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9村城市化下的岛外之“岛”

2013-04-29 00:44
海峡旅游 2013年5期
关键词:岛城宗族厦门

在城市越来越浮躁的时代,“乡村梦”在复兴。越来越多人急切地走进乡村,寻找传统、历史、宗族、原生……但和人们对乡村的向往格格不入的,是乡村概念正在经历凋敝和模糊。以厦门为例,我们正在享受旅游业带来的福利,也被迫接受旅游对城市的改造,这种改造让厦门在旅行者眼里变成一个平面的岛城,变成一个只装得下鼓浪屿、中山路和曾厝垵,而和乡村日益遥远的单音节。

为了触摸到城市化语境下普通厦门乡村的真实心跳,揭示乡村游真正魅力所在和未来的可能性,《海峡旅游》4月刊推出了一期名为“乡村——发现岛城厦门的进深”的专题,编辑部走访了厦门的九个村落,在杂志中用文字还原了这些乡村面貌后,又在“海旅汇”第二期中带着活动现场所有人的思考跳进乡村这个大碗里——深谙乡村和民俗信仰的插画师陈花现,复兴传统和再造的“清明计划”发起人鬼叔中、杨韬都串场来了一次网络爆红的“到我碗里来”,乡村的话题大碗里杂烩闷出的浓厚村味儿,有点古怪,有点丰富,有点让人一尝,难忘。

乡村的两种“取用”方式

厦门户口的陈花现承认自己是闵南仔,却不认定自己是厦门人,他很严格地把自己规定为“角美镇石厝村宫边社”人。

这样自我认定的花现对乡村有一种执拗的求知。

花现走了很多地方,在做电力抄表工的几年里走遍厦门不为人知的村落,脑子里存载了大量的乡村与民俗的故事、画面;花现读了很多书,我们陌生的乡村仪轨他信手拈来,说起宗族和民俗信仰滔滔不绝,看见路边一个小小的巡游标志就能说出一个庞大的来龙去脉。

他一面为乡村文化的断裂,宗族、宗教在城市化进程里被打散感到遗憾,一边通过思考和观察从乡村里取用绘画的灵感,“我是哪里人”,“我的灵魂和信仰归于何处”,花现通过乡村的窗口找答案、找灵感,这些结果一部分出现在海旅汇花现插画展的众生相里,一部分被他在海旅汇现场《行进的意义》中口述出来:“信仰终归生活,没活进去的人会觉得是迷信,活进去的人信仰的不是偶像而是生活。所有正信终归己身,在信仰里看不到自己的位置,那才是迷信。”

尽管对乡村的认知过程,表达方式各有不同,“清明计划”三个宁化籍创始人从乡村里取用的元素一如花现庞杂有趣。“清明计划”由独立电影导演鬼叔中、自由艺术家孔德林、先锋设计师杨韬共同发起,他们制作纪录片,置办实验展,天马行空地进行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的再创造……他们用我们想到和想不到的各种方式诠释关于传统的想法和念头,试着唤醒和重构传统民俗、民艺,丰富乡村的内涵外延。在这个过程里,耐心和狂想交织。海旅汇现场,鬼叔中放映了他花三年时间拍摄的夏坊村游傩活动《游傩纪》,杨韬展示了三人一起花几个月在宁化县原五一○二兵工厂荒芜废墟上置办的“畲忘录”实验展……和花现的寻根、记录与思考不同,“清明计划”把乡村的意象印制成一种百搭包装,披附在他们的构想和旧物上,在寻源中注入再造,成就了乡村的另外一种取用和延续。

猜你喜欢
岛城宗族厦门
厦门正新
“偶”遇厦门
岛城的风
岛城上演“速度与激情” 解放军第401医院举办“我爱我家”首届军事运动会剪影
79首同名民歌《放风筝》的宗族关系
厦门猫街
食在厦门
代际分化与“俱乐部式宗族”的形成
岛城的诱惑
一个汉族宗族的认同符号——重庆永川松溉罗氏宗族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