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 正 发
(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 娄底417000;2.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8)
20世纪90年代末,为拉动内需,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我国启动了“新大学”运动。截至2011年5月,全国普通本科高校820所,其中属于90年代后新建的普通本科院校有317所,占全国本科高校的38.7%[1]。如果再加上脱离母体的322所独立学院[2],那么,新建院校数量是非常庞大的。新建本科院校一般由专科合并或单独升格而来,科研基础薄弱,需经历升本期、扩张期、转型期、提质期等阶段。现正处于转型期的新建本科院校,其科研能力建设是培养合格本科生和完善自身职能体系的重要内容。因此,科研定位关系到高校能否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新建本科院校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由专科学校合并或独立升格而来,其前身的专科学校以教学为主,主要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理论知识的讲授也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对师生的科研要求不高,因而科研基础较薄弱。主要表现在:
根据对教育部社科司科技资料进行统计,如表1所示,以“新大学”运动前的1991—1995年为例,我国专科学校科研活动人员1991年校均180.1人,1995年却只有164.7人,人数出现了下降。而1991年全国高校(本专科)科研活动人员校均达735.7人,1995年达781.1人。可见全国专科学校科研活动人员不及高校的1/4。
表1 1991—1995年全国高校与专科学校科研人力情况比较(单位:人)
续表
1991—1995年,研发全时人员专科学校5年校均13.5人,不及全校高校校均171.2人的1/13。1991—1995年,研发全时人员专科学校教授5年校均0.3人,不及全国高校5年校均15.3的1/51。可见,新建本科院校在升本前的专科时期,普遍科研人员少,科研人员职称低,教师主要以教学为主,科研任务少。
专科学校科研力量薄弱,争取大项目的难度大,能成功申报一般的省级项目就很不错了,来自于上级部门的课题经费资助只占科研总经费的20%,其余主要靠学校从紧张的财力中划出用来支持和奖励教职工的科研活动。“专科学校中每年科研经费的投入在50万元以上的只占20%,30万~50万元的占10%,20万~30万元的占20%,不足10万元的却占50%。”[3]
表2 1991—1995年全国高校与专科学校研发经费情况比较
如表2所示,如1991年全国高校平均拨入科研经费1 976.3千元,而专科学校只有47千元,只相当于全国高校平均的1/42;1991年全国高校平均课题为97.6个,而专科学校平均只有6.6个,只及全国高校平均的1/14;1991—1995年专科学校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为零。可见专科学校科研经费长期投入不足,学校缺乏足够的经费用于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教育改革不能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滞后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导致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难以与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相契合,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用于高学历(博士)教师的科研启动经费和高水平专业实验室建设的资金更是难以找到来源,一些科研兴趣较大、学历较高的教师缺乏发展平台,专业研究特长难以施展,他们往往另择良木,科研人才难以留住;教师想参与地方的科技研发与推广,但难以得到支持应用技术开发的资金,在地方经济建设的一些前沿课题上处于失语状态;由于受经费的限制,教师极少有机会外出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知名学者和专家来学校讲学难,内部学术交流活动更是匮乏,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动态,导致学术视野狭窄,创新性不足。
专科时期学校致力于知识的传授,缺乏科研创新的气氛,对教师的科研要求不高,教师从事科研的意识不浓,参与科研的人数少,许多学校的科研成果主要集中于少数人,还有许多教师从未主动参与过科研工作,浓厚的科研氛围难以形成,科研成果数量少,创新性不足。如湖南某新建本科院校于1985年建校,到2004年升本前的20年间,在CNKI 网上只搜到学校教师论文501篇,且主要集中在少数作者身上,主要发表在一般的教学期刊上。而升本后的2004年到2009年5年间,在CNKI 网上就搜到了824篇学术论文,远远超过了前20年的总量,且许多发表在CSSCI 和中文核心期刊上,表现出科研能力的较大进步。尽管专科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学,但大部分专科教师科研的功利性太强,把科研看成是单纯的职称科研,等到快要评职称的前几年,无奈进行一些科研工作,缺乏持久性。此外,许多教师没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想到什么就写点什么,没有经过系统的科研训练,理论水平低,研究方法落后。
专科学校的科研人员大多数为个体户,单干户,很少有联合攻关、协作研究的团队。课题申报时主要依靠自己独自思考,临时拼凑团队,导致项目组成员责任心不强,参与项目时可能积极性很高,而对项目研究过程则毫无热情,团队精神缺乏。成功申报课题后,教师个人拼出若干篇论文发表,就算大功告成。合作研究成分较少,层次不高,缺乏大项目。其次是学校有影响的专业、学术带头人缺乏,难以形成有凝聚力的科研团队。再次,缺乏科研团队建设的制度、措施和激励机制,也是造成科研力量分散的重要因素。由于科研力量分散,更难以争取大项目,导致科研项目总在小、弱、短的低迷局面徘徊。
专科学校的科研管理工作起步较晚,无论在科研管理机构、科研管理制度还是科研管理水平上都存在着明显不足。科研职能部门主要是传达课题申报通知,收集课题申报材料,对课题只注重立项和结题,而忽视对中期的检查、督促和帮助,从而缺乏中间极为重要的管理过程;对论文发表只要求数量达标,对质量没有认真区分,对教师的指导能力有限,有的管理人员自己都不懂科研,纯粹是做事务性工作,甚至连上传下达的信息都不准确,学校教师的科研还处于一种个人行为阶段。
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着自身科研能力不足与地方对科研需求迅速增加的矛盾。作为一所本科院校,理应培养本科生的科研素质,教师要通过应用型科研来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科研上了台阶,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促进教学,并在科研团队中培养教师和学科。然而,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基础薄弱,升本后的科研之路很曲折,科研始终难以在学校中找准位置,不能形成科研与教学互利互动的良性局面。
升本之初,学校全力发展科研。新建本科院校一般是地方为数很少的本科院校,重要的“科研中心”,肩负着为地方解决各种科技难题的重任。面对日益扩大的学校规模,领导对学校未来的发展走向、发展阶段捉摸不定。认为学校既成为了本科院校,又有大量的学生不断要求入学,学生数量很快就赶上了老牌本科院校,下一步是如何向老牌本科院校学习和看齐,希望有朝一日能与老牌本科院校抗衡。因此,领导一边忙于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建设,以应付评估,一边鼓励教师大力开展科研工作,并亲自带头冲刺国家级课题、国家级成果奖;鼓励教师发论文、评职称。教学工作一时看不到成效,学校考核也对教学工作不重视,无法量化,教学被忽视。
政府问责,学校转而深化教学改革。随着社会对高校教学质量的问责逐步加强,教育部对教学质量问题也开始重视,要求高校以教学为中心,狠抓教学质量,接连出台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 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等文件。各新建本科院校组织学习“质量工程”精神,加大对教学工作的投入,硬件建设得到改善,学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加强教学工作,深化教学改革,科研工作被暂时忽略。
然而,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中最重要的改革,也是最难的改革。上层的教育体制改革可以通过政府的行政命令强制实施,但教学改革关系到每个教师的切身利益。真正的教育改革,改到深处是教学,改到难处是教材,改到痛处是教师。学校升本后立即大量扩招,原有教师长期从事专科教育,新引进的教师大部分刚从学校毕业,许多理工科专业的教师不是师范专业毕业,没有师范专业知识,也没有经过教育实习,一进校门就走上讲台。更何况教学任务重,身心疲惫。教学质量怎么能在短时期内得到明显提高呢?因此,学校尽管付出了较大的努力,学生仍旧厌学情绪严重,教学改革的效果不理想。同时,学校不需要对学生就业负责,教学质量的好坏一时也看不出来,上级主管部门对领导的考核提升也不看学校的教学质量,学校对教学工作的重视开始动摇。
学校领导感觉到提升教学质量不是短时期的事,但发现从点上突破,集中精力申请高级别的科研课题和高级别的科研奖励,冲击“专业硕士试点单位”等,可以“一白遮百丑”,让学校领导有撑得住场面的东西,在给来访领导和客人介绍时有话可讲。于是,新建本科院校工作重心又悄悄转向,能多、快、好、省地出成果的科研受到青睐。学校开始对科研实行重奖,以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如此反复,科研工作在学校中的位置处于左右摇摆之中。
科研基础薄弱的新建本科院校升本前,规模扩张后形成了多科性或综合性高校,培养对象的层次变了,服务也由原来的单一性变成了要面向地方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综观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在国家工业快速发展的时期,为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都在原有高等教育系统的基础上,新建或升格了一批应用技术型院校,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科研的需求。如美国的赠地学院、德国的应用技术大学等,这些学院以地方需求为导向,开展各种应用型科研,注重成果转化,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可见,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要围绕应用型、服务型、地方型做文章。
在我国知识经济和工业经济并行的时代,科学技术成为了第一生产力,科研是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而新建本科院校为什么不能理直气壮、大张旗鼓地开展科研呢?这不仅与目前新建本科院校科研整体实力不强、社会经济效益不高的现状有关,也与人们对科研的内涵认识有偏差、不到位有关。
博耶对科研的内涵进行了分析,认为学术应包括四个基本的方面:第一是“探究的学术”;第二是“整合的学术”,进行跨学科交流和对话;第三是“传播的学术”;第四是“应用知识的学术”。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每一所大学都有可能以更大的信心和勇气来确定它的独特任务,详细确定本校的办学方向,妥善处理各形式学术之间的关系,以便成为一所独具特色的大学。”[4]77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要弄清楚什么样的科研才最适合、最有价值,以及怎样高效开展有价值的科研。
学术的使命是什么?博耶认为是“实在”、“实用”、“有用”,“这些词被美国即使是那些最杰出的大学领导人用来描述高等教育的任务——学术的使命。”[4]83现代大学科研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是重视科研成果的社会“实用”性。阿什比说:“任何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在环境的要求下,大学知识、学术研究不断走向世俗化、技术化和实用化,“学术”难以分离了,“术”中要有“学”,“学”中有“术”。大学不仅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而且高深技能也开始进入大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对于一个现代科研工作者来说,在纯学术研究与应用性研究之间也很难划出明显的界线,只有侧重点与主辅之分。对于新建本科院校,科研能力的建设价值不仅在于发表论文、出版著作的数量,并不能完全代表学术水平的高低和社会价值的大小,科研要能够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进步,这才是未来科研能力建设的方向。
尽管新建本科院校在学科建设、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上缺乏历史积淀和较成熟的运作机制,社会知名度和公信力不高,但是可以提出“科研强校”、“科研名校”这样的战略口号。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要适时开展科研应用能力建设,锻炼教师队伍,开展探究性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活动。通过推进科研工作,实现学校与地方社会共生双赢,科研上取得的进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进效果比人才培养来得更直接、更明显。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各方面的转型期,许多政治体制改革、经济发展转型、科学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现实问题亟待解决。新建本科院校作为区域内学者云集、思想活跃、研究资源丰富的宝地,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来参与现实问题的解决。通过互惠互利的科研活动,学校要积极寻求地方政府、相关行业和企业的资金、政策、基地建设、合作教育等多方面的支持,学校据此培育自身科研方向,培养具有地域特色的学科专业,凝练出学科专业的比较优势。
新建本科院校科研能力基础薄弱,优势不明显,科研发展要找准突破口,讲求效益,量力而行,必须始终坚持两条原则:一是要依托地方,进行有地域特色的研究;二是要突出应用,能不断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通过开展富有地域特色的科研,逐步打造科研比较优势。首先,省市共建的新建本科院校,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开展科研工作是份内之事;依托地方也是科研发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其次,所谓“在山靠山,在水靠水”,不同区域有不同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和特色资源,新建本科院校要善于利用这些区域资源优势,加强研发,成为地域文化研究的重要阵地,成为引领地方文化的辐射源;不同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与产业结构模式不同,新建本科院校要围绕本地优势、特色产业构建科研团队、整合科研资源,使优势更优,强势更强,助推地方社会发展,打造科研的比较优势,实现特色办学。通过增强服务能力,提高应用水平。1862年美国通过了莫雷尔法案,建立了大批赠地学院,并把学院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农业生产中,使大学的基础研究、应用科学和技术转化有机结合起来,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农业、农村的发展,并成就了康乃尔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等名校。
因此,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转型要做好近期和远景规划,把科研能力建设和学校发展总体规划有机结合起来,摸清科研底子,明确科研重点,迅速转变观念,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打造结构合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研团队,推进学科建设,以特色科研能力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带动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的科学转型。
[1]魏小琳.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11,(23):19.
[2]钟秉林.本科教学评估若干热点问题浅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6):40.
[3]李培根.主动实践: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J].中国高等教育,2006,(3).
[4]欧内斯特·L.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