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辐”中要知“辐”

2013-05-14 09:08阮华君
知识窗 2013年10期
关键词:电离辐射核辐射电离

阮华君

身在“辐”中

手机有辐射、电脑有辐射、冰箱有辐射、微波炉有辐射、电吹风有辐射、电视机有辐射、太阳光也有辐射……现代人早已身在“辐”中。可是,我身边很多人对于“辐射”两字,可以说是谈虎色变。如果是这样,那说明你身在“辐”中不知“辐”,因为辐射远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辐射是科学上常用的一个名词,指的是物体以电磁波或粒子的形式向周围发射能量的过程,也称为“放射”。科学告诉你,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零度(接近-273.15℃)以上,都以电磁波和粒子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热量,这就是辐射。如果辐射会说话,它一定会非常得意地说:“我无处不在,你无处可逃!”既然如此,你就不用怕了,因为,怕也没用!

辐射家族

依据能量高低及电离物质的能力大小,可以笼统地把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所谓“电离”,一般而言,是指电子被高能辐射从电子壳层中击出,使原子带正电。拥有足够高能量的辐射可以把原子电离,人们因而称之为“电离辐射”。比如,让人谈虎色变的核辐射就是一种高强度的电离辐射。人体组织中的每一个细胞大约由数万亿个原子组成,一旦受到核辐射,就会无差别地破坏人体细胞中原子的化学键。当破坏的程度非常之大,人体自身无法修复时,就会出现致癌、致死等情况。更可怕的是,为了修复被破坏的原子化学键,人类的基因可能会发生突变。一旦生殖细胞基因发生了突变,就有可能遗传给后代。据说,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后,当地有些老鼠受到核辐射,基因发生突变,如今有的老鼠已经和猪仔差不多大了。

非电离辐射,是指含有的能量很低,不足以让原子电离,它是由电场和磁场交互作用产生的电磁波向外释放形成的,所以也被称为电磁辐射。例如紫外线、红外线、激光、微波都属于非电离辐射。在我们生活中最容易接触到的就是太阳光和一般家用电器发出来的非电离辐射。

虽然非电离辐射对细胞组织影响的研究时间并不长,但不管怎么说,它比电离辐射的伤害要小得多。当然,凡事无绝对,如果你天天24小时手机不离身,总是戴着耳机听音乐,那肯定或多或少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由于电离辐射会破坏细胞组织,可以引发癌症,所以,一般人常说的辐射都是指电离辐射。

“辐”不可怕

电离辐射能致癌,算是个超级恐怖分子,但是,请放心,一般人是遇不到它的——除非是那些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一般人天天接触的都是非电离辐射,如手机、电脑、电灯、电话、彩电、空调、冰箱、电饭煲、微波炉、油烟机、电吹风、电剃刀、太阳光、通讯基站、高压电线、WIFI……哎呀呀,真的是太多太多了,让我们躲不开、逃不掉。

非电离辐射看上去很麻烦,事实上我们一点也不用怕它。

首先,家用电器的功率很小,相对的辐射“剂量”也很有限,一般不足以对人体造成伤害。有人说,微波炉这个家伙的功率可不小啊,而且靠发射电磁波工作,难免会释放大量的微波辐射。是的,在日常使用的家用电器中,微波炉算是“辐射剂量”超大的了。但是,请放心,微波是无法穿透金属的,一般微波炉都是全金属外壳,所以,一个合格的微波炉是不可能让微波出来游逛的。

其次,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人类早就发明了很多防范辐射的方法。比如,给微波发生器加上金属罩;放射工作人员穿上专门的防护衣服;核电站的核反应堆深埋地下,并加上层层防爆防护罩;医院的放射治疗室用特殊材料制造,以免辐射外泄……这些都是很有效的防护方式。

再次,对于自然界中的辐射,如太阳光,因为人类从古到今一直面对它,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抵抗力和适应性,人体皮肤完全可以吸收小剂量的辐射,并把它转化成热量。当然,不要指望用这个取暖哦,它的热量太微不足道了。

最后,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随着人类对辐射的认识逐渐增加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防辐射的办法越来越多。所以,辐射想干点坏事,还真不容易找到机会呢。

知“辐”者爱“辐”

辐射也并不是总干坏事的,它也能为人类造福。我们熟知的一些医疗手段,比如癌症放疗、核磁共振检查、X光检查、CT扫描,都是利用了辐射。

如此看来,我们身在“辐”中要知“辐”,这样我们才能很好地利用辐射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也就不会谈“辐”色变了。

猜你喜欢
电离辐射核辐射电离
低水平电离辐射危害小于不良生活习惯
核电站电气贯穿件安装工艺及常见问题分析
以醋酸电离为例分析“弱电解质越稀越电离”
如何复习“水的电离”
核辐射探测仪器和技术的发展趋势
李君问:电脑眼镜能防辐射吗?
浅谈溶液中水的电离度
储粮害虫防治方法研究初探
归类总结促进H2O电离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