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 枫,朱 红,陈美娟,宋广清,高国华
(北京工业大学 教务处,北京 100124)
为适应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培养人才的需求,根据北京工业大学中长期发展目标及办学定位,推进教育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我校于2007年开始实施本科生创新学分制度,旨在通过创新学分的实施,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强化和创新精神的培养[1-4]。
为了使创新学分成为我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和强化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突破口,本文中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为主线,对创新学分的实施过程和实践经验加以总结。以创新学分为抓手强化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以创新实践活动和创新实践课程为切入点进行梳理,通过完善创新实践课程、鼓励科研创新实验项目、完善竞赛网络体系、探索创新课程与学生科技竞赛的互动双赢机制等人才培养举措,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真正发挥创新学分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创新实践课程是指培养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实践选修课程[5]。创新实践课程作为创新学分主要的获取途径之一,包括独立设置的创新性、研究性实验选修课程以及结合社会实践或社会调查活动的实践选修课程[6-8]。
2009年我校创新实践课程的管理纳入到教务管理系统中。我校自2009—2012年3个学年创新实践课程开设情况如图1所示。在3个学年的时间里,共开设了290门创新实践课,共有8 300余人次选修了创新实践课程。创新实践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个性化选修课程资源,在充分考虑到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基础上,兼顾了每个学生对创新实践课程的个性化需求[9]。
图1 我校2009—2012三学年创新实践课程开设情况柱形图
从我校创新实践课程开设情况进行分析,创新实践课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过程,总体情况如下:
(1)根据图2所示的2007级学生创新学分获取途径统计所示,2007级学生通过创新实践课程获取创新学分的比例占48.21%;而通过创新实践活动获取创新学分的比例则占51.79%。从比例上看,创新实践课程和创新实践活动在学生获取创新学分中的比重相当,创新实践课程和创新实践活动作为创新学分的2个切入点,很好地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为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打好了基础。
图2 2007级学生创新学分获取途径统计图
(2)目前,我校各学院在教学计划中均安排了创新实践课程的实施计划,总体上实施情况良好。图3所示为我校各学院2007级学生创新学分获取途径比例图,可以看出:生命学院学生的创新学分主要从创新实践课程获得,创新实践课程的比例过大;而电控学院和建规学院学生的创新学分获取途径主要为创新实践活动,创新实践课程很好地起到了补充作用。各学院创新实践课程和创新活动比例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3)关于创新实践课程的定位问题。目前开设的创新实践课程,大多数是教师在现有条件下开设的软件开发应用、专业实验的拓展与延伸、学生动手的小实验和小制作项目等,但有些课程创新含量不够。
根据目前创新实践课程的总体情况,创新实践课程的发展方向是从少到多,从多向精发展,即提高创新实践课程的质量及课程创新的含量,严格把关,精选课程,真正达到建立创新课程的初衷。
图3 我校各学院2007级学生创新学分获取途径比例图
星火基金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也是学生获取创新学分的重要途径[10-12]。我校鼓励学生积极申报以实验为手段、以创新为目的、以解决本学科或相关领域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的项目,以求得知识、技术以及研究方法上的创新。这些项目是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自主完成、自主管理。
自2007年以来,学校的星火基金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数逐年增加,学生参与人数不断增多。以星火基金项目为例,各年立项数和学生参与人数如表1所示,5年时间共有6 700余学生参加了星火基金项目。创新学分的实施使得更多的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实践活动,学生在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中,极大地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并为自己创新能力的提升及今后就业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
表1 星火基金的立项数和学生参与人数
针对创新学分的实施,学校逐步建立并完善学生科技竞赛网络体系,2007年公布了“北京工业大学认定的本科生科技竞赛项目名单”,共认定科技竞赛项目84项,凡参加学校认定的国际级、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科技竞赛均可获创新学分。2011年7月,2007级学生在创新学分实施4年运行一轮后顺利毕业。创新学分实施4年来,我校多次修订“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科技竞赛项目认定名单”,目前学校认定的本科生科技竞赛项目已经达125项,增加了多专业、多学科的竞赛项目,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科技竞赛平台。2007—2011年我校学生科技竞赛参与人数和省部级以上获奖情况如图4所示。5年来,我校科技竞赛项目数、参赛人数及获奖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正是学生在我校创新学分制度推动下创新实践能力提升的体现。
图4 2007—2011年我校学生科技竞赛参与人数和省部级以上获奖情况
1.4.1 我校电子设计竞赛与创新课程互动双赢机制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推动了我校电子类实践教学的改革,在相关课程设置、精品课程建设、教学内容和实验项目改革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我校在总结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成功经验及多年电子信息类本科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将竞赛内容提炼,开设了“电子设计分类与实现”创新实践课程。该创新实践课程将以参赛为目的的学生赛前训练,变为面向电子信息类全体学生的教学内容,使我校电子信息类的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及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该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调动了学生学习与研究的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4.2 机电学院创新课程与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互促互进
“TRIZ理论与应用”作为一门创新实践课程,采用了实际课题贯穿教学,以实践和操作为中心,配合理论学习和研讨辩论的方式。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每个小组承担一个实际工程性质的研发课题。课题内容均是来自“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和“挑战杯”等科技活动。课程采用三段式教学方法,20学时理论学习、20学时工程案例讲述(邀请企业工程师来校讲述企业实际案例),最终课程以小组完成课题报告及答辩报告的形式进行总结。
2010年第五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我校获奖作品中有4件作品的创新思路是在“TRIZ理论与应用”课程中产生的。2012年第六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我校共有6件作品获得一等奖,2件作品获得二等奖,4件作品被推荐参加7月份的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其中2件一等奖的作品都是在“TRIZ理论与应用”课程中产生的。该创新实践课程与学生科技竞赛紧密结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的同时,通过竞赛成绩的获得,增强了其专业能力及自信心。
为了创新学分的顺利实施,我校于2007年5月制定并发布了“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创新学分实施办法”,对我校本科生创新学分获取要求及获取途径进行了规定。针对创新学分的规定,同时制定了“北京工业大学认定的本科生科技竞赛项目名单”,为学生获取创新学分提供了途径。
随着创新学分的实施,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其他高校在创新学分管理制度的制定及实施方面的经验,于2009年制定了“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创新学分实施细则”,对创新学分的认定程序、认定范围、认定的注意事项等进一步规范与细化。此外,在2009年和2011年,我校先后2次修订了“北京工业大学认定的本科生科技竞赛项目名单”,增加了多专业、多学科的竞赛项目,使各科学生有了更多的提高实践能力的机会。
2012年1月,我校修订了“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创新学分实施办法”,增加了创新活动的项目和创新活动项目中认定的学分,同时提出减少创新实践课程数量,要求各学院对创新实践课程内涵及质量严格把关,并控制创新实践课程的开课量,其目的是精选创新实践课程,引导学生更多地参加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的创新活动,真正达到建立创新学分制度的初衷。
随着创新学分的逐步实施,2010年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创新学分管理模块正式运行,开始创新学分的收录工作,实现了对学生的创新实践课程的学分统计、毕业资审以及创新活动学分的录入等教务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程度[13]。
2011年7月,我校2007级毕业生全部获得了毕业所需创新学分,顺利毕业。这是我校实施创新学分以来的第一届毕业生。通过创新学分的实施,使学生积极参与了科学研究、科技竞赛、创新实践活动及创新课程等,培养了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自2007年开始实施创新学分以来,我校一直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为主线,创新学分为抓手,强化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直接受益的学生人数达到万余人。此外,《科技日报》以《给学生一把创新的“金钥匙”——北京工业大学创新方法教学解析》报道我校“以创新学分为抓手,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美国《高等教育纪事周刊》以《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题报道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等。我校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为主线,以创新学分为抓手,强化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模式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
)
[1]牛大伟.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2):153-154.
[2]吴元喜,谢青,周篷篷,等.本科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3):227-229.
[3]张红光,孙晓娜,纪常伟,等.开放实验室,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6):16-19.
[4]高原,王土央.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6):30-32.
[5]张红光,李雨竹,袁亚丽,等.加强实践教学内涵建设,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8):139-142.
[6]肖晓萍,余涛,廖青,等.创新实践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2):64-67.
[7]王小逸,白广梅,客慧明,等.创新实验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11):12-13.
[8]李金昌,林家莲.实践教学与学科竞赛相结合,促进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1-3.
[9]李雨竹,袁亚丽,张红光,等.“两模块,四结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0(5):103-105.
[10]周合兵,黄晓波,沈文淮,等.建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8):4-7.
[11]陈树莲,赵勤勇,贾历程,等.地方高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建设与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3):145-148.
[12]潘涌璋,唐启红,张秋明,等.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模式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6):146-149.
[13]张红光,李雨竹,袁亚丽,等.以创新学分为切入点,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3):20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