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主动性

2013-05-16 02:10尚贺军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2013年7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生活

尚贺军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我们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俗话说:成功的秘诀在兴趣。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便会使大脑产生兴奋,表现为注意集中,记忆深刻,思维敏锐。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多元化教学情境。

把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明确的任务的引领与驱动下,扮演不同的角色,发展自我智能强项,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既为个人参与团队的,合作的、互动的学习创造了条件,让学习者建构起自身的意义,激励大脑积极参与学习。

1、创设游戏活动的情境。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将教学中的问题或内容,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进来,在游戏中学生扮演者不同的角色,各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也遇到不同的问题,这就制造出一种“想什么办法来解决问题?”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创设图像情境。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针对这种情况把深奥的知识具体化、生动化、通俗化。利用图像、色彩等形式来营造一个学生感兴趣的场景,唤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创设生活化情境。生活是思维的源泉,教师应该让学生体验到知识就在生活中,使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熟悉的情景能使他们尽快地投入知识活动得以全面展开。“把糖放入不同水量的杯子里,哪杯最甜。”这一生动有趣的画面,将实际生活与数学结合。学生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生活经验作出判断,也感觉不到难以理解。

4、创设实践情境。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好奇是孩子的第一美德。在课堂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动手实践的机会,使是享受到学习的快乐,领悟到知识的情趣。例如;教学《认识钟表》一课,通过设计拨一拨(拨时间)、画一画(画表上的指针)、连一连(制定自己一天的作息表)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乐学、善变。

二、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

小学生的特点是:有求知欲望,但学习不刻苦,听课时间不能持久、爱动、精力不够集中,为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要善于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直观的演示、形象的画图、启发性的提问、变化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传统的教育,往往把学生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隔绝开来,这种隔绝对有意义的学习构成了一种障碍,使学生缺乏兴趣。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我在学习内容呈现方式上设法革除传统课堂的弊端,运用多种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把一些对学生来说是现实的,同时又与所学知识相关的素材,采用多种呈现方式提供给学生。在教学中,采用图片、游戏、卡通、表格、文字等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呈现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袋鼠经营的商店有16支铅笔,小兔买走9支,还剩多少支?采用系列的卡通图画来呈现问题情境,就可以紧紧抓住学生的眼球。

三、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习能力

要想使学生主动听课、积极动脑、学会学习,就必须在课堂上使他们有效地把耳、目、脑、口利用起来。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他们独立学、思、用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喜欢学习,主动学习。

1、会听。

让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记,抓住重点。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听同学发言中存在什么问题。为了训练学生听的能力,教师可以尝试如下去做:口算题由教师口述,学生直接写出得数来;教师口述应用题,让学生直接写出算式;适当提问。

2、会看。

主要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凡是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不讲或适当点拨,在教学中可以提供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材料。观察材料要准确、鲜明,要能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由教师带领学生观察,给学生观察提纲提示,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作出判断。

3、会用脑去想。

首先要肯想。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动脑筋去想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肯动脑筋去想问题。这除了靠老师的启发外,还要靠“促”,促使他们动脑子,使学生对老师的问题人人都动脑去想。

4、会说。

语言是表达思维的重要方式,要说就要去想。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说,就能促进学生多想。要会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认真听、仔细看。抓住了会说就能促进其它三会,因此教学要十分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四、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l、教师与学生平等。

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主动地参与学习。

2、努力拉近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

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学生外,还应在课外舍得感情投资,多接触学生,主动找学生谈心,询问其学习、生活情况。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3、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一位学生。在学生有错时,不过分批评指责而是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积极学习之中。

五.联系生活,提高应用知识能力

教师要坚持从学生生活的经验和世界引入知识,从知识应用到生活世界升华知识,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知识,知识就在生活中,有待于我们去发现,去挖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样学生会感到学习了知识很有用。“我”要学习更多的知识来丰富自己、提高自己。例如在《有趣的拼搭》课后让学生用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等形状的材料任意制作一个生活中的物体模型:又如《统计》课后让学生统计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等:再如《认识钟表》课后让学生说说星期天的时间安排:每一整时在干什么… 收集商品宣传单,找出自己需要的商品,并计算出需要付多少钱,营造家庭购物的氛围。

总之,对于枯燥的数学课,教师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快乐学习,创造学习。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生活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漫生活?阅快乐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