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假期,厦门都是旅游人潮的爆点。因为很多人来过,所以更多人涌来了,旅游人群正在改变我们眼中的厦门。最典型的有两处:
一是鼓浪屿。龙头路走起,一溜光鲜店铺,店名起伏着矫情的快意,地上浮着一层油腻,夜里走至街心四方地,街角堆着垃圾,空气中飘荡着烧烤味和泔水味。一位鼓浪屿长大的朋友身处其境,说“亡”得浑身乏力。十年前,因岛上装射灯,我亦听媒体人叹过,鼓浪屿明明是大家闺秀,眼看一点点扮成涂脂小妹。一语成谶,今日之窘境更甚,扮尚可卸妆,鼓浪屿在迅速异化,闺秀之慧质随岛民搬离四散流失。近日,长居在此的诗人舒婷亦表示想搬离。此岛非彼岛。
一是曾厝垵。这个城中村异化速度更惊人。十年前,还可以骑自行车在村子里乱转,村舍静悄悄,得找人问路;两年前,编辑部对这个昔日渔村做了一期专题,这里已然是旅游区新天地,但村息尚存。今天,最后的村口风貌被一排风生水起的餐饮酒楼代替,进村小路上来往着鲜艳的各色人群。此村非彼村。
在这两个地方行走,我常有怪觉,不知身在何处,这里可以是厦门,也可以是丽江、阳朔,可以是任何一个旅游聚集地,这里是游主新建的“飞地”!本地人夹杂其中,那只是被“配套”了,是本土飞地上的异客。我也曾作为一名游主,去过这样的一些点,本土面貌被淘空异化后的同质性,让我有“没有到达”的沮丧。
站在轮渡的大厦高层,眺望厦门老城区,平房红瓦密密匝匝,这一片犹如城肺,吐纳真正的本土气息。雨天,坐在片区一家老茶室,这家开了七十年,也不过几平米大,呷一口茶,酽涩粗重,是厦门最市井味的一枝春,隔壁阿公阿婆闲坐着,店外人影不紧不慢地交替。还好还有这里。
本期小城栏目,特邀厦门插画师陈花现写写他心中的厦门,编辑也为大家呈现厦门书店风景,这些厦门片段,有助于我们了解,是奔赴一个他乡,还是自我心中的乌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