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同春:问渠哪得清如许

2013-05-18 08:58编辑
中国三峡 2013年4期
关键词:河套干渠黄河

文/陈 陆 编辑/任 红

王同春是清末民初开发黄河河套的传奇人物。他“生平无他好,惟嗜水利如命”;他不识几个字,却识水性,谙地理,精疏浚。他在黄河后套一带先后开凿了5道大渠,270多道支渠,可灌溉水田7000多顷,熟地27000余顷。在他的开发下,荒凉的后套地区变成了渠道纵横,田畴相连,桑麻遍地的膏腴之乡。

他被当地人奉为“河神”,著名学者顾颉刚专门为他写了人物小传,并收入当时的小学课本。

赤手空拳将河套开发成塞外江南

王同春(1851—1925年)字浚川,河北邢台石门村人。幼年家贫,仅读过几个月的私塾。9岁时随族叔到塞外河套磴口及西山咀一带谋生。即当年的“走西口”:出塞外,去河套,这是山西、陕西、河北一带的关内人因生活无着,为改变命运,选择的一条极具冒险性的道路。当年这里蛮荒一片,土匪出没,险象环生,谋生十分不易。

清代河套图。

黄河东流受山脉阻挡,在宁夏一带形成了“几”字形,因形似套索,故被称为“河套”。当年王同春他们“走西口”落脚的地方在后套。后套在“几”字形的左上端,南临黄河,北与乌加河交界,形成了一块南北宽400余里,东西长五六百里的冲积河谷平原。河套一带开发较早,在汉朝,汉武帝就曾大力发展河套农业,并获得显著成效。谚语“黄河百害,惟富一套”,就是从那时传开的。但汉唐以后,社会动荡,王朝更迭,战事频繁,河套的农业和水利的发展时进时退。特别是元蒙古大军入侵以后,这里的农业遭到毁灭性破坏,耕者逃亡,土地荒芜,河道淤塞,后套成了牧民放牧的茫茫荒原。“黄河百害,惟富一套”也早已是名存实亡的事了。

后套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只是雨量稀少。至清乾隆年间,有几个汉族渔夫捕鱼至此,在近河处引水试种庄稼,大获丰收。消息传开,“走西口”来后套的人渐渐多了。他们先是凿井利用桔棉汲水或提取黄河等自然河道的水种地,后又自己开渠引水灌田。他们发现,只要有水,在这里种庄稼,种一年可以吃十年。因这里南临黄河,只要解决了引黄灌溉的问题,后套就又能成为塞外江南。但当时的水利建设规模很小,是王同春自行开渠发展水利,才真正拉开了后套水利开发及农业迅速发展的序幕。

王同春身无分文,先是为当地有钱人挖渠谋生。由于他善于钻研,肯动脑筋,18岁就担任了“渠头”,在业主的雇用下负责管理渠工挖渠的活儿。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后套有四家业主准备合股治理短辫子河。短辫子河由于河流上游泥沙淤塞,无法引水,成了一条废河。当时年仅22岁的王同春被雇用负责挖渠。他到实地勘察地形后,提出废弃上游河道,另从黄河开新的取水口,然后开凿新渠与短辫子河下游连通,就可使废河起死回生。王同春的建议得到采纳,结果治理工程大获成功。

这条长达百里的干渠,因四家合股人中郭家势力最大,遂名为老郭渠(后改名为通济渠)。史载,老郭渠修筑后,当地的田地“高不病旱,低不怕涝,耕者皆获其利。”老郭渠的修筑不但使当地原先的熟地得到灌溉,而且大片荒地也得到开垦,业主们收益颇丰。从此,王同春也在当地名声大振。

这是后套最早开凿的一条干渠。老郭渠的成功开凿,调动了后套人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各地纷纷争先开渠引水,垦荒种田,农田灌溉面积很快超过了千顷。

清光绪七年(1881年),年届30岁的王同春决定不再受雇于人,于是借得银两租了蒙古喇嘛的若干顷土地,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他以前都是为别人开渠卖力,如今为自己开凿渠道,开荒种田,积极性空前高涨。他勤奋过人,每日鸡叫出门,鬼叫进门。家里的人也一律不得偷懒,包括裹着小脚的女人,也得下地干活。他爱惜牲畜,总要在喂完牲畜后,自己才开始吃饭。

他开凿的渠道先名为王同春渠,后又改名为义和渠。随着荒地越开越多,他开凿的河渠也自南向北越凿越长。为了便于经营,他在一个名为隆兴长的地方,盖起了房屋,扎下了根。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他开凿的义和渠已长达50多公里,浇灌面积达2000多顷。昔日的茫茫荒原,已成为人丁兴旺的米粮川。随着他家业的兴隆发达,隆兴长后来发展成为后套地区的经济和政治的中心——五原县城。这时他已经不满足现有的成果,他决定以隆兴长为基地,全面推行开发后套的宏伟目标。

至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王同春的事业达到鼎盛时期,在他自行开渠的21年时间里,他先后组织开凿了五条干渠:义和渠、沙河渠、丰济渠、刚目渠、灶王渠,还开凿了270多道支渠,可灌溉水田7000多顷,熟地27000余顷。在他的开发下,荒凉的后套地区变成了渠道纵横,田畴相连,桑麻遍地的塞外江南。王同春的家业也迅速兴旺,他成为了富甲河套的人,被当地人称为“河套王”。

光绪十七、十八年(1891年、1892年)京北大旱,王同春捐助了粮米一万多石。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又闹灾荒,他再捐粮六千多石。

光绪三十年(1904年)王同春又受清政府的委托,用两年时间开凿了后套第一大渠——永济渠。干渠从黄河引水,纵贯后套,最终流入乌加河。渠道水量充沛,水流畅旺,可灌溉田地2万余顷。

至此整个后套的经济、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当时绥远一省仅有十八个县,而五原、临河、安北三个县是王同春开发起来的。

清代河套八大渠分布。

“河套王”是怎样炼成的

在当时文化非常闭塞的塞外河套,在没有任何科学仪器设备的情况下,一个不识几个字的庄户人,却能完成如此浩大而艰巨的水利工程,不仅靠他的勤苦劳作,更在于他特异的禀赋、“惟嗜水利如命”的性格,以及特有的胆识和抱负。

开凿渠道,不论是选择渠道的运行路线,还是测量水渠的水平;不论是筑坝、修涵洞,还是寻找合适的取水口等等,无不是技术性极强的活儿,稍有差池开凿的水渠便成了废渠,结果劳民伤财。王同春全凭自己的刻苦钻研、反复揣摩和实践,终于掌握了开渠的技术,成了声名赫赫的开渠能人。

为了开好渠道,他终日骑马奔波在山野、河边,细心观察,认真琢摩。每逢下雨天,不管家里有多么重要的事,来了多么尊贵的客人,他都要骑马冒雨去观察水的流向,为渠道的走向掌握第一手资料。

明绢底彩绘长城图长卷(局部),描绘明代中后期山西、陕西及河套一带长城内外的自然、人文景观及军事设施。图中长城内外均设有驻军的城堡。

他认真学习前人开渠引水的经验,不断总结、创新。史载,他早年“观工人修渠灌田,憬然如触所好,于是惮心渠工,孜孜讲求,不遗余力。”在他开凿水渠时,“每遇疑难渠工,俯而察,仰而思,面壁终夜,临流痴立”,“及豁然有悟,往往登高而呼,临河踊跃,以为平生第一快事”(《绥远通志稿》)。

久而久之,他练成了“识水性,谙地理,精疏浚”的全套本领。黄河的水性,后套的地理,在他的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看到黄河水冒泡,他就知道要来洪水。夜里在野外骑行,抓起一把泥土,他就知道走到了哪里。看到地鼠翻出湿土,便知此处地下有水。

经过多年来的观察,他得出一个结论:后套地势是西南高,东北低。依据他的这个最基本的认识,他开的几条干渠都是从黄河“迎水”,然后向东北流去,一直流过阴山脚下,进入乌加河,再注入乌梁素海,最后南出西山嘴流入黄河。这样形成的落差,符合“上引下拉”的水力冲刷系统,确保了渠水畅通、丰沛。

他总结出许多后套黄河水势的特点和规律经验,如“水流三湾自急”,“水流百步上墙”等,这些认知在开渠的实践中得到充分发挥。他将几条引黄干渠开凿成弯曲形,形同蜿蜒的河套。他之所以不将河道拉直,正是基于他的这些认识,从而避免了渠水的迅猛冲激。

他非常注重黄河取水口的选择。渠口流水的流量、流速和泥沙的多少,都是干渠开凿成败的关键性因素。渠口的进水,既要流量足、含沙量小,又要流速快,能冲刷泥沙,减少渠口的淤塞。渠口的水力往往与很远的上游水流有关。每当他选择取水口时都多次勘察,反复琢磨,最后才确定下来。他选择取水口的原则是:渠口若在上游,因水位较高,为避免直接迎溜,就只引“倒漾水”:若渠口在下游,则加设引水坝提高水位;而位于中游的渠口,他往往设在黄河凹岸下游。这样的选择,既可控制水量,又能保证流速,又减少了进入渠道的泥沙。

他还创造了一些测量河道的土法。

踩渠:在反复踏勘地形的基础上,初步选择渠道的运行路线。渠道的走向选得好,这个渠道就能畅通,水流就会充足,渠道就能成活。为此,他往往经过数十次的踏勘后,才初步确定渠道的运行路线。为保证万无一失,夜里,他命几个手下点上几盏灯,分别站在初选的河道上。他站在上游观察灯火的高低,以此确定最终的开渠路线。

测渠深:开渠路线确定以后,开始开挖土方。由

于地形起伏不平,开挖的渠道深浅不一。如何确定渠道各处开挖的土方量呢?王同春想出一个方法:他将十个柳编的水斗,涂成白色,再在水斗上面钉一根竹杆,让人扛着沿着选择好的渠道,每十丈立一个水斗。他站在前方一顺望去,水斗的高低一目了然。高多少,低多少,他再用十个木签记录下来。然后撤去水斗,插上木签。最后依照木签上的记录挖取土方。他的测量也跟着水斗依次前行,一直从渠口测到渠尾。

上:山西黄河西口古渡。位于山西河曲县城水西门和内长城之外,黄河东岸之上。沿岸巨石垒砌,顺河而下百余米长。河面宽约1.5千米,彼岸右是内蒙古准格尔旗大口渡,左是陕西省府谷县之大汕渡,为出河套之进口。民间上“走西口”谋生即指此处。 摄影/李全举/FOTOE

下:河套地区农业的发展。

开渠的殚精竭虑和反复实践,使他练就了一身过人的本领。史载,他“登高而望,即知亩浍所宜;卧地以窥,即可察看地面之高下”,“驰马巡行,凡山原高下,工程多寡,斗角钩心,了了然不差累黍,虽精于测算者不如也”(《南园丛稿》)。

后来从黄河引水的渠道越来越多,引水渠互相影响。往往是上游渠道进水量多,引起水淹;而下游渠道进水量不足。如何才能调节所有干渠的进水量呢?他思来想去,提出一个上下游河道统一筹划的计划——《复兴后套计划图》。

鉴于后套的各大干渠都是从南边黄河引水,蜿蜒向东北流去。他设想从西向东横着开挖两三条渠道,和各大干渠连在一起,形成一个连环。这样就可以调节上下游渠道水量的余缺。具体做法即从丰济渠开挖连环渠,再由王子六壕挖通退水,“使尾闾纵横贯注,以期一劳永逸。”这种治水认识,成为了河套灌区进、排水总体框架思想的萌芽,为新中国建立后河套黄河灌区的水利建设奠定了基础。

他不幸生于那时的中国

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河套地区的政治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外国势力侵入河套后,霸占田地和河渠,引黄灌溉系统遭到破坏,严重影响到农业生产。同时,清政府为了摆脱财政困境,在河套搞了所谓的“移民实边”,强迫农户将开垦的土地归公。他们迫令王同春将所开凿的灌渠和所属的农田一并交给清政府。王同春被逼无奈,只得将自己数十年辛勤开凿的渠道和所置的田产,一并交官,仅得官方赏银1.5万两。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王同春还被清政府抓进监狱,直至辛亥革命后才被放出。

当年著名的地理学家张相文曾来到河套,看到如此完善的水利系统,非常兴奋。非要亲眼见一见这位开发河套的传奇人物。两人相见后,听了王同春的讲述,张相文连连称奇,称他为“难得的水利人才”。张相文将他推荐给当时政府农商部总长张謇。张謇召王同春进京,共商治淮事宜。王同春被聘为水利顾问。他到淮河流域勘察后,提出引淮入海的治淮方案。而同时被聘请的两位比利时和美国的工程师则和王同春的意见相左,主张导淮入江。王同春的方案未被采纳。

1925年,冯玉祥的部队开进河套,开始屯垦开荒。冯玉祥聘请74岁的王同春协助指导、督察水利工程的修建。王同春不顾年老体衰到工地去指导水利建设。当年6月患病回家休养,6月28日病逝。

王同春虽已逝去,他的事迹却被当地人长久地广泛传颂着,人们将他誉为“河神”,并为他修建了祠堂,将每年的六月六定为庙会日,为这位给河套人民带来福祉的伟人祭祀,并在河渠放河灯为他祈祷。

这位河套近代水利开发的先行者,不仅草创了河套灌区的水利建设,而且对河套经济发展、行政区域的设置,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不幸的是,他处在近代历史漩涡的之中,置身于各种势力矛盾斗争的风口浪尖。兵乱、匪扰、外国势力的入侵、腐败政权的吞噬,他的处境危机四伏,险象环生,他五次入狱,多次死里逃生,但他不畏艰险,奋力拚搏,才成就了这样一番大事业。

民国地理学家张相文说:“王同春是不幸生于中国。”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说:“一个不识字的人能赤手空拳创出这番大事业来,那还不够我们纪念?再说倘若官民能够合作,他的成绩又将怎样?”他称王同春“是一个民族的伟人”。他还专门为他写了人物小传《王同春开发河套记》,并收入民国的小学课本中。他的事迹也被载入《剑桥中华民国史》《清史稿》。近期央视播放的电视剧《王土地》,就是根据他的事迹编写的。

猜你喜欢
河套干渠黄河
浅谈景电干渠梯形土渠改造措施及质量控制
河套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
城市绿道景观设计策略研究——以昆明市盘龙区东干渠为例
席亚娜作品
河套盆地临河坳陷构造特征及油气勘探有利区分析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南干渠儿童活动空间
『黄河』
如何开展新闻踏访——“三千里干渠探访”报道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