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波
笔者在使用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6月第1版)九年级上册的过程中,发现某些图示和编排不严谨,存在一些质疑,给教与学造成一定的困惑和误导。现总结出来,阐述补充认识或改进意见,供教学时参考。
一、图示信息不严谨
1.第56页图3-14中的平衡关系,只是一种理论和想像,脱离实际。事实上,1个碳原子与1个氢原子的真实质量之比(或相对原子质量之比)只是约等于12∶1,何况如何得到12个氢原子和1个碳原子也是个棘手的技术难题。
2.第93页图5-4最后一张图片中的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表面产生的红色物质模糊不清。对比《化学》九年级下册(2012年10月第1版)教材第11页图8-13,图中红色物质却很清晰。
3.第130页图7-9中连接小试管的应是细软绳,若换成金属丝,密封效果不佳,但露在锥形瓶外的部分看起来很像是金属材料。
4.教科书最后所附元素周期表:粉紫色代表金属元素,黄色代表非金属元素,但右下方灰色区域代表什么元素呢,没有明确说明。对比可知,该区域是暂时没有中文名称的元素。
二、图示实验操作不完善
1.第19页图1-25中,试剂瓶瓶口应紧靠在试管口上方才好。若按教材中的方法倾倒,一定会有一些液体试剂流到试管外;第24页《习题与应用》第2、3小题中图片也有类似问题。
2.第20页图1-27中,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与试管口的距离,比第126页图6-25和第136页图7-14中距离明显要远一点。因此,距离最好保持一致。
3.第38页图2-15明显差了一幅图,加了二氧化锰后,分解速率加快,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后的复燃现象的图示应画出,否则就没有对比作用。
4.第97页讨论3氧化铜与氢气反应的图示中,螺旋状铜丝几乎刚好可以伸进试管,加热变黑后立即伸入集满H2的试管中,继续通入H2,实验过程复杂又有安全隐患。建议将试管换成集满H2的集气瓶,瓶口向下,铜丝加热变黑后立即伸入瓶内,不需继续通入H2,现象明显,操作简单,安全方便。
三、知识结构编排有些混乱
1.第76页第二段内容和第77页“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的文字中多次提到化合物,而化合物的定义要在第81页《水的组成》中才讲到,编排顺序有些混乱。
2.第94页实验5-1中,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没写,却写成镁与氧气的文字表达式,编排明显出了问题。
四、课后习题设计有待改进
1.第10页第3题的(3)小题“水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描述的内容既不是物理性质,也不是化学性质,与题目要求不符。
2.第123页第1题的(7)小题“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的是 ”,据题目要求,应填“二氧化碳”。这种题目设计欠妥,易产生歧义,因为真正使石蕊溶液变红的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气体。若改成“在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 后变红色”,描述就较准确。
3.第135页练习与应用第3题第1个“?”应改成“,”;第147页练习与应用第1题(1)小题有两个“C”选项,应将其一改成“B”。
五、文字说明不清或实验操作不符合实际
1.第125页实验活动2中,提到实验用品“稀盐酸(1∶2)”,本教材其余涉及稀盐酸时都没有数字比,到底“1∶2”是水与氯化氢气体的质量比(或体积比),还是水与浓盐酸的比值关系,没有明确说明。实际上也不需知道具体浓度,建议省略。
2.第126页右上方“注意”方框的文字说明,与第21页中用酒精灯给试管中液体加热的方法自相矛盾,值得商榷。实际操作时,只需先均匀预热后外焰加热,不用移动试管,红色变紫色的现象同样明显。
教科书是教师和学生的重要学习工具,应特别注重科学性、真实性、严谨性、权威性,尽可能做到图示和编排等准确无误,真正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所以,编著者和广大教师都要为教科书的尽善尽美尽最大的努力。
(责任编辑 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