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三畏
前不久,看到有一位先生在国家某部委的机关食堂吃了顿饭,把它晒到微博上来了。接着又看到新闻《成都部分机关食堂对外开放,能否推广引热议》,说部分机关食堂已经“对外开放”,附近居民可以去进餐了。新闻绘声绘色地说:“不贵,菜品丰富。”机关食堂原本是只供“机关人员”吃饭的,虽然不查验身份证,但那是因为它有认脸不认证的传统,“对外开放”真的是一大变迁。
机关食堂对外开放,你不说我都知道它“不贵,菜品丰富”。炊事员拿国家工资,代表国家给你煮饭;房子不用租不用买,国家的房子配给你煮饭用。尤其风光无限的是,如果你级别足够,还有某种“专供系统”,不走市场路线,与市场价格无关,只跟国家补贴有关,同时,还要保证生态环保。
当然,我相信你的所谓开放是有限的。假如你真以这样的身份对外开放,还不把同一条街的饭馆全部逼垮?人家有资金成本,器具折损,房屋租金,人员工资等等。此外,人家的经营所得,还要拿出一部分来养你们的食堂和在食堂吃饭的人。而你肯定不上税。你这样开放了,不又是一个“双轨制”,扰乱市场么?
我不知道为什么,机关食堂竟然矜持不住,要走出来秀这一把。是否国家对机关食堂的补贴降低了,不得不赚点外快来补贴补贴?如果是这样,那真是一项悄无声息的重大改革。在机关食堂前面,还有“三公消费”挡着呢?在“三公”的巨额消费面前,国家补贴一下“机关食堂”,算个什么呢?相比之下,机关食堂不仅不算腐败,如果某个机关的主要领导经常中午在机关食堂吃饭,一定会让人觉得他格外朴实。
但是,这里却折射出一个问题,通过它这一对外开放,给了我们一个思考角度。在改革年代,如果较起真来,机关食堂能通过改革的“验证码”吗?如果公务员的收入要公开,如果公务机关的费用要核算,那么,机关食堂的补贴或者特供是否永远师出有名?
机关食堂是在首先保障公务系统人员的供给制背景下诞生的,全面实施则是在全国计划经济时代。现在,如果它通过对外开放来存活,当然也是一条路子。但实际上,应该从供给上终止计划经济时代的传统,不给公务员吃“免费午餐”。至少到目前为止,某些机关食堂还在维持接近“免费”的午餐,而且“菜品丰富”,原料供应也都处于非市场化状态。
今天大部分国家对中小学生实行营养干预,中午有免费营养午餐。而我国与世界惯例相反的是,大多数学校没有食堂,大多数的机关有食堂。最近一项调查表明,中国贫困地区的学校,70%的学生上课有饥饿感,30%营养不良。而即使在这些地区,公务员也在享受着货真价实营养丰富的免费午餐。他们应该为此感到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