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会萍
在农牧区工作的教师都了解,农牧区的学生大都出身贫寒,见识狭窄,胆小怕事,学习成绩并不是很突出,但他们为人诚实、勤快。教师要与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能拥有一个新型的师生关系对农牧区学生学业的提高,道德品质的培养乃至身心健康的成长都具有极大作用。那么农牧区教师要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我认为:
一、每位教师要正确对待教师威信
作为教师都普遍具有这样的职业心理:重视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教师的威信分为两种:权力威信,是指教师的行政权力或传统观念所产生的威信;信服威信,是指教师良好的思想品德,不凡的教学能力和严谨的教学态度与作风使得学生自愿接受,内心佩服而树立起来的威信。一些教师喜欢用权威来维护自己的威信,例如:①以“严刑拷打”式获得威信;②以“包公脸”式获得的威信;③以“放任讨好”式获得威信。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只得使教师更加丧失威信,与学生关系更为紧张。我刚参加工作时,分配到我县北部偏远的乡村小学,当时我总是以领导者自居,板着脸,背着手,教育学生。表面上学生敬重我但实际上学生却无拘无束,犯错频频不断,很令我头疼。由此可见,消除教师的权威心理,正确对待教师威信,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环节。既然如此,那就请各位教师收起你那高贵的姿态,“蹲下来和农牧民的孩子一起说话吧!”
二、教师要热爱、尊重每一位学生
儿童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小学儿童有着一种共同的心理状态,即对教师怀有特殊的信赖感。他们愿意和教师接近,都愿意听从教师的教导,同教师交朋友,强烈期望教师的爱。尤其是农牧区的孩子,他们想靠近教师却又不敢这样做。只得教师首先向他们敞开双臂,宽容的接纳他们的一切。哪怕是教师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的话语,都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信赖。我校大部分都是寄宿生,学生家庭贫困我经常到学生中间嘘寒问暖,有时买给他们一些巧克力,教他们编头发,有时帮他们整理床铺,一起谈天说地,一起娱乐,以此来教育他们。每逢节假日放假学生总是很关切地说声:“老师,您慢走!”令我很是欣慰。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这种真诚情谊时,会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产生奋发向上的力量,并向你敞开他们幼小的心扉。
爱学生,同时也要尊重学生,不管他们是“优生”还是“差生”,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决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农牧区的学生心灵相当脆弱,自尊性很强,到学校既要承受学习上的压力又要承担家庭生活中的琐事,很不容易。在农牧区教师不妨去当一天“学生”,体验一下学习与生活,再来反思:我受到尊重了吗?
三、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教师有什么样的学生观就会对学生采取什么样的的态度和方法,它不仅影响教育效果,也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优秀教师心目中的学生不管什么类型,都是可爱的和可以较好的学生。相反,同学生关系紧张的教师,他们心目中的学生,调皮捣乱的多,笨头笨脑的多。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里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每位教师手里应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要坚信,这些学生多会成为社会中各行各业的人才。为此,教师要树立科学,正确的学习主体学生观,个性的学生观,处在发展中的学生观。这样,才能做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无论是医生、警察还是教师都有相关的职业道德规范。教师作为太阳底下最圣神的职业,有着更深、更广、更为特殊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向教师提出的关于自己的言行,职业及对社会,对受教育者所应有的道德要求体系。它是教师的灵魂,是贯穿教育全过程的精神支柱,在师德中据核心地位。有的教师之所以不尊重、不信任学生,缺乏责任感,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教师应有的职业道德修养。
因此,教师有必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用高尚的是的搞好师生关系,用娴熟的教学艺术来努力搞好本职工作,把自己的心血倾注给一切学生。
五、改革农牧区学校内部的管理分配制度和运行机制
农牧区学校大都较为分散、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学校内部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存在的弊端。主要是缺乏科学合理的教职工人用管理制度和充分体现按劳分配原则和利益导向原则的运动机制,导致教师队伍人才利用率低,分配不均,学校机构繁杂、人浮于事,扼制了教师自身进取的内驱力,积极性不高,不愿多教课,不愿多承担工作,不安心工作,更谈不上什么去搞好师生关系。为此,每所农牧区学校都要因地制宜,切实有效地改革一些制度和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阻碍农牧区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老问题。
总而言之,每一位农牧区教师要搞好农牧区教育事业,搞好师生关系,记得热爱农牧区的一切,热爱农牧区的每一位学生,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