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学物理探究学习中,首先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索事实真相,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个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可以使学生从被动的听众,变为主动的参与者。然而,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发现,由于诸多原因,目前的物理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差的问题显得相当突出。原因是很多教师对问题意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问题设计不巧妙,提问时不注意方法和技巧,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活动。下面就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谈一些自己的想法。
一、创设巧妙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创设与学生紧密联系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亲自体验情境中的学科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情境中的学科问题,而且有利于使学生体验学习的目的——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譬如,在讲单摆的振幅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实验:将一个大铅球用钢丝悬挂起来,把球拉开一个角度放在教师的鼻尖前,然后放开,让学生观察球的摆动。当球向教师头部摆回来时,学生高喊“躲开”,但教师纹丝不动,在球将要碰到教师时,球又摆回去了。这样“惊心动魄”的场面震撼着学生的心灵,“有惊无险”的结局必然会使学生惊讶,“为什么”的念头就油然而生,求知的渴望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在讲力的合成时,在上课的开始,先演示一个小实验:拿一根软绳,在绳的中央用铁丝系一块砖头。教师问学生:“如果两个人用力拉绳的两端,能把绳拉直吗?”学生回答:“能。”接着,让两个身强力壮的学生上台表演,他们费尽全力,最终还是没有把绳拉直。这样,由生动表演所创造的鲜明形象,学生觉得真实,又与原有的观念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在和谐的气氛中产生了相互矛盾的“不和谐”的心理。“1+1≠2”的结论必然会引起强烈反差,学生会在冲突和矛盾中产生惊讶,在惊奇中产生探索的意念,激发思维的动力。
二、设置问题链,推动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
“递进式的问题链”就是将某个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的建构分解成若干层级,设计成若干个问题,将这些问题按照由浅到深的认知特点串联起来,相邻的问题保持一定的思维梯度。采用递进式的问题链可以降低学生在建构知识过程中所需要的思维“台阶”,充分体现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譬如,在“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的教学中,围绕速度这个概念的提出,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1)百米赛跑,目前男子世界纪录是9.58s,某位同学跑完百米距离,用时13s,谁运动得快?小汽车30分钟内行驶了50km,自行车在相同的时间内行驶了8km,小汽车与自行车谁运动得快?(2)如何比较小汽车和百米赛跑运动员的快慢呢?(3)根据数据能否说明小汽车在30分钟的时间内每一个时刻都比自行车运动得快呢?(4)怎样描述物体每个时刻运动的快慢?通过这4个问题组成的问题链,可以使学生很自然地建立起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概念,并且能够了解这两个速度概念的区别。
三、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意识的思维是肤浅的,教师通过课堂上的提问,引导学生参与到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中,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物理,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提问和发言往往能成为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譬如,在讲解摩擦力的问题时,有这样一道习题“质量为m的铁块放置在长木板上,木板倾斜放置在地面上,倾角为θ,此时铁块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全班学生都会利用物体的平衡求解摩擦力f=mgsinθ,这时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若长木板一端可绕固定轴转动,在木板缓慢抬起的过程中,铁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如何变化?”有很多学生立刻回答“铁块受到的摩擦力增大,因为f=mgsinθ,θ变大,所以摩擦力增大”,这时教师并没有立刻给出回应,而是留出时间继续让学生思考。学生经过几分钟的思考、互相讨论后,有学生提出了不一样的观点:“摩擦力应该先增大,后减小。原因是开始时物体受到的是静摩擦力,当静摩擦力增大时,摩擦力增大,到一定角度时,物体将在木板上滑动起来,此时物体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其大小为f=mgsinθ,θ增大,摩擦力减小。”这时全班学生恍然大悟。经过这样的讨论,学生总结出了“在遇到摩擦力问题时首先要判断物体受到的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然后再利用相应的公式进行求解”的结论。研究表明,一个学生如果提出一个问题而受到教师赞扬和鼓励,那么他便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提出各种问题。因此,教师应该善待每个学生提出的每个问题,增强他们提问、质疑的勇气。
物理教学中,教师的有效提问不在于多“问”,而在于采用合适的策略进行提问。教师若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问题,并注意提问的方式方法,就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热情,启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高,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责任编辑 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