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因素分析

2013-04-29 00:44宁宁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用人单位毕业生大学生

宁宁

大学毕业生是否能够顺利就业,不仅关系到家庭,而且还关系到高校、社会、国家的发展和稳定。笔者结合5年的就业工作经验,通过与毕业生、用人单位的深入交流与沟通,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外在原因

1.就业形势严峻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大学生入学率迅猛增长。201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超过630万,2011年增至660万,2012年为680万,2013年将达到699万,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大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使得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再加上社会每年新增的失业劳动力,使得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繁重。

2.就业岗位供需矛盾

首先,高校毕业生人数在不断增长,而就业岗位的增幅显然赶不上这一速度。其次,由于工作种类、岗位需求等原因,部分用人单位要男生不要女生;由于地域等原因,部分用人单位要本地生源不要外地生源。另外,一些用人单位不正确的用人观念也导致应届大学毕业生在初次就业时受到歧视和排斥。部分企业往往强调所招聘的员工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优先录用“211工程”“985工程”等知名高校毕业生,不愿花时间去培养新员工,造成人力资本浪费。

3.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滞后于社会发展,没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主动调整。部分单位反映学校的部分专业课程无法与单位的实际需求相适应,部分专业的学科结构和培养模式不合理,部分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过于陈旧,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得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姚慧文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中指出,由于我国高校办学形式单一,大多数高校都是按照学科、专业划分的学历教育,而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实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在质量和数量上严重不足,导致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要不相符。具体表现在企业急需技术工人和高级专门人才,而高校毕业生相对过剩,就业困难。这种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比例不协调的情况造成了人才结构的不合理。

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内在原因

1.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

根据一项对1,000 名大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 只有13.9%的大学生有清楚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79%的人只是考虑过,但没有明确规划;7.1%的人从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这说明绝大多数的学生只是想过这个问题,但并没有明确的目的和规划,就业都是跟着感觉走,面对机遇犹豫不决,错失良机。这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

2.就业观念存在误区

就业高期望值与社会需求相悖。大学毕业生普遍期望值较高,使得就业选择与社会需求错位,造成结构性就业难。北京农学院近几年的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表明,北京籍毕业生都希望在京就业,其他省市的毕业生有80%希望留在北京就业。调查还显示,来自乡镇、农村的毕业生90%以上不愿回乡就业。这些都显示出大学毕业生从众就业、不愿到基层择业的就业观念。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取向把经济待遇和就业地区放在首位,导致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应聘者云集,而民营企业、私企、艰苦行业、西部、基层、农村却招不到大学生。

依赖思想严重。学院北京籍学生占70%左右,其“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在就业过程中,这些学生往往依靠家里帮忙落实工作,不会积极主动地去寻找就业机会,更谈不上职业规划。另外,他们对工作岗位要求较高,在择业中容易出现“等”的现象,总希望有更多、更好的工作岗位可以选择。

创业观念薄弱。2011年5月2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确定了有关创业的政策措施,提出多项优惠条件,鼓励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而现实中,大多数毕业生一是缺乏对创业的认识,没有创业的意识;二是缺乏资金、项目和承担风险的能力,不愿创业。

3. 自身素质不足

注重专业课学习,创造能力弱。许多大学生,尤其是工科类学生,只注重专业课的学习,不注重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只注重理论学习,不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注重掌握知识和技能,不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脱节。

社会实践能力差。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机会很多,但多数学生忽视了这一能力的培养。他们的假期和空闲时间大多交给了上网、玩电子游戏等,而疏于参加社会实践,这样本来就缺乏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更少了一项就业的砝码。

缺乏就业技能。在就业过程中,许多毕业生不能及时掌握就业信息,丧失了许多就业机会。前期准备不足,对各种求职、面试、交谈技巧缺乏了解,在面试中容易被淘汰。

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

1.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专业

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根本还在于培养学生的大学教育。胡海明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中指出,大学作为培养基地,应该像企业生产产品一样,随时关注市场,根据市场的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要为宗旨,以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为最终目标。因此,高校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依据自身条件适当调整专业设置,开发适应社会需求的特色专业。

2.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要做的不是消极地等待,而是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就业能力,主动地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学会主动“推销”自己,不能被动地“等、靠、要”,消极就业。

在择业时,学生不应该把留在大城市、端上“铁饭碗”作为唯一选择,也不能只倾向于选择外企、合资企业等薪酬较高的职业,成就美好人生。西部和基层、中小企业以及自谋职业也能干事创业。

最重要的是要做好职业规划。职业规划不仅仅是临近毕业时高年级学生的事情,实际上从进入大学校园开始,大学生就应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因素,制订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自身的就业能力,为将来成功就业做准备。

另外,大学生还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求职中,充分了解就业信息,沉着、冷静应对所遇到的困难, 用积极的心态扫除成功路上的障碍, 直到达到胜利的彼岸。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既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广博的人文素养。要把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要主动地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更多地参与一些科技创新活动,从而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3.加强就业指导教育,鼓励毕业生创业、到基层就业

高校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在课程、课题、课外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一些有创新意识的创业教育, 培养他们寻找市场的机遇和承受风险的能力, 提高学生创业的自我认知水平和心理耐挫力, 在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 积极储备创业素质, 鼓励和帮助毕业生创业。

毕业生不愿意到基层就业主要还是待遇和发展机会问题。同时, 一些毕业生在寻找工作的时候眼光总是盯着眼前短暂的经济利益, 而忽略了长远的职业发展, 因此, 要加强学生的就业观教育,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诚信教育。当然, 国家也要加大落实到西部和基层就业政策力度, 使得毕业生到西部和基层就业真正能得到一些实惠, 真正能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

4.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高校应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与合作,为学生的实习、实践搭建好平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近几年,学院非常重视与用人单位的沟通,通过讲座、参观、校园招聘会、合作共建基地等方式,将用人单位请进来,把学生送出去,使得学生在校期间提前与用人单位有所交流。这样不仅为用人单位提供了优秀的人才,而且也让学生累积到实实在在的实践经验,从而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需要社会、学校、用人单位、毕业生等各方面的共同关注和积极应对,尤其是大学生应该在大学期间既要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实践经验和就业能力,又要培养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这样才能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

(作者单位:北京农学院)

[责任编辑:张 雯]

猜你喜欢
用人单位毕业生大学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
最“叛逆”的毕业生