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奇
摘 要:《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的一部名著。这部作品节奏明快,流畅自然,朴实无华,精炼简洁。人物对话口语化、性格化,三言两语就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在这部小说里,海明威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表现人物的抽象的、复杂的思想感情,把象征主义手法运用得淋漓尽致。本文试从高山与平原、亮光与黑夜和河流与雨水三个方面分析这一创作手法。
关键词:象征;象征主义;象征主义手法;象征意义
欧内斯特·海明威是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最负成名的作家之一。1929年出的《永别了,武器》使他声誉鹊起,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地位。文学评论家认为,海明威的这部小说体现了象征主义特征。美国当代著名的文学史家与评论家哈里代写的《海明威的双重性:象征主义和讽刺》一文,阐述了海明威作品中几个重要的典型人物具有象征主义特色,作品中表现出的高山平原、冬天和下雨、老人、马林鱼及大海都具有象征意义。
很多评论家赞扬这部小说,称它是海明威在“艺术上的最高成就”,是“主题与创作手法近乎完美的结合”。《永别了,武器》这部小说对帝国主义战争进行了尖锐的揭露,表现了作者的反战态度。西方评论家认为,该书名一语双关,即可作“永别了,武器”解,也可作“永别了,怀抱”解,暗示着战争和恋爱两大主题。该部作品取材于他看书的亲身经历。1918年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那年,他作为一名救护队员走上硝烟弥漫的战场。结果在意大利前线他身负重伤。在住院期间,海明威爱上一位年龄比自己大得多的金发护士,她叫艾格尼斯。恋情持续不到一年即破裂,海明威痛苦不堪。战场上的冒险,情场上的失意,成了他创作这部作品的素材。
《永别了,武器》的主题是战争毁灭了爱情。它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写美国青年亨利在意大利救护队担任上尉期间,结识了英国护士凯瑟琳,彼此相爱。亨利受了重伤,愈后返回前线。在一次慌乱的撤退途中,亨利被意大利军官误认为是德军奸细。亨利被捕后,设法逃跑,找到了凯瑟琳,两人一起逃亡到瑞士。过了一段短暂的幸福生活后,凯瑟琳不幸死于难产。享利孤零零地在雨中返回旅馆,享利的世界里再次只剩下孤独。
海明威曾把他的文学创作比作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文字直接写出来的部分,仅仅是“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还有“八分之七”隐藏在水下。因此深沉含蓄、简明清新是海明威创作的一个突出特点。现在文学评论家把他的这种艺术风格称为“冰山风格”、“冰山原理”或“冰山原则”。“冰山风格”主要表现在:
1.电报式文体,即那种简洁、清新、明晰、干净的散文文体。海明威总是避免使用描写手法和堆砌华丽辞藻,而昼采用直截了当的叙述和准确、精炼、鲜明、生动的短小语句。由此其“冰山风格”又被称作“电报式风格”。
2.含蓄、凝练的意境。海明威既然倡导以八分之一部分来表现八分之七部分,即“以少胜多”,努力要追求一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趣外之旨。而为了获得这种艺术效果,作家又主要依赖了象征、简洁和零式结局的手法。海明威相当广泛地使用象征手法,表现在其作品中,无论是情节、主题、意象以至通篇诸方面,均富有突出的象征性。如《永别了,武器》中的“武器”一词又可作“怀抱”解,暗示战争与爱情的双重主题。运用简洁手法来安排人物对话,作者退避一旁,完全同人物自己说话,以此让读者去体味厂家的潜台词,去捕捉人物稳秘的情感活动,以补充和再现作家故意省略的八分之七部分。如《永别了,武器》的结尾。海明威小说的结尾,一反传统的大团圆模式—不是那种精心安排的有头有尾的收场,而是戛然而止,给人中途刹车、故事似乎并没有讲完的感觉。
《永别了,武器》中的文字节奏鲜明,流畅自然,朴实无华,精炼准确。人物对话口语化、性格化,三言两语就使人物跃然纸上。特别值得注意的事,在表现手法上,海明威善于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表现抽象的、复杂的思想感情,这种手法就是象征手法。在这部小说里,海明威将这种手法,运用得非常巧妙、非常成功,令人叫绝。反复咀嚼,回味无穷,深感作者真是独具匠心。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这一创作手法。
1 高山与平原
在海明威的笔下,“高山”象征着“纯洁与美好”,“平原低地”象征着“肮脏与龌龊”。 《永别了,武器》是以意大利前线作为典型环境来描写的。在《永别了,武器》一开始,一群军官精神空虚,靠每天到妓院饮酒作乐打发日子,他们随心所欲地讥笑神父,以此取乐。下雪了,由于无仗可打,亨利提出想去度假。有位中尉介绍他去自己的家乡阿马斐度假。其余的军官纷纷热心地推荐各种好玩的地方,如米兰、罗马、佛罗伦萨等“文化及文明的中心地”,因为这些地方有年轻而又漂亮的女人可供玩乐。而神父则劝他去自己的家乡阿布卢齐,那里有一片高原,天朗气清,路硬如铁,雪上有野兔走过的痕迹,可以好好打猎。他的父亲是位好猎手,既可照料亨利的生活,又可以陪他去打猎。在这里有两种地方、两种生活方式供亨利选择。亨利最终选择了前者。他在度假期间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醒来时不知道谁在睡觉”。有时甚至故意跟争论价格不公。回来后,他又常常后悔不该去这种地方。在这里,神父的家乡代表着干净、纯洁的北国高原;军官们的家乡则代表着浊水的平原低地。高原地带的人们过着一种自律、有尊严的生活;而在平原低地则是另一种生活方式:醉在梦死,毫无尊严。亨利表面上放浪形骸,内心却非常痛苦。他厌恶战争,却又找不到生活的出路,没有精神归宿,常借着酒色来麻醉自己。
后来亨利在战场上受了伤,神父到医院去探望他。他告诉亨利与妓女寻欢作乐并不是爱,那只是“情欲”。如果一个人爱别人的话,他就会为所爱之人“付出”、“牺牲”,因而他才会有快乐。神父离开后,亨想着他告诉自己的有关他家乡的事,阿布卢齐的春天是全意大利最美的。那儿有山有水,山上有熊,河里有鱼,林里有鸟,既可打猎,又可垂钓。这里神父象征着传统的价值观念;神父的家乡则象征着一片净土。
在本书的第五部分,亨利和凯瑟琳双双逃往瑞士,开始了告别战场以后的新生活。他们住在山里一间褐色的木房子里。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美丽,高山上白雪皑皑,溪流边绿草如茵。他们携手出游,登山涉水,远足旅行,赏阅诗文,甜蜜地勾画着的生活蓝图。在海明威的笔下,在亨利的心目中,这里的群山、气候和河流恰似神父的的家乡:青山绿水,气候寒冷,是一片净土。在这里他可以暂避开战争的,忘却心中的烦恼,与的凯瑟琳厮守在一起。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凯瑟琳临产日期的迫近,他们决定移居到山下靠近医院的地方。于是,他们冒雨搬到瑞士的大城市洛桑。不久,凯瑟琳便临产住进了医院。由于难产,她生下的男孩夭折了。而她自己了因为大出血,已奄奄一息。亨利守在医院直到她最后死亡。告别了战场的亨利,此刻又与情场永别。他失去属于自己的一切:相濡以沫的妻子和即将诞生的孩子。他再也没有什么可做的了……。在这个悲剧的后面,海明威暗示了这样一个寓意,平原低地是人脏污秽的地方,在这里你将一无所有。
2 亮光与黑夜
在海明威笔下,“亮光”代表着一种安全感,而“黑夜”则和睡觉相关联,睡觉象征着人死之后的长眠,“黑夜” 象征着“人死之后所必须面对的黑暗”。
凯瑟琳一开始就与“亮光”连在一起。花园里她与亨利初次相见时,穿着魄的护士制服,头发闪闪发亮;她去探望负伤的亨梨 那天,他一醒来,就看见“房间里有明亮的阳光”。这预示着凯瑟琳的到来。甚至在后来亨利要前线时,凯瑟琳坐着马车去送他,亨利临上火车时,回头看见凯瑟琳的脸孔在灯下闪闪发亮;亨利告别了战场后,去找凯瑟琳,一见面,她的脸因喜悦而泛着红光。对亨利来说,凯瑟琳是真与美的象征。与她在一起,才可能有安全感。
对海明威笔下的“硬汉”来说,“黑夜”是一段不祥的时光。亨利在前线掩蔽壕里被炸弹炸伤时是黑夜;在卡普莱拓意大利宪兵要枪毙他时是在黑夜;他和凯瑟琳为了逃避意大利士兵的追捕逃亡瑞士时在黑夜;洛桑医院里凯瑟琳难产辞世是在黑夜。黑夜虽然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它却象征着邪恶的裣和反动腐朽的势力对人的无情摧残。
亨利并不信上帝,但在晚上时却时时害怕上帝,用他的话说,“这世界上的一切都在黑夜中变得不真实了”。在他遇到凯瑟琳以前,常与其他军官在晚上喝酒,或到妓院里寻欢作乐。只有在黎明十分有亮光时才能沉沉入睡。后来亨利负伤住院,凯瑟琳来探望他时,亨利意识到自己爱上了这位漂亮的金发姑娘。为能与她呆在一起,也为了能逃避这不祥的黑夜,凯瑟琳自愿去值夜班,亨利也彻夜不眠。他们在一起度过了许多美好的夜晚。
后来逃离了战场的亨利在斯特拉萨找到了休假中的凯瑟琳。那天晚上他们住在旅馆里。这时的亨利已经告别了战场,重新回到幸福的二人世界。看着熟睡的凯瑟琳,他心中久久难以平静:他以前和许多女人发生过关系,但每每感觉寂寞和孤独,这种感受是难以言表的。尽管夜里和白天并不相同,因为夜里的许多事在白天并不存在。夜里使寂寞的人最难过,一旦寂寞,辗转反侧。但和凯瑟琳在一起,自己不再感觉寂寞,不再有梦醒人去的忧愁;和凯瑟琳在一起,夜里和白天没有多大的区别,只是夜里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黑夜虽然可怕,但有了凯瑟琳如同有了阳光,有了生机,自己的精神就有了归宿。
3 河流与雨水
在海明威的笔下,“河流”象征着急“洗礼”,而“雨”自始自终都象征着“不幸和死亡”。
在卡普莱拓大撤退时,亨利与所在部队失去了联系。过桥时被意大利宪兵抓住。当时天正下着雨。因为他讲意大利语口音不纯,宪兵们怀疑他是德军间谍。战争给予这位身负重伤的美国志愿兵的款待竟是“就地枪决”。这不能不说是无情的嘲弄,借着夜色,亨利了捆绑,一头扎进河里,靠一根圆木才得以逃生。他在河漂流了一夜,天亮时,才爬到了岸上。这次经历,对亨利来说,可谓是一次不折不扣的“洗礼”,“愤怒连同义务职责都给河水洗得干干净净”。他把制服上的徽星割掉,并宣称“自己是再也不干了,战争再也与自己无关了”。从此,他告别了过去的军旅生活。他已不再是上尉亨利了,他是凯瑟琳的亨利了。
在这部小说中,“雨”自始自终都存在着。亨利与凯瑟琳热恋期间有这样一段对话。亨利说:
“雨下得很大。”
“你会永远爱我吗?”
“是的。”
“就是下雨了也不变吗?”
“不。”
“很好。因为我怕下雨。”
“为什么呢?”
“我也不知道。亲爱的,我总是怕下雨。”
“你并不是真的怕下雨,对吗?”
“同你在一起就不怕了”
……
“我怕雨,因为我曾梦见自己在雨中死去”
“哪里有这种事”
“历时我也梦见你在雨中死去。”
“这很可能。”
“你不会在雨中死去的,因为有我(注:指凯瑟琳)保护你。我知道我能够的,但是没有人能够救自己。”
这段对话中共有9个“雨”字,从中可以看出,凯瑟琳怕雨,因为雨是死亡的象征。这也是她唯一害怕的一件事情。她知道没有人能够自救,这种感觉正说明人是自己无法控制的邪恶社会环境的牺牲品。从此,“雨”就一直伴随着他们。一直到他们在蒙脱儿山上定居下来,这“雨”才停了。
次年3月,冰消雪融,气候突变,夜里落起雨来。他们决定下山搬到城里去住,车子到洛桑旅馆门口天还在落着雨;医生给凯瑟琳做剖腹手术时,天已黑了,外面还在下着雨。告别了“武器”的亨利,又告别了凯瑟琳的“怀抱”。他默默地离开了医院。这时外面天下着大雨。
凯瑟琳的死亡不是邪恶社会环境的直接结果,也不是上的必然结果,是凯瑟琳的身体结构妨碍她正常分娩,这是生理上的一个不幸的偶然事件。然而正是这看似偶然的人物结局中,作者了他对合作制的悲观主义看法:这个世界以各种方式打碎人,任何反抗和挣扎都是徒劳的,人在同外界势力搏斗中终归失败。
除了以上三点外,还有些地方也使用了象征手法。比如,亨利和凯瑟琳告的遗体告别时,那简直是在和“石像”道别。这个冷冰冰的石像所象征的正是他已经丧失而又无法复活的一切。
在亨利看来,人类好比正在一块木头上爬行的蚂蚁。“木头一烧起来,蚂蚁成群队地往外跑,起先往中央着火的地方跑,随即掉头向木头的尾端跑。许多蚂蚁挤在那儿,最后一同落到火里去。有的逃了出来,身体烧得又焦又扁,四处乱跑,不知要逃往何方。但是大多数还是往火里跑,接着又往尾端奔走,拥在那还没有着火的尾端上,到末了还不是全部跌在火里”。在他看来,人生不过是一场悲剧,而人的唯一价值和出路就是面对死亡,无所畏惧;面对失败,不失尊严,即重压下的优雅风度。
《永别了,武器》把作者的迷惘风格也体现得特别充分。作品着重解释了“迷惘的一代”的形成过程。亨利从一个热情的青年演变为失望、空虚、痛苦、迷惘的典型,正是由于这场罪恶的帝国主义战争,它不但毁灭了无数个生命,也摧残了整整一代人的精神。亨利最后好不容易逃离了战争,然而他心中的信念好女友凯瑟琳又在难产中死去。亨利便在怅然的雨中迷失了理想的方向。海明威在作品中以亨利的命运悲剧来强调:战争摧残人的身体,也毁灭人的心灵,战争使人觉得世上毫无幸福可言。饱受战争创伤具有朦胧的反战主义思想的海明威,对战争的正义和非正义性是难以认识的,因而他无法给他的主人公指出一条正确光明的途径。所以亨利只能出于求生消极逃避战争,一旦爱情没有了,于是什么也没有了。所以作者思想的迷惘决定了他的主人公思想的迷惘,也决定了其作品风格的迷惘。
海明威的这部宏篇巨作历来受人称道,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他动的象征主义的手法是很突出的。通过象征手法,作者表面上描写自然现象,但实质上无时无刻不在提示着这样一个深刻的主题:战争摧残人性,战争毁灭爱情,战争是人类生存的威胁,战争是人类相残的悲剧。因此,《永别了,武器》也是对帝国主义战争的尖锐的揭露,它表现了作者一贯的反战态度。
《永别了,武器》在艺术上初露海明威的独特风格,也显示出他在艺术上的成熟。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纯粹用动作形象表现情绪,象征式的背景(雨——不幸,太阳——幸福,暴风雨——毁灭性事件),电文式的对话,简短而真切的内心独白,简约洗炼的文体以及经过锤炼的自然、流畅、凝炼的日常用语,构成了作者独创的艺术风格。
参考文献
[1] Ernerst Hemingway. A Farewell to Arms.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2.
[2] Dictionary of Library Biography. Volumes 9. Gale Research Company. Book Tower, Detroit, Michigan, 1980.
[3] 詹斯特·D·哈特. 《牛津美国文学词典》. 牛津大学出版社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6.
[4] 秦小孟. 《当代美国文学——概述及作品选读》(上册).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
[5] 怀文大. 《外国文学名著词典》.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2.
[6] 董衡巽. 《美国文学简史(修订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7] 陶洁. 《美国文学选读》.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8] 肯尼斯·S·林恩. 任晓晋等译. 《海明威》.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7.
[9] 董衡巽. 《海明威选编》. 中国科学院出版社, 1985.
[10] 海明威. 林疑今译. 《永别了,武器》(海明威文集新版).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11] 任秉义,刘明德. 《西方文学作品评析辞典》.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