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秋梅
摘 要:教材的选用是高校教学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它对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教材选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教材选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相应的教材选用的措施,力求引起重视,为择优选用教材创造条件,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关键词:高校;教材;教材选用
在《高等学校教材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要重视为本校开设的课程选用高质量的、不同特色的教材。不得片面地强调提高学校教材的自编率。对于不具备自己编写高质量教材条件的课程,应积极选用外校编写的质量较高的教材”。由此可见择优选用教材是高校教材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目前高校教材选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出版混乱,重复出版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出版社由过去的事业单位管理转向企业管理,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经济效益成为某些出版部门追求的主要目标。一些出版部门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一些基础课程、热门课程的教材成了竞相出版的对象,同一门课的教材竟多达十几种甚至几十种,而一些冷门专业、新兴学科和选修课教材却普遍缺乏,教材重复出版与教材缺乏并存,特别是基础课教材和“两课”教材尤为严重,如《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等教材均有几十甚至一百多个品种,这些教材的出版,不但引起出版混乱,也给高校择优选用增加了难度。
2、高等学校普遍重视教材出版,轻视教材选用
学校为了增加评选优秀教材的数额,增加评选优质一类课和获得优秀教学评估的条件,或者为了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从本单位利益出发,希望教材出版数量多,片面强调自编率,不论条件如何,搞所谓自成体系。而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教材质量问题,常不被重视。选用教材时,在同等条件下,只要有本校编写的教材,就很少选用其他学校的教材。
3、制度不健全造成选用教材的随意性
任课教师是教材的第一选用人,在教材的选用过程中任课教师仅凭个人喜好选定版本,不经教研室集体研究,仅凭任课教师个人选定版本,更换教师后,别的教师不愿使用这个版本,只得淘汰原定教材,另选版本。有的教师长期使用一个版本,自认为熟路,得心应手,不轻易改变教材,致使反映新的科技知识的教材得不到及时选用。
4、教材选用信息还不够畅通
教师对教材的选定,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按照有关教材征订目录选择,由于仅能了解一些基本情况,缺乏实物的理性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另一种是根据已有或阅后的教材实物来征订,虽有总体性认识,但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或偶然性。目前,教材出版多、更新快,而教师的信息来源有限,因此很难掌握全相关教材的资料,教师选择教材范围的局限性势必会影响教材选用。
二、选用教材的基本原则
1、教材必须具备正确的思想和观点,教材的选用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努力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一门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教材必须保证基本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教材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教材体系和内容两方面:一方面要求教材体系较好地体现本门学科的内在科学逻辑,恰当反映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外在联系;另一方面要求教材内容对本学科的新进展和新成果,进行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及时将被科学论证和公认的新技术、新成果、新观念充实到教材内容,展示本学科当前发展的最新水平。优秀的教材其内容和结构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内容要体现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的过程。教材自身的章节与章节之间,内容、习题和附录之间等,都要体现科学的逻辑结构。实用性是教材选用和管理的首要原则标准:包括适应现实和适应未来两方面,即既要面对现实,适应专业和学科的需要,能够较好地与相关的教材和课程内容衔接与协调;又要面向未来,适应未来专业和学科的发展的需要,并与其发展趋势相一致。
3、符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 该原则要求教材自身的内容和结构要符合教育与教学的基本规律,符合本专业培养方向的要求,满足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
4、有很强的科学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基本概念、定理、定义的阐述准确无误,符合科学的抽象;对基本原理的论证、公式推导等符合科学的逻辑关系,展示本学科当前发展的最新水平。
三、做好高校教材选用工作应采取的几项措施
1、加强选用管理,严格教材选用程序
加强选用管理,严格教材选用程序,一是从提高教学质量的高度,加强教材选用管理力度,为所开设的课程选用高质量的教材,正确处理好选用国家推荐教材与学校自编教材的关系。二是严格选用程序,要经过逐级审批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课程所在系教师提出选用教材目录,教研室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集体讨论审查,并提交相应的论证和背景材料,报系领导审定签字,报学校教材主管部门审批后,由主管部门统一征订和采购。同时在申报审批过程中,各级主管部门必须坚持原则,严格把关,严格审查,确保选用教材的质量。
2、创造选优、用优的运行环境
教材作为特殊商品应该遵循市场规律,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在公平竞争的条件下,使优者生存,劣者淘汰,应该使所有出版物公开亮相,公平展示,在展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九五”国家重点教材和历届评奖的优秀教材的同时,也要展示各校选用的包销教材、联合出版教材及规划外教材。在评选优秀教材的同时,评选出最差教材,建立多种教材发行网络,保证正当、畅通的发行渠道。
3、建立教材资料信息库和教材样本库
学校教材管理部门应将本校历年使用过和正在使用的教材样本,不同层次的校内外、国内外教材样本,特别是同类获奖教材及出版部门新近出版的新版本优秀教材样本收集起来,也可搜集各出版社的优秀教材和新近出版的教材,将本校各专业所开课程的不同版本,特别是一些新版优秀教材样书集中起来,建立教材样本库,专柜供教师阅览。教师可留心本专业内教材出版动态,学校也可积极与相关出版社、书店联系,积极收集、整理各类教材的出版信息、书评等资料,将新华书店编印的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用书总目、各出版社书目、教材内容介绍和征订目录进行整理、归类,建立教材出版信息库,并通过网络和向各系(部)印发教材信息简报等形式,将这些资料及时提供给教师,教师不仅能看到教材的目录,而且能了解到教材内容的质量,教师在同类书籍的选用上有比较才有选择,以减少教材选用的盲目性,促进教材选用质量。
4、建立教材质量信息反馈制度
加强教材质量跟踪,对选用教材进行质量跟踪调查。在所选用的教材使用后应对使用教材的教师、学生进行调查和评估,通过教材使用效果的反馈来判定教材的质量,进行信息反馈,以便及时淘汰劣质教。只有掌握了这些第一手材料,才能在选用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才能选好适用的优秀教材。
5、开展教材研究,不断提高教材选用质量
教材研究应纳入学校教学或科研计划,建立制度,明确任务及要求,解决必要的研究条件及经费。学校教材管理部门应组织开展教材研究工作,通过新书介绍或书评,可以达到“知书、识书、用书”的目的,这是择优选用教材的重要措施。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成立教材研究机构,专门开展和组织教材研究和评价工作,为教师选择高质量教材创造良好的条件。
总之,在高等教育的教学活动中,教材是重要依据。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必须对教育质量给予特别关注。而教材又是关系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教材选用与建设方面树立正确的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政策选择和制度建设,对保证学校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华莉;姜安丽.我国高校教材选用的研究现状及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6年05期
[2]张云霞. 高校教材选用原则及其贯彻途经.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8年12期
[3]赵兵. 高校的教材选用. 西南民族学院学(哲学社会科学版)[J]. 2002(9):21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