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行当的未来,涅槃还是重生?

2013-05-17 09:40费茂华
中国记者 2013年7期
关键词:摄影记者时报芝加哥

□ 文/费茂华

(作者是新华社摄影部体育新闻采编室副主任、第51届“荷赛”体育动作二等奖获得者)

美国《芝加哥太阳时报》解雇全部28名摄影记者一事,震动业界。但《芝加哥太阳时报》解雇的不仅是所有摄影记者,更试图培训文字记者用手机拍摄照片来取代摄影记者的工作——要知道,在摄影记者心中,一直有这样一种根深蒂固的认识,那就是自己的工作是报道中最重要、最关键也是最无法取代的。

这个结果让我们这些摄影同行不忍卒读

对于摄影记者来说,2013年的夏天显得格外寒冷,突如其来的消息,可能让他们有些猝不及防:美国《芝加哥太阳时报》(Chicago Sun-Times)解雇了全部28名摄影记者,其中包括普利策奖得主约翰·怀特。摄影报道将外包给自由摄影师并训练文字记者直接使用手机拍出适合出版的照片,同时将增加对通讯社图片供稿的依靠。

虽然关于此事的前因后果以及造成的影响目前依然在进一步发酵中,尚无定论,但传统纸媒,尤其是报纸的没落似乎已成定局,并已引起众多摄影记者对生存的忧虑。

美国著名新闻学者、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教授菲利普·迈耶曾说,2044年传统纸媒走向消亡。但现在看来,2044年这个时间点似乎有些保守——一切仿佛提前到来了。

传统纸媒,尤其是报纸,可以说是摄影记者最重要的生存家园——如今,这个家园却在不断萎缩甚至走向崩塌。《芝加哥太阳时报》解雇摄影记者的事件,实际上是传统纸媒走向消亡的趋势下必然发生的一个结果,只是这个结果让我们这些摄影同行更不忍卒读而已。

另外,对于摄影记者而言,这一事件最令摄影记者无法忍受的可能是《芝加哥太阳时报》不仅仅解雇了所有摄影记者,更试图培训文字记者用手机拍摄照片来取代摄影记者的工作——要知道,在摄影记者心中,一直有这样一种根深蒂固的认识,那就是自己的工作是报道中最重要、最关键也是最无法取代的。套用现在网络上流行的一句话:“无图无真相”——这与摄影记者常挂在嘴边的一个意思相吻合,照片是对新闻事件最直观的描述,而且必须亲临现场才能获得。

但问题恰恰就处在“亲临新闻现场”这几个字上面——首先,“亲临新闻现场”绝对是件奢侈品:如果说仅是坐车或者地铁跑到城市另一头的现场,其耗费的财力、物力还算可控的话,那么当摄影记者需要跑到另一个国家甚至地球那一头的一个新闻现场,其后面所需的物质、后勤保障则绝不是一个小的数字。而且,如果摄影记者遭遇危险,甚至受伤、遇难,所带来的损失又岂是金钱能够补偿?

更重要的是,在现如今绝大多数报道中,尤其是突发新闻的报道中,摄影记者在绝大多数时间里绝不是那个在新闻发生后最短时间内“亲临新闻现场”并记录下最关键新闻瞬间的人——即使摄影记者所在的城市发生了一件突发事件,如果摄影记者不是正好在附近的话,等他赶到现场时,全世界也许都已经看到了来自这个现场的图像。

突发事件报道中,摄影记者的工作空间已经被大大挤压

我们正在迎来或者说已经进入到一个“人人都是摄影师”的时代,对于摄影记者来说,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巨大挑战:或许他们依然沉浸在对于此前那个时代的眷恋之中:在数码相机普及之前,装着胶卷的昂贵相机是作为“神器”存在的,普通人家即使有,也不会随身携带,于是,当新闻发生时,普通人除了围观和把新闻现场刻入大脑之外,其实并不能有太多作为。所以,在那个时代,很多突发事件都不能在发生的第一时间被记录下来,而专业摄影记者在事件发生几个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后到达现场时,依然能够运用娴熟的技巧用现场残留的痕迹重现新闻事件。

然而,时过境迁,那个时代已经被数码技术完全地淹没了。单反、卡片机和能够拍照的手机大行其道,更有视频截图备不时之需。越来越多的新闻事件能够在发生时或者发生后的最短时间内被捕捉、被凝固为照片。虽然有的照片并不清晰、也没有准确的曝光、更别提完美的构图以及色调等等,但对于重大新闻事件而言已足够。

所以,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而言,包括传统纸媒在内的几乎所有摄影记者的工作空间已经被大大挤压——如何搞到突发事件的第一瞬间,成为媒体的第一要务,即使这些照片不是他们的记者所拍摄。这就是为什么在2010年1月12日,法新社、哥伦比亚广播公司、Getty图片社等国际新闻机构敢于冒着侵犯版权并被起诉索赔的危险从网上下载地震发生时正在海地的著名摄影师丹尼尔·莫瑞尔(Daniel Morel)在现场拍摄的震撼人心的图片。而随着手机附带的相机性能越来越强大,用手机拍摄的新闻照片开始越来越多地登堂入室,成为媒体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的重要力量。对于突发事件而言,专业新闻记者能够亲自见证的几率极小,现场却可能到处是手持相机的普通人。

此外,在日常报道中,越来越多有意思的瞬间、感人的场景以及社会上出现的问题甚至爆料,都是由普通人而不是专业的摄影记者完成的。可以说,普通人记录历史的时代已经到来。

在将突发事件报道拱手相让于普通人之后,在突发事件的后续报道以及重大事件的报道中,传统纸媒摄影记者又必须面临通讯社摄影记者以及自由摄影师的竞争,而对于这两个同样拥有经验和水平的竞争者来说,传统纸媒的记者同样处于劣势:通讯社记者依靠其服务的单位而拥有更多的资源,而自由摄影师则无所羁绊,更加自由。

这就是传统纸媒摄影记者所面临的困境,而对于雇主来说,他们需要的只是照片而已: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更多、更好的照片,而具体是谁拍的,重要吗?受众会介意吗?

从这个角度换位思考,《芝加哥太阳时报》解雇摄影记者的事件就显得情有可原了:摄影报道是无法取代的,但摄影记者是可以取代的。而之所以《芝加哥太阳时报》首先将裁员屠刀挥向摄影记者,我想可能是因为图片的真实性更容易得到保障。虽然近年来各种新闻照片的PS事件、张冠李戴现象频出,但整体来说,相比于文字报道,照片作假的难度要更高一些,而且经过一些专业程序以及专业人士的分析,其真实性能够得到较大保障。这也就是为什么媒体敢于从网络上下载图片使用或者从素不相识的普通人手中购买或索取照片,却只能把网络上流传的文字消息当作线索,进行核实报道的原因。

新闻摄影正走在一个非常关键的过渡阶段

《芝加哥太阳时报》解雇摄影记者最直接的原因是遇到财务问题,而背后则是传统纸媒没落大潮之下的挣扎和自我救赎。相比之下,国内一些纸媒面对越来越紧迫的形势也在积极改变:构建庞大的图片采集网络,吸引网友、摄影爱好者等投稿,同时,也成功地将摄影记者的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重大事件以及深度报道方面——与《芝加哥太阳时报》的作为相比,这样的转身华丽而温情,当然,前提是财务状况良好。

短期来看,即使是在传统纸媒的萎缩或者甚至崩塌之时,即使是生存空间收到极大的挤压,也并不意味着摄影记者即将灭绝:毕竟,重大的活动(包括领导人活动、体育比赛)、事件等的报道这目前依然是普通人无法染指的,这里依然是摄影记者活动最为热烈的天堂。同时,与传统纸媒的萎缩相比,当下,新闻照片市场一片繁荣:依托互联网以及移动通讯的网络、手机、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纸媒,而这些没有版面限制的新媒体对于新闻照片的需求可以达到无限的程度。但新媒体也对照片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新、全、特——照片的新闻性以秒来计时,要求新闻事件发生后最短时间内就能看到现场照片;对照片在时空转换上必须全面无遗漏,新闻事件发生后,人们希望看到关于现场更为全面的展示,不仅仅是空间上的全面,包括现场各个角度以及各种细节,也要求时间上的全面跨越,包括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前世今生或者相关事件的回顾;照片必须独特,在大量新闻照片“爆棚”的情况下,没有特点的照片很可能马上被扫到网络的垃圾堆里,而独特的照片则不断被人们提起,成为某个历史事件的注解。在其中,“新”与“全”是媒体努力的方向,而“特”则是摄影记者在如此时势之下继续生存的唯一保证。

2008年,第51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评审团主席加里·奈特曾说:“媒体摄影师的确处在一场危机中。当几乎人人都有一部相机时,成为一名(职业)摄影师意味着什么?……仅仅是‘在现场’已不够,而应该在照片的布局和内容描绘上多下工夫。”如今,想着《芝加哥太阳时报》摄影记者的遭遇再次阅读这句话,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彷徨与忧虑:摄影记者这个工作是否真的无法摆脱终将“灭绝”的命运呢?不管我们怎样努力。

新闻摄影正走在一个非常关键的过渡阶段,作为专业摄影记者,我不得不伤感地说,随着普通人摄影水平的不断提升(这是迟早的事),以及各种照相机(包括手机照相机)拍摄能力的提升和价格的下降(这也是迟早的事),也许有一天,专业摄影记者终将被拿着相机和手机的普通人所取代,这对于摄影记者来说,确实是一场悲剧,但对于摄影事业来说,也许意味着涅槃,意味着重生,意味着更强大的生命力。

2011年,我的同事、著名的对外记者兼科幻作家韩松曾写过一篇叫做“100岁的新华社”的文章,用科幻的笔触描写了2031年时的新华社在新闻采集方式以及新闻服务方面的巨大变化。我看到这篇文章后给韩松打了一个电话,问他为何没有在文章中提到我们摄影记者将如何工作,电话那头传来了韩松那独特的笑声:“呵呵,到那时,你们摄影记者已经被无人飞机取代了。”我心悲凉。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是斯人独憔悴?还是用尽自己所有的智慧和精力为这最后的时代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呢?

多年以后,当我们回忆往事时,希望不会因为无所作为而黯然神伤: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猜你喜欢
摄影记者时报芝加哥
150多名游客“失踪”,韩担心免签被利用
芝加哥建筑双年展
抬起芝加哥
新闻传播中摄影记者的重要性
为什么会从事摄影Ami Vitale摄影记者纪录片制作人
一名摄影记者的自我迭代
“创造历史”——2017芝加哥建筑双年展
潮流时报
基于活动营销的专业报盈利模式之探索——以《平安时报》为例
摄影记者如何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