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锋
摘要:为适应新形势体育课堂教学的要求,文章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终身体育习惯与能力为宗旨。从目前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中学体育教学改革首先要从改变体育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出发,建立三种教学模式,并对教学方法从四个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中学 体育教学 评价 改革
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中国要想在世界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改革,而改革就需要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这就要依赖于教育。体育教学是一项使学生身心同时参与的综合活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有着其它课程所不可替代的优势,在培养新世纪人才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学生上体育课时“身顺心违”和有“厌烦”情绪的现象普遍存在,陈旧、单调、枯燥的教学内容和过于严格的课堂纪律往往是打消学生自觉进行学习的主要原因。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智力发展和身体发育的最佳时期,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最关键时期,因此对体育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文章针对中学传统体育教学的现状,尝试性地论述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改革的途径与方法。
1、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行体育课程中的一些问题也日益明显地突现出来:教育观念滞后,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不完全一致,学生的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的任务落不到实处。教学的这种现状严重影响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和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知识范围扩大,求知欲不断增强,有些学生对某项体育活动具有强烈的兴趣,甚至达到入迷的程度。同时,中学生对上体育课和对不同运动项目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兴趣和态度有较大的差别,往往喜欢那些感兴趣的知识,这就导致了体育教学内容的单一和教学过程的齐同性与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产生了矛盾,表现为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学生对现行的体育课教学表现出严重的不满,强烈要求体育课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2、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途径
为了提高我国青少年的健康水平,切实加强体育教学工作,教育部于2001年出版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试用版),新课标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表现出与传统教育不同的全新理念,体现出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创新。
2.1体育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教育思想的转变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体育教师要突破传统的束缚,使“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变;变“接受式教育”为“创新教育”,才能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实现四个转变。
2.2上课模式的改革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是沿用前苏联的“讲——示——练”的统一规格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系统传授知识技能,但忽略了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练及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上课的教学模式必须创新:
2.2.1建立“练——问答——讲——练”的启发式教育模式
“练——问答——讲——练”的教育模式即教师布置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先进行练习,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练习的情况有针对的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后回答,接着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的讲解和点拔,最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练习。
2.2.2建立男女合理分班的教学模式
随着年龄的增大,男女生的各方面差异越来越显著,针对中学男女生这方面的特点可在某些运动项目进行男女分班教学。
2.2.3建立“主项专修、配项必修”的教学模式
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不同,因材施教,进行项目分班,建立“主项专修,配项必修”的教学模式。
2.3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入手:鼓励学生自编体育游戏,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并把自然科学知识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去,同时培养学生的体育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教学中去。
2.3.1把学生自编游戏融入体育教学
在体育课教学中,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最有效途径是在练习中让学生尝试自编游戏内容。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教会学生设计体育游戏的一些基本方法,对学生创编的有创新意识的游戏,进行肯定和表扬,对个别有困难或游戏活动缺乏新意的进行点拔,启发和帮助。并鼓励学生在自编游戏的时候相互交流与合作。
2.3.2把多媒体引入体育教学
使用多媒体进行体育教学可把课上得更美、更生动。由于多媒体具有重复,慢放,暂停等功能,可使一些在课堂上不易于用语言和示范动作在短期内让学生接受,难懂的知识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取得传统教学无法取得的效果。如篮球、足球战术的教学等。体育课中的动作技术的教学,如果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会使教学更生动、更形象、更直观,学生易于在大脑中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明确动作技术的重点与难点,便于学生在以后正确地进行练习,音乐可以陶冶人的心灵和道德情操,体育运动中,在音乐节奏的感染下,可充分调动人的激情,可把人的刚毅、激情的一面与柔软、温情的一面有机的结合起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3.3把自然科学知识渗透到体育教学
在体育教学中适当穿插自然科学知识,可使体育课更加生动,充分调动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可以利用其它学科的知识解释一些体育现象,如:为什么长跑要沿着逆时针方向跑,足球比赛中为什么会出现“香蕉球”,快速跑时为什么不能立即停下来等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2.3.4把培养学生的体育审美能力贯穿于体育教学
体育的诱人魅力吸引着广大青少年,热爱运动是青少年的天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有针对性地灌输健与美的知识,引导学生认真体会体育的美。
2.4建立合理的评价模式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体育课的评价基本上是一种终结性评价,它的基本特征是在公平,公正的旗号下,用统一的运动成绩考核作为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及课程实施的主要评价标准和方法,在实践中常常是教什么,考什么。偏重于生物性的评价,评价内容也与教学目标脱离,它既不能全面反映课程目标的要求和学生学习的结果,也不能很好地发挥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而且很容易挫伤由于遗传等客观原造成的运动技能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评价不能有效地反映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因此,学生体育课成绩的评价要与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结合起来,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
结束语:
改革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创新是方向,改变教育观念是关键,体育教师应本着改变目前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现状,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终身体育能力与意识的目标出发,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教学改革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