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刚 何 涛 吴仁燕 浙江省嘉兴市王店人民医院超声科 嘉兴 314011
36例儿童暂时性小肠套叠超声观察
沈 刚 何 涛 吴仁燕 浙江省嘉兴市王店人民医院超声科 嘉兴 314011
小肠套叠 儿童 超声
随着高频超声探头应用的普及,儿童小肠套叠的诊断率日益提高[1]。与成人小肠套叠不同,儿童小肠套叠大部分不合并小肠器质性病变,部分病例可以自行回复(即暂时性小肠套叠),不需要灌肠复位或手术复位[2]。笔者收集了2007年4月—2012年3月在嘉兴市王店人民医院诊治的36例儿童小肠套叠病例,分析儿童小肠套叠的声像图特征,并初步探讨暂时性和持续性小肠套叠的鉴别指征。
1.1 一般资料 患者均因阵发性腹痛(或哭吵)来本院门诊就诊,部分伴有呕吐。年龄41天~12岁,中位数4岁,其中2~6岁22例,占61.1%。均没有典型的肠梗阻、腹部包块及果酱样便等症状体征。
1.2 方 法 使用飞利浦EnVisor C和日立EUB-5500彩超,高频线阵探头,全面探查腹腔。发现病灶后,仔细观察回盲瓣,排除回结型、结肠型肠套叠。病灶短轴切面测量套叠直径,长轴切面测量套入长度,并实时动态观察5~10min。然后经儿科医生会诊肌肉注射阿托品,30min后复查超声,套叠仍然存在的病例行空气灌肠复位。检测首次超声检查包块的直径、长度、外侧肠壁厚度。
36例中,同时存在2处小肠套叠3例,3处小肠套叠1例。小肠套叠超声表现为短轴切面呈“靶环征”,长轴切面呈“套筒征”。周围肠管蠕动较活跃,周围肠管未见明显扩张。36例中,17例病灶短轴切面可以见到肠系膜套入形成的高回声,形成“新月征”,见图1;2例套叠内可以见到数个淋巴结回声,长径7~12mm不等,淋巴结周围有肠系膜高回声包围,见图2。所有病例彩色血流图套叠内都可以显示短条状血流。20例超声动态观察套叠包块内可以见到蠕动,其中5例(13.9%)观察期间套叠自行回复。余31例经儿科医生会诊,给予阿托品肌肉注射30min后复查,有24例(66.7%)套叠包块消失。
套叠未消失的7例(19.4%)均无空气灌肠复位禁忌症,行空气灌肠复位前X线透视均无明显肠梗阻及腹膜炎征象,空气进入小肠后,仅3例可以见到小杯口状高密度影,并迅速退出,近端小肠充气。复位后再次超声复查,均未见到小肠套叠包块。
按是否进行空气灌肠复位,36例首次超声检查小肠套叠包块声像图特征见表1。
图1 肠系膜套入形成的“新月征”
图2 包块内的淋巴结
表1 套叠包块声像图特征例
一般认为,小儿小肠套叠是肠蠕动紊乱引起,具有套叠外径小,套入部位短,容易复位等特点。随着小儿腹部检查中高频探头的常规应用,小儿小肠套叠并不少见,其中大部分为暂时性小肠套叠,可以自行复位。本组36例,在超声观察期间即自行复位和肌肉注射阿托品30min后自行复位29例(80.6%)。行空气灌肠复位的7例中,仅3例可以见到小肠套叠征象,推测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行空气灌肠时已经自行复位;②套叠比较松,较低的空气压力下即已经复位,没有使鞘部扩张出现典型的肠套叠征象;③出现肠腔内高密度影的时间极短暂,没有观察到。
超声动态观察下套叠包块内可以见到蠕动的病例,均自行复位或注射阿托品后复位。因此小肠套叠包块内有蠕动是判断套叠是暂时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本组结果显示,包块的直径、外层肠壁的厚度可以作为判断暂时性小肠套叠的参考,但测量值存在部分重叠。套入的深度对判断的参考价值可能不如前述两个指征,但如果套叠长度特别大的,还是应该考虑持续性套叠。从本组病例看,套叠包块内见到肠系膜回声,是小肠套叠的一个常见表现,但对判断套叠是否为暂时性意义不大,这点与张尧等[3]研究不同。套叠内可以见到淋巴结的2例病灶直径最大分别为28mm和25mm,在空气灌肠复位过程中可以短暂见到套叠征象。故认为套叠包块直径≥25mm,要警惕持续性小肠套叠。如果套叠内出现淋巴结或其他病理性先驱物、肠壁有水肿表现,或者患儿出现典型肠梗阻表现,应诊断为持续性小肠套叠,积极进行干预。
本组大部分是暂时性小肠套叠,注射阿托品后自行复位率略高于国内相关文献报道[2],可能与注射后超声复查间隔时间有很大关系。因此需要儿科医生转变观念,对于包块直径比较小、外层肠壁没有明显水肿增厚和病理性先驱物的病例,可以先保守观察,期间可以肌肉注射阿托品,间隔30min彩超复查套叠是否消失,减少不必要灌肠复位和外科手术。同时也需要放射科医生意识到,空气灌肠没有看到肠套叠征象,并不代表没有发生过小肠套叠。
[1]陈建荣,厉挺,马校军,等.高频超声显像在小儿小肠套叠诊断和灌肠复位治疗中的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5,21(3):205-207.
[2]戚庭月,孙红光.小儿小肠型肠套叠的超声诊断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24(10):1619-1621.
[3]张尧,李士星,时博,等.小儿暂时性小肠套叠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特点[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0,21(4):293-295.
201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