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毅,张平安*,刘庆定,赵雪康,沈苏军,姚小华,王开良
(1. 浙江省青田县林业局,浙江 青田 323900;2.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 富阳 311400)
油茶无性系引种与良种筛选试验
王 毅1,张平安1*,刘庆定1,赵雪康1,沈苏军1,姚小华2,王开良2
(1. 浙江省青田县林业局,浙江 青田 323900;2.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 富阳 311400)
引进长林3号、长林4号、长林18号、长林21号、长林23号、长林27号、长林40号、长林53号、长林55号、长林166号10个油茶无性系,在青田县进行引种栽培试验,分析各无性系的造林成活率、生长量、早实丰产特性、果实经济性状和油脂营养性状,结果表明:10个参试无性系在试验地造林成活率、5年后保存率均较高,平均分别为95%、92%;各无性系生长性状和单株产量指标差异较大,4号、53号、18号、166号、40号的树高、树冠生长量均较大,4号、53号、18号、166号的单株产量最高;果实经济性状指标和油脂营养性状均较对照品种优良,果油率平均值为7.68%,比对照高25.28%。综合分析得出,长林4号、18号、53号、40号、166号5个品种在试验地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结实量大、果实经济指标及油脂营养成分优良,可作为主推品种在该区域推广,3号、21号、23号、27号、55号可作为配栽品种少量搭配推广。
油茶无性系;引种;良种;试验
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为我国南方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1]。茶油营养成分丰富,脂肪酸结构合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90%以上,优于橄榄油,是一种健康型高级食用油[2]。我国将其作为有效破解食用油供应紧张、保障粮油安全的战略性经济林树种重点推广,由此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油茶热。近年来,油茶产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种植面积迅速扩大[3]。青田县历来为油茶种植大县,2009年以来油茶产业更是被作为三大农业主导产业和富民强县“三十工程”来抓,计划每年发展新品种油茶1万亩(666.7 hm2)。但是,当前对油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4]、果实经济性状数量遗传[5]、分子鉴别[6]、栽培措施[7]、油脂加工工艺[8]等方面,对于油茶新品种引种栽培试验研究较少。油茶新品种大面积推广存在一定的风险,为了探索新品种油茶无性系在青田县的生长适应性,科学安全地推广油茶新品种,我们于2007年在青田县引种油茶无性系营造试验林,并于每年定期进行物候、生长量、病虫害、产量等调查。本研究在2011年、2012年调查的各项试验数据基础上,分析了油茶新品种在青田县的生长适应性和推广前景,以期为青田县及整个浙南地区油茶无性系引种栽培和生产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试验地位于浙江省青田县章旦乡,为典型的浙南山区地貌,海拔500 m,坡度15 ~ 20°,成土母岩为碳酸岩,土壤为黄红壤、微酸性。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全年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热同季,年平均降水日189 d,年降水量1 300 ~ 1 600 mm,其中夏季为468.1 mm,空气相对湿度83%。年均日照时数1 290.3 ~ 1575.4 h,年均气温15.6℃,年均有效积温为5 712.7℃,无霜期279 d。
2.1 参试无性系
本研究以长林3号、长林4号、长林18号、长林21号、长林23号、长林27号、长林40号、长林53号、长林55号、长林166号10个油茶无性系为研究材料,其中166号为浙江省推广良种,其余9个为国家审定良种。各无性系均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选育出的优良无性系[9],造林试验苗为亚林所提供的一年生芽苗砧嫁接苗。
2.2 试验设计与指标测定
于2007年春季造林,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试验共设置3个试验小区;各参试无性系和对照无性系(农家品种)在试验小区内随机排列;每个参试无性系30株1小区,造林密度为2 m×3 m。
树高、冠幅、地茎、单株产量等指标在试验地现场测定;鲜出籽率、干籽出仁率、鲜果含油率、仁含油率、油脂脂肪酸组分送油茶科学中心实验室检测。
2.3 统计方法
数据前期整理采用Excel10.0,后期统计处理采用SPASS16.0软件。
3.1 油茶无性系造林保存率
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是进行林木引种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10]。各参试无性系造林成活率和5年后保存率情况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各参试无性系的造林成活率、5年后保存率都比较高,平均分别为95%、92%,其中23号、长林27号无性系保存率相对较低(87%、 90%),其余各无性系均 > 93%。这表明长林系列油茶无性系,能较好的适应性该地气候环境。
表1 油茶无性系造林成活率、保存率Table 1 Survival and conservation rate of clones %
3.2 油茶无性系生长量分析
生长量差异水平是直接反映品种在当地的适应性水平,也是直观反映品种优劣的外部特征, 生长量指标是评价品种产量潜力的重要基础指标之一[11]。对引进试验的各无性系树高、地径、冠幅生长量进行差异分析(表2),可知10个参试油茶无性系引种栽植于青田县试验点生长5年之后,树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树冠生长量性状在无性系间都表现出极显著差异。这说明在试验点内参试无性系生长势差异较大,试验点内针对油茶无性系生长量选择有效。
为进一步探究各参试无性系主要生长量指标差异程度,对10个参试无性系的树高、树冠生长量进行多重比较(表3)。结果表明:树高指标:40号树高生长量最大,平均树高可达168 cm,且与其他参试无性系间差异极显著;40号、4号、3号平均树高生长量均超过150 cm,与18号、27号、55号、21号无性系间差异显著;166号、53号、23号无性系树高生长量中等;21无性系树高生长量最小仅为116cm。冠幅指标:4号无性系树冠生长量最大,且除53号与其余无性系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53号与18号差异不显著,但与166号、40号、23号、3号、55号、21号、27号之间差异显著。综上分析可知:4号、53号、18号、166号、40号树高、树冠生长量均较大。
表2 油茶无性系各生长量指标方差分析Table 2 ANOVA on growth of different clones
表3 油茶无性系树高、冠幅生长量多重比较Table 3 Multi-comparisons on height and crown size of clones
3.3 油茶无性系单株产量分析
对 10个参试油茶无性系单株产果量在试验点的表现值进行方差分析(表 4)。结果表明:无性系单株产果量指标在试验点内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在试验地各无性系间单株产量都表现出极大的差异,因此筛选引进优良品种对于提高产量促进增产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
表4 油茶无性系单株产量方差分析Table 4 ANOVA on yield of single clone
表5 油茶无性系单株产量多重比较Table 5 Multi-comparisons on yield of single clone
无性系产量上的差异为选择适宜本地推广的高产品种提供了必要条件。为进一步筛选适宜本地的高产品种,对 10个参试无性系单株产果量进行多重比较表明(表5):4号、53号、18号、166号单株产果量最高,分别达3.88、3.75、3.65、3.40 kg,且与其它参试无性系间差异显著;3号、40号次之,在试验地的平均单株产果量达到2.92、2.88 kg,与其它参试无性系差异极显著;27号与55号差异不显著;21号、23号产量最低。
3.4 果实经济性状及油脂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油茶无性系果实各项经济指标和茶油脂肪酸组分是油茶选优的重要指标[13]。对各参试无性系果实经济指标和茶油脂肪酸组分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表6):参试无性系,单果重指标53号、18号、4号果实最大,3号、166号果实最小;新品种果油率平均值7.68%,比当地对照品种高出25.28%,其中166号、53号、4号、40号都高8%,3号最低为6.49%但还是高于对照;油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平均值为87.26%,23号最高达到90.13%、55号最低为84.58%。各参试无性系果实经济指标和油脂含量及脂肪酸组分都较对照表现出优良特性,符合优良品种的标准。这说明油茶无性系在引种地,果实经济性状和油脂含量及脂肪酸组分等主要指标表现都与原产地基本保持一致,适应在该地推广。
表6 各无性系主要经济性状指标Table 6 Major economic traits of clones
(1)10个油茶无性系生长量在试验地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这种生长势上的差异应该是由各无性系特有的基因型所决定的,不同无性系生长势上的差异,为不同无性系造林时栽植密度的确定和无性系间的栽植配置模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2)参试系单株产果量指标在试验点表现出极大的差异。其中4号、18号、40号、53号产量最高,3号、166号、21号、27号居中、23号、55号产量最低。
(3)新品种果油率平均值7.68%,比当地对照品种高出25.28%,其中166号、53号、4号、40号都高于8%;油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平均值为87.26%,23号最高达到90.13%,55号最低为84.58%。各品种果实经济指标和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值,在试验地均表现出优质的特性。
(4)综合筛选分析得出4号、18号、53号、40号、166号无性系在青田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结实量大、果实经济指标及油脂营养成分优良,可作为主推品种在青田县进行推广,其余几个品种可作为配栽品种少量搭配。
[1] 庄端林,周启仁,姚小华,等. 中国油茶[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4-5.
[2] 张日清,丁植磊,张勖,等. 油茶育种研究进展[J]. 经济林研究,2006,24(4):1-8.
[3] 张平安,孙凡,姚小华,等. 油茶高产无性系生长特性及稳定性分析[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4):12-15.
[4] 黄永芳,陈锡沐,庄雪影,等. 油茶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J]. 林业科学,2006,42(4):39-42.
[5] 杜洋文,孙凡,姚小华,等. 油茶果实主要数量性状遗传变异分析[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4(2):40-43.
[6] 张国武,钟文斌,乌云塔娜,等. 油茶优良无性系ISSR分子鉴别[J]. 林业科学研究,2007,20(2):2788-282.
[7] 申巍,杨水平,姚小华,等. 施肥对油茶生长和结实特性的影响[J]. 林业科学研究,2008,21(2):39-242.
[8] 姚小华,王开良,任华东,等. 油茶资源与科学利用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87-469.
[9] 韩林宁,姚小华,赵学民,等. 油茶高产无性系中试简报[J]. 林业科技开发,1999(2):12-13.
[10] 张瑞波,张本强,赵金娟,等. 几个楸树无性系引种造林试验[J]. 山东林业科技,2011,195(4):67-68.
[11] 杨承荣,杨正怀,张平安,等. 长林油茶无性系引种栽培试验[J]. 林业实用技术,2011(3):22-24.
[12] 彭云金,鲍克辉,周伟国,等. 长林3号等油茶品种引种栽培试验初报[J]. 湖北林业科技,2010(2):33-35.
[13] 刘子雷,杨水平,王开良,等. 浙江红花油茶果实经济性状变异的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9(4):84-86.
Introduction and Selection of Camellia oleifera Clones
WANG Yi1,ZHANG Ping-an1*,LIU Qing-ding1,ZHAO Xue-kang1,SHEN Su-jun1,YAO Xiao-hua2,WANG Kai-liang2
(1. Qingtian Forestry Bureau of Zhejiang, Qingtian 323900, China; 2. Research Institute of Subtropical Forestry, CAF, Fuyang 311400, China)
Ten different Camellia oleifera clones were introduced and cultivated in Qingtian, Zhejiang province from Research Institute of Subtropical Forestry in 2006. Observations were made on survival rate of afforestation, growth, fruiting properties, fruit economic traits and extracted oil nutritional trai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ean survival rate of afforestation and conservation rate in the 5th year of the 10 tested clones was 95% and 92% respectively. It had great differences of growth and single tree yield among clones. Fruit economic traits and nutrition properties of oil of introduced clones were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Comprehensiv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ested 5 clones had advantages of strong adaptability, rapid growth, large yield, and good fruit economic indexes and oil nutrition components, and recommended to be extended in the tested area.
clone of Camellia oleifera; introduction; selection
S794.4
B
1001-3776(2013)02-0039-04
2012-10-29;
2013-01-11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油茶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及示范》(2012C12908-16);青田县科技计划项目1159N
王毅(1980-),男,浙江青田人,工程师,从事森林培育及林业科技推广工作;*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