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胜
“垃圾”这一称谓,已经习惯于和别的词汇绑在一起,像什么“垃圾商品”、“垃圾广告”、“垃圾短信”、“垃圾邮件”等说法,正在被人们广而用之。近来又闻听“垃圾书”一词。
何谓“垃圾书”?顾名思义,该扔的书。该扔的书,即不值一读的书。怎么就不值一读了?不妨听听眾人如何说:此等书,或为追逐经济利益,不惜东拼西凑、迎合低俗、胡编乱造,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思想,极度缺乏有益的精神营养,不仅颠覆了“开卷有益”的社会常理,甚至成为误导受众、有害读者之物;或同一题材大“炒热饭”,雷同之书过多过滥,相互抄袭,众人“嚼一个馍”,一如谈养生、讲励志、论成败之类,铺天盖地,却大多是抄来抄去的玩意儿。
怎奈何,这不值一读的“垃圾书”,于今并不少。
前不久,有官方媒体在全国范围进行了一项题为“你遇到过‘垃圾书吗”的在线调查,有73.2%的受访者直言当下“垃圾书”多,其中34.2%的人认为“非常多”。
也许这一调查结果并不足以为凭,但一叶知秋,它透露出的信息告诉我们,抵制“垃圾书”,已成为绕不开的话题。
如今,不管名人一族还是草根一群,都有写书的冲动。评职称重著述也使诸多学人急着攒书。泥沙俱下的“著书潮”,焉能不带来肆意抄袭、刻意低俗、随意编造的“垃圾书”泛滥成灾。写书是个人自由,谁也限制不了。但你可以写,我可以不出。这就需要出版人来严格把关了——建立和完善审读机制,提升出书门槛,将“垃圾书”扫进“垃圾箱”。正如有的出版人所说,出版人不仅仅只是出书,更重要的是对图书进行把关审查,这是出版人应当具备的道德良知和社会担当。
那把什么关呢?笔者以为,重在四点:看其思想性如何,能否在观念和思维上给人以正确启迪;看其知识性怎样,可否让人们获取新知;看其精神格调如何,能否陶冶读者真善美的性情境界;看其创新程度怎样,是否人云亦云、毫无新意之作。思想性强、知识性足、精神格调高、创新程度大,这些既是图书作为精神食粮有别于其他商品的特质要求,也是出版人必须信奉的圭臬和恪守的底线。而纵观“垃圾书”,无不背离了这种底线。治病要对症下药,抵制“垃圾书”的绝佳药方就在于出版人能恪守这种底线,此乃读者所向,也是大势所趋。
可曾几何时,“向钱看”的潜规则让一些出版人丢了责任心,圆了发财梦,致使大量“垃圾书”得以出笼。抵制“垃圾书”,有必要向这样的出版人大喝一声,勿让经济效益蚕食了社会效益。
当然,光大喝一声还不够,相应的监管机制应当充分发挥出应有作用,对“垃圾书”该亮红灯就亮红灯,绝不网开一面。
“垃圾书”泛滥也有阅读层面的致因。一些人钟情于快餐式、浅俗化阅读,沉浸于过度娱乐之作,乐道于荒唐虚幻、格调低下之书,让“垃圾书”拥有了需求,为粗制滥造提供了口实。须知,读者欣赏水平高,不再屑于“垃圾书”,那“垃圾书”自会失去市场。所以说,抵制“垃圾书”,读者也是断不能袖手旁观的。
责任编辑:戚本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