,从而使得学籍管理达到最优化的水平。
三、学籍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可行性模式
1、学籍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构成
本学籍信息化管理系统基本格式参照教育部平台上的数据格式,采用c/s以及b/s互相配合的模式来构成系统,开发相关网络学籍学历系统的信息化程序,学籍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网络上交互操作,这样既完美体现了c/s这一种运作模式的相关数据运算能力强而保障的学籍信息系统速度高、安全可靠的特性,又体现了b/s这一种运作模式使得相关用户想浏览相关数据信息只要点击网络浏览器就可以很简单便捷的实现操作,这种模式及其便于用户们操作使用。对于学籍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投入使用,可以从根本上对现在诸如学籍数据库基本数据分散、不系统、精度不高、而且很难实现共享这样一些缺点进行彻底解决,这样将对高职院校学籍管理的效率大大提升。
2、学籍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数据规范
首先把上海教育部的学籍信息管理网络平台作为数据基本格式下载当年的新生录取数据,在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的临时数据库导入新生数据,新生经过报到注册的手续后,对新生编排班级学号,构建组成新生基本数据库导入学籍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学籍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学生课程计划、学年安排、学分制选课、学籍异动、成绩录入打印、学生各类奖惩数据等操作进行相关数据录入。同时把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类其他信息通过学籍信息化网络管理平台来完成补充录入,其次对教务部学籍管理人员、系部主任、任课教师、学生设置不同的使用权限范围来向他们开放学籍信息化管理平台,同时教务管理人员随时随地可查询学生各类信息和系统使用反馈信息,并在使用过程中联合信息中心管理人员对学籍管理信息化平台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并且可直接通过学籍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数据库来针对教育部要求学校提供的学生数据进行上报。
3、学籍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操作流程图及平台构成展示,操作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学籍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操作流程图
① 收集数据平台:有两部分包含上海教育部学籍信息管理网络平台新生录取数据以及新生注册后经过校对后的学生基本数据库。操作流程如下:在每学年新生报到注册后,通过教育部的网络平台导出新生录取数据,开学后由学生本人进一步校对个人基本数据,从而构建成功一个符合实际情况且学生数据精确的学生数据库。
② 录入数据平台:有五个部分组成包含课程计划、学分制选课、成绩登入、学籍异动、各类奖惩信息,这五个部分首先在学籍信息化管理系统中获得学生名单学号后分步导入和学生相关的内容,逐步添加学籍信息化管理信息中学生数据库的内容。
③ 分析数据平台:梳理并且分析学籍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数据情况,理解掌握使用功能,进一步分析使用的效果,对学籍信息化系统中的功能进行逐步的完善提高。
④ 共享利用数据平台:有六个部分构成,包含查找学生的基本信息及成绩、学生成绩分析及评奖学金条件、从学生成绩情况审查该生的培养计划完成进度、学生班级成绩情况及教学质量监测、毕业生毕业资格审核、毕业生推荐表及毕业生成绩表打印。这以上六个部分都可以通过学籍信息化管理系统来进行非常快速便捷的共享利用。
四、学籍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使用
1、学籍管理信息化系统可以根据使用权限划分为不同用户的使用等级。
通过网络学籍管理信息化系统,在高职学校的学籍信息化网络平台上可以让学校领导、教务部、系部、课程任课教师、辅导员和学生本人根据实际需要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及时方便地查找教学资讯和学籍信息,并使教务部门教学管理者通过系统来全面掌握学校教学质量、教学进度的情况、并充分掌握各专业学生培养计划完成情况。同时通过学籍信息化管理系统精确查找与分析学生成绩、学生降留级、学生奖学金评定、学生考证信息、学校教学评估等方面的情况。
2、系统使用的效率和数据平台的可靠性。
学籍管理信息化系统依托互联网运行,采用c/s以及b/s互相配合的模式来构成系统的体系结构,因为对数据的安全要求相对较高,录入数据平台采用c/s的模式结构,使得其对数据可靠性的控制掌控进一步变高,经过高职学校专设的服务器在学校的局域网中间进行数据连接和交换。共享利用数据平台选择b/s结构,并在Internet/Intranet 模式的支持下进行相关数据库的应用,这样既方便掌控,又易于控制运行成本。学籍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开发在可许的范围内尽量做到一步到位,从而使得不一样的学校操作人员通过不一样的网络接入模式在不一样的地点登录及查找资源共享的学生学籍数据库,并且通过各种模式的交互保护好数据库,使得学籍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数据共享便捷可靠。系统拥有完整的流程并组建添加多种入口的登录形式,控制好各级访问权限,从而使查找利用安全有效,控制好各类人员的访问权限,设置系统访问权限的严格审查制度和系统登录制度,使得学籍管理信息化系统具备高效的安全性能。
3、充分利用学籍管理信息化系统。
经过观察监测多样化用户在不一样权限范围内对系统的利用,系统管理人员可对此进行反复的总结,通过实际现状对本系统根据需求不间断的完善和改进。当初始信息输入完成后,不用去整理查找翻阅,只要基于校园网通过学籍管理信息化平台即可实现,信息化系统不但可精确查找每个学生的学籍档案,而且能够实现各类学籍统计需求。比如说,要寻找我校某专业某班级达到及超过4门不及格的学生,以前的工作模式中要查找整个班级学生的成绩,但借助学籍管理系统只需坐在计算机前按一下鼠标,就能显示并且打印出所想要的学生名单,如果信息中心对学籍管理系统进行更加高级的设定时,甚至可以通过系统直接对以上学生发出电子邮件通知。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逐步下放至系部,学籍管理信息化可将学生的学籍信息在学校数据库上统一存放,学校服务器对系统用户的使用权限进行设定,使系工作人员只能对本系的学籍信息进行操作。同时系统的数据源让学校数据与向教育部上报的数据格式完全一致化,这在实际意义上完全体现了学生学籍数据的资源共享。
五、结束语
在全球信息化的新形势下,学籍管理工作者要运用创新的思维,不断提高学籍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为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提供重要的保证。学籍管理是一项持久、深入而又具体细致的工作,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进一步探索改进的方法,加强学籍管理工作技术含量,使学籍管理工作更加适应时代要求.为培养创新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范丽萍,黄巨恩.高校学籍管理工作若干问题思考 高教论坛,2005,(8):158—159.
[2]张志祥,李志芬,陶敏.学籍管理工作的体会 西北医学教育,2005,(8):399-401.
[3]顾京宇,唐桂英.学籍管理工作浅议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123-124.
[4]卢继萍.试论高校学籍管理现代化的理念、内容与标准[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10).
[5]林秀兰,朱艳.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籍管理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4).
[6]张民主.学籍管理的电子信息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5):163-166.
作者简介:
陈燕,(1980年8月),女,浙江省诸暨人,讲师 ,本科/学士学位;工程硕士在读 ,研究方向:教学管理。工程硕士在读单位:上海市 东华大学,工作单位:上海中华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