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显华
农村普通高中的作文,不论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作文,都存在令人堪忧的境况。作文教学是一项异常艰巨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需要我们踏踏实实付出辛劳的工作。我们除了要关注教改的动态与方向,还要立足现实,理论联系实际,戒除浮躁和急功近利,务实求真,为提高作文教学效率而不懈探索。
作文教学现状对策作为一名农村普通高中的语文教师,我认为,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的作文现状确实不容乐观。在此,我就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的作文现状及寻求如何走出困境的对策,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令人堪忧的高中作文现状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而农村普通高中的作文,不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作文,都存在令人堪忧的境况。尤其是我们粤方言区的农村普通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学生的习作更是惨不忍睹。打开学生作文本,大多数学生的作文错别字多,病句多,常用的标点符号错误也多。篇章结构、文采辞藻、借物说理一类的作文要求更是奢谈了。
作文教学一直是一块师生难啃的骨头。教师教得辛苦,改得憔悴;学生也思绪枯索,无话可说,视之为畏途。于是很多课堂上的作文教学也相应地呈现出一种自发和无序的状态。究其原因,排除学生生活阅历少,思想层次浅的因素外,不外乎两个方面。学生方面:一是无话可说;二是有话不会说。教师方面:从作文的审题立意、材料的取舍到整体的谋篇布局,教师哪一点都放不下,哪一点都想说明白,也就极容易让课堂成为“一言堂”。教师自己也就不自觉地代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当今语文教学现状,尽管语文教改理论百花齐放,流派纷呈,众家崛起,竞相争鸣,颇有一种繁荣昌盛之景象,但并没有产生令人满意的教学改革成果。根源就在于我们农村中学语文教学领域里浮躁急功近利之风比比皆是。
我们不少教师不在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上下苦功,面对众多的语文教学理论和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不能融会贯通,只知生搬硬套、生吞活剥,结果是东施效颦,于教学无益。还有不少教师满足于做表面文章,满口念些新名词,便以为是创新、改革了。众所周知,教学有方,教无定法,在遵循基本的教学规律的同时,具体的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要因教材而异,因学生而异。事实上,任何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他们都是凭借丰厚的学识,结合具体的学生、教材等实际情况而确定教学方法的,他们的经验都是在他们的“实际”的基础上探索而来的。我们相信,当他们面对不同的学生对象时,他们的具体做法也会跟着改变的。他们的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但我们学的应当是其精髓、其灵魂,而不是具体的上课步骤。然而,我们有的教师在学经验时,往往忘记了自身的条件,忽略了自己面对的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却拿着名师的精选教案或者仿照他们的优秀课堂实录依样画葫芦般的上课,由于严重脱离实际,自然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了。这便是作文教学中浮躁的表现。
作文教学的急功近利之风表现在:教师忽略作文课堂教学,忽略对学生作文基本功的训练。对于每一次作文,教师只在黑板上写上一个标题,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学生也不会面对标题,思考文章的布局谋篇,而是从网络上或作文选上抄袭来应付。如此下来,学生到了考场作文便“无话可说”,只能东凑西拼了。在我市,有些小学语文教师为了学生考试拿高分,平时让学生熟读几篇作文“模板”,考试时学生便可以依样“复制”“粘贴”一篇优秀作文。而当他们进入了初中或高中,作文题目越来越宽泛,作文“模板”越来越觉得捉襟见肘。于是,考场作文时只能含笔腐毫,无从下笔了。
作文教学是长期而艰巨、收效不明显的工作。比如,一个学生升入高中,写一份请假条,错别字比比皆是,没有一句完整通顺的话,怎么办?只有耐心教他写好每一个字、写通顺每一句话吧,以解决这个基本功问题。目前,新的教育观念给我们的教学工作指出了新的方向。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想到,面对纷繁的多姿多彩的语文教改局面,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认为应该时刻保持头脑冷静,从实际出发,切切实实地面对我们的学生,踏踏实实地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农村孩子的成长环境决定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的基础差,知识贫乏,与城市学生,尤其是城市重点学校的学生根本不可同日而语。我们即使不能把他们培养到妙笔生花的程度,最起码也应该教会他们把字写正确,把句子写完整,把文章写通顺。所以我们认为要想搞好咱们农村普通高中的作文教学,必须要戒除浮躁与急功近利,务实求真,才有出路。
二、务实求真,走出困境
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实施建议”部分对写作有如下的表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作文教学的表述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在这些表述中,我认为对农村普通高中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当属最基本的要求,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而且是必须首先达到的根本标准。所以,对于我们农村普通中学来说,就应该首先从“具体明确,文从字顺”这八个字入手,让每个学生都达到这个标准,也就是让学生把字写对、把话写通、把意思写明白。然后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如能让学生做到妙筆生花更好,如不能也无可厚非。在此,我略谈对农村普通高中作文教学的一点浅见。
(一)夯实基础,从基本功抓起
从基本功抓起就是从字、词、句着手,消灭错别字,消灭病句,让学生做到“文从字顺,具体明确”。虽然当今语文教学不会忽视错别字的问题,但那多数是因为每次考试,选择题中总有一道辨析错别字的题,学生的训练也往往局限于从ABCD中选出一个有错别字或没错别字的选项。由于不重视运用,效果往往较差。所以我们认为应在作文中解决这个问题。
每篇作文要给学生圈出错别字,要求学生一定改正。对于大多数学生都错的字,要在课堂上一起辨别纠正,对于个别学生出现的错别字,要求学生自己纠正给教师看。我们的考试也不妨为其设个标准,比如,初一年级在作文考试中就可以将有无错别字作为一个重要指标,或者规定超过多少错别字就不可以及格,或者干脆规定几个错别字就扣一分,扣完为止。
语病的现象也是如此,虽然高考很重视对这个问题的考查,但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标准化命题,基本上是侧重于病句的辨析,即使不是选择题,也最多是考一个病句的修改。而学生的训练也局限于此,尽管我们的老师们费尽心机让学生训练各种类型的病句辨析或病句的修改,但我们学生在作文里出现的病句是我们老师无论如何都归纳不尽的。
请看以下的句子:
“我对自己的人生做事都某勇气去面对困难、挫折。”
“我们做每一件事情都是有智慧和勇气结合而成的,那样做这件事就有事半功倍的感情。”“世界上有许多人凭着自己的一股勇气,创作了无千无万的作品,扬名万事。”
这都是学生考场作文上出现的句子,对于这样的句子,我们都会认为是不通顺的,而这样的句子只靠做病句的修改和辨析的训练是无法解决的。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表达的需要来具体指导。教师在批阅学生作文时应将不通顺的、意思表达不清楚的句子标记出来,指导学生修改。每次作文讲评课上,找一两份学生的作文一起来讨论学生表达的需要,然后根据需要来选择最好的语言表达。
(二)指导学生日记和读书笔记,养成学生写与思考习惯
《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作文的量作了规定。作文一般每学期不少于5次。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三年中课外练笔不少于3万字。对于我们农村的孩子们来说,课外3万字的练笔,我认为写日记和读书笔记是最容易达标的途径。当然这其中教师的指导是关键。如果教师缺乏指导,任由学生写到那里算那里,写成什么样就什么样,那么写的练笔成效就得大打折扣了。
怎么指导呢?面对几十位学生天天写的日记或读书笔记,哪来的时间与精力批改呢?精批细改做不到,事实上也没有必要,实践也证明那是最耗费精力而没有成效的工作。但可以这样做:每天早上收上学生的练习本,浏览一遍,将错别字圈出来,将病句或方言日语划出来,要求学生自己查字典,或请教同学、家长、老师,然后自己改正给老师检查。这是基本功的指导。而对于内容上反映出来的情况,好的及时予以表扬、鼓励,错误的给以批评、指导。可用批语的形式,也可以进行当面谈心。有位同学在日记里记下这样一件事:“今天,我发现收到的伙食费多出了5元,同学们也没有谁说多交了。没有办法,我只能到小卖部买回止血贴一类小物品,放在讲台的抽屉里,以备有人弄伤出血时用。”一件小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多好的孩子啊,不但心细,而且无私善良。我及时予以表扬。有位同学在学习了《我与地坛》后写道:“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想起了她每天早上早早地起来为我准备好早餐,想起了她周末时还不辞辛劳外出工作,想起了她四处奔波为我买回参考书……难道母亲来到这世上就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看到这篇读书笔记,我立刻写了批语:“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这些其实就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指导与培养,也是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养成对生活感悟与思考的习惯。
(三)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提高作文水平
目前作文教学效率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作文教学的无目的,无计划。多数老师都是骑驴看唱本——走着瞧,觉得该写一篇了,就临时布置一篇。我们认为,高中三年,我们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例如,高一上学年,不妨以“文从字顺,具体明确”为首要任务;高一下及高二学年,以“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善于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为考查重点;高三学年,则要求学生作文时“能有意识地考虑写作的目的和对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我们的考试也应该跟着这个计划进行,这个学期指导的重点是什么,考试时就将其作为评分的重要依据。
作文教学是一项异常艰巨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需要我们踏踏实实付出辛劳的工作。我们除了要关注教改的动态与方向,还要立足现实,理论联系实际,戒除浮躁和急功近利,务实求真,为提高作文教学效率而不懈探索。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2]全日制语文教学大纲.2002.
[3]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探论.教育科学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