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萌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并逐渐进入课堂,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大大增强人们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然而,目前多数学校的多媒体教学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有许多学校还处于观望阶段,不少领导和教师在认识与实践两方面都还普遍存在着一些误区。最常见的有这样几种:
误区一:条件不成熟,曲高难相和;矫治策略:更新观念,星火燎原。
不少学校的领导认为:多媒体好是好,就是身价高,学校硬件不到位,师资又缺乏,暂时不搞也无妨,还是等水涨船高吧。这其实是一种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孰不知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我们的社会已开始进入数字化时代,“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从而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已成为当今教改的必然趋向。我们只有更新观念,放远目光,抓住机遇,抢先发展,才能取得现代教育改革的主动权。
要说师资,其实很容易解决。只需挑一两位事业心较强、好学上进的教师(有无电脑基础关系不大),参加一次短期培训,就可初步学成。倘无机会参加培训,就是自学也可以。笔者就是完全靠自学学会的,并不感到有何困难。至于硬件,亦很简单,可以先从一台电脑搞起。如没有多媒体电脑,只须将一台普通电脑添数百元的多媒体配件即可搞定;若教学演示时没有液晶投影仪,暂时可用屏幕尺寸较大的电视机替代,只需给电脑换一块带视频输出的显示卡即可。由一人一机起步,待取得一定经验后再逐步扩大阵容,如此滚雪球似地发展,何愁不成星火燎原之势?
误区二:公开课现形,随堂课匿迹;矫治策略:另辟蹊径,化难为易。
在多媒体教学初步开展起来的学校,往往存在这样的现象:为了一场公开课,多名教师费尽心机苦战多日,方才磨出一个课件,而在平时教学中则敬而远之了。
应当看到,影响多媒体教学普及程度的原因,除了硬件数量的不足以外,最重要的则是相关课件的匮乏以及制作的困难。是否可以另辟蹊径呢?其实办法还是有的。一是可以因地制宜选择制作课件的软件,一些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课件,可用比较流行的、功能强大的authorware、director等多媒体制作软件,辅以专门的图形图像、音频及动画软件制作完成。当然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而一般的课件不妨试试用office97中的pow-erpoint,这一软件易学易用,效率较高,其功能虽无au-thorware强,但效果还算不错,用来做“家常菜”还是挺“实惠”的;二是可以给课件“减肥”。设计课件时应把精力集中花在每堂课的重点、难点的突破上,每一堂课突破一、二个难点足矣,不要面面俱到,只要真正能把教师感到难以讲清楚的问题用多媒体特有的优势讲清楚就可以了;三是采取“拿来主义”。目前国内面向课堂教学的课件逐渐多起来,学校可利用电教代办费适当购买一些,这样使用起来就方便了。当然现成的课件不一定适合教者的教学意图,这时可利用抓图、抓动画等软件截取其中所需部分,重新组合与加工。如此轻轻松松,何乐而不为呢?诚然,目前要在课堂教学中普遍使用多媒体教学,具备条件的学校还很少,但倘若能将现有条件充分利用起来,提高多媒体教学的使用率,还是大有潜力可挖的。
误区三:众“体”皆罢黜,独尊多媒体;矫治策略:多“体”并存,各显其能。
有的教师在尝到多媒体的甜头后,便对此奉若神明,于是在一些课上从头至尾都用多媒体,对其它常规媒体不屑一顾。在某些公开课上,我们甚至看到一些教师纯粹以多媒体替代小黑板与挂图之用,还自以为用了多媒体而颇为自得。这样的教师,其追求现代化的意识是好,但是还必须讲点辩证法。
任何事物都有其所长,亦有其所短。总的来讲,多媒体固然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其它常规媒体的许多特色功能也不容忽视。如投影的静态展示功能、幻灯的实景放大功能、教学模型的空间结构功能等,是计算机所不能完全替代的。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让多媒体与其它常规媒体有机配合,“和平共处”,而不要一味追赶时髦。
误区四:“一键定乾坤,电脑为中心;矫治策略:优化结构,增强交互。
在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师中,常有一些人怕操作失误,为图方便,就让计算机教师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上课时只需按一个键,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这样上出的课便是“流水课”,教师总要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电脑的既定流程上来。更有趣的是,笔者曾多次看到,由于教师在操作电脑时多按一次键,电脑便顿演“蒙太奇”手法,执教者尴尬不已。此类现象实在是多媒体教学的悲哀。究其根源,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演变成了“电脑+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它只不过更强化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被动性。
现代化的技术必须要有现代化的思想与之相适应。教师在设计课件的时候必须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在课件结构上,可采用模块化思想,变“线性结构”为“非线性结构”,将课件设计成学生学习的资料库,并注意增强课件的交互性及其界面的人性化,使课件流向能根据教学需要而随意调度。同时,要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情况,能力较强的教师还可适当增强课件的智能化。这样的教学才可以说是得多媒体教学之精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