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在城市中,河道与管网中的水就像人体的血液一样,维系着城市的生命。而城市污水就像人体的静脉血,在供给我们营养之后,需要被净化。但是污水处理的速度远远追不上污染的速度,是哪些原因阻塞了污水处理产业的发展之路?
水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一种有限的、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有学者指出,水资源将是继20世纪70年代发生石油危机之后最有可能发生危机的资源之一。
我国是一个人均水资源匮乏的国家,尽管2010年水资源总量达到30906亿立方米,但人均水资源量为231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同时,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我国污水排放总量持续上升,2010年污水排放总量达617亿吨。巨大的污水排放不但破坏了水环境,也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相比较而言,环境保护的市场化程度明显落后于其他领域,远远落后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严重滞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污水处理率均超过90%,而我国大中城市平均不到80%,仍有许多小城市、乡镇没有污水处理厂。大量的生活污水得不到处理,必然对江河湖海造成严重污染,危害百姓身体健康,同时也制约了城市各方面的发展速度。
2002年12月,建设部发布《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以正式文件的形式确定了允许外资和民间资本同时进入,公平竞争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设施项目。
随着产业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包括上游的污水处理设备、处理药剂、给排水管道,中游的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以及下游的污水处理运营服务。这个产业链中,污水处理率已经超过70%,大的投资格局基本上形成了。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通报:截至2012年9月底,全国设市城市、县累计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3272座,处理能力达到每日1.40亿立方米。在657个设市城市中,已有642个城市建有污水处理厂,占设市城市总数的97.7%;然而,尚有363座投入运行1年以上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没有达到国家有关要求,平均运行负荷率不足60%,处理能力约为每日1016万立方米,占总处理能力的7.3%。有关调查显示,城市污水处理主要存在5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管网收集系统建设滞后,污水处理设施难以充分发挥效益;二是部分污水处理厂超标准建设,规模不切实际,占地过大,造成投资效益低下,“重厂轻网”已成为污水处理全行业的痼疾;三是污水处理收费不到位,难以形成良性循环。大部分城市污水处理费标准偏低;四是运行管理政企不分,效率低下的局面亟待改进。有些城市政府默许污水处理设施不运行或减量运行,根本谈不上有效监管;五是一些企业排入下水道的污水严重超标,致使城市污水处理厂不能正常运行,出水水质不能达标排放,个别的甚至全系统瘫痪。
如何解决这些顽疾,形成污水处理产业化的良性循环,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