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萍?杨晓燕?杨爱慧
摘 要: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产妇死亡四大原因之一(出血、感染、子痫、妊娠合并心脏病),我国约有50%的孕产妇死亡是由于产后出血所致。本文通过对产后出血预防措施的探讨,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及产前预防,产时和产后预防的一些方法。同时提出了产后出血护理的一些措施。因此,重视和做好胎儿娩后2h内出血的观察和护理,对于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减少因产后出血而引起的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产后出血;预防; 护理
一、 资料与病因
1.研究对象
2000年1月—2010年1月全部我院产科阴道产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共18例,年龄在24-45岁之间,孕36-42周。其中,因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为13例,胎盘滞留引起的为2例,会阴裂伤引起的为3例,羊水栓塞造成凝血功能障碍为0例。
2.病因
a 子宫收缩乏力是最常见的原因,约占产后出血的70%-75%。引起子宫收缩乏力的原因有两方面,第一,全身麻醉镇静剂过多,使子宫肌肉松弛,收缩乏力,或滞产、产妇过度疲乏宫缩无力。其二,子宫过大失去弹力,前置胎盘、胎盘早搏、子宫畸形、肿瘤、急产、多产均可发生宫缩乏力出血。b 胎盘滞留、粘连、剥离不全、嵌顿、植入及胎盘畸形等,均可导致胎盘部分碎片残留宫腔,引起出血过多。c产道损伤,包括自宫颈裂伤和会阴阴道裂伤。多因胎儿过大难产、产钳助产、会阴侧切术等均可发生产后出血。d凝血功能障碍,在临床上不常见。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产妇子宫出血量超过500m者为产后出血, 80%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多见于产后1-2周。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在我国产后出血近年来一直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特别是在边远落后地区这一情况更加突出。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由于测量和收集出血量的主观因素较大,实际发病率更高。通过对孕期、产时、产后可能出现的产妇出血积极进行筛选、预防和治疗,是降低产后出血和孕妇死亡率的关键。
二、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
1.孕期保健
通过咨询门诊、电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光盘等形式宣传妊娠分娩有关知识,科学认识妊娠、分娩中异常情况;强调产前检查、孕期保健的重要性; 对一些高危妊娠的患者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前入院观察。
2.合理饮食
孕期应给予足够的营养,如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注意不能偏食,注意维生素、铁剂、钙剂的补充,避免发生营养不良、贫血情况。
3.高危因素的防治
进行系统产前检查,对贫血、血液系统疾病、肝炎或其他性疾病患者,要及时纠正,常规补充铁剂及叶酸,提高对失血的耐受性;预防妊娠并发症,如前置胎盘、妊高症、胎盘早剥、死胎等;对巨大胎儿、多胎妊娠、羊水过多急产等孕妇,有产后出血可能者应在分娩前查血型,以便配血备用。
4.产时预防措施
首先要掌握会阴切开的适应症及时间,提高缝合技术,避免产道撕裂及血肿发生。对于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患者,可在胎儿娩出后尽早钳夹脐带,并静脉滴注催产素,可明显降低产后出血量,并做好输血准备。。另外应尽量避免手法剥离胎盘,发现剖宫产术中,静脉滴注催产素、按摩子宫并牵拉脐带娩出胎盘,来代替手法剥离娩出胎盘,可减少1/3的失血量。其次,正确测量产后出血量是防治产后出血的关键。
5.产后预防措施
认真检查软产道及胎盘、胎膜,必要时清宫。提倡分娩后30min内早期吸吮,可反射性地引起子宫收缩。加强产后观察,产后留产房观察产妇2h,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及时排空膀胱。
三、产后出血的护理
1.心理护理
分娩时产妇都有恐惧紧张情绪,护士应耐心告知产妇分娩只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临产后保证足够休息和营养,要耐心劝说,告知要放松身心,主动储备力量;
对疼痛耐受性较差的产妇可使用无痛分娩仪,这样有助于消除其恐惧心理,密切合作,缩短产程;潜伏期宫口开2cm时可适当给予安定10mg,既有镇静作用又有松驰宫颈肌纤维作用,不影响宫缩,还可提高阴道分娩率;
2.药物护理
合理使用催产素是防止产后出血的重要措施:宫缩乏力可使用催产素,从小剂量开始,要设专人看护,严密观察,当出现规律性宫缩及正常产程进展时应减少剂量或停用。胎儿娩出后常规使用催生素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3.产后护理
(1)注意保暖,合理营养,精神愉快,休息与睡眠充分有助于减少出血。
(2)分娩后2小时内易发生产后出血,应留产房严密观察,定时按压宫底记录产后出血量,如有弛缓性出血,应立即给予宫缩剂。
(3)产后24小时严密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尤其产后4—6小时,正确指导产妇按摩子宫,利于宫缩,减少出血。(4)产后6小时内及时督促产妇排尿,如不能自行排尿,可按摩下腹部、听流水声诱导其进行排尿或安放尿管,以防膀胱充盈,影响宫缩。
参考文献:
[1]樊志云 产后出血的护理及预防 中华实用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1;4(7):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