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嚼生活真味 思考启迪人生

2013-04-29 15:38穆乃龙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13年5期
关键词:启迪莫言试卷

穆乃龙

2012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作文题。

人生的体验,来源于多姿多彩的生活。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校园,无论是在街巷,还是在田野,哪怕是一抹微笑、一本好书、一棵竹树、一只飞鸟……都可以引发我们对真、善、美的观察、体味与思索。细细咀嚼,你就能品到生活的真味。

请以“咀嚼生活的真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从主题上归类,济南市所出的是一道以“启迪思考”为主题的作文题,具体说来,就是抒写考生接触外界事物或生活后的思考和顿悟。“旁求俊彦,启迪后人”,这一类作文侧重记录启迪和思考的过程,注重顿悟和思考的结果、对他人的指导和启示作用。写作此文的主要目的在于考查考生对生活的感悟和品味,对世界和生活的理性思索。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从认识论的角度说,思考证明了“我”的存在。人是会思考的芦苇,正是思考成就了人的伟大;正是思考才多了一份理性的选择;正是启迪,才让我们少走了弯路。这类题型的失误点在于,一是考生思考不深入,认识不到位,无病呻吟;二是材料不典型,事例无新意,味同嚼蜡;三是表达欠亮点,结构较混乱,平庸流俗。

要写好本主题,考生要注意如下四点:一是抓住关键词,做好审题工作;二是要有细节,凸显思考和启迪的原因;三是思考要深刻、大气,灌注真情;四是语言要精彩,锦上添花。

1.(2012年山东省东营市试卷)观察徐悲鸿画作《逆风》,领会画作的含意,以此生发联想,调动积累,表现你对自然、人生、社会的认识与思考。

2.(2012年湖南省长沙市试卷)请以“在_______世界中的感悟”为题,写一篇文章。

3.(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试卷)请以“这不是一件小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4.(2012年湖北省孝感市试卷)请以“学会倾听”为题写一篇文章。

5.(2012年湖南省岳阳市试卷)林清玄说:“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他这段话让你联想到哪些经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以“一颗_______的心”为题写一篇文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按要求作文。

6.(2011年安徽省试卷)请以“在我们这个年龄”为题,写一篇文章。

7.(2011年湖北省武汉市试卷)王羲之学“书”,孔子学琴、李时珍学医三则材料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1.以小见大,材料新颖。我们接触的这个社会,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有的需要我们去思考它的意义,发扬它的社会价值;有的需要我们去判断它的是非曲折,去发掘它的内涵启迪。因此,以“思考启迪”为话题,写作素材丰富,既可以以现实中存在的人或事为对象,从他们言谈举止、所作所为中来思考人生,折射社会,又可以从自然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土一石中获得启迪,展现从它们身上获取的生命的正能量。无论写什么,要求考生宜提炼生活,强化细节的描绘,以为启迪和思考的得出,起到渲染作用。

2.深入探究,挖掘深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认识事物和现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发现。对于涉世未深的初中生而言,能否透过生活的浮华,洞察其本质与真谛是本文写作的关键。因此,考生应深入人物或事件的实质,把握它们的思想内涵。或于因果逻辑的思考中“咀嚼”生活的况味,通透人生;或于对比思考的探究中直面生活,启迪心灵;或于假设式的思考中多一份理性的选择……这些感悟,这些认识,唯有新、巧、独特,才会有“亏你想得出”的阅读体验,也才会赢得阅卷者的青睐。

3.叙议结合,语言精彩。“启迪思考”类作文,考生因事有感,触景悟理,因此在表达上宜采用叙议结合的方式。叙要典型新颖,有细节有内容;议要纵横捭阖,要言不烦。唯有两方面完美结合,写作才会相得益彰,符合文意。另外,考场作文,宜在语言和形式上取巧,以生动而富有个性的语言和独具匠心的形式华丽包装,这样才能脱颖而出,吸引阅卷老师的视线,赢得他们手中的高分。

咀嚼生活的真味

煮一壶清泉,沏一杯香茗,感受丝丝缕缕的清香带来的无比惬意;窃一缕微风,携如练月华,看如水汩汩流淌的日子,我静静地咀嚼着生活的真味。

清晨阳光·活力无限

那日清晨,阳光把它充满活力的身影挂上厚厚的窗帘、拂帘开窗,一大把阳光毫不吝惜地洒在我脸上,仿佛给予我一份活力十足的清晨问候。用透射阳光的水洗去我一脸的惺忪,我看到角落里一株无名的小草,它努力地伸展着自己的身躯,嫩绿的叶子挂满了晶莹的水珠。我正怀疑如此弱小的身躯怎会有这样旺盛的生命力,恰有一缕阳光照射在它的身上。喔,是阳光给了它无限活力,让它勇敢追逐自己的天空。

一缕阳光照进心中,我用心灵细细咀嚼它的味道,充满了激情与活力,这是生活的味道。

回家的路·温暖依然

时间滴滴答答地流逝,似水流年中,割舍不掉的是对儿时生活的甜美思念和对温馨亲情的牵挂。任凭时间飞逝,这种亲情的味道依旧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味道。

回家的路上风景很美,夕阳已经隐去半面脸,没来得及躲藏的另一半脸将整条路映得通红。远处暮霭降下来,与斜阳共同点缀这回家的道路。即使在外面受再多的委屈,顷刻间也烟消云散。记忆中天空划过一声哨响,然后一群白鸽从醉人的红霞上横斜飞过;记忆中踢着小路上的石块,一蹦一跳地在夕阳西下时前行;记忆中挽着那双灵巧却粗糙的手走在回家的路上,留下一片金灿灿的温暖……

摘一片那时的红霞,让我用心灵留恋地咀嚼,依然那样温暖的是那永远割舍不掉的情感,这便是生活的味道。

生活的味道有人怨其苦,有人赞其甜,而我却要说它是经历过后值得重温的沉淀。在如练的月华之下,我咀嚼了往日生活中的那份活力、恬淡与温暖。风渐凉,月渐清,茶的余温已逐渐散去。留不住的是过去的时光,留得住的是咀嚼出的过往生活的真味!

(本文摘自网络)

生活因“咀嚼”而有味,不起眼的小草,熟悉的风景,因为有了“咀嚼”,有了“思考”,便显示出别样的精彩。这是一篇情动于衷,别具匠心的考场满分作文。具体分析,其精彩之处有以下几点:

1.选材典型,以小见大。作品咀嚼生活,思考生活,没有选取惊天动地的大事和震撼人心的景致,而是从生活的细处入手,选取阳光下的“一棵小草”、重复无数次的“回家的路”两个点来感悟、来咀嚼,揭示出的却是“激情与活力”、“亲情和温暖”,感悟深沉,视角新颖,很能显示出考生的思维深度。

2.小标设计,条理清楚。文章采用小标题构思,“清晨阳光·活力无限”、“回家的路·温暖依然”不仅概况出段落的内容,显示出考生清晰的思路,更整齐抢眼,新颖别致,充满浓浓的浪漫气息。另外,“咀嚼”的深意,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反复几次或多次,小作者选取两个细节来印证,足见其构思的机杼。

3.语言灵动,情感真挚。作品语言灵动,文章开篇即以“煮一壶清泉,沏一杯香茗,感受丝丝缕缕的清香带来的无比惬意;窃一缕微风,携如练月华,看如水汩汩流淌的日子,我静静地咀嚼着生活的真味”这样灵动飘逸的语句紧紧抓住读者的眼球,用词凝练。主体部分或用细节,或巧用修辞,描绘出一幅幅充满活力和温情的画面,美不胜收。

莫言:我不会离开这个地方

2012年10月11日19时,瑞典文学院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诺奖评审委员会在谈及他的作品时称,他在作品中所构建出的世界,创造了一种世界性的怀旧。他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当有记者问及获奖后他是否会迁居海外时,莫言直截了当地回答:“我连高密都不想离开,离开这个国家干吗?我就想呆在高密这个地方,因为这个地方生我养我,我熟悉这个地方,这里的食物特别适合我,所以我不会离开这个地方。”他还说:“在这个土地上的时候,你感觉不到它跟你有多密切的联系。一旦当你离开了这个地方,你就会产生一种魂牵梦绕的感受。当然对于作家来讲,这种感觉更为强烈,尤其是像我这样以乡土为主要风格的作家。”

指津:莫言喜获诺贝尔文学奖,如此成就的一位作家,最魂牵梦萦的竟然是自己的故土。“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自古至今,这片生养我们的土地,始终牵动着我们的心扉。也正是对故土热切的爱,让他不假思索地说出了“我不会离开这个地方”这样温暖的话语。思接名人,感悟生活,莫言的言行,不能不给我们以深深的启迪。

阅读[热点素材],结合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这个时代,广阔无边,没有什么不能够进入我们的视野。历史故事,名人传记、热播影视、滚动新闻,甚至是自然界的一花一叶,一虫一物,身边人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故事……都曾打动过你的心灵,让你陷入深深的思索,请以“从_______身上学到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补足标题;②立意自定;③文体不限。

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需要考生先补足标题,然后作文。提示语给我们提示了一些方面,但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自由填写。“学到了”是写作的关键点,要求考生从自然、生活入手,抓住让自己心动的一人一事、一物一景补题,然后写出对他们的认识和思考,并由此展现你思想的顿悟,成长的收获。如从莫言身上,我学会了对土地的情结,从苍松翠柏身上,我学会了坚持,等等。高水平的考生不会填上司空见惯的名词,因为考场作文最怕流俗;在表达上,考生要善于运用细节细腻表现补写景物的形态,为下文的议论和抒情做好铺垫。为避免俗套,考生不但要感悟新颖,启迪深刻,还要在构思上下功夫,在语言上多出巧。作品要以第一人称展现对生活的认识,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灌注情感的活水,用富有个性的审美观发现生活之美、之理,于新颖的材料中挖掘出富有时代特色的主题来。

猜你喜欢
启迪莫言试卷
过去的年
爱如莫言
莫言不言
季羡林的养生启迪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广义RAMS解读与启迪
莫言的职场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