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章
【摘要】本文认为,并以《雪》一文为例,对“准确把握主旨是准确理解语言的前提”进行了探析,对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及不同解读对有价值的教学内容的挖掘的制约、不同主旨背景对语言解释的合理性影响等作了探析。
【关键词】解读;准确把握主旨;教学内容确定
之前,也就曾苦苦思索鲁迅先生《雪》一文的主旨和教学内容的确定问题。读了《中学语文教学》(2011,2)彭兴奎老师的《也谈(雪)的主旨——兼谈教学处理》一文(以下简称“彭文”),颇受启发,特整理一下曾经搁置的思考,请同行和专家指正。
关于已有的“并列说”、“主次说”、“好坏说”等观点,加之彭老师的“孤独反抗说”,彭老师在文章已经叙论详尽,不在赘述。关于《雪》的主旨,我的观点是“逆境与人生之境界说”或叫“逆境的积极意义说”。我的解读方法或视角有二——一是鲁迅先生的方法:“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二是陆机《文赋》“或因枝以振叶,或沿波而讨源”的思路,即先看以这样的主旨理解为背景,去解释文章的语言形式问题,是否顺理成章而不牵强,是否基本准确,再看文章的语言形式是不是为该主旨服务或与该主旨密切相关,暂称之为“文道互证”。“文道互证”的理据,其实叶圣陶先生在论述如何教课文时早就提出:“在讲解的时候,一定要靠讲明语言的运用和作者的思路——思维的发展来讲内容。要知道作者为什么这么说而不那么说,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为什么用这种口气而不用那种口气,所有这些都跟文章表达的内容明确相关。不能把两者分开来讲,这一堂课讲思想内容,另一堂课专门讲语言;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这堂课才算成功。”
1 从三个“顾及”看主旨
首先是作者所处的社会状态。学生要理解此文,也需要对此进行回顾,相关知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李大钊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在课文注释中即已涉及:“原载于1923年12月20日《新民国》第一卷第二号。本文写于五四运动之后。当时,部分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重新陷入迷惘之中。作者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预见中华民族正逢新的转机,号召国民去开创历史新纪元。”面对如此“艰难的国运”,作为革命家的李大钊特写此文以激发国民雄健的精神。面对相同的社会状态,作为革命家的鲁迅当然也会“英雄所见略同”,但从顾及鲁迅全人的角度,首先要“顾及”他是革命家的同时更是文学家和思想家,必须注意他的作品有不少都是以揭示哲理启迪人生为前提去唤醒或兼有唤醒、号召人们去革命或变革的性质,《雪》就是这样一篇文章,首先要注意的是,应该把《雪》作为一篇“启迪人生”的文章来读——启迪人生是文章最根本的作用:应该看到逆境(挫折、困难、委屈甚至不幸)的积极意义(现在的人阅读即主要应该注意这一点),这才是文章可以超越时空的主旨,文章对当时没有“重新陷入迷惘之中”已经以雄健的精神投身革命中的人也是一种鼓舞,而号召“重新陷入迷惘之中”的人们振奋起来,以雄健的精神去感受时代所赐的壮美趣味,只是其中一点而已。对此文的解读绝不能局限于“革命”文章的视域。顾及鲁迅全人,还应该考究他相关的思想,觉得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彭老师也曾引用的《伪自由书·前记》中的一句话:“我向来的意见,是以为倘有慈母,或是幸福,然若生而失母,却也并非完全的不幸,他也许倒成为更加勇猛,更无挂碍的男儿的”,只是我认为“更加勇猛,更无挂碍的男儿”的精神,不是“孤独反抗的精神”(这一点在下文还将详述),而是李大钊所说的“雄健的精神”。朔方的雪的境界,毫无疑问是一种奇绝壮美的境界,这和李大钊在前述一文中所论“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够感觉到的”也是相一致的。第二,是写此文前几天——1924年12月31日的《鲁迅日记》:“晴,大风吹雪盈空际。”基本可见,鲁迅创作此文,最初的灵感正是由“大风吹雪盈空际”之壮美之景而起,进而与思想和记忆中固有的东西结合,酝酿出蕴含人生哲理足以启迪人生的美文。如果我们顾及鲁迅是思想家这一点,尝试追问一下:作者想在文章中给人们揭示怎样一个人生哲理?再结合作者所处的社会状态和全篇来考究,就会发现作品的主旨是:逆境或挫折(困难、委屈),并非就是一定坏事,善加对待,它恰恰是我们的潜能得到最大的释放、最真最善最美的的一面得到充分显现,或使我们的人生境界得到质的提升进入更高更美的境界,成为新的自我的根本条件。这一主旨是可以超越时空的,“暖国雨们”、“江南雪们”、“朔方雪们”,现在的我们和未来的人们读之,都会受到不同程度或不同侧重的启示,鲁迅这一篇文章不是只为某一种人而写。(同时,应该让学生明白:如果身处顺境,更要倍加珍惜!)这和李大钊的说法,魏书生老师“能够受委屈的人才是强者”的观点以及“不幸是人生最好的大学”的说法都类同。以往的解读,似乎有将作品主旨简单化、平面化之嫌。为什么我们现在不去战斗不去革命的人,每读此文仍感到精神振奋?那是我们隐约中领会到逆境或挫折对我们人生境界提升的令人振奋的可能性,鼓舞起了我们一种向上或敢于面对困难、逆境或挫折的力量!
下面,我将着重从顾及全篇的角度,对文章的这一主旨进一步进行探析。
关于顾及全文,彭老师认为“关键有三:一是开头两句,二是写朔方雪部分,三隐含着的两幅雪景的关系”。我也先从这三处入手进行分析,以佐证我的观点。
为了后面论述方便,首先看往常理解中似乎已经形成定势思维的两个问题。一是作者对“暖国雨”“江南雪”“朔方雪”的褒贬问题,我认为作者对三者并没有厚此薄彼,对“暖国雨”“江南雪”只是指出其局限,正如“朔方雪”之所以能够旋转升腾闪烁是天气之“凛冽”大风之旋转日光之照耀综合所致一理,这个局限并非“暖国雨”“江南雪”自身因素所致,而是所处环境的“暖”“寒”所致,所以作者不说“我认为”而是说“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加之“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一句,有暗讥“博识的人们”不懂一种环境一种境界之意。写“江南雪”还写到晴天来“消释”雪人的皮肤,写朔方雪时也写到“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也是隐喻“温热”环境(顺境)对人生不利的一面。从顾及全篇而言,其实这里已经涉及作者写“暖国雨”“江南雪”“朔方雪”三景的最关键的三个词语——“暖”“寒”“凛冽”。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曾指出,考究文章要做到“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可见,从关键词语入手也是研究文章的一个重要途径。不同境界,正是这不同的“暖”“寒”“凛冽”所致,雨雪有何过错?!作者是不爱雨只爱雪或只爱“江南雪”“朔方雪”其一吗?非也,他只是借其言说一个人生哲理而已。二是似乎也已经成定势思维的“反抗说”,此说很值得商榷,“雪”要去反抗他之所以能够成为雪之所以美的“寒”“凛冽”,使奇绝壮美的“朔方雪”和“滋润美艳之至”的“江南雪”成为“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的“暖国雨”吗?逻辑是极为不通的。《论语》云:“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正是被孔子所反对的固化思维的影响所致。
接着,我将从开头一句开始综合涉及其他两点来探析文章的主旨(第二句,前文已经述及)。开头第一句课后问题中也设问: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修饰雪花,强调了什么?教学参考书回答是“强调雪的不屈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是值得赞赏的”。我认为并非如此,这句话所强调的意思是:暖国的雨并非从来没有变过雪花,即使他偶尔变为雪花,也是不怎么冷很柔软很少量而已,无法和江南与朔方的雪的规模相提并论,如果说暖国的雨就从来没有变过雪花是和事实相悖的。这种句式,在初中教材中也不少见,我仅以《紫藤萝瀑布》(七年级上册)中“我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一句为例略作说明,在理解这种句子时我们有必要教给学生理解这种句式要注意的问题:作者否定的不是单纯的宾语,而是有定语限定的宾语,这种表达方式具有增强表达效果的作用。《雪》这一句在写法上还有一箭双雕之妙,既写了由于气候之暖,南国只是偶尔会下点微乎其微的小雪,又巧妙的在对比之中提前写了“朔方雪”的“冰冷”“坚硬”“灿烂”的特点,虽笔还在“暖国雨”但心已至“朔方雪”,而且暗设首尾呼应引起下文之妙,如果我们初读此文至此,不禁会问:暖国的雨不变这样的雪,那么什么地方的雨变这样的雪,为什么?(我们也应该引导学生这样发问以理解鲁迅文笔之妙)当我们接着往下读,读完写“江南雪”部分,疑问仍未解:江南的雨也不变这样的雪啊,为什么?待读完全文,认真思考方明白:是朔方的雨变了这样的雪,为什么?因为暖国“暖”江南“寒”而朔方“凛冽”。文中所写,“江南雪”的境界比“暖国雨”美,“朔方雪”的境界又比“江南雪”更奇更美,全因“暖”“寒”“凛冽”的差别所致,可见严冬也并非就不好,人生的逆境也并非就是坏事。考究文章主旨,应该多追问“为什么”:为什么写这个内容?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处理是否和主旨有关,是否为主旨服务?因为“作者为什么这么说而不那么说,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为什么用这种口气而不用那种口气,所有这些都跟文章表达的内容明确相关”。(叶圣陶语)比如我们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要写晴天来“消失”雪罗汉的皮肤?为什么要写“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两幅雪景的关系是什么?这样写是否为主旨服务?是否有自相矛盾之处?我的理解,这都是在暗喻“暖”(顺境)不一定就是好事,也即是说“寒”“凛冽”(逆境)并非就一定不好。只有这样,语言形式和主旨才一致。
已有的“并列说”“主次说”“好坏说”和彭老师的“孤独反抗说”,我尚有几点不解之处,在此一并提出来请同行和专家指教。关于“反抗说”的自相矛盾之处,前文在谈已经说了。先看“并列说”,“所谓两幅画面,两种感情,优美壮美;追求美好环境,反抗寒冷环境云云。”(彭文语)“两幅画面”“优美壮美”,不错,但试问:既然要反抗寒冷,不就是要反抗“江南”和“朔方”吗?据作者所写“江南”和“朔方”可是“寒”“凛冽”啊,那么,美好环境是什么?是“暖国”吗?可是这据作者所写可是不美啊。或说,“江南”和“朔方”两个地方都不错,是“寒”“凛冽”不好,但是“两幅画面”“优美壮美”又是“寒”“凛冽”之功呀!为什么要反抗使两个地方“优美壮美”的“功臣”呢?次看“主次说”——如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的“有关资料”选录钱理群教授的话:“相比较,他(指鲁迅)更醉心于‘朔方的雪花。”“总的说来,他对秀丽的江南风景,‘并无敏感。”教参的“课文研讨”也说“鲁迅更看重的是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相比而言,最值得称赞的还是在孤单的境遇下独自抗争的雪”(转引于彭文)云云,既然“鲁迅更醉心于‘朔方的雪花对秀丽的江南风景,‘并无敏感”,如果只是为了突出“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这个主旨,写江南雪容易粘连在一起一句就够了,为何又要把江南雪写得那么“滋润美艳之至”?为什么要写江南雪给孩子们带来的堆雪人的乐趣?还有,写暖国的雨又有什么作用?“暖国的雨”就代表了不独立不张扬吗?也是经不起推敲。这一观点还有一点不准确的地方,就是将“朔方雪”境界中所蕴含的“雄健的精神”不准确地理解为了“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还有一个疑点,这一观点将“孤独”理解为了“孤单”,试问:告诉人——你去战斗吧,你是孤单的——对人还有鼓舞作用吗?其实这里的“孤独”有两个不同层面的含义:表层意思是,因为红花绿草蜂蝶是经不住严冬的“凛冽”的,朔方雪也堆不了雪人,孩子们也难以抵御严冬之凛冽,因而朔方雪没有红花绿草蜂蝶和孩子们的相伴;深层意思是,只有“如粉,如沙”“绝不粘连”具有“雄健”精神的朔方的雪才能够在凛冽的旋风之中“旋转”“”升腾“闪烁”,他们是与众不同具有独立自我但包藏力量,“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的独一无二的一类。但他们并不孤单,他们的同伴是无以计数的,前述《鲁迅日记》也述及鲁迅记着“大风吹雪盈空际”,“孤单”的雪怎么能够“盈空际”?这里的“孤独”,我的理解是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和“众人皆醉我独醒”之意味,是在“昨夜西风凋碧树”之时“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它强调的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和其他人所不能及,比如抵御不了严冬凛冽的红花绿草蜂蝶们和暂时抵御不了凛冽的孩子们。三是“好坏说”——认为“江南雪好(理想),朔方雪不好(现实),朔方雪的抗争精神,几乎视而不见,完全忽略。(参见王蒙《雪的联想》,载《当你拿起笔》,北京出版社1981年)”(转引于彭文)我的疑问有二:一是既然江南雪好是理想,为什么又要写雪人“终于独自坐着了”“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这不是有好景不常之嫌吗?二是既然朔方雪不好是现实,为什么又要把它写得那么奇绝壮美?另外,既然雪有好坏之分,而好坏一般是针对“道德”而言,请问:江南雪的美德是什么?朔方雪的不道德处又是什么?作为文学家和思想家的鲁迅,思路怎么会这样怪异混乱?而根据我前述的主旨观点,作者认为“江南雪”和“朔方雪”的境界(或景)都是美的,字里行间传达给我们的信息也正是如此。
2 不同主旨背景对语言解释的合理性对比
准确把握主旨是准确理解语言的前提,反过来,通过看对语言解释的合理性又可以审视主旨把握准确与否。其他一些问题在第一部分已经涉及多处,在此仅以以下两个问题为例作比较。
(1)“但是”前省略了的“虽然”是什么?按“孤独反抗说”似乎应该是省略了“虽然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接下去是:但是它总是互相粘连而不独立,而且没有反抗的精神);按照“主次说”的思维方式,似乎理所当然是“虽然朔方的雪不像江南的雪一般滋润美艳”,按“逆境对人生的积极意义说”,省略的应该是“虽然江南的雪已经滋润美艳之至,似乎已是最美的境界了”,如果将下文的意思连起来,就是:但是,不是这样。江南的‘寒与朔方的“凛冽”相比,不算什么,还有比“滋润美艳”更高更奇绝壮美的境界,那就是朔方雪凭借旋风旋转升腾闪烁,“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的奇绝壮美的境界。如果说“暖国雨”的“单调”与“江南雪”的“滋润美艳之至”的对比是隐喻逆境对人生境界提升的积极意义,“江南雪”的“滋润美艳之至”与“朔方雪”的奇绝壮美的对比则是进一步隐喻——从积极意义看,不同程度的逆境与困难(挫折、委屈)可以让我们进入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这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及韩信能受胯下之辱的道理一样。按“好坏说”我则不知道要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据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对课后练习一的解答,省略的“虽然”和“但是”连起来是——虽然“江南的雪那样祥和恬静的美固然能让人欢喜,但更崇高的美应该像北方的雪那样敢于直面惨淡人生,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壮美人生被说成了“惨淡人生”)
(2)对“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的解释。我的解释——“孤独的雪”前文已经述及;“死掉的雨”,就是人生境界有了质的提升的新的自我,“死掉”是指自我的一种积极的比较彻底的蜕变,即自我经过磨练潜能得以最大限度的释放、变得更真更善更美,从较低人生境界进入了较高的人生境界;“雨的精魂”,意思是人生境界有了质的提升的新的自我中,经过磨练,最真最善最美最优的方面得以发展和突现,就像金矿冶炼成了纯金。结尾一句,如果换个通俗的说法,我认为大略可以是:“是的,这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雪,是发生了美丽的质的改变的雨,是雨的精华的结晶。”三句连起来,我认为是从三个方面强调朔方的雪之境界的“独一无二与众不同”,“孤独的雪”先指出其“独一无二与众不同”,“死掉的雨”指出他达到“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途径和方法(死掉——在逆境中对自我彻底的改变和质的提升,相当于凤凰涅槃),而“雨的精魂”则指出他之所以“独一无二与众不同”,是因为他凝聚了自我本性中的“最真最善最美最优”,是因为他用逆境把自我这一金矿冶炼成了纯金。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则笼统地将三者解释为:“北方的雪的特点之一是孤独,在这里它还被表现成死掉的雨的意思。北方的雨完成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献身,让它成为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坚强内核的精魂。”比较含混。“孤独”等于没有解释,“死掉”被说成了“死亡”“献身”,“精魂”我认为是凝聚了“最真最善最美最优”的一面,而教参则认为只是凝聚了所有的“坚强”。
3 该主旨观点的教学价值与教学处理简谈
准确把握主旨是准确把握教材的关键,准确把握教材,又是确定有效教学内容的前提。文本解读的高度与准确性,是制约教学内容效度和价值的关键因素,正因如此,苏霍姆林斯基曾明确的指出:“我是文学教师,我承认,我喜爱自己的学科。我的教学体系的基础,是善于阅读、理解和欣赏原著的能力。”徐江教授也指出:“中学语文教学之所以出现‘无效或者说‘低效甚至是“负效”的现象,第一个原因就是语文老师解读思维活动层次低到文本解读水准线以下”,“中学语文‘无效教学的第二个原因就是语文老师的解读思维活动与学生同在一个层次上”。关于教学意义,这里着重只谈我的主旨观点可以衍生出来的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促进学生积累作文素材方面的内容与意义。
现在的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大多不足,抗挫折能力普遍较低,这是众所周知的,借此文让学生明白逆境对人生的积极意义,其针对性作用明显应当比其他几说要好要现实——如果这样解读,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的“单元说明”说“《雪》是《野草》中最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一篇”也是极为正确的。更为关键的是,这还更能体现“读写结合”的原则和理念,使阅读同时具有促进学生作文素材积累的功能:
一是积累主旨,顺便提及——作文素材积累中,不注重主旨的积累或主旨积累人言亦言毫无创新视角,是学生作文难以深刻立意不高的一个常被忽略的因素——其他几个主旨观点,似乎积累价值不大或不现实,因为对身处现在的学生甚至老师恐怕都很难写这种主旨的文章。
二是衍生出相关作文话题或文题,如可以让学生写自己走过某个逆境或面对某个困难(挫折、委屈)的经历与心路历程,还可以让学生写身边勇于面对逆境的人(可写已经获得成功的给人以启示,也可写正在勇敢面对的,对其给予鼓励和祝福);还可以从反面去立意,写身处顺境不加珍惜正在走向负面人生或可能走向负面人生的事例,对此类人提出忠告或给人们以警示;更可以学习鲁迅的创新思维,针对现实中某种现象尝试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我将为学生提供自己到医院就诊的一个真实事例)。
三是引导相关作文材料的积累,比如,可以积累关于写和鲁迅此文观点类同的议论文的类比论证材料:鲁迅笔下的“暖国雨”单调,“江南雪”滋润美艳之至,“朔方雪”奇绝壮美,全因所处环境的“暖”与“寒”、“凛冽”的不同;还可积累“不幸(逆境)是人生中最好的大学(别林斯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等名句。
四是从参读篇目中积累作文素材和话题(文题),因为,根据我的主旨观点,在教学时我将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参读篇目,少讲多读,多用感性的材料以帮助学生理解比较抽象难懂的主旨(这也即是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之法),至少提供:(1)《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李大钊);(2)《能够受委屈的人才是强者》(魏书生);(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4)《谛听噪音》(我的下水文)。
如果再教此文,我的教学思路与程序将大致如下:
(一)让学生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明白课文大致写了什么内容。
(二)借助课文朗读视频资料的示范,让学生再读课文(朗诵,最好男女同学两两配合),主要是体会作者对雪景的喜爱之情和课文语言之美。各自练习之后,选3-4组在班内展示交流,对情感表现和节奏等把握不够准确之处进行指导。
(三)思考、讨论:你觉得作者用这么美的语言写“这些”内容的意图除表达这对雪景的喜爱之情之外是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即课文的主旨是什么)?在经历讨论过程后,我将以“灌输”的方法,给学生简述文章主旨、文章对我们及鲁迅所处时代的人的不同侧重的启示。然后,给学生提供前述几篇文章的复印件,让学生快速通读,帮助学生理解该主旨(主要让学生感受)。
文章的内容,大略概括为三点:(1)写暖国的雨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2)写江南雪景之美;(3)写朔方雪景之美。我将引导学生追问——既然“暖国的雨”不能变这样的雪,是什么地方的雨变了这样的雪?又为什么江南的雨也没有变这样的雪?为什么唯独不写暖国的雨美?雨景就真的不美吗?还是鲁迅爱雪而不爱雨?或是题目叫《雪》不能写雨景之美?为什么“江南”和“朔方”的雪同样是雪但其美又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还可以再问。让学生明白,同时能够较合理解释这些“为什么”的依据,才是主旨所在。
(四)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即剖析文章表达主旨的独特的语言特点,让学生明白鲁迅此文独特的表达方式,以便模仿、借鉴(或积累文章布局范式)。文章结构及语言特色大略剖析如下(我认为,有价值的独特的语言形式,应该剖析出来,让模仿者可以像填词一样照词牌去填充模仿):
开头:从和中心景物有关的反面(对立面)某一景物写起(略写),用修饰中心景物二的几个词语来修饰该景物,一箭双雕,为前呼后应埋下伏笔。借他人之口简评。
主体部分一:写中心景物一(优美,详写)。用“……可是……”衔接过度。先总写其特点一以形象的比喻具体写其特点一描写和该景物相伴或密切联系的多种景物与人物活动来烘托。
主体部分二:写中心景物二(壮美,拟人化,详写)。用“虽然……但是……”的内在逻辑衔接过度,但省略“虽然”,直接进入描写比中心景物一更奇的中心景物二,突出开头所写到之特点。
结尾:用“是的”加一个排比句结尾。
(五)课外作业:我将让学生在前述作文话题中选择一个话题,模仿鲁迅或以自己独特的构思与语言形式,写一篇作文(我的下水文《谛听噪音》是以自己独特的构思和语言形式写自己面对委屈的心路历程)。
还需略作补充,主旨应该是能够统领全篇的东西,虽然文章有鼓舞人们以“雄健的精神”去感受时代的壮美趣味的意思,但这只是作者为说明主旨的其中一个巧妙的“例子”,或说是为主旨服务的整体中的“部分”,它还不能统领全篇,能够统领全篇的是逆境对人生有着积极的意义。《雪》在当时固然有鼓舞人们去革命去战斗的作用,但他之所以有这种作用,不是由于“追求美好环境,反抗寒冷环境”、“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或“孤独反抗的精神”的倡导,而是“逆境方能成就有境界有趣味的人生,而当下正是以雄健的精神凭借旋风去感受人生之壮美趣味的时代”的号召——但必须注意,揭示逆境与人生境界之关系才是主旨所在,没有这个“枝”(前提),纯粹的“以雄健的精神凭借旋风去感受人生之壮美趣味”这个“叶”相当于没有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号召因无法激起内在的动力定然是无力的,深入人性层面这正是鲁迅作为思想家的高度之所在。
老子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鲁迅此文只是讲述于自然景物的观察中所悟到的人生哲理而已,对任何一种自然景物都是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都没有偏向。至于文章的有些作用,或许连作者本人也没有意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