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城 王成伟 魏作林
【摘要】目的:探讨坎地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所选我院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为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慢性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坎地沙坦和美托洛尔。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心率、收缩压和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5%和8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坎地沙坦联合美托洛尔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左室射血功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借鉴。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坎地沙坦;美托洛尔
【中图分类号】R54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3)10-0104-01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同时有神经内分泌改变情况下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此类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高,嚴重影响了患者生存质量。本文选择我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观察坎地沙坦联合美托洛尔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均为在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的住院患者,上述患者诊断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同时排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动过缓患者、中度和重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病窦综合征患者、血钾水平异常患者、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最小为52岁,最大为77岁,平均年龄为64.2±5.9岁;对照组患者45例,年龄最小为55岁,最大为79岁,平均年龄为63.5±7.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休息、限制钠盐摄入、给予噻嗪类利尿剂、给予洋地黄等强心类药物、给予硝酸酯类药物等。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坎地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其中坎地沙坦开始剂量为每天2~4mg,而后根据血压改变情况逐渐增加剂量,每天4~8rag;同时给予美托洛尔从每天6.25~12.5mg开始,根据患者耐受情况每隔1~2周逐步增加剂量,直到最大剂量为每天12.5~50mg。在治疗过程中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测定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左室射血分数等,定期检查两组患者的血尿常规、肾功能等。
1.3 疗效评定 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改变与治疗前心功能比较,心功能较治疗前改善2个级别,心力衰竭相关临床症状消失,为显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所缓解,心功能较治疗前改善1个级别,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为有效;患者治疗后病情没有改善,心功能没有改善,或者病情恶化,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 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O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收缩压和左室射血分数改变情况观察组治疗前心率、收缩压和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心率、收缩压和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心率、收缩压和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有效和无效分别为33例、11例、2例。对照组显效、有效和无效分别为25例、11例、9例。观察组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5%和8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改变及神经内分泌紊乱均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除了改善血流动力学外,抑制心肌重构及导致心肌重构的相关刺激有助于改善心肌的舒缩功能,改善心衰症状。美托洛尔是β受体阻断药物,能够抑制儿茶酚胺类物质的合成,对患者心率有减慢作用,改善心脏的舒缩功能,减轻钙超载对心肌的损伤作用,对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有抑制作用,对心肌细胞β受体有上调作用,抑制神经内分泌因素导致的恶性循环。坎地沙坦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对血管紧张素与其相应受体结合有阻断作用,从而抑制血管收缩,改善心肌重构,改善水钠潴留,逆转心肌肥厚,从而改善心力衰竭症状。
本文中,观察组应用美托洛尔和坎地沙坦联合治疗后,观察组在改善收缩压、心率及左室射血分数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高于对照组,说明坎地沙坦联合美托洛尔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左室射血功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