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民郭兰馨最近一直头疼给孩子的老师送什么节日礼物。“去年送的是200块钱的化妆品,今年总不能比去年差吧。”郭兰馨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年关的各种开支已经让她捉襟见肘了,“贵了,送不起。便宜了,拿不出手。” 记者了解到,临近春节,不少家长都为给老师准备礼品而纠结。网络上关于学生家长送礼的讨论已达上千条,并催生了最新流行词“学生家长送的”。 (据新华网报道)
礼尚往来,这是中华文化中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在大多数情况下,老师是不会给每一个学生家长“回礼”的,那家长想得到老师什么回馈呢?
凭心而论,绝大部分老师不会因为家长送不送礼而区别对待学生。其实作为家长,不是没有人不懂这个道理。但是,为什么还会为给老师送礼而犯愁呢?其实,这是当前社会整体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感的典型表现,对大部分送礼的家长来说,并不是让老师如何格外关注或给孩子开小灶,而是抱着一种“不求回报,只求无害”的心态来送礼的,这样做说到底只是一种心理安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